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NO.27 美好的地名有魔力,人們只聞其名便對這個地方生出無限憧憬。湘西,,這片占據(jù)湖南三分之一面積的神秘土地,,它藏著詩意的世外桃源,也留存原始的邊地世界,,它們一起構(gòu)成外人的“湘西印象”,。土家族地名,散布在湘西的隱秘角落,,就像星星點點的亮光,,誘惑著人們走向湘西最深處。 我也被這些地名吸引,,進入這片秘境,。大自然是偏心的,湘西的山川河流,,燦爛盛大,,它們在地名里也美得不像話。河流叫“霧”,、大山叫“枯”,,連堅硬的石頭都有“柔”這般溫柔的稱呼。有時候地名會跟你開玩笑,,“半吾”這個地名,,給人一種禪意,卻被告知,,它是土家語里的“山鷹”,,堅強剛毅,因地勢高,,山鷹多而得名,。轉(zhuǎn)眼“普車”的名字進入你的視線,平凡無華,,卻得知它的意思竟然是“一條常出彩虹的溪流”,,浪漫得無以復加。這時,,一種不期而遇的驚喜,,涌上心頭。 猜猜猜,,卻怎么也猜不對,,湘西的地名就是這么調(diào)皮,讓人難以琢磨,。我喜歡這猝不及防的浪漫,。 1957年,,,,長期守望在莽莽武陵山區(qū)的土家族,終于走進人們的視野,。它和中國大多少數(shù)民族一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土家族人憑借語言在這片峰巒疊嶂,、溪谷密布的神秘土地上,,創(chuàng)造出燦爛,、獨特的民族文明,。 “湖”跟水無關(guān),,是兩山之間的溝壑 “撈車”“洗車”“桶車”……去過湘西的人,總會被帶“車”的地名迷惑,。莫非這里交通發(fā)達,,從古至今都車來車往?其實不然,,“車”是土家語里的漢語記音或音變,,譯為“水”。在湘西,,跟水有關(guān)的地方叫“車”,。 “車”地名在龍山縣最為常見,,它跟這里的水文條件關(guān)系密切。龍山縣境內(nèi)群山聳立,,地勢北高南低,,東陡西緩,酉水,、澧水及其支流縱橫其間,,水流密布。位于龍山縣苗兒灘鎮(zhèn)的撈車村,,“撈車”是土家語,,它并非字面意思——丟了車撈車上來,“撈”在土家語中讀第三聲,,指代太陽,,“車”為水,組合地名則引申為旭日東升時,,陽光灑在水面上的地方,;“洗車”也是土家地名,“洗”在土家地名里為醋,,“洗車”則是生產(chǎn)醋的地方,;“桶車”的意思是窩水,即該地以往是漩水潭,。 湘西土家語地名中帶“車”的地名還有“隴車溝”,,“隴車”是弄車的音變,土家語中“弄”是渾,,“車”是水,,“隴車溝”指的是渾水溝;“車大村”也是土家語地名,,“車大”即土家語“車嘎”,,“嘎”是干的意思,引申為缺水,,“車大村”因缺水得名,。 帶“車”的地名還蘊藏著土家族的民俗,如“車塔”,,“塔”在土家語中是忌的意思,,“車塔”則是忌水。土家人歷來都有逢戊不去井里挑水的民俗,,以“車塔”為名的村子地勢低,,怕積水成災(zāi),因此用這個民俗地名,,來寄寓免除災(zāi)患,。 “枯(苦)”是有山的地方,,這種叫法全國罕見 把“山”叫作“枯(苦)”在全國極為罕見,但在湘西,,叫“枯(苦)”的山頭遍地開花,。它可以是小山包、山的形狀,、有功用的山林,,還可以是特色樹木生長之地。 山多林深是湘西的底色,,尤其在土家族人生活的地方,,開門見山,任何一種活動都離不開山,,因此“枯(苦)”在土家語地名里占據(jù)半壁江山,。 