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視頻來源于 HND DESIGN 故宮 明清兩代帝王的皇宮 全球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 古代木結(jié)構(gòu)宮殿群 南北長 961米 東西寬 753米 宮殿 8704間 四周圍有高10米的城墻 ▲ 紫禁城 而就在城墻的四角上 有整片故宮最精致的建筑 角樓 ▲ 角樓及其所在位置示意 故宮角樓 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 歷經(jīng)明清兩代王朝 屹立不倒 至今仍是明初的模樣 ▲ 角樓四季 角樓 作為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 與城垣,、城門樓及護城河同屬于 皇宮的護衛(wèi)設施 又因位于皇城四角 如同眾星環(huán)繞 拱立中央紫薇帝宮 彰顯天子威嚴 ▲ 角樓模型動畫 公眾號后臺回復“角樓” 獲取角樓3D模型 ▲ 角樓朝外立面圖 它何以如此奇特 它又因何而建呢 01 為什么建 故宮角樓 ▲ 西安古城墻角樓 ▲ 平遙古城角樓 ▲ 北京外城角樓 故宮在明末經(jīng)歷過人為焚毀 ▲ 1644年,,李自成敗退,撤出北京城時,,下令焚毀了紫禁城 經(jīng)此一難,,明故宮僅剩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等宮殿 但角樓得以幸存 可謂火里逃生 論起來 角樓跟火 可有不解之緣 關(guān)于角樓營造 一直有傳說流傳 明永樂建起紫禁城 可火災不斷 缺少鎮(zhèn)城之寶 于是皇帝焚香問天 得知 皇宮東南西北四門上有城樓 可四個斜角方位空著 不合八卦之理 需天龍鎮(zhèn)守四角 方可免去災害 又因 二十八星宿分成四象 四象以東方青龍為首 青龍由 角,、亢,、民、房,、心,、尾、箕七個星宿組成 角宿是龍頭 主殺伐 皇帝下令 在城墻四角建房 把角宿請下來鎮(zhèn)守宮城 房子以樓為大 角宿住的地方便稱角樓 二十八星宿 聽聞皇帝要請角宿下凡 其他二十七宿也要下凡 就去找魯班爺 讓其設計能住下眾星神的房子 魯班爺卻設計了一個蟈蟈籠子 其上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 有你們二十八星宿的 四大星宮和每宮七位的位置 工匠按此方法 角樓很快建成 傳說是無據(jù)可考的 不過其反映的關(guān)于角樓名稱的來源 卻是真相 那么 角宿所住之樓 又有何奇妙之處呢? 02 如何建 故宮角樓 關(guān)于這樣一座精妙絕倫的樓閣建筑 除了上文的傳說 歷史上并無更為具體的信息 我們不知道誰人設計 誰人建造 但角樓精彩的結(jié)構(gòu)顯示 一定是最為優(yōu)秀的掌墨師所建造 我們從下往上對角樓進行拆解 嘗試通過此舉 來一覽古人智慧 ▲ 角樓模型旋轉(zhuǎn)圖 角樓臺基為須彌座 整體呈十字曲尺形 兩側(cè)設有七步臺階 ▲ 臺基 四周環(huán)繞著白玉石欄桿 每邊的望柱皆為三,、五奇數(shù) 然則欄板皆為偶數(shù) 可謂陰陽交泰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稱:“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一切事物都有陰陽兩面,,對立依存,。如大小、上下,、前后,、左右、奇偶等等,, 其大,、上、前,、左,、奇為陽,其小,、下,、后、右,、偶為陰,。稱“陰無陽不生,陽無陰不長”,,又“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所以“陰陽”是“萬物之綱紀也”) ▲ 望柱與欄板 須彌座表面留有柱礎(chǔ) 柱礎(chǔ)高約8厘米 柱礎(chǔ)上立有檐柱 共20根 柱徑48厘米 柱高3.95米 柱側(cè)腳約為10-13厘米 為柱高的3%左右 (這與《營造法式》規(guī)定的外檐柱在前、后檐均“柱首微收向內(nèi),,柱腳微出向外,,每屋正面,隨柱之長,,每一尺側(cè)腳一分,,若側(cè)面,每一尺即側(cè)腳八厘,;至角柱,,其柱首相向,各依本法”即正面柱子的柱腳向外傾斜柱高的1/100,,側(cè)面傾斜8/1000不同) ▲ 柱礎(chǔ)與檐柱 于此同時 除了檐柱 室內(nèi)并無金柱 這正是明清少見的 減柱造 既是炫技 也是為星宿騰出足夠大的空間 ▲ 減柱造 打好了基礎(chǔ) 柱上架梁和枋 從上方看 一大四小五個矩形 彼此橫向連接 形成一個木制“錘子” 這在中國古代建筑中也是罕見而獨特的 ▲ 梁,、枋 中央的矩形為主亭 方873厘米 朝向城外為兩個小抱廈 連接臺階則為兩個大抱廈 (抱廈:即圍繞于廳堂、正屋的房屋) 兩者寬度同主體明間相同 皆為559厘米 進深分別為160厘米與398厘米 ▲ 主亭與報廈 大抱廈開門 小抱廈開窗 彼此區(qū)分 ▲ 角樓門窗 再往上走 平板枋上鋪有斗拱 (上層為單翹重昂七跴斗拱,,中下層為重昂五跴,,室內(nèi)為七跴品字科斗拱。