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生遺憾叫“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意思是說當(dāng)子女想要孝順父母的時候,,父母卻已經(jīng)不在了,,這是人生中一種無法彌補的遺憾。 62歲的萬大爺,,年輕時候就離開父母出門闖蕩,,和父母一直聚少離多,未在父母身邊盡孝一直是他內(nèi)心的一道坎,。 在他退休的那一年他決定把母親接到身邊養(yǎng)老,,以盡自己一個為人子的孝心,卻沒想到不到2年時間,,他卻把自己送進了養(yǎng)老院,。 萬大爺幾十年前跟著老鄉(xiāng)進城打工,后來就在城里成家立業(yè),。妻子是和他一起打工的老鄉(xiāng),,婚后有了兩個女兒。 剛結(jié)婚時沒有房子,,為了省錢,,萬大爺和妻子還依舊住在單位的宿舍里,有時候兩人想要親熱一下都要趁著工友們都上班或者去小旅館里過二人世界,。 妻子懷孕后,,兩人只好在外面租房住,租房的生活讓他們經(jīng)歷了很多的酸甜苦辣,,經(jīng)常的搬家讓兩口子不敢買喜歡的家具和物件,,每次遇到房東要加租金就心疼。 后來兩口子就下定決心要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后來機緣巧合下他們通過朋友介紹買了套50平的老房子,,這套房子不但掏空了他們的積蓄,還讓他們借遍了雙方親戚,。 借錢的過程讓老伴對萬大爺父母有了嫌隙,,原來萬大爺家還有個弟弟在農(nóng)村父母的身邊生活,父母一直也靠著小兒子一家生活,,萬大爺提出向父母和弟弟借錢時卻被拒絕了,。 后來還是妻子的父母和娘家兄弟幫襯著解決得了錢的問題,萬大爺只從自己的堂哥家借了5000塊錢,。 萬大爺老伴從那后對公婆就頗有微詞,,好在住進新房的喜悅沖淡了老伴對婆家的不滿。 買了房子后,,萬大爺想把父母接過來住一段時間,,畢竟自己從離家闖蕩后就和父母聚少離多,,妻子雖然不愿意,但是還是尊重了萬大爺?shù)囊庖姟?/p> 萬大爺把父母接過來后,,因為只是套二房子,,兩個女兒住一間,父母就只能住客廳,,萬大爺就和老伴商量讓父母住他們的房間,,他們兩口子睡客廳。 老伴雖然不情愿但在萬大爺?shù)囊辉僖笙乱簿屯讌f(xié)了,,兩個女兒對爺爺奶奶的到來也都很高興,萬大爺覺得這就是血脈親情,,雖然一家人住的擠擠巴巴,,可是萬大爺卻覺得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感覺很溫馨。 老伴雖然對公婆有意見,,可是也是客客氣氣照顧著公婆,,反倒是萬大爺父母住了沒幾天就要回老家,說在萬大爺家住的太憋悶,。 原來,,萬大爺?shù)牡艿茉诶霞铱恐N蔬菜大棚,生活過得比萬大爺好,,弟弟家很早就在村里蓋了二層小樓,,父母的房子也都翻新了,父母住在寬屋大院里,,在村里也算是比較富裕的人家,。 弟弟家兩個兒子都是父母幫忙帶大的,父母平日里還幫弟弟打理蔬菜大棚,、料理著幾十棵桃樹,,因為家里的房子都很寬敞,如今驟然一家六口擠在這50幾個平方的房子里很不適應(yīng),。 萬大爺買的是6樓,,父母每次上下樓都覺得不適應(yīng),完全不像在老家那樣住在平房里方便,。 一家6口早上起來的洗漱就讓一家人煩惱,,萬大爺?shù)母赣H每天早上都要上大號,兩個女兒卻急著要去上學(xué),,每次女兒都要不停地催爺爺快點,,父親就不高興拉著臉。 萬大爺父母住了10天后就堅決的回了老家,,臨走前萬大爺母親更是不屑一顧對萬大爺和老伴說:以后別叫我們來了,,這么小的房子住的真夠憋屈的,,你看你弟家的大房子,那才叫敞亮和氣派呢,。 老伴聽了這話黑著臉,,好多天沒搭理萬大爺,萬大爺原本因為買房帶來的喜悅和幸福也被父母的冷言冷語澆滅了,。 