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討論德國哲學,,當然帶著我們中國人的處境與角度,。其實,從康德開始,,德國哲學家對我們中國人并不特別“友好”,。從啟蒙思想成熟開始,德法哲學家便由他們之前的老師對中國的頌揚態(tài)度轉而對中國持一種貶斥的態(tài)度,,尼采就更不用說了,,當然尼采對中國的態(tài)度與啟蒙思想的成熟沒有關系。 西學東漸過程中,,德國哲學本來對我們影響并不大,,因為中國近代學者最初首先學習的是英國。但是到后來,,中國近代學者對歐洲大陸特別是德國哲學的興趣與認識程度,,遠遠地超過了英國哲學。這是因為,,中國作為非基督教文化背景的東方國家,,它面臨的問題,光靠蘇格蘭-英格蘭的啟蒙哲學是解決不了的,。為什么,?對于大不列顛王國來說,它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只是政治領域里的問題,,那就是集權與分權的問題,;或者說它所面臨的社會變革,主要任務就是解決集權與分權的關系問題,。因此,,理論上只需為分權制度提供出足以反對集權與集權理論的理由就足以應對它的時代問題。相比之下,,歐洲大陸的哲學處境要復雜得多,,以法德為代表的歐洲大陸所面臨的社會變革不僅僅是政治領域的變革,還涉及如何對待宗教的問題,,包括不同宗教之間,、不同教派之間的關系問題,特別是宗教與人類的活動(如知識,、政治,、道德等)領域的關系問題,,這是宗教生態(tài)更加復雜的歐洲大陸哲學必須深究的問題。而對類問題的處理,,實際上意味著面臨著重估整個傳統(tǒng)的任務,。另一個更艱難的處境是,歐洲大陸以西班牙,、葡萄牙,,尤其是法國與普魯士為代表的王國在成為民族國家的同時成功地完成了集權,先后轉型為絕對王權國家,,確立起了絕對君主專制的統(tǒng)治模式,。這對歐洲哲學家提出了不得不面對的時代問題:諸如集權統(tǒng)治為什么是不合理的?如果不合理,,它又如何能以如此強大的趨勢出現?絕對君主制的集權統(tǒng)治模式合乎歷史的方向嗎,?歷史有方向嗎,?如果說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那么,,又如何理解每個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國家、歷史以及個人與這些領域的關系,?這些問題即使不是歐洲大陸哲學提出來的問題,,也是歐洲大陸哲學面臨的迫切問題。我相信,,歐洲大陸哲學,,特別是德國哲學,正是在深究這些問題,,在重估歷史與傳統(tǒng)的努力中,,確立起了更系統(tǒng)、更具深度的思想,。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系統(tǒng)性與深度體現在德國哲學更自覺地進行兩希文明的會通和融合,把兩希文明所揭示出來的問題融合進哲學體系里,。近代中國人需要了解的歐洲文明有兩個來源,,也即兩希文明(希臘文明與希伯來文明)。我們對其中的希臘文明比較重視,,相比之下,,也比較了解。但是我們很少重視希伯來文明,。而德國哲學把兩希文明的核心問題統(tǒng)一到了哲學中來,。 我們今天的題目“理性和自由”,,就典范地體現了德國哲學對兩希文明的融合。大家知道,,理性來自于希臘哲學,,而自由則來自于希伯來文明。德國哲學則把這兩者融合到了整個哲學體系之中,。在這個意義上,,我要說,德國哲學代表了歐洲哲學在近代所能達到的高度與廣度,。其最主要的就是,,自由、理性這樣的問題被推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這首先體現在對自由的理解上,。的確,蘇格蘭-英格蘭啟蒙哲學所討論的一個核心問題是人和自由的關系問題,。但是,,蘇格蘭-英格蘭啟蒙強調的自由,是外在自由,,也即每個人進入與他人關系時所應享有的自由,,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由權利,或叫權利自由,,即霍布斯或者洛克所說的right(權利),。對于蘇格蘭-英格蘭啟蒙哲學所達到的這一點,我覺得十分了不起的,,它推動了第一個現代國家的確立,,拉開了人類邁向現代性社會的序幕,開啟了一個新時代——這點無論如何評價都不為過,,的確不能忽略,。