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經(jīng)常能聽到說“貨幣超發(fā)”,說“貨幣超發(fā)”會導致通貨膨脹,,比如“埃爾多安經(jīng)濟學”——土耳其瘋狂印鈔導致本幣貶值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再比如國民黨時期瘋狂印鈔彌補財政赤字,造成惡性通貨膨脹,。 我國過去這么多年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從1978年的1,159億元增長到了2022年的2,664,000億元,,增長了2298倍,44年的年均增速為19.2%,,但名義GDP總量只增長了329倍,,年均增速14.1%,,物價指數(shù)CPI只增長了7.06倍,年均增速為4.5%,。 只根據(jù)數(shù)字來看,,我們央行發(fā)行的貨幣,即沒有100%的推動國民經(jīng)濟總量(GDP)的增長,,也沒有完全的被CPI消納吸收,。那么我們不禁好奇:那發(fā)行的錢都去哪里了? 先說結論: 印出來的錢,,除了進入實體經(jīng)濟支持經(jīng)濟發(fā)展之外,,多的部分都被存起來了。 一,、想要了解發(fā)行的貨幣都去哪里了,,就要先了解錢從印出來之后是怎么流動的? 現(xiàn)在假設央行印了一些鈔票,,并將這筆錢“借給”了銀行,。 銀行拿到這筆錢之后,將其全部貸款給了公司,。 公司拿到了這筆錢之后,,選擇取出一部分現(xiàn)金來使用,剩余的部分存回銀行備用,、或者吃利息,。 公司將剩余的錢存回銀行之后,銀行根據(jù)官方的要求,,需要保留一部分作為“存款準備金”,,除此之外的部分銀行仍然可以貸款出去給其他的公司。 以上,,貨幣就完成了第一輪的“從銀行來,、到銀行去”的流動輪回。 扣除“存款準備金”后,,銀行可以進行第二次放貸,。第二次放貸后,仍然有部分錢被存回了銀行,,然后銀行以同樣的方式進行第三次,、第四次、第N次放貸,。 那么這一次發(fā)行的貨幣,,就會經(jīng)過一輪輪的貸款和存款,變成了更多的“錢”進入到市場當中,。這個過程就叫做“貨幣派生”,。見下圖: 以上: B為基礎貨幣供應量,,也就是央行印出來多少錢。 m為現(xiàn)金溢出率,,也就是放出的貸款中,有多少比例的錢會以現(xiàn)金的形式流出到市場當中,。 r為存款準備金率,,也就是針對銀行里的存款,銀行需要保存多少比例的保證金放在銀行體系內(nèi),。這個比例一部分是強制規(guī)定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一部分是銀行自行決定的“超額準備金率”。 由這些預設參數(shù)得到四部分內(nèi)容: (一)貸款總額:由這筆基礎貨幣B帶來的人民幣貸款總額理論上為:B/[1-(1-m)*(1-r)],。我們定義1 / [1-(1-m)*(1-r)] = 貨幣乘數(shù),。那么發(fā)行基礎貨幣量B派生的人民幣貸款總額 = B * 貨幣乘數(shù)。 (二)流通中的現(xiàn)金:由這筆基礎貨幣B帶來的流入社會的現(xiàn)金總額為:B*m/[1-(1-m)*(1-r)],。即:發(fā)行基礎貨幣量B溢出的流通中現(xiàn)金 = B * m * 貨幣乘數(shù),。 (三)總存款:由這筆基礎貨幣B帶來的存款總額為:B*(1-m)/[1-(1-m)*(1-r)]。即:發(fā)行基礎貨幣量B派生的人民幣存款總額 = B * (1-m) * 貨幣乘數(shù),。 (四)存款準備金總額:由這筆基礎貨幣B帶來的存款準備金總額為:B*(1-m)*r/[1-(1-m)*(1-r)],。即:發(fā)行基礎貨幣量B派生的存款準備金總額 = B * (1-m) * r * 貨幣乘數(shù)。 二,、結合以上理論推導,,我們來看一下我國歷年的貨幣供應情況。 基礎貨幣余額B,,也即央行投放的貨幣,。 根據(jù)以上理論推導,可以得到(二)+(四) = B,。 也就是說:央行發(fā)行的貨幣——基礎貨幣量B——要么作為流通中的現(xiàn)金被機構或者個人持有,,要么就作為存款準備金被銀行存到了央行。 