從那以后,,老伴回婆家次數(shù)減少了,逢年過節(jié)回去后也是話少,,父母話里話外的顯擺弟弟的富裕和家里的兩個孫子的乖巧和伶俐,,對于萬大爺?shù)膬蓚€女兒都很冷淡。 萬大爺?shù)膬蓚€女兒也慢慢地知道爺爺奶奶的偏心,,因此少了小時候?qū)敔斈棠痰挠H熱勁,,回家也是和老伴親近,父母越發(fā)不喜歡萬大爺一家,,甚至說這都是兒媳婦教唆孫女和他們不親近,。 萬大爺和老伴心里就有一個想法:一定好好培養(yǎng)兩個女兒;將來給自己換一套大房子,。 經(jīng)過一家人的努力,,兩個女兒大學(xué)畢業(yè)后一個做了教師一個做了醫(yī)生,萬大爺?shù)姆孔右矒Q成了130平的電梯房,。 這些年萬大爺每個月都會給父母寄錢,、送東西,但是父母卻很少再來萬大爺家住,,萬大爺心里其實是失落的,,或許這樣不被父母重視的孩子,總要想著被父母看在眼里吧,? 萬大爺58歲那年,,父親在給弟弟的果樹剪枝時從樹上掉下來,摔到了后腦勺,,等人送到醫(yī)院后很快就去世了,。 萬大爺和弟弟因此起了沖突,萬大爺責(zé)怪弟弟讓年事已高的父親爬高,,弟弟指責(zé)萬大爺這么多年來不照顧父母,,弟兄兩個鬧得不歡而散。 萬大爺就想接母親來自己家住,,但是母親不愿意,,萬大爺也很無奈。 萬大爺退休那年,,母親因為腦出血后癱瘓在床,。弟弟給萬大爺打來電話,,要求萬大爺一起分擔(dān)伺候老母親的任務(wù),每家一個月,。 正趕上萬大爺小女兒剛生完二胎在家里坐月子,,老伴要照顧小女兒,萬大爺只能一個人回家照顧母親,。 萬大爺照顧母親一個月后覺得老家的康復(fù)條件和醫(yī)療條件不如城里好,,就和老母親商量接她到自己家住,母親本不想來,,卻在弟弟和弟妹的極力勸說下,,跟著萬大爺回了家。 老伴見萬大爺不和自己商量就把婆婆接來過來心理有點不高興,,但是萬大爺說自己一直沒有在父母面前盡孝心,,如今父親走了,母親癱瘓臥床,,他不想讓自己留下遺憾。 老伴只好給婆婆整理了北臥,,安頓好婆婆,,白天老伴既要給女兒做飯,又要照顧婆婆,。 女兒要給小外孫喂奶,,飲食就要清單,但是婆婆卻是重口味,,所以,,每次做飯老伴都要做雙份。 本來老伴照顧女兒和小外孫,,萬大爺照顧母親也相安無事,,但是萬大爺母親卻開始鬧騰,她說應(yīng)該萬大爺老伴這個兒媳婦來伺候她,,而不是讓萬大爺給她端屎端尿,。 母親有時候要去衛(wèi)生間,就要萬大爺老伴伺候她去,,如果老伴不去,,母親就拉在床上、尿在床上,,還一邊連哭帶嚎的罵萬大爺兩口子不孝順,。 母親的哭嚎經(jīng)常嚇得小外孫也哭,母親反倒連著女兒和小外孫一起罵,,說女兒結(jié)婚就是潑出去的水,,坐月子就應(yīng)該回婆家去,,連帶著小外孫女也被母親罵成賠錢貨。 萬大爺老伴氣壞了,,就讓萬大爺把母親送走,,老兩口為這事經(jīng)常吵架,女兒只好提出來回自家住,,老伴直接去了女兒家,,留下萬大爺自己在家伺候老母親。 萬大爺老伴一走,,母親更是對他不依不饒,,罵他沒用管不住自己的婆娘,萬大爺解釋說女兒婆婆去世了,,這時候也只能老伴照顧女兒娘倆,,母親根本聽不進去,依然折騰萬大爺,。 萬大爺1個多月就瘦了5,、6斤,大女兒心疼萬大爺,,就提出找個保姆來照顧奶奶,,也讓萬大爺休息下,結(jié)果保姆被母親連續(xù)罵走了5,、6個,。 母親白天打盹,晚上不肯睡覺,,一會喝水,、一會起床、一會要看電視,,各種折騰讓萬大爺苦不堪言,。 大女兒建議萬大爺給奶奶晚上吃點助眠藥,畢竟這樣黑白顛倒的生活,,時間長了萬大爺也扛不住,。 萬大爺聽了女兒的建議,果然母親晚上睡得好一些了,,可是弟弟來了一次后,,看見萬大爺給母親吃的藥,就說萬大爺不負責(zé)任,,說老母親從不吃這些藥,,并囑咐母親以后不要吃萬大爺給的藥。 老太太可能本能的信任小兒子,,從那以后拒絕吃藥,,又開始了晝夜顛倒的生活,。 萬大爺也讓老伴回來幫自己一起照顧母親,可是母親對老伴沒一點好臉色,,老伴在家的時候,,母親大小便也不叫人,穿的紙尿褲也都悄悄地的扯下來,,尿在床上拉在床上,,更甚至把大便抹的哪里都是。 