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二年(757年)二月,唐軍從彭原(今甘肅寧縣)進至鳳翔(長安西300余里),,向長安逼近了一大步,,勝利在望。 這一來,,安史之亂就有結(jié)束的可能,。 唐肅宗李亨便問李泌:“先生啊,我們收復長安后,,你想要什么賞賜,?”(李亨比李泌年長十一歲,卻一直喊對先生而不直呼其名,,原因之后再講,。) 李泌回答:“如果換成別人,肯定要官,,要封爵,、封地,但是臣跟他們不一樣,,愿望也會與眾不同,。” 唐肅宗感到好奇:“哦,,先生說說看,,您的愿望到底是什么?” “臣唯一的愿望就是枕在陛下的膝蓋上,,美美地睡覺,,讓有關(guān)部門上奏,'有客星犯帝座’,,這就知足了”,,李泌微笑著說。 此話一出,,唐肅宗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俗話說,老虎屁股摸不得,,君王的身體更是神圣不可侵犯,,李泌為何敢提出這個要求,這也太膽大了吧,。再說了,,官場中人誰不想要高官厚祿? 李泌怎么會如此另類?李泌出身高貴,,來自名門望族的標桿——關(guān)隴貴族,。其標志性人物,是八大柱國和十二大將軍,。 八柱國說白了,,就是隋朝八大開國元帥,能列入其中的,,名字都如雷貫耳,。其中就有周武帝宇文邕的老爸宇文泰,還有李世民的曾祖父,、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 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7個兒子都是大官,,三個女兒更厲害,,捅了皇后窩了,都是皇后,,長女是北周明敬皇后,,第四女是唐朝元貞皇后,第七女是隋朝文獻皇后,。 龍生龍,,鳳生鳳,李泌的先人是李弼,,此人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他的后代也不是省油的燈。 隋朝末年威震中原,、叱咤風云的瓦崗老大李密,,管李弼叫太爺。李泌呢,,則是李弼的六世孫,。 關(guān)隴貴族集團,壟斷中原政治時間很久,,長達上百年,。 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是個看出身的年代,門閥(士族,、世族,、世家、豪強)再大的本事,、再努力,,如果不是來自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這個集團,很難進入上層統(tǒng)治集團,。即使你有了成就,,也沒有人把你當回事。 隨著隋唐科舉制的推行,,到了唐朝中期,,關(guān)隴貴族日漸勢微,,壟斷地位被打破,。 唐明皇時期,出身已經(jīng)不太重要,,主要是靠能力,。但李泌家族世代為官、輩子封公,,其人脈資源,、教育優(yōu)勢仍然讓常人望塵莫及。用現(xiàn)在的話說,,人家可以贏在起跑線上,。 4歲時李泌就開始讀書,而窮人家的孩子這個年齡還在玩泥巴,。6歲時,,即開元十六年(728年),李泌受到了唐玄宗的親切接見,,還讓他即席作詩,。 當時玄宗正在和名臣張說下棋,就以“方圓動靜”為題,,讓李泌賦詩一首,。李泌稍加思索,便吟出“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 君臣二人聽了,,不約而同地拍手叫好。玄宗驚奇于李泌的見識不俗,,“是子精神,,要大于身”。他隨即告訴李泌的父親,,要好好培養(yǎng)這孩子,。 這實際上就是說,,你兒子將來的工作甭愁了,我來安排,,這就等于是定向培養(yǎng),。 換了窮人家的孩子,不可能有這樣的才華,,因為你一沒有那樣的基因,,二沒有那樣的教育資源,三沒有良好的環(huán)境,。即使你有才華,,除了科考,也沒有展示的舞臺,,更難讓皇帝欣賞,。 不管怎么說,少年李泌進入皇帝視線,,前程無比燦爛,。 從那之后,李泌進宮的機會多了,,不但可以展示才華,,讓更多高官熟悉;而且還認識了皇子,、忠王李亨,,兩人建立了不錯的關(guān)系。這就為李泌日后從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是就在所有的人都看好李泌,覺得他是一顆政壇新星的時候,,年輕的李泌卻走上“旁門左道”,,開始迷上了經(jīng)書,對黃老之術(shù),、不死之術(shù)產(chǎn)生了濃重興趣,,逐漸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不光如此,,他還經(jīng)常隱居于嵩山、華山,、終南山等名山大川之中,,對政治似乎不太感興趣,不關(guān)心國家大事,,儼然一個超然世外,、云游四方的得道高人,。 