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是部好電影,, 這可能是未來神話大片的里程碑 1* 《封神演義》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在我國古代浩如煙海的文學(xué)作品中,,《封神演義》不能不說是一部奇葩。盡管因為內(nèi)容編撰略顯混亂,,文學(xué)水平相受限于思想深度和邏輯嚴(yán)密性,,導(dǎo)致相對其他中長篇小說為低,,導(dǎo)致不能夠與四大名著齊名。但是《封神演義》仍然是廣大民眾最喜歡的神話小說之一,。 老百姓喜歡《封神演義》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強大的信息檢索和文字編排能力,。整部作品依托商周之間的朝代更替,把我國主流的古代神話元素組合起來,,通過神仙,、妖怪、神獸,、法寶等體系建設(shè),,將各種零散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形成了一個體系,同樣的,,作者也把儒釋道各種思想融入到故事的敘述中,,讓讀者很容易接受武王伐紂并不是以下犯上,而是自然而然的替天行道,。 在《封神演義》和其他豐富民間故事的的啟發(fā)下,,還珠樓主洋洋灑灑撰寫了五百萬字的《蜀山劍俠傳》,這本書完美的解決了《封神演義》中的諸多問題,,通過對各系的修仙依據(jù),、神怪的善惡分類、英雄的打怪升級做了詳盡的描述,,并通過各類奇遇,、法寶屬性分析等,把整個修仙和神怪體系完善起來了,,進而影響到現(xiàn)如今璨若星河的各種神怪,、奇遇、修仙等網(wǎng)文小說,。 【古本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繪本】 1* 《封神演義》本身也存在很多問題 明代的許仲琳和民國的還珠樓主跟現(xiàn)代作家最大的區(qū)別是他們能夠收集的資料太少了,。他們的信息檢索能力只能依靠人力進行,而且大概率是奮斗十年收獲寥寥的結(jié)果,。所以他們文章的局限性往往被現(xiàn)代的網(wǎng)文作家所詬病,。 特別是《封神演義》的歷史背景如此明確,,如果按照歷史來衡量這個時代發(fā)生的神話故事,,那樣硬傷是無窮無盡的。比如書中的姓氏在商朝末年99%都是不存在的;商紂王只有兩個老婆兩個兒子,,對應(yīng)的周文王有100個兒子,,這樣的情況是誰荒淫無道?比如《尚書-牧誓》中,武王說紂王喜歡聽信女人的言論,,任用非嫡系的人做官,,這其實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反而不存在任人唯親的問題,而在周朝取代商朝之后,,大封姬姓諸侯,,以至于后來的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都是姬姓諸侯的后代;比如陳塘關(guān)這個地名在歷史上不存在,而總兵,、這個稱謂是明朝才開始有的;陸壓道君謀殺趙公明是用的釘頭七箭書這種巫蠱之術(shù),,人間道義在哪?正人君子又在哪?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但是以上種種問題再多,,也不影響作品本身的偉大,山人要說的是,,既然是神話故事,,糾結(jié)那些歷史事實有什么意義呢?反正武王伐紂是贏了,隨后的二公共和,、宅茲中國,、成康之治都是西周早期周武王和他弟弟及子孫們的功勞,而老百姓們誰記得商朝的什么功勞呢?商朝是重視游牧和商貿(mào)的民族,,在物質(zhì)生產(chǎn)不豐富的中古時代,,這樣的行為需要不停的對外戰(zhàn)爭和掠奪才能滿足的,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是商代精美的青銅器,,可是誰還想得到,,這些青銅器里面很多時候還在烹煮著老百姓或者戰(zhàn)俘的頭顱?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小人書】 1* 我國缺乏完整的神話體系 話說回來,為什么許仲琳在創(chuàng)作《封神演義》的時候存在那么多的困難呢?