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yè)大學農學院 楊猛
各位老師好!
我是“麥動中原”(3號)的楊猛,,我們小組還有李文旭組長,、曹廷杰、萇收偉,、劉保華,、張福彥、王書平,、閆文利,、桑偉,路則府、李景輝,、王延新,、郭玉亮、武越峰,、樊繼偉、水文忠,、姜偉,、劉坤、張娜,、劉麗華,、尹長斌、秦世偉,、劉丹等老師,。按照組長的安排,我今天代表小組值日,,借此機會和大家交流一下關于小麥品比,、區(qū)試、生試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多年多點的田間試驗是驗證新品種是否適應當前環(huán)境的過程,,通過各參試品種對土壤,、環(huán)境、特殊氣候的適應性,,經(jīng)過品比,、區(qū)試、生試最終確定生產上能夠安全推廣的新品種,。試驗結果是小麥新品種審定的重要依據(jù),。既關系著育種家所育成品種的命運,對種子市場也具有很強的引導意義,。通過田間試驗工作可以加速新品種的推廣,,在提高農作物產量,確保我國糧食生產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田間試驗工作要堅持客觀,、公正、科學的原則,,真正選拔出經(jīng)得住考驗的好品種,。所在單位多年來一直承擔山東省高產組區(qū)試和生試工作,下面我將遇到的常見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匯報。
一,、試驗地的選擇問題
試驗地需選擇方便管理,、土壤肥力中上、均勻一致,、地勢平坦,、溝渠路配套設施完善、且交通便利,,周圍不靠近村莊,、樹林、建筑物的具有代表性的合適位置,,并且前茬一致,,必須是同一種作物。
二,、試驗地的整地問題
山東省小麥前茬一般為玉米,,收獲完畢后應盡早進行秸稈還田,一是避免秸稈死亡后變柔,,打不碎,,粉不爛。二是秸稈還田后可加速土壤散墑,,確保玉米秸稈粉碎長度在5cm以下,。秸稈還田后再進行滅茬一遍。之后深翻土地,,旋耕土地2遍,,建議再耙地1遍,或者播前鎮(zhèn)壓,,壓實土壤,,小麥播種后,會更好的出苗,,如果只旋地不耙地,,土壤比較虛,容易導致根系扎不牢,。
三,、小麥小區(qū)播種質量問題
播種好壞是做好試驗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一定要做到苗全,、苗勻,、苗壯。首先要澆好底墑水,,俗話說:“有錢買籽,無錢買苗”,可見試驗小區(qū)出苗的好壞直接影響當年試驗的結果,其次土地平整,利于保墑,對出苗有利,同時也利于灌溉,最終達到田間植株整齊,,次之試驗種子取回后,,對每個品種都進行發(fā)芽試驗,然后根據(jù)每個品種的發(fā)芽率,、千粒重,、田間出苗率,計算出每個品種的種子小區(qū)播種量,,之后要嚴格按照試驗方案要求進行規(guī)劃,保證試驗小區(qū)的面積準確,,播種的種子應種到行頭(尾),這樣行長才會相同,面積也就相等,。最后控制播種速度,,行內麥苗分布均勻,不形成聚堆或斷線,。
四、小區(qū)田間管理問題
出苗后按照“10cm為缺苗,,20cm為斷壟”的標準及時進行查苗補種,。斷壟較為嚴重的及時催芽補種,一般的缺苗斷壟也可以在小麥分蘗后取小區(qū)外的苗移栽,,此時小麥根系發(fā)達,,易成活。為培育壯苗,,安全越冬,,在底肥比較足的情況下,越冬前一般不再追肥,,但在越冬期遇干旱要及時澆越冬水,,在澆越冬水時一定要掌握好時期,夜凍日消澆完為好,。澆水后及時中耕松土保墑,,同時要避免出現(xiàn)裂縫,以免對根部造成凍害,。返青到起身,,如果肥水條件較好,底肥較足,,個體健壯,,群體適宜,要控制返青肥水,,減少春季無效分蘗發(fā)生,,一般應在拔節(jié)期以后再追肥,以利于壯稈大穗,,防止后期倒伏,。要注意全生育期內僅僅防治蚜蟲一次,,因蚜蟲能夠傳播黃矮病,穗蚜易造成癟粒,,如不認真防治,,會嚴重影響試驗質量。
