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聽雨秦漢系列 漢帝國的建立之蕩平天下(七十六) 本文是“英布落幕”小系列的第一篇,全三篇,。 秋七月,,淮南王布反。 公元前196年7月,,淮南王英布終于反了,。 之所以加了個定語“終于”,是因為彭越死后,,任誰都知道英布是眼下唯一對劉邦還有威脅的諸侯王,。 因此對英布個人而言,除了造反,,似乎很難看到其他活路了,。 十一年,高后誅淮陰侯,,布因心恐,。 夏,漢誅梁王彭越,,盛其醢以遍賜諸侯,。 至淮南,淮南王方獵,,見醢,,因大恐,陰令人部聚兵,,候伺帝郡警急,。 從去年12月到今年3月,,短短幾個月時間,韓信和彭越都被殺了,。不要忘了這年元月,,韓王信也死于戰(zhàn)場(見鏈接:《落幕》)。 當年在江淮中原間連成一片的四位大王,,如今僅剩英布一個人了,。 我們要是英布,我們也會恐懼萬分啊,。自然會忍不住暗暗聚集兵力,,對可能的緊急情況隨時做好準備。 劉邦之所以把彭越夷三族,,甚至還把他的尸體被制作成肉醬,,其借口就是陳豨叛亂時彭越不聽劉邦征調。(見鏈接:《彭越》) 偏偏英布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xiàn)和彭越比,,那也就是是五十步和四十九步的區(qū)別,。 六年,朝陳,。七年,,朝雒陽。九年,,朝長安,。 上面是英布這些年來的履歷,七年間一共朝拜了劉邦三次,,倒也還說得過去,。 可是根據(jù)這份履歷,無論是四年前的匈奴南侵還是去年的陳豨叛亂,,英布也和彭越一樣選擇坐壁上觀,。 既然英布的表現(xiàn)和彭越沒啥區(qū)別,那劉邦既然已經對彭越下手,,自然也會對英布下手,。 之所以彭越被抓四個月了還沒有行動,無外乎漢帝國剛剛經歷大戰(zhàn),,還需要休息一段時間,,不然經濟壓力受不了,。 只是劉邦的目光只怕時刻都在兇狠的盯著英布,。 布有所幸姬病,就醫(yī),。醫(yī)家與中大夫賁赫對門,,赫乃厚饋遺,,從姬飲醫(yī)家。 姬侍王,,從容語次,,譽赫長者也。 王怒曰:“女安從知之,?”具道,,王疑與亂。 赫恐,,稱病,。王愈怒,欲捕赫,。 赫上變事,,乘傳詣長字。布使人追,,不及,。 赫至,上變,。言“布謀反有端,,可先未發(fā)誅也”。 英布謀反的故事起源于一個爛俗的情節(jié),,據(jù)說英布很寵幸的一個姬妾生病了在找醫(yī)生治病,。 給英布姬妾治病的醫(yī)生就住在中大夫賁赫的對門,于是賁赫給英布姬妾贈送了很多禮物,,還陪她在大夫家喝酒,。 賁赫這顯然是在通過巴結英布愛姬討好英布,英布愛姬也是個懂事的,,就在英布面前夸贊賁赫是個長者,。 沒想到英布勃然大怒,說你又沒機會和賁赫見面,,你咋知道他是個長者,?姬妾只好據(jù)實相告。 本來這就是一個臣子討好大王的小事,,可英布卻疑神疑鬼,,覺得賁赫沒安好心。于是本來忠心耿耿的賁赫被嚇得手足無措,,只好稱病不去參加朝會,。 英布一見賁赫稱病,覺得你這就是做賊心虛,,絕對有問題,,打算派人去抓捕賁赫,。 賁赫被逼無奈,只好逃往大漢首都長安,,英布得知消息后趕緊派人去追,,可惜沒有追上。 賁赫一逃到長安就立即向劉邦打小報告,,說英布謀反,,陛下您可以直接派兵去抓他了。 單看這個故事,,人們難免會覺得,,英布這么大一個人了怎么腦子這么不好使。 中大夫令是掌管宮中部隊的最高指揮官,,可以簡單理解為后世的警衛(wèi)司令,。 所以故事里的英布由于疑神疑鬼,生生把個一心保護他安全的人逼反了,。 其實故事之所以是故事,,就在于其很容易片面強調某一兩方面的因素。 我們只要把彭越的遭遇拿來一對比就知道,,英布的做法很難說有多大錯,。 彭越進又不敢,退又不能,,什么也不做,,埋頭裝病當鴕鳥。 結果就是梁國群臣很快對他失去信心,,所以大漢使者一到,,彭越毫無抵抗能力,只能束手就擒,。 