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5卷出版后,馬克思晚年《人類學筆記》進入國人視野,并逐漸為學界所矚目,。該書收錄了除《約·布·菲爾〈印度與錫蘭的雅利安人公社〉一書摘要》外的其他四個筆記,即《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體的原因,、進程和結果〉(第一冊,1879年莫斯科版)一書摘要》《路易斯·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亨利·薩姆納·梅恩〈古代法制史講演錄〉(1875年倫敦版)一書摘要》和《約·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狀態(tài)〉(1870年倫敦版)一書摘要》(菲爾筆記中譯文隨后在《馬列主義研究資料》1987年第1至4期發(fā)表)。但是,正如蘇聯(lián)專家所說,馬克思晚年筆記是“他的極其豐富的理論遺產中被研究的最少的部分”,。就連馬克思傳記和馬克思思想發(fā)展史類別的著作,對《人類學筆記》也罕有提及,。國內一些學者對《人類學筆記》的內容和意義仍持有疑義,懷疑這些筆記性質的文字、這些有限而簡單的摘抄,、批注和符號與馬克思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思想主題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本文將就上述問題,做一些粗淺的思考和探索。
一,、馬克思的“一以貫之之道”與《人類學筆記》的寫作主旨
對馬克思晚年的《人類學筆記》,學界一直存在著許多誤讀,。有學者認為馬克思晚年筆記的完成標志著“主義馬克思人類學”的創(chuàng)立。也有一些學者在研究這些筆記時,得出了“理論興趣中斷論”“學術陣地轉移論”“青年馬克思回歸論”“慢性死亡論”“不可饒恕的學究氣”等結論,。不能否認,馬克思在其一生的不同階段所研究的問題和研究這些問題所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這就是馬克思一生研究的主線都是無產階級和人類的解放,。在這一意義上說,從青年到中年再到晚年,馬克思的研究從未出現(xiàn)過“根本性的中斷”和“轉移”,也沒有“退縮”和“改道”。馬克思晚年的研究和探索是為了完善,、發(fā)展和深化他對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這一主題的探索,這是馬克思的一以貫之之道,。
第一,從馬克思的畢生追求和他要完成的歷史使命來看,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yè),參加現(xiàn)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yè),正是他第一次使現(xiàn)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痹囅?以致力于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為畢生追求和使命的馬克思會在晚年對之前的革命信仰產生動搖,會對之前的致思路徑產生懷疑,會甘心躲進故紙堆、抱臂旁觀嗎?因此,無論說馬克思是單純?yōu)榱碎_辟人類學新領域而做筆記,或指認馬克思是單純出于好奇古代史的新知識而做筆記,或者說馬克思是為了單純探索俄國道路這一具體的歷史事件而做筆記,或指責此時的馬克思陷入了一種“不可饒恕的學究氣”(梁贊諾夫語),都是讓人無法理解的。他晚年所做的筆記依然服務于無產階級解放這一理論和實踐主題的探索,。這一點正如馬克思在他的《自白》(對他女兒所提問題的回答)中所說,他的特點是“目標始終如一”,。
其實,少數(shù)國外學者已經看到了馬克思晚年研究人類學和古代史研究筆記的根本目的。如R.杜納耶夫斯卡婭就直截了當?shù)刂赋?“馬克思是在設計一條新的道路,而不是……放棄他畢生對資本主義在西歐的發(fā)展所作的分析,更不是取消他所發(fā)現(xiàn)并稱之為'新人道主義’的思想和革命新天地,。恰恰相反,馬克思在深入考慮他四十年來所思考的人類的發(fā)展和他們?yōu)闋幦∽杂啥M行的斗爭,。”布洛克則進一步指出馬克思是在為誰的自由而努力,他說:“馬克思準備為被壓迫人民重寫一部人類史書,以便使他們能夠明白他們所受的壓迫的本質,以及這一壓迫是怎樣產生的,。對馬克思來說,這項歷史學工作同時也是一項政治工作,因為他相信,通過對以往歷史的研究去揭示工人的處境,能夠使他們更好地為改變這一處境而斗爭,。”
