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元寶”一般指鑄造于大清光緒年間的機制幣,,最開始的光緒元寶是由當時的兩廣總督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廣東錢局”在光緒十五年(1889年)鑄造,,但因錢幣上的英文包圍著中間的“光緒元寶”而被否,,未發(fā)行,這時鑄造的光緒有庫平七錢二分與庫平七錢三分兩個系列,,雖未發(fā)行,,但市面上仍有少部分,流傳至今非常稀少,。 1890年四月“廣東錢局”改版后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五個品種正式發(fā)行,,標志著光緒元寶的機制幣的正式流通。光緒元寶的正式發(fā)行很受商戶民眾的喜愛,,讓其他各省清廷官員看到了有利可圖的機會,,隨后其他各省效之,至1894年已有十余個省制造,,直到1899年被清政府裁撤,,到后來僅江南、北洋,、湖北,、廣東四處分廠繼續(xù)鑄造。 造幣總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 82.8萬成交 誠軒 我們今天介紹的“造幣總廠光緒元寶光緒年造庫平七錢二分”是由度支部造幣總廠鑄造,, 度支部造幣總廠的前身為天津戶部造幣總廠,,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成立,在1907年改名前,,此處鑄造的光緒元寶是以“戶部”標明出處,。如“戶部光緒元寶庫平一兩、五錢,、二錢,、一錢“;”戶部大清銀幣壹兩、伍錢,、貳錢,、壹錢“……。此時期的錢幣面值完全可以作為當時元兩之爭的佐證,。 造幣總廠光緒元寶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由天津度支部造幣總廠鑄造,如圖:正面中央鐫漢,、滿文“光緒元寶“,,外圍上鐫”造幣總廠“,下鐫幣值,,左右分列星點,,背面中央蟠龍,外圍上漢文“光緒年造”,,下鐫英文漢譯“大清帝國銀幣”,。 造幣總廠光緒元寶銀幣發(fā)行面值有庫平七錢二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等,,由于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1908年12月2日),溥儀登基,,次年(1909年)改元“宣統(tǒng)”,。實際造幣總廠光緒元寶光緒年造的鑄造時間并不長,在近代機制幣中,,這類錢幣存世量極少,,為光緒元寶流通幣中珍貴錢幣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