這里大石頭的山包叫“愛起枯”,“愛”土家語中阿的音變,,譯為石頭,,“起”即大,“枯”為土家語的山,,地名組合為大石頭山包,。這是永順縣的地名,自清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村民定居此地命名,,沿用至今?!澳荨敝校澳痹谕良艺Z中指代貓,,跟“枯”組合即為貓形山,;類似的地名還有“讓枯”,“讓”在土家語中是水牛,,“讓枯”則是形似水牛的山,。“枯”還能跟土家族人的生活結(jié)合,,如“善枯”,,“善”在土家語中為閹牛,和“枯”組合譯為閹牛的山包,。在湘西土家族地區(qū),,養(yǎng)牛的人家習慣性會選擇一處地方閹牛,地名因此而來,。 在湘西,,帶“枯”的地名還有“米西枯山”,,“米西”土家語為木炭,和“枯”組合為燒木炭的山,;“若枯烈”,,“若”譯為羊,“枯烈”指代山崗,,兩者結(jié)合為羊的山崗,。 “枯”還能跟特定的植被組合,如“灑枯”,,杉樹山,;“沖枯”,松樹山,。 “拍拖坡”不是戀愛之地,,而是黃花菜多的地方 湘西的土家語地名不僅反映地形地貌,還能裝下豐富的物產(chǎn)和工藝,,甚至還有消逝物種的痕跡,。 古樹遮天蔽日的湘西是動植物的世界,這里曾經(jīng)留下老虎,、熊,、狐貍等動物的足跡。土家語地名中的“苦溪河”,,指熊出沒的河溝,;“梭不洞”村,“梭不洞”則是狐貍多的山洞,。在這里,,一些地名還能還原當時古木參天的場景,比如“麥地溪”村,,“麥地溪”土家語是能見天,、有日照的山溝,因為舊時這樣的地方少,,它成為特有地名,。 靠山吃山的土家族人也將豐富的物產(chǎn)糅進地名,如土家語地名“樹溪科”,,即板栗山,;“木格洞”即團魚多的村;“列士車”即梨子多的地方,;“拍拖坡”不是指談戀愛之地,,而是黃花菜多的地方。湘西產(chǎn)茶,這里的“雜谷圳”即產(chǎn)茶葉的地方,;“拖帶?!笔怯修У纳罟龋?/span>“園坨坨”則指代獼猴桃,。 除了這些,,土家語地名還裝著獨特的民間工藝?!笆啤贝?,“石科”是土家語中的量具——升子,它由梓木做成,,暢銷湘,、鄂、渝,;“卡切湖”村,,“卡切湖”即產(chǎn)黃楊木梳子的山溝;“他卜”村,,產(chǎn)土家族織錦的緯線的村,,它因制作織錦緯線很有名,各地均在該村進貨,;“巖沖”即生產(chǎn)西蘭卡普被面的地方,;“塔作坪”意為出木匠的村;“補足”是造船的山谷,,等等,。 深耕于此的土家族人還將文化信仰融進地名。在這些地名里,,有祖先信仰,、巫神崇拜、生殖崇拜等,,并由此衍生出光怪陸離的神秘傳說,。如古丈縣斷龍鄉(xiāng)田家洞村一帶的“社巴壇”,它是祭祀土家族祖先舍巴的地方,;保靖縣的“首八峒”,則是人們信仰八部大王的地方,;永順縣的“司城”村是舊時土司的世居之所,。除此之外,保靖縣龍溪鄉(xiāng)土碧村表演的“茅古斯”,,是土家族對生殖的崇拜,。 這些地名都與土家“擺手舞”有關(guān) 湘西的神秘,多來自少數(shù)民族的信仰。長期跟外界隔絕的少數(shù)民族應(yīng)對世間萬物的方式也幾近原生態(tài),。他們仰視大自然的偉力,,于是有了自然崇拜;他們崇尚部落文化,,就有了英雄,、祖先崇拜;他們將美好的信念寄托在動植物上,,于是有了龍,、虎等圖騰崇拜。在特定的日子里,,他們?nèi)员3种钤?、最虔誠的祭祀方式。這些信仰和風俗也融進土家族地名,,如做舍巴節(jié)的社巴壇,,祭拜八部大王的首八峒,祭祀彭公爵主土司王的司城村…… 沿著酉水流域,,我們來到湘西,,在地名里感受土家族的神秘信仰和古老文明。 