第二,從唯物史觀的研究內容來看,馬克思晚年《人類學筆記》是馬克思思想自我完善的重要一環(huán),。物質生產既是唯物史觀的歷史起點,又是唯物史觀的邏輯起點,。這意味著,要想把握整個人類社會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不僅要立足當下的感性觀察,更需要從古而來的歷史追問;不僅要深入研究資本主義現(xiàn)實,更需要探索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全部歷史。如果說,馬克思在青年至中年學術研究主要著眼于對人類社會本質,、發(fā)展規(guī)律和未來走向的探索和闡釋,從而創(chuàng)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那么,晚年馬克思則通過對古代社會人類勞動史的考察,延續(xù)并完善了唯物史觀理論,。為此,他閱讀了科瓦列夫斯基和菲爾的著作,其中主要論述的是土地的公社所有制及相應的社會結構狀況;他批判了梅恩,其中大多涉及古代社會的法律、行為習慣,、觀念問題;他同時批判了拉伯克,其中大量論述了人類文明的起源以及宗教,、神話、道德等的產生和作用;他還重點摘錄了摩爾根的《古代社會》,從而比較全面地從物質生產,、技術能力,、家庭婚姻、經濟關系,、政治制度等方面探索原始人類的生活與古代社會的演進。馬克思通過對這些人類學著作的選擇與研究,將對人類解放的探索聚焦在勞動生產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私有制度以及人的經濟關系,、社會共同體以及人的政治生活、精神束縛以及人的意識發(fā)展等四大方面,。這里不僅包含對唯物史觀研究在材料上的擴充,也有觀點上的深化與完善,。
第三,從馬克思思想的歷史演進來看,馬克思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探索從青年、到中年,、再到晚年,一直沒有止步,、沒有“改道”和“轉移”。馬克思晚年所做的《人類學筆記》,在材料的取舍上,經過了嚴格的鑒定甄別和二次加工,。他所抓取的研讀對象,都與他之前思考的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主題緊密相呼應,。譬如說,《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兩種生產理論,馬克思在晚年利用史前社會研究的新成果,把這一理論的研究推進到史前社會,為進一步考察兩種生產之間的辯證關系提供了直接的理論來源和新的事實根據。譬如說,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和《哲學的貧困》中立足資本主義制度揭示了私有制起源,此后馬克思急需在占有更廣泛歷史材料的基礎上,具體地歷史地深入探究私有制與異化勞動的源流關系,、私有制是如何從自然形成的共同體的解體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這一工作馬克思在早年沒來得及做,晚年的筆記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憾。譬如說,馬克思在《資本主義生產以前的形態(tài)》《政治經濟學批判》《〈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和《資本論》等著作中,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決定作用》《反杜林論》和《法蘭克內戰(zhàn)》等著作中,提出了關于史前史的一些精辟看法,但因當時資料的有限導致一些理解和結論帶有一定局限性,這就需要擴充人類學和史前社會的資料,以深化一直以來尚未解釋清楚的問題,這些問題在馬克思晚年的筆記中得到了關注。