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延續(xù)了前朝歷代森嚴、明確的封建等級制度,,人分三六九等,、官分九品十八級,就連后宮妃嬪也被明確的等級制度約束,。 根據(jù)《清史稿》記載,,清朝的后宮等級制度形成于康熙年間,大致分為“三等八級”:后宮之主——皇后,,為皇帝的“正妻”,;高等妃嬪——皇貴妃、貴妃,、妃,、嬪,為皇帝的“妾室”,;低等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為皇帝的“通房丫頭”,。 清朝時期的后宮妃嬪,,除了在名稱上能同普通人家的女眷明確對應,在居住條件上也能找到幾乎完全一致的相同點,?;实劬佑?strong>“乾清宮”,作為“正妻”的皇后就住在與之對應的“坤寧宮”,;類似于“妾室”的高等妃嬪們,,則分居于兩側的“東、西六宮”,;剩下的低等妃嬪們,,則只能像“通房丫頭”一樣,住在“東,、西十二宮”的偏殿,、側室,既有侍寢資格,,也要承擔服侍皇帝和高等妃嬪的責任,。 更不公平的是,同樣擁有和皇帝“生同衾”資格的后宮妃嬪們,,卻無法平等享有“死同穴”資格,。我們以后宮妃嬪數(shù)量最多的康熙皇帝為例,在其多達65位的后妃中,,僅有5位擁有和其“死同穴”的資格,,其中,最后兩位——孝恭仁皇后,、敬敏皇貴妃還是雍正皇帝硬塞進去的,。 那么,清朝時期的后宮妃嬪,,究竟需要什么條件,,才能擁有和皇帝合葬的機會,才能實現(xiàn)和皇帝“生同衾,、死同穴”的終極夢想呢,? 1、卑不動尊的要求 清朝時期“卑不動尊”的說法,,最早出現(xiàn)于孝莊太后崩逝之際,。康熙二十六年,,孝莊太后臨終之際,,向康熙皇帝表達了不愿同自己的丈夫——皇太極合葬的想法,,并給出了具體原因說明,其中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太宗梓宮奉安已久,,卑不動尊,,未便合葬”。 康熙五十六年,,孝惠章皇后崩逝,,就是本著“卑不動尊”的原則,未能進入“孝陵”同順治皇帝合葬,,而是另外葬在了“孝陵”東側,也就是后來的“孝東陵”,。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的生母,我們所熟知的“甄嬛”也曾以“卑不動尊”的理由,,選擇葬于“泰陵”東側,,并未同雍正皇帝合葬。 也就是說,,后宮妃嬪要想實現(xiàn)和皇帝“死同穴”的夢想,,第一個必備條件就是:必須死在地宮之門未關閉之前。 自康熙朝開創(chuàng)“先葬皇后,,地宮門不關閉,,以待皇帝駕崩”的先例后,大多數(shù)能同皇帝合葬的后妃,,都是先于皇帝而死,。一般情況下,皇帝駕崩,,入葬地宮,,地宮之門就要完全封死,所以,,死在皇帝后面的后妃本著“卑不動尊”的原則就不能再同皇帝合葬,。 但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康熙皇帝的生母,、死于康熙二年的孝康章皇后,,就被葬在了“孝陵”,同順治皇帝合葬,。這是因為當時的“孝陵”尚未完工,,地宮之門尚未封死。 2,、皇貴妃以上 除了死亡時間的硬性要求,,想要擁有和皇帝“死同穴”的資格,,還有著后宮位分上的明確限制。 行至康熙年間,,后宮等級制度逐漸完善,,形成了“皇后”統(tǒng)領后宮;“皇貴妃”為后宮妃嬪之首,,領導“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的后宮管理體系,。根據(jù)封建社會的傳統(tǒng)觀念,,只有“正妻”才有資格同丈夫合葬,也就是說,,清朝初期,,只有“皇后”才能同皇帝合葬,其余后宮妃嬪只能葬于帝陵一側的“妃園陵寢”,。 但在雍正年間,,這種只能“帝后合葬”的祖制被雍正皇帝打破。 根據(jù)《清史稿·列傳一·后妃》的記載,,雍正皇帝登基后,,因“其子怡親王胤祥賢”,而將胤祥的生母——敏妃章佳氏,,追封為“敬敏皇貴妃”,;雍正元年九月,雍正皇帝下令將敬敏皇貴妃從“景陵妃園寢”遷出,,從葬“景陵”,。 自此,“皇后”不再是同皇帝合葬的唯一人選,,“皇貴妃”開始進入皇帝地宮,,只是不能稱為“合葬 ”,而是“祔葬”或者“從葬”,。 也就是說,,要想同皇帝“死同穴”,除了要滿足上述第一個條件外,,還要擁有“皇貴妃”及其以上的后宮位分才行,。僅此一項條件,就幾乎刷掉了清朝90%以上的后宮妃嬪,。 3,、能得皇帝恩寵或者后繼之君推崇 但是,,根據(jù)清朝官方文獻的記載,死在皇帝之前的“皇貴妃”乃至“皇后”也并非全部同皇帝葬在了一起,。比如薨逝于乾隆二十五的純惠皇貴妃,,比如崩逝于乾隆三十一年的繼皇后那拉氏。 這就牽扯到“皇后”及“皇貴妃”能夠同皇帝合葬的另一個關鍵條件——必須得到皇帝的恩寵或者后世帝王的推崇才行,。 敦肅皇貴妃,,也就是清朝歷史上有名的“年妃”,因得雍正皇帝恩寵而入葬“泰陵”地宮,; 敬敏皇貴妃因為其子怡親王胤祥,,而被雍正皇帝推崇,給予了從葬康熙皇帝的資格,。 雖然能做到“皇貴妃”乃至“皇后”的位置,,最不缺的就是皇帝恩寵,但所得恩寵也有個程度上的不同,,更何況還有和皇帝直接發(fā)生正面沖突的特殊情況,。所以,,圣寵不及其他“皇貴妃”的純惠皇貴妃,,就只能葬于“裕陵妃園陵寢”;而被乾隆皇帝“不廢而廢”的繼皇后那拉氏,,更是直接失去了同皇帝合葬的資格,。 所以,要想和皇帝葬在一塊,,還必須是得寵的后妃,;或者想敬敏皇貴妃一樣,有一個“公忠體國,、鞠躬盡瘁”的兒子,。 后記 對于女性而言,不管是高高在上的皇室女眷,,還是普普通通的農家婦人,,最完美,也是最基本的歸屬或許就是能同自己的丈夫“生同衾,、死同穴”,。但在封建制度的無情限制下,在等級觀念的荒唐影響下,,絕大多數(shù)的女性竟因種種條件的限制而被迫失去了這個最基本的資格,,何其哀也。 行文至此,,不免慶幸于封建制度的徹底消失,,慶幸于女性權利的逐步提高,,更慶幸于“一夫多妻”制度的消亡。“生前點燈敘話,、死后共眠地下”,,不爭不奪、份屬應當才是夫妻該有的模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