五,、小區(qū)收獲問題
在小區(qū)收割之前要記錄好各品種成熟期,。每個種子袋里面放兩個標牌,方便查找品種名稱,,同時防止標牌丟失造成的不便,。種子袋口要綁緊,防止收割機作業(yè)過程中種子袋脫落,,工作人員要隨機走動,,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收割。同一試驗要用同一個收割機收獲,,這樣損失率相似,,盡量減少誤差,同一組別要當天收割完畢,,降低因為不同收割造成的試驗誤差,。
六、試驗總結問題
田間試驗工作既簡單卻又非常繁瑣,,做好工作的關鍵就要細心,,有責任心,平時多觀察,、多記載,,客觀公正的去評價每一個參試品種,既是對自己工作的負責也是對他人心血的負責,。病害要在發(fā)病最重的時侯進行記錄,,抽穗期、成熟期要每天進行觀察記載,,需要田間試驗工作者盡心盡力完成,。
七、試驗田肥力不均問題
有些試驗田是租用若干農戶的田地整合成一方試驗田,,由于每個農戶的管理水平不同,,并且可能中間有道路、樹木,、墳墓,、房基等等,造成同一品種不同重復間差距較大,,或者同一組別不同品種因為肥力不均造成品種間差異,。這種情況在選建試驗田的時候,,要求地勢平坦,盡量選擇農戶管理水平一致的地塊,,周圍無大的障礙物,,對于原是道路的地塊,都一律不能入選,,如果已經(jīng)租用,,可以先進行繁種,5年后進行試驗,。在實施試驗過程中,,有時候也可能人為造成新的肥力不均勻,如撒施肥料極不均勻,、澆水不均勻等等,。在操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品種唯一差異性的原則,,施肥盡量用機器一次性施肥,,力求均勻,澆水不能在試驗田任意取土,,要保持區(qū)試田渠埂的穩(wěn)定設計,不要因整地而破壞原有渠埂,,以免帶來肥力不勻的新問題,。
八、試驗田生產水平過低問題
試驗進行了幾年后,,發(fā)現(xiàn)小麥產量在400-500公斤,,生產水平逐年下降,不知不覺出現(xiàn)試驗地肥力下降問題,,逐漸發(fā)現(xiàn)由于沒有培肥地力,,進而生產條件下降。近年來實施過程中,,我們隔兩年施一次有機肥或者農家肥來培肥地力,,不斷改善生產條件,保證所承擔試驗的順利完成,。
九,、錯過調查時期問題
觀察記載項目是具有時間性,例如小麥的發(fā)病期,、開花期,、成熟期等等,由于各種原因可能錯過了最佳時間,。雖然憑借經(jīng)驗倒推能夠補充一些數(shù)據(jù),,但是心里還是沒有底,,后來我們對于一些時間性要求較強的觀察記載項目,在觀察記載本時進行重點提示,,使我們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調查記載,。
十、記錄標準,、管理標準不同問題
有時候試驗田為了搶時間,,特別是農忙時(尤其是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區(qū)域)突擊完成試驗田收獲管理工作,幾十人一起工作,,勢必出現(xiàn)完成質量不同的問題,,這樣就會使有些小區(qū)吃虧,有些小區(qū)受到偏待,。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農事措施一致性在實施區(qū)試中的重要性,,力求避免區(qū)試中因人為管理的不一致而加大試驗誤差。 作者簡介:楊猛(1982-),,男,,山東茌平人,副教授,,主要從事作物栽培及推廣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