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踏入絢爛的歷史星河,望著里面的流光閃爍,,那是無數(shù)英雄豪杰的傳說,。明清交替之際,雄踞東南的鄭芝龍之子鄭森有心報國,,獲賜朱成功之姓名,,世稱“國姓爺”。所謂“國姓”,,即皇族姓氏,,在皇權(quán)大于天的古代,不管皇帝出于什么目的,,臣子能夠被皇帝賜以“國姓”都是一種莫大的殊榮,,既可彰顯臣子的忠義,又能提升臣子的地位,。 就拿“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李績來說,,他原本姓徐,結(jié)果因為被唐高祖李淵欣賞而獲賜李姓,,享“附宗正屬籍”待遇,。后世之人在回顧他的故事時,僅看其“國姓”便能知道他是李唐的親信大將,,是李唐皇帝的“自家人”,。歷史上像鄭成功和李績這樣忠心的“國姓爺”有很多,,但是忠奸難辨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唐朝末年的李茂貞,,他曾雄據(jù)西北數(shù)十年,,不過“十國”之中卻沒他的份。 葬有李茂貞和其妻子的大唐秦王陵 一,、威震西北的“國姓爺”1,、軍功逆襲 李茂貞原名宋文通,河北博野(今保定蠡縣)人,。他年輕時為了混口飯吃,和當時的大多數(shù)人一樣選擇了從軍,,成德節(jié)度使王景崇是他的第一任老板,。鑒于博野大漢作戰(zhàn)勇猛,王景崇后來專門將博野籍的士卒匯編為博野軍,,李茂貞因表現(xiàn)不錯而被任命為博野軍小隊長,。也是亂世造英雄,適逢黃巢率軍逼近潼關(guān),,博野軍奉命前往關(guān)中勤王,,李茂貞自然亦在其中。 公元880年末,,黃巢克潼關(guān),,兵鋒直抵長安,唐僖宗“九重天子去蒙塵,,御柳無情依舊春”,,棄城而逃,時任鳳翔節(jié)度使的鄭畋臨危受命,,以京城四面行營都統(tǒng)和“便宜行事”的權(quán)利來主持關(guān)中平叛事宜,,博野軍因此受鄭畋節(jié)制,鄭畋也成為了李茂貞的第二任老板,。翌年,,黃巢派出5萬大軍進攻鳳翔,李茂貞僅率本部百余人馬便將叛軍誘至鄭畋所設(shè)伏擊圈,,叛軍死傷慘重,,李茂貞也一戰(zhàn)成名。 黃巢之亂 話說國難思良將,,就在唐軍和叛軍僵持時,,朱溫降唐,唐僖宗大喜過望,,除大肆褒獎朱溫外,,還令各路唐軍把握機會,,抓緊反攻。李茂貞在此期間屢立戰(zhàn)功,,被唐僖宗提拔為神策軍指揮使,,由此完成了從藩鎮(zhèn)軍低級軍官到禁軍大將的華麗轉(zhuǎn)變。都知道唐朝后期因皇權(quán)不振,,神策軍名義上直屬于皇帝,,可實際上卻被宦官集團控制,所以李茂貞的第三任老板并非唐僖宗,,而是大宦官田令孜,。 公元885年,唐僖宗在神策軍的保護下重回長安,,別看他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5年,,天下大勢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一,,原本比較聽話的藩鎮(zhèn)不再聽話,,至于不聽話的藩鎮(zhèn)則更加不聽話;其二,,那些原本向朝廷上繳稅賦的藩鎮(zhèn)都不繳了,,比如“河南北、江淮無復上供”,,直接導致朝廷入不敷出,,軍心愈發(fā)不安。朝廷要解決此問題,,只能向藩鎮(zhèn)伸手,,而藩鎮(zhèn)斷不會同意,因此雙方的斗爭讓李茂貞又有了新機會,。 黃巢之亂后的形勢圖 2,、拓展地盤 田令孜首先盯上的是河中節(jié)度使王重榮,他以朝廷的名義要求王重榮把解縣和安邑兩城的鹽池之利上交朝廷,,導致王重榮聯(lián)合李克用等人共抗朝廷,,處于下風的田令孜急忙挾持唐僖宗出京南逃。眼見皇帝再度落難,,神策軍幾乎作鳥獸散,,只有李茂貞等少數(shù)人還守護在皇帝身邊。