社巴壇:斷龍山下最為原始的祖先崇拜 進入古丈縣斷龍山鎮(zhèn)田家洞村的社巴壇,,恍若隔世,,這里留存著土家族最神秘莫測的祖先崇拜。 “舍巴”是土家語中擺手的意思,,“日”為動詞,,“舍巴日”即舉行擺手活動。而田家洞村的社巴壇地名是漢字記音,,它是“舍巴日”的場所因而得此土家語地名,。 從舍巴到八部大王再到彭公爵主,這是湘西土家族祭祀祖先神變遷的基本邏輯,。舍巴和八部大王都是土家族的祖先神,,但根據(jù)土家族'史詩’《擺手歌》的記載,舍巴先于八部大王,。而彭公爵主則是后來統(tǒng)治該區(qū)域800多年的土司王,。”土家語地名專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原副主任彭司禮認為,,八部大王成為“舍巴日”祭祀對象,標志土家先民從相對模糊的舍巴祭祀過渡到具體人物形象的八部大王祖先祭祀,。 在“舍巴日”州級非遺傳承人田志孝和村民們的引領(lǐng)下,,我們來到斷龍山下的社巴壇。社巴壇是一處狀若鍋底的圓形坪地,其陳設(shè)簡易,,一座供奉當?shù)厣耢`的小廟,,旁邊幾個燃香燭的場所,“舍巴日”的祭祀就在此展開,。 “舍巴日”歷時三天三夜,,基本儀式為請神、祈福,、娛神,、送神。娛神環(huán)節(jié)最有看頭,,土家族特色的梯瑪舞,、掃把舞、毛古斯和舍巴舞輪番上演,。送神環(huán)節(jié)也值得期待,,土家族各種燈的集會,龍燈,、獅子燈,、蚌殼燈、彩龍船,、鯉魚燈,、蝦公燈、猴燈等都會出現(xiàn),,還有打貢雞,、打盤雞、唱山歌,、唱情歌等民俗活動,。 首八峒:臨水而生的村寨,有八部大王廟遺址 首八峒地名因“八部大王”而得名,。“峒”即當時湘西土家族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域建制名稱,,一峒一個行政區(qū)域或一個部族,。在舊時土家族地區(qū)共有八個行政區(qū)域,即“八峒”,。八部大王就是管理八個部落的首領(lǐng),。遙遠的部落文明在土家族人心中生了根,當?shù)乩先烁嬖V我們,,土家族祖先八個兒子,各為一峒首領(lǐng),首八峒是其中第一峒,,是八部大王魁首涅殼賴的故鄉(xiāng),。八部首領(lǐng)對于土家族而言,是類似于華夏民族心中的堯,、舜,、禹的存在。其魁首涅殼賴是能呼風喚雨的神,,死后被首八峒人供奉,,成為土家人祭祀膜拜的偶像。之后,,其他部族紛紛效仿建起了無數(shù)廟宇供奉八部大王,。 在土家族人舉行的各種祭祀活動中,祭祀八部大王最為隆重,。每逢舊歷六月六,,附近幾十寨乃至湘、鄂,、川,、黔四省邊區(qū)土家族人前來敬山燒香。這種祭祀還保留著最為原始的風俗,,磕頭燒香,,殺牛、豬,、羊血祭,,跳擺手舞等。擺手舞又名調(diào)年舞,,節(jié)奏鮮明,,剛勁有力,具有原始質(zhì)樸的美感,。 我們由保靖碗米坡逆酉水而上,,從遷清公路換渡船進入首八峒。這是一處未曾開發(fā)的秘境,,兩岸高山聳立,,酉水從懸崖絕壁下緩緩流過,船入其中,,就像置入一幅山水畫卷,。臨水而生的沙灣村緊挨著八部大王廟遺址,它位于黔山腳下,,處在酉水的“人”字形河灣里,。平靜的河灣被零星的房舍點綴,,再跟周邊的田土和果林融為一體,儼然一個世外桃源,。 我們找到了八部大王廟遺址,。這座曾經(jīng)輝煌一時的廟宇,如今只剩下極為簡陋的遺址,,甚至有點蠻荒,。它是土家八部大王廟中年代最久遠的一座,具體年代不可考,。