我國的基礎貨幣發(fā)行的速度在2015年之后明顯的慢了下來,。從2014年到2022年的7年間的年平均增速為3.0%,,2017到2021年間,幾乎就沒有增長,。 M0的定義是“流通中的現(xiàn)金”,,也就是以上理論推導中的(二)。 自1978年以來,,到2022年的44年間,,我國M0的年均增速為15%。 而近幾年,,在基礎貨幣余額(B)幾乎沒有增長的情況下,,2014-2022年,,M0仍然保持著年均8.3%的增速。 M2的定義為“廣義貨幣”,,約等于M0 + 存款,,也就是以上理論推導的(二)+(三)= 基礎貨幣量B * 貨幣乘數(shù)。 自1978年以來,,到2022年的44年間,,我國M2的年均增速為19%。 與M0類似,,近幾年,,在基礎貨幣余額(B)幾乎沒有增長的情況下,2014-2022年,,M2保持著年均11.7%的增速,,比M0的增速更高。 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近幾年,,M2的增速 > M0的增速 > 基礎貨幣余額(B)的增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M0 / M2。根據(jù)之前的理論推導,,M0 / M2 = (二)/ [(二)+(三)] = m,,即現(xiàn)金溢出率。 M2的增速 > M0的增速,。這說明:近年來,,現(xiàn)金溢出率m在逐年降低。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當機構或者個人獲得貸款之后,只會取出更少的現(xiàn)金,,而會將更多的錢存到銀行里面去,,不管是活期還是定期。 之所以人們會存更多的錢到銀行里面,,可能是因為近些年來,,支付方式變得非常方便,人們不再需要保留足夠多的現(xiàn)金在手邊,,而是用手機銀行或者網(wǎng)上銀行就可以即時完成交易,,存在銀行里的活期或者定期存款也可以更方便快捷的提取到現(xiàn)金賬戶用于消費或者交易。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錢就是沒有進入實體經(jīng)濟,,機構和個人就是不把錢拿出來消費或者投資掉,,機構獲得貸款之后又存回了銀行,錢就一直在銀行系統(tǒng)里面打轉(zhuǎn),。 其次,,我們再看M2/B。根據(jù)之前的理論推導,,M2/B =(二)+(三)] / B = 貨幣乘數(shù),。 M2的增速 > 基礎貨幣余額(B)的增速,說明貨幣乘數(shù)變得越來越大,。根據(jù)貨幣乘數(shù)的定義:1 / [1-(1-m)*(1-r)],貨幣乘數(shù)與m和r成負相關,。 近年來,,現(xiàn)金溢出率m和存款準備金率r紛紛下降,所以貨幣乘數(shù)增長迅速,,導致M2相較于基礎貨幣量(B)而言,,增速變大。 我們看貨幣乘數(shù)在2008年到2014年間,,幾乎保持不變,。這主要是因為2007年通貨膨脹過高,我國央行在之后的兩年里多次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而后又疊加10年的“四萬億”救市資金入場,,推高通貨膨脹,于是存款準備金率就又在高位保持了好幾年,。 當然,,看回到“基礎貨幣余額B”部分,抵不住2006~2011年印鈔機開的猛,,雖然貨幣乘數(shù)變化不大,,但基礎貨幣印的多,一樣使得M0和M2快速增長,。 三,、貨幣供應量與國民經(jīng)濟的關系 以上,我們就我國的貨幣是怎么流通,、我國的貨幣供應情況做了詳細的說明,。那么貨幣供應是怎么影響國民經(jīng)濟的呢? 社會中之所以會有貨幣存在,,是為了滿足交易的便捷性,。在沒有貨幣的年代,人們要么以物易物,,要么自給自足,,社會運行的效率會很低下,。 比如說,我們現(xiàn)在想剪頭發(fā),,一般會去理發(fā)店,。Tony老師給你剪了頭發(fā),提供了有價值的服務,,你給Tony老師錢,,這就完成了一次交易,而這個交易是會計入GDP的統(tǒng)計之中,。 