英布顯然是深刻吸取了彭越的教訓,,旋即對內展開一輪清查、清洗,,賁赫不過就是碰到槍口罷了,。 賁赫是不是冤枉,誰也不知道,。但英布至少通過對待賁赫的強硬手段讓所有部下明白,,我英布還沒崩潰,我英布打算堅持到底,。 所以你們最好乖乖跟我干,,不然你恐怕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上以其書語蕭相國,蕭相國曰: “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誣之,。請系赫,,使人微驗淮南王,。” 布見赫以罪亡上變,,已疑其言國陰事,,漢使又來,頗有所驗,,遂族赫家,,發(fā)兵反。 劉邦收到賁赫告發(fā)英布謀反一事后的反應也很有意思,,他沒有立即發(fā)兵攻打英布,,反而向蕭何問計。 蕭何直接說英布應該不至于謀反吧,,沒準這是仇家誣陷呢,?陛下還是先把賁赫控制住,派人到英布那里去探查一番吧,。 劉邦聽從了蕭何的意見,,派使者去英布那偷偷打探消息。 英布已經知道賁赫逃走,,雖然可能不清楚賁赫告發(fā)他謀反的事,,可用腦袋想想也知道賁赫不可能說他好話。 現(xiàn)在朝廷又派了個使者過來,,早就神經高度緊張的英布哪還能不知道咋回事,? 于是英布決定先下手為強,殺了賁赫全家,,直接起兵反了丫的,。 后世很多人據(jù)此感嘆,蕭何又瞎出主意,,導致漢軍失了先機,。 其實蕭何要真是出了個餿主意,劉邦又怎么會聽他的呢,。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主意恐怕更多是劉邦自己的意思。 劉邦為何非要派個使者去提醒英布,,我要判你謀反了哦,?原因很簡單,劉邦想試試看能不能重復彭越故事。 彭越手足無措,,漢廷派了個使者宣讀下罪名,,就輕易把彭越抓捕回洛陽。如果英布也和彭越一樣讓左右失去信心呢,? 那等使者返回長安后,,劉邦接下來就會再派個使者宣讀英布罪名,將其當場抓捕,。 只不過英布沒有步彭越后塵,,穩(wěn)定了自己的后方,自己的部下仍然愿意跟隨英布,,劉邦這邊沒找到機會,。 (劉邦)與布相望見,隃謂布“何苦而反,?” 布曰:“欲為帝耳,。”上怒罵之,。 當劉邦與英布終于在戰(zhàn)場上相見時,,想必兩人都是感慨萬千。 劉邦質問英布,,你何苦造反呢,?英布終于說出了那句早該說出的答案:我也想當皇帝。 如果是后世,,像韓信,、彭越、英布這樣的人物,,或許早就稱帝了,。只不過此時皇帝稱號剛剛出來,大伙還是習慣當個王,。 當年垓下會師,,定陶聚議,八大帝王揮手間瓜分天下,,好不愜意,。 這才過去六年多,臧荼死了,,韓信死了,,韓王信死了,彭越死了,,吳芮病死了,,張敖被廢了,。 除了劉邦,八大帝王就剩一個英布了,,他終于鼓足勇氣喊出我也要稱帝了,。可惜這句話,,已經喊得太遲了,。 黥布,六人也,,姓英氏,?!?o:p> 布以論輸驪山,,驪山之徒數(shù)十萬人,布皆與其徒長豪桀交通,, 乃率其曹耦,,亡之江中為群盜。 英布通常被稱為黥布,。黥是當時的專業(yè)術語,,代表犯法后被處以臉上刻字的刑罰。 根據(jù)出土秦簡,,普通人被判黥面通常要被罰為-4級的城旦,。如果觸犯法律前爵位稍高,就改成罰為-3級的鬼薪,。 也就是說,,英布不是-3級的鬼薪就是-4級的城旦,是大秦帝國身份最低賤的刑徒,。 英布是真正從最底層一步步爬到了最高層的王,。英布是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最鮮活案例,! 一個低賤至極的刑徒,要想往上走自然要經歷千辛萬苦,。 英布被送往數(shù)千里外的驪山為秦始皇修皇陵,,但艱苦的驪山勞作并不能磨滅梟雄的野心。 