老伴好言好語的勸著母親,,母親卻說兒媳婦伺候婆婆天經(jīng)地義,,老伴只要一開口,母親就又哭又罵,,還把老伴做的飯扔到地上,,說老伴要害她。 老伴最后沒辦法又回了閨女家,,這樣過了接近一年,,萬大爺實在吃不消,想讓弟弟把母親接回家照料幾天,,自己也喘口氣歇一歇,。 結(jié)果弟弟說他們忙顧不上,弟妹更說父母跟他們生活了那么多年了,,也該輪著萬大爺給母親養(yǎng)老了。 萬大爺聽了很生氣,,說:父母身體好的時候給你們帶孩子,、看果園、種大棚,,出錢出力幫你們,,如今母親身體不好,你們就不想管母親了,。 弟兄倆為此差點翻臉,,萬大爺和母親訴苦,母親卻劈頭蓋臉的罵了萬大爺,,說他沒有哥哥的樣子,,才伺候自己一年就想撂挑子。 萬大爺只好咬牙硬撐著伺候母親,。 一天晚上,,母親又開始折騰,說要喝水,,萬大爺剛給倒好水,,母親水水太涼,,順手就把水杯扔在地上,萬大爺正要收拾,,母親又說要大便,,等到萬大爺拿過坐便桶時,母親已經(jīng)拉在了被子里,。 萬大爺難免語氣就沖了些他大聲說:你為什么又把尿褲扯出來,?這大半夜你弄了一床的屎尿,你心里就不能心疼心疼我,? 我也是你兒子啊,。 母親一聲不吭,萬大爺以為母親聽進去了,,就在他低頭給母親收拾屎尿時,,母親竟然抓起一把屎尿抹在他臉上,驚嚇之中萬大爺一下就倒在地上,。 萬大爺頭撞在床腳眼前一陣陣發(fā)黑,,他強忍著爬到客廳給大女兒打了個電話就暈過去,女兒和女婿把他送到了醫(yī)院,,醫(yī)生說他是操勞過度,,還有點心衰的癥狀。 萬大爺只能住院,,有大女兒和女婿照顧,,老伴回家伺候老母親,小女兒那邊臨時找了保姆帶小外甥女,。 老伴原本就不得婆婆歡心,,現(xiàn)在婆婆更是天天不絕口的罵她,說是她害的自己兒子住院,,又罵萬大爺裝病住院就是不想伺候自己,。 等到萬大爺出院后,女兒們提出把奶奶送到養(yǎng)老院,,萬大爺很猶豫覺得這是自己不孝順,。 大女兒說:如果奶奶再這樣這折騰下去,你和我媽說不定都熬不過她啊,,我和妹妹出錢,,給奶奶找家條件好養(yǎng)老院,你不放心就白天去陪奶奶,,晚上回家睡個安穩(wěn)覺,。 老伴也拉著萬大的手說:老伴啊,你在咱們家還是完整的,你也替我想想吧,。 萬大爺想了想說:這樣吧,,找家醫(yī)養(yǎng)結(jié)合的養(yǎng)老院,我和母親一起住進去,,這樣有醫(yī)生也能及時給我調(diào)理身體健康,,也有人幫忙給照顧你奶奶。 弟弟一家聽到萬大爺把老母親送進養(yǎng)老院后,,來到萬大爺家又吵又鬧,,還是女兒們出面阻止了他,老伴也不客氣的說:如果你們不同意,,你們現(xiàn)在就把老太太接回家伺候,,咱們一家一年的伺候。 弟弟和弟妹聽了這話,,互相看了一眼,,一言不發(fā)的扭頭就走了。 就這樣萬大爺和老母親住進了養(yǎng)老院的標(biāo)間,,每天有護工給照顧老母親,,萬大爺就陪著母親說話,天氣好就推著輪椅和母親在樓下的小花園里曬曬天陽,,和其他老人聊聊天,。 母親或許也看明白了小兒子一家的態(tài)度,進了養(yǎng)老院后也慢慢地安靜下來,。 老伴有時候帶著小外孫去養(yǎng)老院看他們,,母親有時候就一言不發(fā)的看著小重外孫,不知道內(nèi)心在想什么,。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是一旦遇上過一個能折騰的老人,如何盡孝就成了一道難題,。 很多人覺得把父母送進養(yǎng)老院就是不孝,可是在兒女年事已高,、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下,,養(yǎng)老院或許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