沒多久,,邠寧節(jié)度使朱玫火上澆油,,擅立襄王李煴為帝,并派大將王行瑜追擊唐僖宗,。 值此危急時刻,,李茂貞再度以少勝多,,仿佛戰(zhàn)神附體,打得王行瑜狼狽而逃,。吃了敗仗的王行瑜不滿朱玫對他的苛責,,接受了朝廷遞出的“橄欖枝”,出其不意地滅了朱玫,,亂事由此而平,。戰(zhàn)后敘功,李茂貞升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并得到了唐僖宗賜姓,,正式開始自己做老板。公元887年,,唐僖宗準備返京,,不料鳳翔節(jié)度使李昌符跳了出來,要把他截在鳳翔,。 喜歡打馬球的唐僖宗 關(guān)鍵時刻又是李茂貞,他被任命為隴州招討使,,率軍攻打李昌符,,經(jīng)過一番苦戰(zhàn),李昌符被滅,,唐僖宗高興之余讓李茂貞頂了李昌符的職,。公元888年,原本想著有良將在側(cè),,可以過幾年安生日子的唐僖宗暴疾而終,,繼任者是他的弟弟壽王李曄,也就是有“唐朝版崇禎”之稱的唐昭宗,。新君未必有新氣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唐已然時日無多,以朱溫和李克用為代表的強藩都在摩拳擦掌,,積蓄力量,。 偏偏朝廷內(nèi)部還不團結(jié),繼田令孜孜之后的權(quán)宦楊復恭大肆打壓異己,,有鑒于此,,李茂貞開始專心搞建設(shè),他一邊對轄區(qū)內(nèi)的重要城池進行加固,,一邊大力疏通從鳳翔到西北和巴蜀等地的隴山道和陳倉道等,,使鳳翔日漸安定繁華,史載其地“民頗安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多年經(jīng)營下,,他的地盤逐漸擴大至四十余州,大體囊括今四川,、甘肅和寧夏各一部,,以及陜西大部,成為大唐西北最強藩,。 鳳翔的地利條件 二,、忠奸難辨的岐王1、挾制朝廷 由于唐昭宗和楊復恭的權(quán)力之爭不斷加劇,,以楊復恭一眾義子和義侄為核心的“楊家班”紛紛作亂,。公元891年,鎮(zhèn)守漢中的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楊守亮(楊復恭之義侄)試圖奇襲長安,,正式和朝廷決裂,。漢中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周邊藩鎮(zhèn)一看這情況,,都打起了搶地盤的算盤,,比如西川節(jié)度使王建(田令孜的義子,后建立前蜀)和東川節(jié)度使顧彥輝等,。 隨著實力大增而野心膨脹的李茂貞同樣不甘寂寞,,他讓朝廷給自己加封一個為山南西道招討使的官職,這樣的話,,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奪取漢中控制權(quán),。可惜唐昭宗出于對他的忌憚,,遲遲不予批準,,心急的他最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王建等人的前面搶占了漢中,。得知消息的唐昭宗有苦難言,,深感李茂貞是個“二五仔”。 李茂貞攻打漢中 面對臥榻之側(cè)的李茂貞,,唐昭宗連番對他進行警告,,可惜李茂貞壓根不聽,雙方甚至打起了口水仗,,李茂貞嘲諷唐昭宗“忝為人君”,、“不計是非”。氣得唐昭宗下旨將其調(diào)任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對此,,李茂貞的言辭更加激烈,他上書直言道,“未審乘輿播越,,自此何之,?”意思是說如果鳳翔沒有他李茂貞,皇帝下次逃跑都沒有地方可去,。話到了這份上,,雙方只有通過戰(zhàn)爭來解決矛盾了。 