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80年代農(nóng)村常用的10種老物件,,如今慢慢消失不見了,,用過的人老了 朋友們,大家好,,本期帶大家認識80年代農(nóng)村常用的10種老物件,,如今慢慢消失不見了,用過的人老了,,不知道大家還能認識幾種,,在你的家鄉(xiāng)還能找得到嗎?時光飛逝,,一晃從懵懂少年變成了中年大叔,,時光一去不復(fù)返,回不去了,。 第一種老物件:木升子這是小吳家用來量米煮飯吃的一種工具,,你們家鄉(xiāng)有這種升子嗎?在小吳家鄉(xiāng)以前家家都有的,,一升等于2斤,,分為三格,,大的一格為一斤,兩小格分別為半斤,,這樣就可以根據(jù)家里人員的多少來煮多少升米,,一般的規(guī)格是一個人半斤米的樣子。那時都是用鐵鍋來煮飯的,,如今用電飯鍋來煮了,,而買電飯鍋的時候商家送了一個塑料的量杯,很多人都使用量杯來量米了,,嫌升子笨重,,而且現(xiàn)在的人吃飯也少了,很多的人一餐吃不了半斤米的飯了,。 第二種老物件:銅手電在80-90年代的時候,,那時家里沒有通電,到了晚上要走夜路的時候,,這種手電筒可是幫了大忙了,。要不用煤油燈的話,根本就不行,,風一吹就熄滅了,。 看這個手電筒的外殼還是用銅制作的,少見,,一般都是用鐵鋁之類的材質(zhì)制作的,,這種手電筒最少放兩節(jié)干電池,也有的放三節(jié),,四節(jié)電池的,,那樣就更加的亮了。 第三種老物件:純手工麻線鞋底80年代冬天的時候,,媽媽都要給我們制作手工布鞋,,一針一線的把鞋底納好,然后上好鞋面,,就是一雙手工布鞋,,這種鞋子穿起來輕便,舒適暖和,,在湖南的冬天,,下雪結(jié)冰的時候穿著最暖和了。 第四種老物件:彈鎖70-80年代出生的人應(yīng)該對這種彈鎖較熟悉吧,,和現(xiàn)在的鎖相比,,低檔了許多了,如今的門鎖什么按指紋,,掃臉,,智能密碼,,反正是高科技吧。那時的農(nóng)村,,家里都不帶鎖門的,。其實這種鎖也鎖不了什么,力大的手一拉就開了,。 第五種老物件:紅薯絲機你家有過這種機器嗎,?這是小吳家80年代的時候,用來弄紅薯絲的機器,,是父親在湖南安化帶回來的,,那時家里種植很多的紅薯,種植的水稻產(chǎn)量低,,根本供不上一家四口的吃飯問題,,因此,到了收獲紅薯的季節(jié),,媽媽就會用這個紅薯絲機把紅薯切成絲,,然后曬干,用來放在鍋里同米一起來煮著吃,,你們有吃過紅薯飯嗎,? 第六種老物件:礦燈小燈泡到了90年代的時候,小吳家鄉(xiāng)有這種曠燈了,,小吳家鄉(xiāng)叫做曠燈的,,也不知道學名叫什么。這種是充電的,,不再用電池了,。這種燈泡容易啞,,有時用一根筷子敲下就好了,,神奇吧。 第七種老物件:飯甑子小吳家用來蒸糯米酒的工具,,農(nóng)歷9月后就開始蒸米酒了,,叫做重陽酒,就要用到這種工具,,用它來把糯米蒸熟,。 還有誰家辦紅白喜事的時候,吃飯的人多,,也用這種工具來蒸飯的,,蒸的飯好吃。你有吃過嗎,? 第八種老物件:收納盒80年代農(nóng)村婦女們收納針線的一個工具,,有沒有人見過,? 第九種老物件:木水桶小吳小時候挑水的木桶,12歲左右的時候就要挑水了,,而且每天要用這種小水桶至少挑7次以上,,家里養(yǎng)有豬,用水量大,。這種桶一擔才60-70斤的,。幾十年過去了,這水桶還在那里,,可我們卻老了,。 第十種老物件:煤油燈 80年代的時候,農(nóng)村晚上用來照明的工具,,這是媽媽用一種藥瓶子自己制作的簡易的煤油燈,,用過的人都老了。 |
|
來自: 小吳上農(nóng)村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