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受害人》播到三分之一了,劇的熱度還沒起來,,大家應該還在忙著嗑隔壁的偽骨科(順便忙著倒油),。但還是想替《不完美受害人》吆喝一聲,國產劇的良心不多,,這部劇里都有,。這兩年臺劇在性別議題上發(fā)展迅猛,,眼看著就要成為華語劇集的標桿了,,而我們只有眼饞的份,。所以《不完美受害人》開播,很多人肯定和我一樣,,既期待又擔憂,。期待的是,它算是近年來第一部直面職場性侵案和受害者有罪論的國產劇,。以我這些年看國產劇的經驗,,職場性騷擾/性侵案一般只能當作大女主劇或者職場劇的點綴,編劇基本無心探討這類案件的復雜性,,只是為了給女主角的前進道路上設置一點小阻礙,,以顯示她的機智、勇敢和強大,。前段時間播出的《外婆的新世界》,,也是旁敲側擊地蹭了一下職場性騷擾這個話題。案件受害人是一個路人甲,,只想息事寧人,,而作為主角的外婆則不肯妥協(xié),最后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當時看完這個故事,,我作為一個國產劇觀眾并沒有被外婆這個正義的旁觀者所打動,反而感受到一種被壓抑的憤懣:為什么在全世界范圍內都被廣泛討論的職場性騷擾/性侵案件,,到了我們這里,,就要遮遮掩掩,半推半就,,不了了之,?你會發(fā)現這幾年最火的電視劇,,但凡涉及到性騷擾/性侵案件的,,它們聚焦的中心一定不是受害人承受的壓力和困境,而是借這個由頭,,繞著彎子來說別的傷痛,。《外婆的新世界》里是借一個路人被性騷擾來塑造老一輩女性執(zhí)拗的正義感。《漫長的季節(jié)》則是借幼女被性侵事件揭開了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種種身不由己,。長期被性侵對沈墨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被外化成一個結果——沈墨殺人——它只是整個故事的導火索,,是一個觸發(fā)時代傷痕文學的機關。沈墨是女主角,,但她也是主角團中心理描寫最空洞的人物角色,,更遑論其他粗制濫造的國產劇。性侵受害人以及性侵案件已經很久沒有作為絕對主角和正面剖析對象出現過了,。圍繞此類案件引申出的取證難,、受害者有罪論,、權力不對等下的認知失調已經在國內的社會輿論場上被反復討論,文藝作品卻遲遲沒有回應,。國內大小銀幕上被侮辱被損害的形象要么隱忍度日,,上演守得云開見月明的苦情戲碼,要么在沉默中發(fā)瘋,,與壞人魚死網破同歸于盡,,就是缺一個正向的故事,,一個向觀眾展現職場性侵的復雜,,以及在認識到情況復雜甚至可能失敗的前提下,依舊選擇拿起法律武器討回正義,、重建人生秩序的故事,。而《不完美受害人》用了三集的事件,把一個疑似性侵又疑似誣告的羅生門案件開門見山地擺在觀眾面前,。觀眾能夠快速從中辨認出劉強東事件,、阿里高管性侵案等一系列社會熱點話題。這個案件的棘手之處在于,,關于發(fā)生關系時女方是否清醒,、是否表達過拒絕,雙方各執(zhí)一詞,。男主角成功(劉奕君飾)作為上市公司的總裁,,堅持認為自己和酒醉后的年輕助理發(fā)生關系只是你情我愿,兩人是單純的戀愛關系,。而女主角趙尋(林允飾)則無法判斷自己是否被強奸,,她在事發(fā)當晚向警方否認了被強奸,又在五天后指控成功強奸,。女主角趙尋在“是否違背本人意志發(fā)生性關系”這件事情上反復橫跳,,構成了本劇戲劇沖突的核心,本劇的劇名“不完美受害人”中的“不完美”由此而來,。而趙尋對自己是否被“強迫”這件事無法決斷的原因,,成為本劇討論的重點之一。而趙尋在這五天之內的心理掙扎,,使我開始卸下防備,,逐漸開始相信劇方的誠意。這就得說一下我在剛剛看劇時一直揮之不去的憂慮了,。社會熱點話題源自強烈的價值觀沖突,,能引發(fā)爆點的往往是情緒激烈,、非黑即白的二極管發(fā)言,。