對此,曾經(jīng)看好他的政要開始嘆息,,曾經(jīng)崇拜他的粉絲痛心疾首,。過了一段時間,也許是飽覽大好河山之后,,李泌覺得還是紅塵好,;也許是從大自然中汲取了精華,獲得了足夠的力量,,李泌又回到了國都長安,。 從那之后,李泌開始留戀紅塵,,對政治重新產(chǎn)生濃厚興趣,,開始談論國家大事。不光如此,,他還開始給朝廷上書,議論時政,,入世之心昭然若揭,。 天寶年間,李泌給玄宗上了一道《復明堂九鼎議》,,講述朝政得失,。 文章有理有據(jù),寫得非常精彩,,唐玄宗看后拍案叫絕,。見到李泌的文章后,唐玄宗埋藏在心底的美好回憶被喚醒,,他和神童相處的往事歷歷在目,。 于是他將李泌召到宮中,讓他為自己講解《老子》等哲學著作,,李泌人生的曙光再現(xiàn),。而此時的李亨已經(jīng)被冊封為太子,成為大唐未來的皇帝,,唐玄宗讓李泌以“待詔翰林”的身份在東宮就職,,擔任李亨的幕僚,為太子出謀劃策,。 此時的李亨和李泌,,是上下級關(guān)系,但李亨并沒有把對方當臣子看,,對李泌不但言聽計從,,還非常尊重,,事實上他們的關(guān)系既是師生又是朋友。 盡管李亨更年長,,大了李泌11歲,,但他非常客氣,,常以“先生”稱呼李泌,。 有皇帝的恩寵,還有太子罩著,,李泌這大紅人該春風得意,,大展宏圖了吧?不見得,。不久發(fā)生了一件事,,出人意料:太子的紅人被貶了。 李泌雖然紅,,但是還有兩個人比他更紅,,紅得發(fā)紫,他們是安祿山,、楊國忠,。 楊國忠靠妹妹楊玉環(huán)走了狗屎運而權(quán)傾一時,他得意忘形,、為非作歹,,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安祿山靠阿諛逢迎得到了唐玄宗和李隆基的歡心,,開始為實現(xiàn)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謀劃,。 大唐開元盛世的光環(huán)下,暗流運動,、危機四伏,。 李泌年輕氣盛,看不慣兩個野心家的作為,,便作詩諷刺,。 因此他遭打擊報復,連太子都沒有能罩住,,被貶到了湖北蘄春郡,。李泌遭受打擊之后,成熟了許多,,掩藏了鋒芒,,不再那么高調(diào),老老實實當起了隱士,。 但是這只是表象,,胸懷遠大理想的李亨,,不可能割斷塵緣,他表面上在潛心研究學術(shù),,背地里卻不時留意朝廷的風云變幻,,觀察時政走向。用現(xiàn)今時髦的話說,,就是韜光養(yǎng)晦,。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初九,唐玄宗的寵臣,、節(jié)度使安祿山在范陽(今天北京市一帶)起兵造反,,大唐“盛世”的神話徹底破滅。 后來的事人所共知,,玄宗西行跑路,,途徑馬嵬驛發(fā)生兵變,楊國忠和楊玉環(huán)升天,。 唐玄宗不得不扔下爛攤子,,禪位于太子李亨,做了太上皇,,前往成都,,李亨在靈武(今天寧夏銀川市一帶)宣布即位(唐肅宗),擔當起平叛重任,。 這時候,肅宗想起了自己的智囊李亨,,將其召到身邊,。肅宗得到李泌,如獲至寶,,二人“出則聯(lián)轡,,寢則同榻”,意思是朝夕相處,,睡覺都在一起,。 肅宗不是玩形式,在軍國大計上對李泌言聽計從,,“事無大小皆咨之,,言無不從”。李亨也不負“圣”望,,首先解決了生死攸關(guān)的軍隊主帥問題,。 唐朝皇帝不像宋朝、明朝初期那樣,,皇帝動不動就御駕親征,。這樣大軍出征時一般由皇子掛帥,,眾多子嗣中,廣平王李豫(李俶)和建寧王李倓比較優(yōu)秀,。 尤其是李倓,,“性英果,有才略”,,跟隨肅宗北伐,,都是他披堅執(zhí)銳,一馬當先,。李倓會打仗,,威望很高,“軍中皆矚目向之”,。因此肅宗就傾向讓他當“天下兵馬元帥”,,但是李泌認為不可。 理由是李倓是肅宗三子,,沒有接班資格,;如果他大功告成,平叛成功,,軍權(quán)在握,,肯定會圖謀奪權(quán),到時候局面無法收拾,。 即使李倓無心,,下面將領也會逼他登基,到時候如何是好,?而長子李豫本來就是接班人,,天下就是他的,即使立功,,也沒有篡位奪權(quán)的可能性,。 一句話驚醒夢中人,肅宗頓悟,,隨即任命太子李豫為天下兵馬元帥,。 