譬如說,在宗教觀上,馬克思沿著早年和中年把宗教問題歸結為現(xiàn)實問題的思維路向,通過對原始宗教的解說與考察,揭示了宗教在歷史上存在與發(fā)展的社會根源,展現(xiàn)了宗教在古代社會的政治與社會功能及其對人民的麻痹與控制,。譬如說,關于國家起源及其本質的論述,繼早年確認了私有財產在政治國家中的本質性意義,以及在《共產黨宣言》《資本論》《法蘭西內戰(zhàn)》等著作中從私有制來分析現(xiàn)代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到了晚年的《人類學筆記》,馬克思進一步補充研究了奴隸制度下財產的基礎性地位,、管理機關和法律得以建立的根本目的,以及專制政體、帝國主義,、君主制,、特權階級和代議制的民主制當中的財產因素,闡釋了國家產生前的氏族社會、氏族制度的存在及其與君主制度的不相容性,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馬克思晚年的研究都是他早年和中年研究主題和研究工作的延續(xù),。馬克思晚年在《人類學筆記》中所做的所有工作,一直緊緊圍繞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這一主題,并從不同的角度和領域拓展和深化了這一主題的研究。
二,、馬克思的思想取向與《人類學筆記》的思想追求
在“破”中“立”,在否定中肯定,在批判中建構,是馬克思晚年《人類學筆記》的一大思想特征,。閱讀馬克思晚年《人類學筆記》,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馬克思對摘錄的內容及其作者,或揚或抑,或褒或貶,。例如,在對相關人類學著作的摘引,、標記、評論中,馬克思對科瓦列夫斯基,、摩爾根著作表現(xiàn)出了極大耐心和重視,相反,對梅恩,、拉伯克等人則予以尖銳的批判、嘲諷和詰責,。否定和肯定、批判和創(chuàng)新是辯證統(tǒng)一的,。對某一觀點的否定,就是對另一觀點的肯定,。對某一思想的批判,就是對另一思想的堅持。點評本身就直接表明一種態(tài)度,、一種立場,。對此,馬克思曾做過解釋——據保爾·拉法格回憶,馬克思晚年依然保持著對書的熱愛,喜歡折書角、劃橫線,、做記號,、打問號或驚嘆號,正如馬克思所說:“它們是我的奴隸,一定要服從我的意旨?!瘪R克思甚至在致拉法格的信中說:“我只不過是一架機器,注定要吞食這些書籍,然后以改變了的形式把它們拋進歷史的垃圾箱,。”顯然,馬克思是根據自己所持的理論,、觀點,、立場進行摘錄與評析工作的。
譬如說,摩爾根的許多論述與馬克思以往研究的成果頗為相似,因而引起了馬克思的共鳴,因此他在旁邊加了豎杠或在下方劃了橫線,。馬克思對梅恩的評注卻十分尖銳,他用了“蠢驢”“厚顏無恥”“天真”“這家伙”等,對拉伯克也用了“畜生”“頭腦簡單”等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馬克思在晚年筆記中對科瓦列夫斯基的態(tài)度,。一方面,兩人在政治上距離較大;另一方面,兩人在學術觀點上有相似之處。馬克思在1876年后與科瓦列夫斯基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并稱科瓦列夫斯基是“我的'學術上的’朋友之一”;科瓦列夫斯基也曾回憶“同《資本論》的作者的長達兩年幾乎每周一次的思想交流”,。西德學者哈斯蒂克的一段話,值得我們關注和深思,他說:“在馬克思的筆記中,科瓦列夫斯基常常自相矛盾;恰恰是這種矛盾和大量批判性和引申性的評注使得人們可以認為,馬克思閱讀科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所有制》所作的筆記,主要表達的是馬克思自己的見解,。”因此,通過馬克思的點評,我們可以追尋到他本人所持的理論,、觀點,、立場,正面解讀或反面推敲出他關于原始土地公有制、私有財產與私有制度,、殖民剝削,、宗教奴役等問題上的觀點,特別是以前馬克思研究中的薄弱問題,包括氏族理論、家庭演變,、原始社會階段劃分,等等,。