角樓全身斗拱共計220攢) ▲ 角樓斗拱 斗拱之間 則都是遍布彩繪的 梁,、柱,、枋 一齊構(gòu)成了角樓的基本框架 ▲ 角樓框架 中下兩層為 重檐歇山頂 ▲ 重檐歇山頂 頂層則為 十字脊頂 (十字脊頂:由兩個歇山頂呈十字相交而成,兼有攢尖頂與歇山頂之美) 如此形制復雜的屋頂 在紫禁城亦是罕有 ▲ 十字脊頂 層層歇山 層層出挑 使得角樓的翼角與窩角眾多 從一個方向望去 中下層各有3個翼角、4個窩角 頂層1個翼角 那么 全身共計 28個翼角 16個窩角 凹凸相間 陰陽相合 極具美感 ▲ 翼角與窩角 頂層除了十字脊 最具辨識度的當為 銅制鎏金寶頂 高1.9米 下部直徑1.1米 光鎏金所用黃金就得 1.1公斤 (數(shù)據(jù)來源:《故宮博物院-紫禁城西北角樓修繕追記》) ▲ 鎏金寶頂 正脊上坐有四座正吻 吻高1.47米 寬1.45米 厚0.42米 坐鎮(zhèn)東西南北四方 (數(shù)據(jù)來源同上) ▲ 正吻 外加八個脊頭相匯 表示天宮四大星象穩(wěn)坐于此 又有四面八方的扶持 祈愿江山社稷永固 ▲ 脊頭 整座角樓 高不過 27.5米 卻有 3重屋檐 4座抱廈 10面山花 16個窩角 28個翼角 76條脊 220組斗拱 234個神獸仙人 …… 它還蘊藏了哪些秘密,? 03 數(shù)字“巧合” 故宮角樓 故宮角樓 作為古建技藝之巔峰 其內(nèi)蘊含有諸多神奇數(shù)字 1 天地人三才 角樓里外 排列著若干層斗拱 包含了 天在上 地在下 人居中 的層次理念 頂層 28組斗拱 寓意代表廣闊天宇的二十八星宿 中廳屋頂 36組斗拱 代表三十六天罡星 底層 72組斗拱 代表七十二地煞星 中層用了 60組斗拱 代表人的六十甲子 匠師們 借用代天,、地、人這些抽象概念的藝術(shù)構(gòu)件 將天地人和之理想 表現(xiàn)于角樓的建筑中 ▲ 天地人三才 2 天之大數(shù)——十二 古以太歲星公轉(zhuǎn)一次所用時間為 一周天 這十二之數(shù) 向上劃分星空廣宇為十二辰 向下劃分太歲行地為十二年 十二是天之大數(shù) 角樓中的十二亦處處可見 圍欄是 12個陽角 中部兩層屋檐各 12個翼角 大小抱廈 12個坡面 山花上的 梅花釘12組等 ▲ 角樓中的“十二之數(shù)” 3 圓滿之數(shù)——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 九為最大陽數(shù) 而九的整倍數(shù)中 三十六、七十二又是“十二”的整倍數(shù) 尤其十二與九的乘積一百零八 又是三十六與七十二的和數(shù) 故而 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 被稱為圓滿之數(shù) 角樓構(gòu)造中也用盡了圓滿之數(shù) 中廳上 36攢斗拱 仙人36個 每層 龍,、鳳,、獅各36個 (仙人其后的龍、鳳,、獅即小跑) 角樓 下層斗拱 72攢 三層共 72個坡面 整幢樓 108角 (臺基20個,、欄板21個、屋身20個,、一層屋檐20個,、二層屋檐21個、頂層柱角4個,、頂層檐角4個) 共有 “小跑”108個 抱廈坡面合計 108壟瓦等等 ▲ 角樓中的“圓滿之數(shù)” 應該指出的是 一幢角樓共有仙人,、小跑 234個 這之中每個仙人 由仙人和坐騎組成 也就是說 如果計算角樓所有仙人、小跑的總個數(shù)的話 還應加上36個坐騎 那就是 270個 以紫禁城城垣上的四個角樓來計算 270*4 共1080個 意味著 整個紫禁城 由10倍的108——最大圓滿數(shù)的 神獸,、仙人在守護它 角樓總體形態(tài)和構(gòu)成上的設計 在藝術(shù)性和思想性方面均達到了 令人嘆為觀止的效果 星神居所 大氣輝煌 滿含神奇之數(shù) 鎮(zhèn)守皇宮 威嚴壯麗 細節(jié)皆是心思 到今天 角樓守護背后這座城 已經(jīng)整整 600年 歷經(jīng)風雨滄桑 它見證了王朝更迭,、帝國興衰 也目睹了家國戰(zhàn)亂、悲歡離合 但唯一不變的是 它所凝聚的 古代匠人之心血 中華木構(gòu)建筑之精髓 在它的身上你能看到 什么才是美與技的完美統(tǒng)一 下期課題由你來定,! 在評論區(qū)留下你的寶貴意見,! 出品人:胡鵬飛 監(jiān)制:蘇蔚 編輯:肖鵬 制圖:陳璇 模型動畫:李文偉 剪輯/動畫:童沖、李文偉 校對:符峰,、吳寶善 參考文獻: 1.許以林. 話說角樓(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 2.倬章. 紫禁城角樓(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 3.蔣傅光. 明代建筑紫禁城西北角樓的復原(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 4.蔣傅光. 城隅妙景 巧奪天工——紫禁城西北角樓修繕追記(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