事實證明,李泌沒有看錯人,,皇長子李豫帶兵平叛戰(zhàn)功顯赫,,但是他并沒有亂來,而是耐心等肅宗駕崩才登基,。 解決了軍隊主帥問題之后,,李泌又為肅宗平衡了太上皇和皇上的關(guān)系。 肅宗還是太子的時候,李林甫沒少陷害他,,因此他發(fā)誓取勝之后,,一定要將此人的骨頭刨出來,以解心頭之恨,。李泌起初勸說肅宗,,人已經(jīng)死了,何必那么過分,,這會有損你的光輝形象,。 肅宗不以為然:“我是皇帝,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管他別人如何評價,?” 李泌無奈,只好把話挑明:“李林甫是太上皇的寵臣,,你作踐李林甫,,就是打臉太上皇,而太上皇還有很大影響,,如果讓他老人家心里不舒服,,唐軍就不能萬眾一心去平叛?!?/p> 肅宗一想太對了,,常言道,“天無二日”,,現(xiàn)在太上皇并沒有放棄權(quán)力,,還在任命官員,如果惹毛了他,,自己人斗起來,,唐軍軍心就會渙散,叛軍巴不得我們這么干,。 于是,他聽從了李泌的建議,,對太上皇更加恭敬,,保證了權(quán)力的順利過渡。 接著,,李泌又幫肅宗選擇了合適的主將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制定了正確的戰(zhàn)略方針,。 至德二年(757年),,唐軍終于取得平叛第一階段的勝利,收復長安。這就出現(xiàn)了文章開頭一幕,,肅宗問李泌想要什么賞賜,。 李泌說出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要求,“枕在陛下的膝蓋上……” 李泌之所以有這個愿望,,并非心血來潮,,而是受到一個典故啟發(fā)。 東漢時期有個名叫嚴光的隱士,,和光武帝劉秀是患難之交,。劉秀還是百姓的時候,二人就形影不離,,情同手足,,劉秀建立東漢后,將嚴光請到京師,,希望能他輔佐自己,,在朝為官。但是嚴光自由慣了,,根本不愿當官,,到宮里去受約束。 到了晚上,,劉秀和嚴光還像兒時那樣睡在一起,。睡覺時,嚴光還是像過去那樣隨便,,將大腿搭在了劉秀的肚子上,。 不一會兒,有個觀察天象的官員緊急上奏:“有客星犯帝座,!”而這樣的天象,,是嚴光將大腿放在劉秀肚子上導致的。 李泌自然不像嚴光那么放肆,,敢把腿翹到肅宗的肚子上,,但他也幻想跟過去那樣,君臣親密無間,,無拘無束,。但是李泌明白,那不過是美好愿望而已,,他們根本無法回到過去,。 因此,李泌在幫助肅宗處理好玄宗回鑾事宜,,協(xié)調(diào)好父子二人關(guān)系之后,,便提出要歸隱山林,。肅宗有點不舍,不肯放行,。李泌非常冷靜,,陳述了自己不能留住肅宗身邊的五大理由:即“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寵臣太深,,臣功太高,跡太奇”,。 其實這只是借口而已,,因為李泌受寵,引起其他大臣妒忌,,注定在朝中不會安生,。事實上權(quán)臣崔圓、李輔國,、張良娣等人已經(jīng)開始排擠李泌,,離間肅宗和李泌的關(guān)系。 這幾個大臣的能量非可不小,,曾經(jīng)陷害,、除掉了皇三子李倓。而肅宗也不是明君,,耳根子軟,,容易犯渾,賜死李倓就是他下的圣旨,。 皇子都不能保證安全,,何況自己?到時候,,有人在肅宗跟前陷害自己,,皇上就可能會不念舊情,咔嚓一下將自己的腦袋砍掉,。李泌這樣一想,,驚出一身冷汗,決意要離開肅宗,。 肅宗挽留無果,,李泌歸隱衡山。由此可見,,李泌有多么清醒;與其勾心斗角,,不如遠離紅塵,,做個神仙,浪跡江湖,逍遙自在,。 不過,,《紅樓夢》里說得好:“人人都說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李泌沒有能抗拒誘惑,,在肅宗駕崩,代宗(李豫)登基后再次出山,,回到朝堂,,擔任了翰林學士。但他很快再次受到權(quán)臣打擊,,終于明白了官場險惡,,最終離開權(quán)力中心,當了個地方官,,直到67歲去世,。 這一點,李泌沒有蹺腿到劉秀肚子上的嚴光更有定力,,此人多次拒絕劉秀的召見,,隱姓埋名,退居富春山,,直到終老,。 不過總的來說,李泌政治上是比較清醒的,,在權(quán)力場能進退自如,,這才得以善終。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 |
|
來自: 歷來現(xiàn)實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