這種熱點到了功利性強的編劇手中,必然會變成角色之間高強度的臺詞battle,,畢竟,,誰能抵擋金句的傳播效應呢?但是,,“一集一個小沖突,,三集一個大沖突”的模式犧牲的可能是人物邏輯和情感鋪墊。少了這些鋪墊,,人物沒了轉變的過程,,也就失去了深入探討的空間。所以國產劇里這些偽大女主永遠不會像麥瑟爾夫人那樣,,走一步退三步,,她們永遠都是抬頭挺胸勇往直前,一切路障都會被她們輕松碾碎,。帶著這種“偏見”去看《不完美受害人》,,剛開始確實是不太放心的。讓人懷疑下一秒就要開始大女主套路的,,是男方的代理律師林闞(周迅飾),。林闞35歲,代表更加客觀的專業(yè)人士,,她為男方提供法律服務,,卻為女方提供情感支持,立場曖昧,。她的出場簡直在國產劇雷區(qū)上3倍速地蹦噠——一大桌子男人在酒桌上等周迅出場,,她上來第一句話就是下馬威:今天誰敢灌我酒,我翻臉就走,。一桌男人慫得屁都不敢放,。中途油膩男老板想揩油,都被周迅和男助理輕松化解,。末了一個大仰拍,,只見周迅蹬著高跟鞋拎著大牌包,腳底生風長揚而去,。當我以為這是要爛的節(jié)奏,,林闞卻又不斷打破觀眾對她的心理預期。我們站在上帝視角,,自然覺得林闞不可能真的為反派辯護,,但實際上林闞始終充當著男方的軍師,為其提供理性、專業(yè)的建議,,并且動用扎實的邏輯推理幫成功找出報警的“幕后黑手”,。在此期間,林闞的私人情感到底傾向哪一方,,她從不表露,。周迅在前期也沒有太多臺詞,除了分析局勢外,,大部分時間都在觀察他人的反應,,而我們也會跟著林闞的視角審視男主角的每一次辯解和女主角的每一次猶疑。不難看出,,林闞一開始也只是把這件事當作權貴人士的普通緋聞,。她引以為豪的專業(yè)視角和客觀態(tài)度,背后已經潛藏了對這場錢色交易的默認,。但這種精英人士高高在上,、冷眼旁觀的態(tài)度,,卻被趙尋的反向凝視給打破了,。林闞帶著成功的“封嘴”協(xié)議來到趙尋家,毫無感情地向趙尋父母提出各種誘人的物質,,隨后遭到趙尋打斷,。趙尋反過來向林闞提出幾個長輩查戶口的必備問題,比如多大,,工作了多久,,工資多少,林闞一一回答,,35歲,,工作多年,年薪過百萬(這里吐槽一點,,國產劇就不能出現40歲以上的單身女主角嗎,?林闞這個角色的狀態(tài)明明更像是40+而不是30+)。趙尋立刻答道,,年紀輕輕,,事業(yè)成功,這樣的精英獨立女性看她們這種身陷錢色交易的女性,,怎么可能是不傲慢的呢,?然而,明知委托人行為不軌卻依舊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林闞也不見得毫無道德污點,,又憑什么暗自審判桃色事件中的女性?對于這種來自同性別卻不同階層的傲慢,趙尋是憤怒的,,她的反擊是立即送客,。這是一直保持中立態(tài)度的林闞第一次在這場桃色新聞中感受到來自受害女性強硬的主體力量。周迅在處理人物心理轉變時沒有演震驚,,她演的是掩飾震驚——林闞面不改色,,迅速從趙尋家脫身。臨走前,,她還不忘對趙尋父母微笑示意——再狼狽也不能失了體面,。這場戲十分精彩。因為在林闞誦讀“封嘴”協(xié)議時還加入了一段平行剪輯,,成功與妻子也正在為了離婚官司商議股權轉讓協(xié)議,。一邊是權力的交易,一邊是尊嚴的交鋒,。幾個重要人物的核心訴求和心理轉變在一場戲中得以展現,。趙尋和林闞的對峙,與她在事發(fā)后面對成功的怯懦形成鮮明對比,。于是彈幕里也出現了大量揣測:“原來她要的是明娶”,。我觀察到,大概就是在這個情節(jié)點之后,,彈幕對趙尋的惡意增加了,。的確,這種前后言行不一的行為很容易被解讀為“貪婪”“看人下菜”,。隨著趙尋后面幾次反悔,,彈幕的惡意也水漲船高。彈幕和劇情的交互,,對現實世界形成了一次精準的隱喻,。而就在觀眾對趙尋的惡意和不耐煩快要達到頂峰時,編劇安排一場林闞和助手的討論戲,。這段戲中,,林闞一語中的:一個年輕人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說明她渴望在社會中活得有尊嚴。