馬克思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思想的集中證明見于他對摩爾根氏族理論的肯定和對格羅特、梅恩等人的批評,。馬克思為什么對摩爾根如此關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第一版的序言中一語道破了其中的奧妙,他說:“摩爾根在美國,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發(fā)現(xiàn)了40年前馬克思所發(fā)現(xiàn)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在主要點上得出了與馬克思相同的結果?!痹趫猿治镔|資料生產是決定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生產工具的發(fā)展是社會發(fā)展的標志等觀點上,馬克思和摩爾根是一致的,。通過研讀摩爾根的研究成果,馬克思改變了他早年所持有的“氏族產生于個體家庭”觀點,明確論述了氏族早于個體家庭,并多次提到氏族的重要意義。他不僅接受了摩爾根的這一理論,同時還用這一理論批評了《希臘史》的作者格羅特在該問題上的錯誤說法,。他指出,格羅特關于“希臘人的社會制度的基礎是'戶宅,、爐灶或家庭’的觀點是'荒謬的’?!彼M一步指出,格羅特之所以堅持這一觀點,主要原因是他把羅馬家庭的特征搬來套在荷馬時代的希臘家庭上去,這是他不了解氏族的起源,、產生對家庭發(fā)展的影響造成的。馬克思還批評梅恩用存在于印度的由血緣關系組成的家庭取代氏族的謬論,諷刺拉伯克為很多處于較低階段的部落中盛行一個男子的繼承者不是他自己的子女而是他的姐妹感到奇異,。在馬克思看來,這些“愚蠢”都是由于他們不了解氏族的起源,、產生和發(fā)展的實際狀況導致的。馬克思還肯定了摩爾根對五種家庭形式歷史發(fā)展的考察,進而認識到史前社會中自然形成的血緣親屬關系是整個社會制度的基礎,對于社會制度的生成和發(fā)展具有決定性作用,而親屬制度則是被動的,。馬克思把相對于血緣親屬關系的親屬制度比作社會的上層建筑,深刻地指出,“政治的、宗教的,、法律的以至一般哲學的體系,都是如此”,。針對格羅特把血緣親屬關系看作觀念關系的錯誤觀點,馬克思特別強調其客觀性,指出了它的性質“不是觀念的,是物質的,用德語說是肉欲的?!庇纱?馬克思對物質的血緣親屬關系和思想的親屬制度作了區(qū)分,確認了血緣親屬關系在原始社會史上的基礎地位,從而將摩爾根的觀點提升到唯物史觀的高度,。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晚年的《人類學筆記》進一步證明了:在階級社會之前還存在一個漫長的無階級社會?!艾F(xiàn)代家庭在萌芽時,不僅包含著servitus(奴隸制),而且也包含著農奴制,因為它從一開始就是同田野耕作的勞役有關的,。它以縮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來在社會及其國家中廣泛發(fā)展起來的對抗。”由此馬克思確認了,從現(xiàn)代家庭萌芽時起的歷史,才是階級斗爭的歷史,。
在汲取摩爾根思想的合理內容的同時,馬克思也對摩爾根思想的不足和存在的缺陷作出了糾正和修訂,。馬克思在《路易斯·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修正了摩爾根唯物史觀的不徹底性。摩爾根的《古代社會》共四編,其順序是“各種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所體現(xiàn)的智力發(fā)展”“政治觀念的發(fā)展”“家庭觀念的發(fā)展”“財產觀念的發(fā)展”,。馬克思在摘錄時,把第三編放在第二編的位置上,把第二編放在第四編的位置上;他還將第一編第二章“生存的技術”改為“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并去掉“家族觀念的發(fā)展”直接講家庭的歷史發(fā)展,。這樣一來,馬克思就把摩爾根原書的結構,即從生產技術的發(fā)展到政治觀念的發(fā)展再到家庭形式的變化和私有制、國家的產生,改為從生產技術的發(fā)展到家庭形式的變化再到私有制和國家的產生和政治觀念的發(fā)展,從而糾正了摩爾根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