八部大王廟遺址保存較好,,六方形的廟基清晰可見。廟前那對造型奇特的古樸石像仍在原地,,它扁平頭,,大鼻子大眼睛朝天,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動物,,當?shù)厝朔Q為“朝天吼”,。廟址上人們又重新樹立了一尊八部大王石像,他拿著原始的工具遙望著酉水,。 司城村:八百多年土司王朝的舊夢 大山深處的司城村,是人們俗稱的老司城,,埋藏著土司王朝的舊夢,。 司城村,是永順彭氏土司政權(quán)統(tǒng)治古溪州地區(qū)的治所,,因彭氏第十一世首領(lǐng)彭福石寵所建,,又稱福石城。溪州刺史彭福石寵于南宋1135年世襲職位后,,常感到州治受辰州約束,,不利于統(tǒng)治,于是將治所遷到靈溪河畔的福石城,。直至1724年,,第34世首領(lǐng)彭肇槐遷司治于顆砂,使用589年的福石城才成為老司城,。1728年,,永順土司彭肇槐自動獻土,帶著子孫離開湘西,,回江西祖籍立戶,,延續(xù)了818年的永順土司政權(quán)宣告結(jié)束。 從搏射坪的老司城博物館到司城村老司城遺址,,一路上山谷幽深,。來到司城村時,,在老司城遺址對岸的山上眺望,一片綠茵覆蓋的老司城遺址無聲立在那里,。它被連綿的山峰包圍,,城前拐了大彎的靈溪河將其環(huán)住,再一路向東流向酉水,。城池巧妙地利用陡峭的山體和水流,建成了易守難攻的防御體系,。若站在老司城遺址上眺望,,它被玉女峰、太平山,、紗帽山等團團包圍,,在風水師眼里,有萬馬歸朝之勢,,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過靈溪河,經(jīng)簡易的木橋抵達西門進入老司城,。從古到今,,這都是外人進入城內(nèi)的通道。靈溪河水流在西門轉(zhuǎn)向東流,,城內(nèi)也依水就勢,,向東延展出居民區(qū)、作坊區(qū),、紫金山王陵區(qū),、教育教化區(qū)、雅草坪貴族墓區(qū),。卸下“護城河”重任的靈溪河如今變得柔和起來,,河水清澈見底,灘涂寬闊,,古木參天的渡船碼頭邊,,一排排小木船在岸邊擱淺。這時,,孩子們從船上跳進水中,,搬開石頭抓起一只只小蟹。 進入老司城遺址,,每一條肉眼可見的道路都鋪滿大小鵝卵石,一些裸露的地面上,,甚至還能看到鵝卵石組成的土家織錦樣式,。老司城遺址上,,土司治所的功能分區(qū)也依稀可見,“土司時期,,司城村分內(nèi)羅城,、外羅城,有縱橫交錯的八街十巷,,人口稠密,,街市繁華?!焙衔淞晟酵了疚幕芯吭涸洪L羅奮飛介紹,,中心城址上的宮殿區(qū)、衙署區(qū)組成的區(qū)域被稱為內(nèi)羅城,,是歷代土司和文武大臣辦公,、生活的地方。 沿著長長的卵石路出東門,,是現(xiàn)在的居民生活區(qū),,沿途種滿桃樹,桃花已過季,,這里又開始冷清,。北面就是紫金山,歷代土司在這里長眠,。紫金山對著的是若云書院,,這種安排不知道是刻意還是偶然。再繼續(xù)往前就到了周家灣,,這里新修了寬敞的擺手堂,,每年土家族祭祀活動就在這里進行。關(guān)于老司城的祭祀,,清貢生彭施鐸曾作《竹枝詞》贊嘆道:“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 老司城的繁華最終在緩緩地靈溪河邊沉寂,司城村又回歸到原來封閉的小山村,。離開老司城遺址,,在渡口邊,賣鴨蛋的叫賣聲打破了這里的平靜,。 