案發(fā)當晚,,趙尋先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強奸,,于是被警察帶去派出所做筆錄。隨后經過一番思考,,她否認了強奸,。男警官在討論案情時說,明明承認自己被強奸才對自己的名譽更有利,而女警晏明表示反對,。趙尋的困境在于,,承認自己被強奸,要承擔的是權貴的封殺,、前途盡毀,,以及各種各樣的蕩婦羞辱。否認被強奸,,意味著承認自己與成功的情人關系,。然而在趙尋此前的認知里,她對成功的態(tài)度顯然更多是弱者對強者,、下位者對上位者的絕對服從,,這和情人身份相去甚遠。職場性侵的麻煩就是,,上位者總是可以混淆工作與私人關系的界限,。你說陪老板的客戶們喝酒,聽他們夸獎自己身材好臉蛋美,,跟老板是天生一對,,這個女助理的身份到底是下屬還是情人?年輕女孩是很難拎得清的,,或者更準確點來說,,年輕女孩只有被安排的份,,沒有和上司劃分界限的權力,。而年長的過來人,比如成功集團的副總,,成功的老情人之一李怡(董潔飾),,她們倒是能拎得清,但這所謂的“拎得清”,,無非就是順應這套規(guī)則,,半推半就,你說是就是,,你說不是就不是,,反正只要搞定這單生意,別人想怎么認為都可以,,做人情婦也可以,。李怡在酒桌上游刃有余地周旋在各位男老板之間,每一次吃成功飛醋,,又極力維護他,,都是拎得清的表現。李怡是不會在乎別人怎么看她的私生活的,因為她的眼里現在只剩下利益,、生意,。趙尋如果堅持否認強奸,接受成功的“安撫”,,李怡就是她的未來,。其實編劇已經埋下了一條暗線,趙尋如果選擇拿回自己的尊嚴,,那么她的未來可能會是林闞,,因為林闞顯然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黑暗過往,而她扛了過去(坐等后續(xù)劇情),,甚至,,趙尋和林闞會共同走向一個新的未來。總而言之,,編劇為趙尋設置了一個足夠真實的選擇困境,。無論是模糊的性同意界限,還是承不承認被強奸都要遭到的蕩婦羞辱,,不管她怎么選,,接下來的路一定會布滿荊棘。這是一場獨屬于女性的尊嚴之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走一步退三步,是最真實的人性,。因為有了這些鋪墊,,趙尋在決定重新報警前的猶豫才足夠真實,也顯示出了主創(chuàng)團隊對不完美受害人的體諒和尊重,。也是因為這些對人物的精細描繪,,才使得劇中的臺詞有了分量。比如,,林闞多次感到趙尋的猶豫,、掙扎,她還曾陪著趙尋在派出所等過陳默——一個看不過趙尋被蕩婦羞辱而和同事大打出手的男孩——她親眼看到趙尋的內疚,,看到她面對這個不合理世界時的無助,,才相信這個女孩不是錢色交易的服從者,而是受害者,。有了多層心理積淀,,她最后說出那番鼓勵趙尋的臺詞就顯得無比真誠動人,。更令人驚喜的是,編劇對林闞的刻畫還沒有止步于此,。她鼓勵完趙尋,,又不忘向她表明自己的身份——于私,我是愿意鼓勵你的過來人,,于公,,我依舊是你的勁敵。趙尋報警后,,林闞急忙趕回成功住處,,開始履行自己的公務,復盤整個案件,,準備為成功脫罪,。成功問,你一直陪伴趙尋,、鼓勵趙尋,,其實是為了靠近她以套取證據嗎?林闞點頭,。我瞬間確認,,林闞這個人物對了,整個故事都對了,。不到最后蓋棺的那一刻,,整個事件,所有角色,,都不能定論,。國產劇難得有這種質感,尤其是一部專門探討性別問題的現代劇里,,人物和劇情能呈現出這種立體程度,,讓我對國產劇又多了一點信心。另外,,劉奕君飾演的成功也非常出色,個人認為這次表演是他繼《偽裝者》中的王天風之后的第二個演技巔峰,。他演活了頂級成功男士的城府與自戀,,本人的優(yōu)雅和角色的偽善融于一體,當然,,也多虧劇本給力,。總之,劉奕君的表演值得下次單寫一篇,。各位想看的話,,評論區(qū)留言點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