若是你心血來潮想自己推個平頭,,于是在家里吭嗤吭嗤的搞了半天,也成功的理了個頭,,也產(chǎn)生了價值,,甚至好看程度趕上了上回Kevin老師給你理的,但是不好意思,,沒有實際的交易產(chǎn)生,,“自給自足”也就不計入GDP之中。 再比如,,你說上回有個Allen老師給你理了個頭,,還說下回給你剪的時候不收錢,只要你把Tony老師介紹給他……咳咳,,那么他再給你剪的時候,,由于沒有收錢,是以“物”易“物”,,那雖然他也產(chǎn)生了價值,,但是就是沒有實際可由貨幣計量的交易發(fā)生,那么也是不計入GDP之中的,。 我們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看貨幣與經(jīng)濟的關系: 假設一個國家當前全部的經(jīng)濟交易只有一間蜜雪冰城賣奶茶,。蜜雪冰城去年一年能賣100杯飲料,而去年正好市面上只有100塊錢,,且這100塊錢只流轉(zhuǎn)了一次,,也就是說蜜雪冰城收了錢之后沒有再花出去到別人的手里。那么去年飲料的價格就是1元/杯,。 那么去年這100塊錢就是貨幣數(shù)量,,1次就是貨幣流通的速度,100杯的數(shù)量*1元價格=GDP總量,。 再假設,,今年不知道為什么,央行多印了點兒貨幣流通到市面上了,假設貨幣量變成了200塊,,依然只流通了一次,。蜜雪冰城今年還是只能賣100杯。但是因為市面上的貨幣變多了,,于是飲料的價格就漲到了2元/杯,。 那么今年這200塊就是貨幣數(shù)量,貨幣流通速度依然是1次,,100杯的數(shù)量*2元價格=名義GDP總量,。若按照去年的價格作為基數(shù),那么實際GDP總量 = 100杯*去年的價格1元 = 100元,。 以上的描述就是美國經(jīng)濟學家費雪在其《貨幣的購買力》一書中所提出的貨幣數(shù)量的計算方式,。其表達式為: MV=PT M表示一定時間內(nèi)流通中需要的貨幣數(shù)量。 V代表貨幣的流通速度,。 P代表交易中各種商品的平均價格,。 T代表各種商品的交易量。 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就是說: 社會的商品總數(shù)量越大、價格越高,,就需要貨幣供應量越大,、或者貨幣流通速度越快。 那么回到我國的具體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 流通中需要的貨幣數(shù)量M,,我們通常用“廣義貨幣供應量”M2來表示,; 社會的各種商品的交易量T,我們通常用“實際GDP”來表示,; 各種商品的平均價格P,,我們通常用“CPI”來代表; 貨幣的流通速度V,,我們可以用“名義GDP”/ M2 來計算,。“名義GDP”=“實際GDP”* 價格變動,。 1978年~2022年,,我國廣義貨幣M2的總量以19.2%的年均增速,增長了2298倍,。而名義GDP僅增長了329倍,。兩者增速的區(qū)別,意味著貨幣流通速度(GDP/M2)從1978年的3.174下降到了2022年的0.454(即1978年市面上1塊錢的流通貨幣(包括存款)一年里會流通3.174次,,而在2022年僅流通兩0.454次),。 M2的增速一直快于GDP的增速,那就意味著每年都有比GDP需求量更多的“廣義貨幣”產(chǎn)生,這就會造成貨幣流通速度(GDP/M2)減慢,。 造成貨幣流通速度變慢的原因是多樣的: (一)人民總體生活條件變好之后,,在滿足當前的生活水平之后,仍然會有更多的錢可以儲蓄起來,,以增加對未來的風險抵御能力,,或者積攢財富以滿足未來“大額消費”的需求。比如:存錢以支付買房的首付,,存錢以滿足未來的養(yǎng)老等,。 (二)貧富差距過大的時候,也會造成M2增長過快,。極端舉例:如果中國14億人,,每人多賺1塊錢,那么這1塊錢大概率會被花掉,;若是這14億被1個人賺走,,那么大概率這14億會有很大一部分作為存款儲蓄在個人賬戶里,而不是全部消費掉,。 (三)金融投資產(chǎn)品過于單一,,也會導致M2增速過快。本身,,如果人們有豐富的投資渠道,,那么賺到的錢不止可以存在銀行里面,還可以投資到其他地方去,,這些投資的錢并不計入M2中,,自然不會推動M2的增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