龍山里耶:“開疆拓土”之地 走進龍山里耶,,落日余暉淡淡地透過薄云,穿過古鎮(zhèn)的挑水屋檐,,輕柔地打在層層疊疊的馬頭墻上,,漏下的斑駁光影又投射到小巷的青石板上,。在這里,光線隨光陰流動,。 里耶是龍山縣最南的鎮(zhèn)子,,這個躺在酉水臂彎里的邊陲重鎮(zhèn),跟芙蓉鎮(zhèn),、茶峒,、浦市并稱為湘西四大古鎮(zhèn)。由于它處在湘,、鄂,、渝、黔四省交界處,,歷史上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南的重要通道,有楚蜀通津之稱,。里耶為土家語地名,,意為開拓土地,地名非常直白地將其和盤托出,。 里耶古鎮(zhèn)鄰江而建,,水運為主的年代,這里一直繁華不衰,,至光緒年間,,商鋪林立,成為繁華大市,。如今的里耶古鎮(zhèn),,基本保持原有格局。近些年,,由于各方面的制約,,又加之地理位置相對偏遠,古鎮(zhèn)仍然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古樸之風,。 古街呈八卦狀布局,,其中以中孚街的S形走向為主要架構(gòu),分別有稻香街,、辟疆街,、萬壽街、四川街,、德郵巷等,,稍不留意就會迷路。街巷名和里耶 " 開疆拓土 " 的本意契合,,從字面上就能推測其原來的功能,。萬壽街從前是江西商幫的聚居貿(mào)易場所,,稻香街賣糧油南貨,河街與碼頭相連,,是昔日船幫水手活動最為頻繁的場所…… 沿著幽長的街巷走到頭,,就是酉水。湮沒的秦時城池就在酉水河邊,,戰(zhàn)國時秦楚爭雄,,里耶是“洞庭郡遷陵縣”的縣址,見證了秦楚的朝朝暮暮,。1985年,,里耶鎮(zhèn)發(fā)掘了一批古陶器、兵器等戰(zhàn)國文物,,從出土的建筑材料,、陶片、青銅兵器以及生活堆積物來看,,此城應(yīng)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修筑的軍事城堡,,用來抵御秦國的進攻。2002年,,在這個城池的一號古井中發(fā)現(xiàn)3萬多枚秦代簡牘,,內(nèi)容多為官署檔案,涉及當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個方面,有通郵,、軍備,、算術(shù)、記事,、行政設(shè)置,、職官、民族等,,一時轟動內(nèi)外,。如今,里耶古鎮(zhèn)旁又多了一個古樸恢弘的秦簡博物館,,它頭頂?shù)墓猸h(huán)也隨著考古發(fā)掘不斷疊加,。盡管許多古鎮(zhèn)早已跟隨商業(yè)化大潮多了幾分喧囂嘈雜,但在里耶,,依然留存著愜意的慢時光,。 傍晚時分,我們爬上酉水大堤,游人寥寥,,岸邊只有零星幾個古鎮(zhèn)居民在提水,,我們相視一笑,各自散去,。但那晚酉水吹來的涼風,,讓人沉醉。 惹巴拉:“美麗的地方”有個美麗的名字 ▽惹巴拉涼亭橋成“Y”字形,,連接三個自然村落 去惹巴拉是先聞其名再見其形的,,它的名字太誘人。地如其名,,這里是“中國土家第一寨”,,它是武陵山區(qū)原生態(tài)土家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域,在這里不僅能見到土家族的原始轉(zhuǎn)角樓,,還能見到最具土家特色的織錦,。 一進寨子,就被“Y”字形的土家涼亭橋吸引,,這座始建于清光緒元年(1875)的涼亭橋,,很巧妙地跨過洗車河與靛房河的交匯處——撈車河上,并將沿江三岸的惹巴拉,、撈車、梁家寨三個自然村落連在一起,。