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草書叫作“鬼畫符”,。在外行看來,,草書很難辨認,筆畫也是隨心所欲,,有時候一幅狂草看完,,一個字也沒認出來,只記得筆墨橫飛,、連綿不斷,,心里想“這不就是標準的丑書嘛”。這些情況都是草書面臨的尷尬,。 草書有著自己獨特的美感,,比如筆畫簡潔凝練,但內(nèi)中自有法度,;行筆,、結(jié)字往往要做到向背得宜、顧盼生姿,;筆畫節(jié)奏,、字形大小錯落有致,章法上疏密相生,。所以,,一部優(yōu)秀的草書能將陰陽調(diào)和,把對立因素進行和諧統(tǒng)一,。而且在草書內(nèi)部,、小草、狂草也是有明確標準的,。 書寫草書時心隨筆走,、迅疾與沉著自由變化,那種毛筆落于紙面,,書寫出各種奇美線條的感覺,,是其他任何書體都無法取代的,那么,,學草書一般從誰的作品入手呢,?大多數(shù)人選擇的是“書圣”王羲之,他的《十七帖》好比“草書圭臬”,。 不過,,《十七帖》所蘊含的筆法、行氣等對于初學者來說,,難度太大,,很多人練上好久依舊不得法,甚至最終陷入其中無法跳脫出來,。與《十七帖》相比,,王羲之另一件草書集字之作,,更適合入門,它就是《草訣百韻歌》,,是王羲之的“草書密碼”,。 這一草書歌訣距今超過1000年的時間,由北宋“采真子”編成,。但卻失傳很久,一直散落民間,。直到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韓道亨為滿足學書者對《草訣百韻歌》的需求,才將它改為墨跡本,。 《草訣百韻歌》朗朗上口,、干貨滿滿,每一句都在講解書寫草書時的注意事項,,還特地把一些不易區(qū)分的字,,指出差異,這對于初學草書者,,非常有益,。 比如,“六手宜為稟,,七紅即是袁”,,這就告訴我們,“稟”字上邊寫“六”,,下方寫“手”,,組合起來就是“稟”的草書;“袁”字,,上邊寫“七”,,下方寫“紅”,組合起來就是“袁”的草書,。這不僅區(qū)分出了兩者的不同,,也指出了具體寫法。 《草訣百韻歌》內(nèi)容豐富,,而且真,、草對照,清晰明確,,又是集王羲之的字,,更是讓我們能夠“取法乎上”,練完《草訣百韻歌》再去臨摹《十七帖》,,會感覺豁然開朗,,不會出現(xiàn)不得要領(lǐng)的情況,,這么標準的草書讓那些胡涂亂抹者看了,絕對要無地自容了,。 |
|
來自: 墨品書法網(wǎ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