山人借用魯迅當(dāng)年對中國古典神話存在種種缺失做出的分析: 第一是因為中國民族的祖先居住在長江黃河流域,,大自然的恩賜不豐,,周圍又有山川阻隔和野蠻人侵?jǐn)_,所以黃河和長江流域的華夏民族很早便以農(nóng)耕為業(yè),,生活勤苦,,所以重實際,輕玄想,,主張人定勝天,,不常把往古的傳說集合起來熔鑄成為鴻文巨制。 第二是因為孔孟出世,,講究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套實用的教訓(xùn),,上古荒唐神怪的傳說,孔子和他的學(xué)生們都絕口不談,,因此后來神話在以儒家思想為正統(tǒng)的中國,,不但未曾光大,,反而又有散亡。 第三是因為華夏大地不存在西方那樣神乎其神的血統(tǒng)論,。西方說誰誰誰是誰的兒子,,所以有什么血脈,繼承了什么什么功能,,中國人不信這個,。我國古代的各類傳說中,天地人神鬼看來雖然有分別,,但是彼此之間都可以互相轉(zhuǎn)化,。人神鬼相互混淆,原始的信仰就容易被后人輕易的演義和演繹,,演繹的多了往往邏輯不能夠自洽,,相信神鬼的人雖然多,但是相信這些神話體系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封神電影推廣畫報】 1* 怎樣講好故事,, 這也是《封神》需要面對的難題 許仲琳面對的難題,現(xiàn)代的影視行業(yè)的導(dǎo)演和編劇們也一樣會面對到,。如何改編《封神演義》這樣的鴻篇巨制是非常有難度的,,天馬行空那樣的改編不行,畢竟武王伐紂是贏了的,,比干剖心是死了的,,姜子牙封神是搞定了的,哪吒是踩著風(fēng)火輪的,。 但是僅僅因為帝辛的一首略顯欲望的詩歌,,女媧娘娘就要亡國滅商,讓三妖出世導(dǎo)致億萬人陪葬恐怕說不過去,。所以導(dǎo)演烏爾善成功的對原著做了大幅度改編: 影片一開始就是宏達的戰(zhàn)爭場面,,在遙遠的商朝北地,,雪域茫茫,,影片沒講諸侯蘇護謀反的理由,只是展開了二王子殷壽率領(lǐng)大軍不畏生死攻打冀州城的場面——參考指環(huán)王的圣盔谷之戰(zhàn),。戰(zhàn)爭場面就不表了,,山人要說的是烏爾善將影片的核心哲學(xué)命題通過殷壽之口對諸位王子和質(zhì)子們說出來了:“馬能看見什么,,是由人決定的?!贝搜砸怀?,一個高大威猛的王子形象在一片烈焰中升騰起來了,。 【封神劇照,,帝辛】 【封神劇照,,攻破冀州城】 影片進行到三分之一處,在殷壽和妲己的合謀下,,妲己附體太子一舉刺殺了商王,,然后跳著戰(zhàn)舞的質(zhì)子又趁亂刺殺了太子,狐貍精的一系列微操讓殷壽成功繼承大統(tǒng)稱為商王,。因為質(zhì)子殺了太子,,按律法需要滅族,但是殷壽說這是大功一件,,成功化解質(zhì)子們的驚慌與恐懼,,這一系列行為不僅成功蒙騙了一眾大臣,也讓質(zhì)子們更加崇敬殷壽的勇敢和果決,。 影片的中段,,在陰暗的地牢里,伴隨著陣陣的狼嚎虎嘯,,西伯候姬昌對兒子姬發(fā)說:“你所看見的,,只是殷壽想讓你看見的(你所看見的,是別人想讓你看見的,,你所相信的也是別人想讓你相信的!)”,。 西伯侯是姬發(fā)在朝歌的城外抓回來的,原本他自以為是一個大義滅親的行為,,實際完全是助紂為虐的操作——人之?dāng)?,愚蠢而不自知?/span> 在影片的后半段,當(dāng)殷郊看到慘死的母后,,看到了妖狐附體的妲己,,順理成章的走向了父親的對立面,跟在殷郊身后的姬發(fā)開始動搖了——心目中神圣的帝辛形象開始崩塌,,直到在商朝的宗廟中比干剖心,,帝辛燒廟,姬發(fā)忠于覺悟了,,他明白了自己父親的真與義,,想到了自己哥哥的仁與愛,認(rèn)清了帝辛的偽與惡,,所以他義無反顧的走向了帝辛的對立面,,走上了謀反的道路。 以上是影片的主線,。帝辛這樣的人,,該不該推翻?妲己這樣的妖精,該不該處死?我這里就不許多言了。 【電影推廣畫報,,哪吒】 【電影推廣畫報崇,,殷郊】 1* 影片的第二條線索 影片的第二條線索就是封神榜本身。原著中,,對姜子牙能夠執(zhí)掌封神榜說的非常清楚,,簡而言之就是—— 姜子牙:“師尊,我是來昆侖山修仙的,,為啥讓我去搞這玩意?” 