涼亭橋高五層,,為石木結(jié)構(gòu),運用土家族轉(zhuǎn)角樓的建筑風格,,全長288.8米,,不管從近處還是遠處看,它都很有氣勢,。涼亭橋旁古木參天,,搭配著橋的飛檐翹角,濃郁的中國風撲面而來,。這里也是夏日避暑勝地,,一到夏日,涼亭橋上坐滿背著背簍的村民,,橋下也是大人小孩的嬉戲聲,,好不熱鬧。 惹巴拉是土家語地名,,人們普遍認為它指代“美麗的地方”,,但當?shù)厝烁嬷覀兯€有另外兩層意思。其一,“惹”是孫子,,“巴”土家語是看的意思,,“拉”即路,合譯為“看孫子的路”,;其二,,“我們這里的惹巴拉是以首領(lǐng)的名字得名的?!贝逯?0多歲的周婆婆說道,。“惹巴”是土家語“惹巴沖”的簡寫,,“拉”即路,,“惹巴拉”即為土家地方首領(lǐng)惹巴沖走的路。 惹巴拉旅游景區(qū)距龍山縣城75公里,,由撈車河村的彭家寨,、惹巴拉和梁家村的梁家寨三個土家族村寨構(gòu)成。景區(qū)主要景觀集中在撈車河村,,這里土家族人占到95%,,留存著原汁原味的土家族文化。進入寨子,,這里有著完整的生活體系,,碾房、油房,、織錦房,,都是土家族人生活日常。鱗次櫛比的吊腳木樓依山傍水,,院落里晾曬著漁網(wǎng),,老人們搬著竹椅聊天,腳邊是成群的小鵝,,一派和諧的農(nóng)家風光,。 撈車河與穿過幽壑的靛房河在這里交匯,沖積成平川大壩,。兩河三岸將平壩一分為三,,形成彭家寨、惹巴拉,,梁家寨三個自然村落,。這里北靠比寨山、南倚筆架山,、東鄰董補山,,三河繞三寨,,三山套三河,形若八卦,,自然風光美不勝收,。這里留存的建筑大多都是年代久遠的木質(zhì)轉(zhuǎn)角樓、四合水屋,。寨子里保留著一棟建于清乾隆年間的土家沖天樓,,它的造型獨特,工藝精湛,,被稱之為土家建筑的范本和“活化石”,。 在撈車河村,還有一個龐大的古建筑群,,其中有5棟明代建筑,,58棟清代建筑,34棟民國時期建筑,,以及287棟具有特色的窨子屋,、四合水屋、轉(zhuǎn)角樓,。這些古老的建筑,,散落在山野之中,有種遺世獨立之感,。若要仔細看,,需要待上一陣子才行。 最讓人過目不忘的要數(sh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土家織錦,。這里曾經(jīng)出現(xiàn)“家家機杼聲”的繁榮景象,。“村里有五六百人會織錦,,還有織機四百多臺?!眹壹壏沁z傳承人劉代娥說,。她家開設(shè)了民宿客棧,在堂屋里,,時常能見到她戴著老花鏡做土家織錦,。這是一門土家族世代相傳的手藝,她們不需要用圖紙打底,,全憑心中有數(shù),。在她家墻上,掛了不少織錦式樣,,大多以花鳥蟲魚為紋飾,,有福祿壽喜等字樣,但工藝繁復。那天,,她正在做織錦,,三四種顏色的絲線架在織機上,梭子在絲線中飛快穿梭,,即便這樣,,她說一幅一米長半米寬的織錦,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 村寨不遠處,,還有一座全國唯一的土家族影視城——惹巴拉影視基地,大型古裝電視劇《血盟千年》就在這里取景,。我們那次前去,,景區(qū)游人不多,影視城內(nèi)十分空曠,。 鳴謝: 湖南省民政廳區(qū)劃地名處 湖湘地理 聯(lián)合推出 + 觸摸大地之美 微信編輯∣ 實習生 孫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