然而唐昭宗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他就為了出一口氣,不惜把朝廷所剩的一點資源拿去和今非昔比的李茂貞PK,,結(jié)果反被李茂貞教做人,。自此之后,李茂貞幾乎控制了整個朝廷,,只要朝廷有任何讓他不開心的舉動,,比如招兵等,他就發(fā)兵攻打長安,。原本心高氣傲的唐昭宗也沒了脾氣,,不僅不敢有任何“怨言”,還加封李茂貞為岐王,。 李茂貞強盛時的勢力范圍 2,、拒不降梁 眼看唐昭宗備受李茂貞欺凌,最開心的莫過于朱溫了,,他可以正大光明地打著“勤王”的旗號攻略關(guān)中,。如果只是一個朱溫,,李茂貞倒也不懼,,可河東的李克用也把勢力擴張到了鳳翔北邊,讓李茂貞很難集中力量應(yīng)付朱溫,,就連原本是李茂貞手下敗將的王建也橫插一杠,。最后,李茂貞實在是雙拳難敵四手,,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唐昭宗讓給了朱溫,。 公元907年,過足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之癮的朱溫把李唐天子一腳踹開,,建立后梁王朝,。消息傳至鳳翔,李茂貞有些尷尬,,機會是他送給朱溫的,,縱使他有再多不服,可只剩寥寥數(shù)州之地,又能拿什么去再掀風云,?有多少曾經(jīng)和他同朝為臣的節(jié)度使選擇歸順朱溫,?他的路又該怎么走?史載他開朝置員,,將妻子封為皇后,,可他又繼續(xù)沿用唐昭宗的天佑年號,仿佛是大唐最后的守護者,。 來自三個方向的夾攻 直到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滅后梁,,建后唐,他才回歸中原王朝,,被封為秦王,。公元924年,年近古稀的李茂貞壽終正寢,,這在唐末五代亂世中實屬難得,。有人說他沒有自立,且岐國不在“十國”之列,,所以他是大唐的忠臣,。事實又是如何呢?“十國”之說是宋人搞出來的,,其中充滿了春秋筆法,。不光岐國,還有同屬北方的義成鎮(zhèn)和趙國(成德鎮(zhèn))等政權(quán)亦不在其中,。 宋人這樣做的目的不外乎突出宋朝的主角光環(huán),,淡化后唐統(tǒng)一北方的貢獻。如果拿實力來說,,“十國”中的南平,、南楚和閩國等政權(quán)均不如岐國,只因這些政權(quán)的殘余勢力被宋朝所滅,,再不就是像南吳這種拿來標榜南唐得國不正,,畢竟后唐和南唐都是以唐朝繼承者自居。前蜀和后蜀并列的道理也是這樣,,前蜀是被后唐所滅,,后蜀是被宋朝所滅,有了前蜀襯托,,才能貶后唐,,揚宋朝。 勢力范圍大幅縮水的岐國 結(jié)語綜上所述,,李茂貞這個所謂的“國姓爺”不同于李績和鄭成功,,他或許在年輕的時候也曾有過忠君報國的遠大理想,可他后面的所作所為卻絲毫不見“忠誠”,可以說他當時對朝廷的危害遠大于李克用和朱溫等人,,皇權(quán)的尊嚴被他肆意踐踏,,朝廷的最后一絲元氣被他消耗光。他確實沒有坐上皇位,,他的岐國也確實不在“十國”之列,,可這些理由都不足以表明他是忠臣。 不過李茂貞的這種情況在亂世之中也屬正常,,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黃巢之亂后的那些藩鎮(zhèn)之主有幾個是忠臣,?又有多少藩鎮(zhèn)之主想成為李茂貞這樣的強藩,?這種大環(huán)境下,能夠成就一番大業(yè)已經(jīng)是相當不錯了,。正所謂“忠未足以救亂世,,而適足以重非”,積重難返的大唐王朝即使沒有他李茂貞,,也會有其他人挾制朝廷,。簡而言之,李茂貞不失為一代了不起的梟雄,。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鑒》 《新五代史》 《隋唐五代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