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季文史 后宮,,一直是一塊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政治是非場,歷朝歷代似乎都難逃這個魔咒,,仔細分析不難看出這背后強大的推手:權利和誘惑,。 有明一朝亦是如此,但大明朝的后宮不乏堪稱賢后的“有德之后”,,為了國家和皇帝“嘔心瀝血”“至死方休”,,為國家、為皇帝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諸如成祖的徐皇后,,仁宗的張皇后,,宣宗的孫皇后,英宗的錢皇后等,,她們堪稱母儀天下的楷模,。 只不過,明朝后宮也不乏“宵小之輩”,,他們不顧國家和百姓利益,,玩弄權術,欺下瞞上,,將朝廷搞得烏煙瘴氣,。今天要說的一位女性頗受爭議,她便是明憲宗朱見深的萬貴妃,。 萬貞兒與小主子 萬貴妃原名萬貞兒,,生于1430年,山東青州府諸城縣(今山東省諸城市)人,。其父萬貴原是京城縣衙當差的椽吏,,在萬貞兒4歲時由于父親的親屬犯法而被牽連,一家人被貶到霸州生活,。 由于家境逐漸變得困難,,家里人遂將萬貞兒交由自己的同鄉(xiāng)好友帶入后宮中成了一名小宮女。因為萬貞兒嬌小可愛,,聰明伶俐,,所以明宣宗朱瞻基第二任皇后孫皇后便將她留在自己身邊做貼身宮女。 《明史》: 恭肅貴妃萬氏,,諸城人,。四歲選入掖庭,為孫太后宮女,。及長,,侍憲宗于東宮。憲宗年十八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機警,善迎帝意,。 36歲的明宣宗去世后,,孫皇后的兒子9歲的朱祁鎮(zhèn)繼位為帝,是為明英宗,,孫皇后也由此成為孫太后,,開始跟著“三楊”一起輔政,。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9月,“土木堡之變”爆發(fā),,朱祁鎮(zhèn)在宦官王振的攛掇下,,披掛上陣,對陣蒙古部落日漸強大的瓦剌,,不幸的是這次出征卻被對方給俘虜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于少保于謙建議孫太后擁立郕王朱祁鈺暫替皇帝位,,立英宗的長子朱見深為太子,。此時萬貞兒已經(jīng)是19歲妙齡少女,而朱見深還是2歲嬰兒,,孫太后就讓萬貞兒去伺候小太子,。此后兩人便形影不離。 瓦剌首領也先本想“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曾想孫太后和于謙竟然玩了一出換皇帝的把戲,討巧不成,,明英宗朱祁鎮(zhèn)反而成了燙手的山芋,,殺也殺不得,反而成了累贅,,思來想去,,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將朱祁鎮(zhèn)送回大明王朝,。 不過讓朱祁鎮(zhèn)心寒的是,,明朝的大門遲遲沒有向他敞開。其實朱祁鎮(zhèn)還不知道,,明朝已經(jīng)易主,,他不再是皇帝。 兩為太子 很明顯,,景泰帝朱祁鈺已經(jīng)嘗到做皇帝的甜頭,。對于大哥的歸來,他自然不開心,,索性將他囚禁至南宮,。此時,朝廷一幫老臣要么都徹底倒向朱祁鈺,,要么都被景泰帝排擠出權力核心,,包括孫太后,也被排擠,,朱祁鎮(zhèn)勢單力薄,。 非但如此,為了達到自己家國天下的目的,出于私心,,在朱祁鈺當皇帝的第三年,,景泰三年,便將太子朱見深廢除,,改封沂王,,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墒菦]想到,,朱見濟只當了一年太子,第二年就病死了,。 從太子之位到沂王,,伴隨著身份的轉換,朱見深的思想也很受打擊,,期間,,萬貞兒不離不棄,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可見兩人確實有著很深的情義,,畢竟患難見真情。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朱祁鎮(zhèn)通過“奪門之變”(也叫南宮復辟)成功復位,。這一年,10歲的朱見深又被立為太子,,萬貞兒被封為太子嬪,。朱見深的太子之位雖然失而復得,但由于他長期卷入皇位爭奪的漩渦中,,遭受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因此落下了口吃的毛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萬貞兒的照顧下,,15歲的朱見深已經(jīng)成長為陽光大男孩,由于情愫初開,,沒能按捺住自己,,所以朱見深與萬貞兒有了第一次,那時候萬貞兒已經(jīng)32歲,。 正是因為這樣的經(jīng)歷,,才有后面憲宗對萬貞兒寵冠后宮的行為。在第一次碰了太子嬪之后,,朱見深對萬貞兒的迷戀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等到孫太后去世之后,,朱見深直接讓萬貞兒住到太子東宮來,這段風流韻事很多人都被蒙在鼓里,,就連朱見深的母親周貴妃都不知道,。 飽受爭議的萬貴妃 36歲的朱祁鎮(zhèn)駕崩之后,18歲的皇太子朱見深即位為帝,。登上皇位的憲宗皇帝第一件事不是想著治國理政,,而是著手封萬貞兒為皇后。 