由此可見,馬克思在對他者理論的摘記點評,、褒揚批判和肯定否定中呈現(xiàn)出了自己獨特的思想取向和立場觀點,深化和完善他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這一思想主題的研究。
三,、馬克思面臨的時代問題與《人類學筆記》的內容選擇
哲學是時代精神上的精華,是對時代問題的形上解答,。馬克思曾說:“問題是時代的格言,是表現(xiàn)時代自己內心狀態(tài)的最實際的呼聲?!比魏握軐W和思想要想對當下的社會發(fā)生作用,就必須著眼于時代的實踐,必須立足于問題的解決,。那么,馬克思所生活的時代和面臨的問題是什么呢?對此,科爾紐深刻指出:“只有對照馬克思先是在德國,后在法國、英國,、歐洲以及全世界的背景下提出的關于他那個時代的'假設’,才能理解馬克思思想的形成運動,。從《博士論文》(1841年)到《資本論》(1867年)這個期間,這個假設邊確定,邊變化、邊深化,、邊擴展……20世紀的重大問題,仍然是世界革命問題,、革命的可能性和非可能性問題、革命的勝負問題,、革命能否改變世界和解決人的問題,這一切怎么能否認呢?”毫無疑問,馬克思晚年面臨的時代任務和相應的理論主題依然是無產階級和人類的解放,。
首先,馬克思原來設想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總崩潰遲遲沒有來到,無產階級的解放遇到了新的問題。1879年4月10日馬克思在致尼·弗·丹尼爾遜的信中寫道:“在英國目前的工業(yè)危機還沒有達到頂峰之前,我決不出版第二卷(《資本論》第二卷,筆者注),。這一次的現(xiàn)象十分特殊,在很多方面都和以往不同”,。同時,馬克思原來設想的無產階級革命快速取得勝利也并未實現(xiàn)。相反,西歐工人運動陷入低潮,革命意識開始衰退,甚至“英國工人階級的領導權完全落入了賣身投靠的工聯(lián)首領和職業(yè)鼓動家手中”,。如何看待和應對實現(xiàn)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所遇到的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是困惑晚年馬克思的重大的核心問題,也是推動馬克思關注人類學和古代歷史研究的根本原因,。
其次,隨著主義馬克思的傳播,世界各國、各地區(qū)一些進步學者和革命者開始將這一嶄新理論作為觀察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指針和指導革命行動的指南,。為此,他們不斷與馬克思通信討論本國的發(fā)展道路問題,。如何看待東方國家的土地制度改革與反殖民的革命,如何認識現(xiàn)存的農村公社和原始社會形態(tài)的歷史命運和發(fā)展前景,成為擺在馬克思面前的新的重大課題。1877年11月在《給〈祖國紀事〉雜志編輯部的信》中,馬克思寫道:“如果俄國繼續(xù)走它在1861年所開始走的道路,那它將會失去當時歷史所能提供給一個民族的最好機會,而遭受資本主義制度所帶來的一切災難性的波折,?!?881年,馬克思應女革命家維·伊·查蘇利奇之邀談對俄國農村公社命運的看法。盡管馬克思以極其謹慎的態(tài)度幾易其稿,還是沒能給出明確答案,。正是這些困惑和問題促使馬克思把他的學術視野和研究領域轉向了人類早期的社會形態(tài)和歷史演進過程,。
最后,人類學和古代歷史研究領域的新發(fā)現(xiàn)和新成果,促使馬克思關注人類學問題和原始社會研究,并借助于這些研究推動主義馬克思理論的完善和發(fā)展,。為此,馬克思除了閱讀科瓦列夫斯基、摩爾根,、梅恩,、拉伯克和菲爾等人關于人類學的著作,還閱讀了毛勒的《馬爾克制度、農戶制度,、鄉(xiāng)村制度,、城市制度和公共政權的歷史概論》、尼·卡拉喬夫的《古代和當代俄國的勞動組合》,、烏蒂塞諾維奇的《南方斯拉夫人的家庭公社》,、莫尼的《爪哇,怎樣管理一個殖民地》等,而且通過科瓦列夫斯基、摩爾根,、梅恩,、拉伯克和菲爾等人的著作間接接觸到了拉菲托的《美洲蒙昧人的習俗》、斯密斯的《游幾內亞》,、巴特爾的《平克爾頓游記匯編》,、卡特勒梅爾的《論埃及及其某些鄰國的地理》、斯克爾克拉夫特的《印第安部落》,、彌勒的《美洲原始宗教史》,、麥克倫南的《原始婚姻》、巴霍芬的《母權論》,、凱姆斯的《人類史》,等等,。這些人類學和古代歷史研究的新進展給馬克思探索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道路提供了嶄新的研究視角和思想資料。