英布以其罕見的熱情與能力,,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有雄心壯志的刑徒們稱兄道弟,,結下了很多朋友。 秦二世登基后叫停了驪山工程,,英布得以回到家鄉(xiāng),。(見鏈接:《秦亡》) 長了見識的英布不愿再繼續(xù)毫無出路的刑徒生涯,,他和這些年結識的兄弟們一起逃亡到長江之上討生活。 如果沒有秦末大亂,,英布或許只是長江中游的一條混江龍,,在史書上了無蹤跡。 但隨著陳勝,、吳廣一聲吼,,英布也終于蛟龍入海,開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后半生,。 陳勝之起也,,布乃見番君,其眾數(shù)千人,。番君以女妻之,。 英布畢竟只是一個刑徒,手里人也算不上多,,為此他率部投靠了鄱陽湖上的地頭蛇吳芮,。 吳芮此時已聚眾數(shù)千人,在全國范圍內也可算排得上號的地方豪強,。 神奇的是,,吳芮看上了刑徒英布,把女兒嫁給了他,,英布也借此良機一飛沖天,。 如果沒有吳芮這個老丈人,英布或許不會有后來的雄圖霸業(yè),。 可如果沒有英布這個好女婿,,吳芮是否就能有后來的數(shù)世榮華呢? 秦末戰(zhàn)場上,,英布是公認的第一猛將,。項羽能夠打贏巨鹿之戰(zhàn),能夠逼降章邯大軍,,離不開先鋒英布的累累戰(zhàn)功,。 對此扁舟已在《群雄逐鹿》連載中詳盡介紹,這里不多贅述,。 正因為英布的巨大戰(zhàn)功,,項羽封其為九江王,地位已超過了其老丈人吳芮,。 成為九江王后,,英布身份也從將軍轉變?yōu)閲酰S后開始在項羽和劉邦間左右騰挪,,本連載也對此做過詳細介紹(見鏈接:《雞賊的英布》) 其中很值得注意的就是英布面臨項羽猛攻時拋棄地盤保留嫡系的做法,。 我們不是想說英布的這個選擇有什么問題,。畢竟像章邯、田榮一樣剛硬到底,,最后結局就是兵敗身亡,,英布采取更靈活措施保住了生命當然是很好的。 我們只是想說,,英布登上王的競爭舞臺后,,種種原因下逐漸掉隊了,也逐漸失去了當初為先鋒時的膽大包天,,無所顧忌,。 如果在劉邦突然襲擊臧荼的時候,英布能夠更大膽一點,,和韓信緊密串聯(lián),,劉邦還有機會用陳平妙計,強行逮捕韓信嗎,?(見鏈接:《抓捕韓信》) 如果在劉邦面臨匈奴,、偽軍南侵,,陳豨反叛的危急時刻,,英布更大膽一點,公然打出大旗與之南北呼應,; 劉邦還有機會在連續(xù)的多次危機中全身而退么,? 然而,英布終究沒有敢站出來,。他此時的思維中,,最期待的局面或許就是當年劉邦和項羽僵持不下的局面。 英布在心里偷偷加油,,他期待匈奴,、陳豨、韓王信,、王黃,、趙利等人能成為新的項羽。這樣英布就又可以回到當初在雙雄間縱橫開合的快樂時光,。 然而,,你英布不出手相助,匈奴,、陳豨和各路偽軍就會受到劉邦的全力打擊,,又哪有機會坐大呢? 我們也很難輕易指責英布不夠英雄,。畢竟不是人人都和劉邦,、項羽,、韓信那樣,但凡有半點機會就要光著膀子往前沖,。 英布和彭越有點類似,,都是“大哥濃度”很高,但終究不夠高,。 在諸位大哥爭鋒的大場合,,英布知道自己的實力不夠強,地盤,、人員差很遠,。 更重要的是他看不到能讓自己拉近與頂級大哥之間巨大差距的辦法。 所以登上最高舞臺的英布以保命,、保住已有的一切為根本宗旨,,不愿再冒失去一切的風險去主動出擊。最終落得個被各個擊破的下場,。 我們也很難居高臨下的指責英布,,畢竟絕大多數(shù)人在那個局面下都只能得過且過,更何況絕大多數(shù)人根本沒英布的膽量,、勇氣與能力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我們更多是想說:當大哥是有風險的。不要只看到了大哥的風光無限,,不要忽略了一個成功大哥背后有多少累累白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