不過由于一些特殊的政治原因,,周太后沒有批準,。無奈之下,朱見深不得不立宗室女吳氏為皇后,,改立萬貞兒為貴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據(jù)《明史》記載,,年輕貌美的吳皇后沒有打動皇帝,,朱見深依然跟萬貴妃你儂我儂。不知深淺的皇后為了一泄心頭之恨,,竟對萬貴妃予以杖刑,。其實在后宮里面,皇后統(tǒng)領后宮,,想要杖刑一個嬪妃當然不在話下,只不過吳皇后打的可是皇帝日夜寵愛的萬貴妃,,情況就不一樣了,。 果不其然,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受欺負,,身為皇帝的自己怎么能忍,,血氣方剛的朱見深說什么也要廢掉吳皇后。按理說朱見深此舉是小題大做,,因為根本達不到廢后的標準,,后來即便有很多大臣勸阻,朱見深仍然執(zhí)意廢后,。 為了緩和矛盾,,吳皇后被廢之后,周太后又給朱見深找了一個皇后,,只是這個皇后形同虛設,,因為有了“前車之鑒”,,她根本不敢再去招惹萬貴妃。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因為這個新皇后也聽到了一些傳聞,萬貴妃對吳皇后用的是一出“苦肉計”罷了,,或許朱見深對此并不知曉,但依照他對萬貴妃的寵愛程度,,即便他知道真相,,估計對自己廢后一事仍然不后悔,因為他太愛這個亦姐亦母的萬貴妃了,。 史料記載,萬貴妃是一個心狠手辣,,為權和利不擇手段之人。朱見深當皇帝的第二年,,37歲的萬貴妃給朱見深生了一個兒子,,當時兩人非常高興,,朱見深甚至派出使者四處求神拜佛,祈求兒子平安順遂,同時張榜天下自己有后了,。 只可惜,,天不從人愿,,一年后,,她的兒子居然夭折了,。而更讓憲宗傷心的是,萬氏因為生育皇長子時年紀太大、身體已經(jīng)受損,,她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有人說,估計還是萬貴妃殺戮太重,,所以孩子以夭折結束,。《明史》上把萬貴妃描寫成惡女妖妃,,事實果真如此嗎,? 掖廷御幸有身,,飲藥傷墜者無數(shù)。孝宗之生,,頂寸許無發(fā),,或曰藥所中也。 《明史》說,,萬貴妃只要發(fā)現(xiàn)其他宮女嬪妃懷孕,,她都會強令其墮胎,甚至很多妃子都未能幸免,,都被萬貴妃一同誅殺。 史書上還說,,萬貴妃縱容一幫宮內宮外之人在外作威作福,,搜刮百姓錢財,,還殘害忠良,在邊境惹是生非,,致使戰(zhàn)爭爆發(fā)。 佞幸出外鎮(zhèn)守內備供奉者,,如錢能、覃勤,、汪直,、梁方,、韋興……假以貢獻買辦科歛民財……擅作威福戕害善良弄兵構禍,。 真相顯山露水 萬貴妃究竟是不是個濫殺無辜之人,?真相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歷史上的萬貴妃人品很好,,而且他也沒有迫害任何人,。據(jù)記載,,明憲宗朱見深41歲駕崩,一生之中有近20個妃子,,生了14個兒子,,6個女兒。如果萬貴妃是個陰毒之人,,朱見深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妃子和子嗣,。 爭議最大的就是萬貴妃對明孝宗朱祐樘的“迫害”。 當時傳言,,明憲宗臨幸了一個侍女紀氏,成化六年(1470年)七月,,紀氏誕育了憲宗的第三子即朱祐樘。因為朱祐樘是私生子,所以朱見深就將他們母子安排在宮外的安樂堂,,而且此事當然不宜公開。 《明實錄》也記載,,明憲宗也怕萬貴妃知道后傷心,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所以朱見深沒有把這件事告訴萬貴妃,。由此可見,,萬貴妃根本不知道朱祐樘的存在,,也就談不上去殺害他的母親紀氏,。 成化十一年(1475年)四月,,皇宮發(fā)生火災、乾清門受損,,憲宗認為上天以此在警示他,,于是才將朱祐樘早已出生之事生向朝野公開,為皇三子起名為朱祐樘,,并在十一月間立為皇太子,。 皇子身世被公開后,,萬貴妃并沒有像大家所想的那樣羨慕嫉妒恨,她甚至建議吳皇后參與了朱祐樘的撫養(yǎng)工作,,由此可見萬貴妃也并非對吳皇后有什么大的成見。 《明實錄—憲宗實錄》: 皇子聰明岐嶷,,國本攸系,。重以貴妃保護,恩逾己出,。但外議謂皇子母因病別居,,久不得見。宜移就近所,,俾母子朝夕相接,,而皇子仍藉撫育于貴妃,宗社幸甚,。 可以看出,,朱祐樘進宮時由萬貴妃照看,并無加害之意,,同時,,朱祐樘母親紀氏在朱祐樘進宮之前就已經(jīng)病重,處于慎重考慮,,讓她暫時留居安樂堂養(yǎng)病,。 綜合以上信息不難看出,《明史》里的一些記錄并非客觀,,很多史學家查閱大量史料資料,,最終給萬貴妃平了反。 處于嫉妒,,一些野史會收錄宮里那些遭受冷落的嬪妃的言辭,,甚至往萬貴妃身上潑臟水,很明顯,,這些都不是史實,。萬貴妃作為宮女陪伴了朱見深16年,后來以妃子的身份服侍朱見深的時間更是長達23年,,直到萬貴妃58歲病逝為止,。 萬侍長(也就是萬貴妃)去了,我亦將去矣,。 當朱見深得知心愛的人去世時,,他悲痛欲絕??梢钥闯?,兩人早已跨越年齡的限制,,的確是羨煞旁人的真愛。而萬貴妃也并非惡婦,,而是一個賢內助,,一位好妻子。 |
|
來自: liuhuirong > 《明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