人類學和古代史成果的不斷涌現(xiàn),促使馬克思在長期分析資本主義和工業(yè)社會之后,將原始社會和殘存原始遺跡的地區(qū)作為其理論視野中的焦點予以關注,。在過去馬克思的解放意向中,實現(xiàn)“現(xiàn)實的個人”的解放運動,就落實于破除不合理“分工”,、揚棄“私有制關系”、消滅“虛幻的共同體”,以及形成“世界歷史”的系列活動中,。這必然要求馬克思進一步探索原初的個人生活是什么樣的,探索不合理的分工,、私有制、虛幻共同體,、世界殖民掠奪等是如何發(fā)生與演化的,探索這些不合理的異化現(xiàn)象是如何在歷史上形成并發(fā)展到今天的,由此反推出實現(xiàn)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現(xiàn)實路徑,。通過研讀人類學和古代史著作,馬克思揭示了原始社會的內在矛盾、生產力,、解體過程或延續(xù)過程的規(guī)律性,從人類的自身生產和人類的社會生產中來把握史前社會結構及其演進歷史,進一步論證了生存技術,、婚姻家庭形式、財產關系,、社會政治管理機關與社會變革的必然聯(lián)系,。馬克思晚年關于人類學和古代歷史研究為實現(xiàn)無產階級和人類的解放提供了新的思想資料和理論佐證,。
總之,時代主題,、歷史使命和科學發(fā)展促使馬克思關注古代社會及其現(xiàn)代遺存的經濟,、政治、社會風貌與內在機制,以探索完善和發(fā)展實現(xiàn)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晚年馬克思正是為進一步探求人類通往共產主義,、實現(xiàn)徹底解放的可能性,才回溯人類社會如何從原始公有制步入私有制的歷史進程,揭示人類未來又何以從私有制發(fā)展到更高層次的公有的理論根據和現(xiàn)實路徑。由此出發(fā),我們也就不難理解馬克思晚年為什么中斷了它平生最為看重的著作《資本論》的寫作,不顧晚年老體邁而向新的研究領域發(fā)起了沖鋒;也就不難理解1871年巴黎公社失敗后,為什么面對世界人民困惑于社會主義革命的前途,、方法和道路的緊要時刻,馬克思把自己研究的觸角伸向了人類的遠古時代;也就不難理解187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fā)后,馬克思為什么不急于尋找解決當下資本主義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鎖鑰,而把注意力放在未發(fā)生危機的,、處于前資本主義階段的原始北美、墨西哥,、秘魯,、印度和阿爾及利亞等廣大地區(qū)的原始部族與農村公社。正如馬克思在給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中所說:“不應該特別害怕'古代’一詞”,因為資本主義生產向一切人表明了它的純粹的暫時性,現(xiàn)代社會最終會以“回復到古代類型的最高形式,回復到集體生產和集體占有而結束,?!焙髞硭谀柛P記中再次強調了這一思想:“社會的瓦解,即將成為以財富為唯一的最終目的的那個歷程的終結,因為這一歷程包含著自我消滅因素……這即將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復活,但卻是在更高級形式上的復活,?!瘪R克思的這兩段話深刻揭示他晚年所做的系列筆記的真正原因是探索人類解放、最終進入自由王國的現(xiàn)實道路,這些筆記是其一生理論研究和探索的繼續(xù)和推進,。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馬克思晚年的研究和探索不像一些學者所理解的那樣是馬克思的非典型研究成果,更不是他理論研究的中斷或轉移,而是馬克思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這一思想主題的完善和發(fā)展,。
作者:張莉、孫熙國
文章來源:《主義馬克思理論學科研究》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