這也是我們東方人及其中文化思想中需要重視的。 但是,,德國哲學所提供的不僅僅在于此,。因為蘇格蘭啟蒙哲學對外在自由的論證在理論上是不徹底的,它最后還是訴諸自然本性與自然法,。但是何謂自然法,?自然法究竟有哪些?這在理論上是很難說清楚的,。洛克在論證人的自由權時,,實際上訴諸了基督教文化背景:比如他論證說,我的身體屬于我的property(財產),,因此我有right使用我的身體,,因而每個人有人身上和行動上的自由權,。這一論證在“人人是唯一神的創(chuàng)造物”這一背景下,被接受而有效,。但是,,對于我們東方人來說,我們的身體并不必然被視為屬于我們每個人自己的property,。所以,,如果只停留在英國啟蒙的層面上,我們將很難完全確立起right,,或者不容易理解right,。德國哲學的一個突破之處就在于,它(像康德哲學)從外在自由進入了內在自由,,通過確定,、論證內在自由,來論證外在自由權,??档略凇兜赖滦味蠈W》這本書所做的一項偉大工作就是從內在自由來論證我們的外在自由,也即論證我們的權利,。相對于他人,以及相對于共同體,,我們每個人為什么有一樣的權利,?為什么有些權利是不可讓渡的?對這問題,,康德完成了純粹理論性的論證,。 從多方面看,康德才使啟蒙哲學得以真正完成,,這也是德國哲學具有持久性的意義所在,。《道德形而上學》這部作品問世后,,人無論屬于什么種族,,具有什么樣的文化傳統(tǒng),只要不能反駁它,,人就只能像接受幾何學一樣接受它,,就必須承認right是普遍的,尊嚴是普遍的,。因此,,在我看來,德國哲學把啟蒙思想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從而超越了西方的文化傳統(tǒng)和宗教傳統(tǒng),。在這點上,,哲學成為了真正的科學。 啟蒙思想開創(chuàng)的現代性社會出現了一些問題(任何時代的社會都會有問題),,因此,,有學者反思與批評近代以來的啟蒙,于是也出現了一大批學者跟著批評啟蒙,。但是,,不管你是否接受它,面對啟蒙確立下來的核心內核,,你必須首先面對康德的論證,。我認為,康德哲學之所以真正完成了啟蒙的工作,,就在于他完成了對內在自由與外在自由的論證,。這是整個現代性社會的最核心的基礎——通過論證自由來論證right。只要reasonable(公平合理),,只要想走向現代性社會,,人們就必須接受它,這是康德的時代意義,。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剛才李秋零老師也提到了,,就是康德為理性劃界,,這是啟蒙要義之一。說理性不是萬能的,,其實就是說科學是有限的,。在今天,我們可以概括為程序是有限的,,這個世界不止是程序的世界,,這個世界還有無法被寫成程序的事情??档聞澏死硇缘慕缦?,不僅揭示了科學(知識)的界限(這一點比較受到重視),而且也揭示了人的道德事業(yè)的界限,,那就是無人能在有生之年修出完善的美德,,修出圣人;如果以為自己能修出至高之德,,那一定會陷入道德狂熱與偽善(這常常不被重視),。簡單地說,無論于知識上還是道德上,,人都是有限的,。無人能成為圣知圣德的圣人,,這對人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歷史與現實里,,人類總有自我圣化的傾向,,總有人認為自己在知識與德性上比別人高,認為自己可以掌握所有的知識,,認為自己可以充當上帝的角色,、成為圣人,從而把自己裝扮成供人崇拜的偶像,。從康德的角度來說,,這就是人的自我僭越,就是一種裝神弄鬼,。歷史上,,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總有人裝神弄鬼,。我覺得康德的偉大意義就在于,,他以論證的方式指出,理性是有界限的,,并且是一種客觀的界限,,這個界限是理性本身就有的。而這也意味著,,理性再偉大既不可能全知,,也不可能全德;世界永遠有未知的部分,,成德永遠在路上。德國哲學的時代意義就在于向每個時代的人類不斷提示這一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德國哲學,特別是康德,,還完成了另一個重要的突破,。