元始天尊:“你沒修仙的本事,,算了,你能執(zhí)掌這個也是你的福分,?!?/span> 姜子牙:“謹(jǐn)遵師命”(師命不可違)。 是不是很簡單,,是不是很無厘頭?沒辦法,,原著就是如此,縱然封神世界能人異士千千萬萬,,大羅金仙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這大活,非姜子牙莫屬了,。 此外,,原著中,一開始就是元始天尊讓姜子牙拿著封神榜去西岐搞定周文王派系的,,也就是說,,圣人們所有的行為都是代表著天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你照著我說的做就行了,,盡人事,聽天命(圣人的命令),,也就是所謂的天道論,。 此外原著中也強調(diào)了封神榜是在鴻鈞老祖的授意下,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人共同擬定的。但是最終上榜的結(jié)果顯而易見,,太上老君不疼不癢,,所以成功隱退,元始天尊大獲全勝,,所以成了幕后大佬,,通天教主一敗涂地,,所以閉關(guān)不出(幽禁)。 話說三大圣人法力無邊,,通曉過去未來諸事,,通天教主完全能夠預(yù)判到這個結(jié)局,但是事與愿違,,這也很不符合邏輯,所以很多人都說,,封神榜的出現(xiàn)完完全全就是一場針對截教的陰謀論,。 【封神劇照,姜子牙】 【封神劇照,,元始天尊】 面對以上種種問題,,影片統(tǒng)統(tǒng)拋棄了這些個宿命論、天道論,、陰謀論,。編劇把封神榜的出現(xiàn)拔高了一個層次,將封神榜的制定者歸屬給了人祖同時也是妖族領(lǐng)袖的女媧娘娘,,避免了三教共同制定封神榜的矛盾,。 其次,元始天尊在傳授封神榜的時候,,明確表示執(zhí)掌封神榜,,需要吸取人的修為,廢除其仙根,,說白了就是神仙才能拿封神榜,,但是一旦拿了就會變成凡人。聽到這個結(jié)果,,原本躍躍欲試的十二金仙立馬變得面面相覷了,,這時候姜子牙自告奮勇(類似指環(huán)王中佛羅多志愿擔(dān)任護戒人,但是佛羅多本無修為,,不存在廢除修為一說,,僅僅只是承擔(dān)護戒的風(fēng)險而已,姜子牙比他慘多了),。正因為有這樣一個不能承受之重的結(jié)果,,為了保護肉眼凡胎的姜子牙,楊戩和哪吒順理成章成了護榜小隊的初始人員,。 其三,,電影中,姜子牙只知道利用封神榜可以消弭天地大劫,,但是一開始并不知道這個榜應(yīng)該給誰(原著是宿命論,,直接給改朝換代的西岐就好了),他只知道師傅說天下共主可以執(zhí)掌此榜,所以順理成章就交給殷商大王就行了,。結(jié)果去了朝歌,,經(jīng)歷種種之后,他才發(fā)現(xiàn)帝辛無道,,冷酷嗜血,,殺孽深重,不配成為天下共主,,所以他心目中換成了帝辛的兒子殷郊(此時他仍然認(rèn)為商朝的正統(tǒng)性是不能改變的),。最后殷郊被殺,他被姬發(fā)搭救,,倉皇逃跑到西岐,,第一部故事到此終結(jié)。 1* 《封神》是部好電影,,期待下兩部 通過以上兩個方面對影片的描述,,充分展示了編導(dǎo)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盡心盡力講好一個故事的愿景。但是影片的缺陷還是很明顯的:首先就是剪輯的有些倉促了,,為了滿足院線的口味,,暴力的將片子壓縮到120幾分鐘,導(dǎo)致好多個畫面跳躍性太強,,如果觀眾不帶著一些想象力,,很難跟上影片的進度,實際上完全沒必要剪得那么狠,,多三五十分鐘,,反而敘事效果可能更好。 其次是影片盡力采用了演員本身的聲音,,這也是出于對演員的尊重,,但是大家都知道費翔和李雪健兩大主角因為各自的原因標(biāo)準(zhǔn)的發(fā)音存在較大的難度,所以不少觀眾在聽了這二位的講話之后表示不甚滿意,。 最后,,影片最后的彩蛋很有意思,希望第二部能夠做足特效,,做足180分鐘的畫面,,讓十絕陣亦或是其他什么名場面大放異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