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增強,,對體檢是越來越重視了。 48歲的萬先生就給自己安排了一套全身體檢,,檢查報告出來之后,,顯示左右兩肺上各長了好幾個肺結節(jié),其中最大的直徑為7mm,。 萬先生聯想到自己爺爺也是因為肺癌去世的,,癌癥具有遺傳性,那會不會自己的肺結節(jié)是癌癥前兆呢,? 一想到這里,,萬先生就十分害怕,擔心自己的結節(jié)會癌變,。 肺結節(jié)是肺癌前兆嗎,? 肺結節(jié)是指在肺內,卻不屬于正常肺組織的結節(jié)狀陰影,,在CT上的表現就是一塊塊類圓形,、不透明的“白塊”。 如果將肺比喻成“一團蓬松的棉花”,,那么肺結節(jié)就是那團棉花里藏著的“一塊硬幣”,。 而“這些硬幣”是否會變成肺癌,我們主要從兩個維度進行判斷,。 第一是結節(jié)的直徑,,直徑越大癌變概率越高。直徑小于5mm的肺結節(jié),,惡變幾率在1%以下,,而直徑大于30mm,惡變幾率則為61%-80%,。
第二是密度,,良性概率最高的是實性結節(jié),惡性概率最高的是混合性磨玻璃結節(jié),,惡性率在 60%以上,。 有研究指出,我國正常人群體檢肺結節(jié)檢出率為20%~40%,,最后確診肺癌的患者僅為篩查總人數的1%~2%,,所以肺結節(jié)不等于肺癌,并且90%的肺結節(jié)都是良性,,不必過分擔心,。 肺結節(jié)該切,還是留,? 何時復查,? 01 直徑10~30mm之間的肺結節(jié),,建議切除 這部分結節(jié)癌變風險較大,做手術切除,,治療效果最好,,甚至可以達到根治的效果。 至于切完之后會不會復發(fā),?對于良性結節(jié),,切完復發(fā)概率幾乎為零;而惡性結節(jié)則要根據其分期,、病理類型來判斷,。 02 直徑7~10mm的肺磨玻璃樣結節(jié),先觀察3個月再看要不要切 年輕人出現7mm以下的磨玻璃樣結節(jié)多為良性,,且有一部分經過吃藥或觀察后會自行消失,。 所以建議先觀察3個月再決定,如果在觀察期發(fā)現結節(jié)變大,、實性成分增加,,應該考慮手術切除。 如果同時存在很多個磨玻璃樣結節(jié),,原則上是先處理大的,,其他先觀察,再決定是否做處理,。 03 直徑4~6mm的肺結節(jié),,有變化時再切 這種結節(jié)在短期內惡變概率較低,建議在查出來之后大概6個月復查一次,,若連續(xù)2~3年沒有變化,,可以每年復查一次。 04 直徑1~3mm的肺結節(jié),,定期復查就行 這種微小結節(jié)癌變風險很低,,大部分情況下每年復查一次就行。 多3做件事,,遠離肺結節(jié) 1 預防感染 肺在受到炎癥刺激之后,就會容易長結節(jié),,常見的有感冒,、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一篇發(fā)表在《BMJ》的研究顯示,在維生素D低于25nmol/L的人當中,,每天或每周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讓他們遭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風險減少,。 適量補充維生素D既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還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是預防肺結節(jié)的不錯選擇,。 2 避免吸入空氣污染物 各種工業(yè)化所致的空氣污染,、裝修涂料所致的室內污染、廚房油煙,、香煙,、電子煙霧等,都會刺激呼吸道和肺,,成為肺結節(jié)的誘發(fā)因素,。 盡量遠離這些高危環(huán)境,同時自己要戒煙,,也要避免被暴露在二手煙環(huán)境中,;在空氣質量較差的天氣出門,記得佩戴能有效過濾PM2.5的口罩,,家中也可以放置空氣凈化器,,來減少污染物侵襲。 3 定期體檢 年齡超過45歲的男性,,長時間大量吸煙,,有肺癌家族史,經常接觸到石棉,、鈹,、鈾、氡等致癌物質的人,,更容易得肺結節(jié),,所以要定期體檢,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