我們知道,奧古斯丁提出了自由意志,,同時也確立了倫理學的基礎,。對于責任的歸屬問題,希臘人未解決了,,至少解決得不好,。奧古斯丁的突破就在于,提出了自由意志來為人的責任提供歸咎依據,。人之所以有責任就因為人有自由意志,。但是在奧古斯丁那里,,自由意志還是一個他律的意志(人是自由的,但是又是他律的),。人自己無法給出正當行動的法則,,也就是說,不靠外在法,,人靠自己的意志無法行正當之事,。但是,如果人不是自律的,,如果人不依賴外在的法則就不能做出正當的行為,,那還能說人有自由意志嗎?還能說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嗎,?經過一千多年的努力,,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就此而言,,自由意志實際上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概念了,。康德的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就在于,,他不單論證了自由意志,,而且還論證了,自由意志既是道德法的前提,,也是道德法的源泉——道德法不來自任何其他地方,,是來自于自由意志。這個突破對于整個歐洲哲學來說,,是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它論證了所有真正的道德都來自于自由意志,來自于我們自身,。 此外,,我覺得德國哲學值得我們重視的地方,還在于其體系化的工作,。雖然今天的后現代哲學批判體系,,但是后現代哲學也講邏輯,也是要一步一步地往下推,,從一個命題轉到另一個命題,,從一個主題轉化到另一個主題的,這之間需要理路,,需要邏輯,。所以,哲學首先是且必須是個概念體系,對最核心概念的界定或闡釋必須要清晰,、明確,,其命題間的關系必須要得到分析和論證——這就是體系化。當然哲學不僅僅是科學,,不僅僅是概念分析,,否則它就是單純的科學了。如果哲學只是單純的科學,,它就會終將被取代,。如果哲學僅僅是邏輯分析的哲學,那么,,哲學最后就會消失,。但哲學不會消失,它首先是概念體系,,它是科學的,,同時,它還要向康德所討論的那些理念層面的超越的問題發(fā)問,。這就是我說哲學不僅僅是科學的一個原因,。但它如果不是科學的,那就像剛才張志偉老師所說的,,就是散文或心靈雞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當然不是心靈雞湯,但是由于缺乏概念性體系,,在傳播與理解上很容易滑入雞湯,。今天各種所謂的“國學班”,就想把中國傳統(tǒng)思想燉成各種雞湯,。這是因為中國人缺乏洞見嗎,?不是。人都有洞見,,但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很少能夠給出真正的分析和論證,,這導致我們的思想幾千年來沒有根本性的突破。對于這一點,,做中國哲學的學者可能不會同意,。但是相比較來說,,在古希臘哲學之后,,歐洲還是不斷有大思想家出來,還是不斷有突破的,。所以對我們來說,,如果要做中國哲學,要確立自己的現代哲學,比如現在的漢語哲學,,體系化是不可回避的一個課題,。而德國古典哲學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參照系。 我剛才說的都是德國古典哲學積極的方面,,但是德國哲學有很危險的一面,。特別是以黑格爾哲學為代表,走上了希臘哲學追求完備性真理與主張城邦高于個人的古代之路,,這是一條復古之路,。哲學變成完備性知識之后很危險。完備性知識意味著有哲學王,,而如果有這樣的王,,那么這個世界將是非常可怕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黑格爾的國家學說,,維護了共同體的優(yōu)先地位,,倒回了古代原則。但是,,現在社會的一個核心理念是個體優(yōu)先,。這一點對于東方人來說,尤其需要深思,。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