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杜子美書室 趙抃 直將騷雅鎮(zhèn)澆淫,瓊貝千章照古今,。 天地不能籠大句,,鬼神無處避幽吟。 幾逃兵火羈危極,,欲厚民生意思深,。 茅屋一間遺像在,有誰于世是知音,?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寫杜詩如同《騷》《雅》,壓制浮薄的世風,,體現(xiàn)出杜詩匡時濟世的特點,。 B.第三句寫天地之間不能容下杜甫的正大之辭,暗含杜甫一生仕途的坎坷不順,。 C.第五句與《登高》中“萬里悲秋常作客”都是寫杜甫因戰(zhàn)亂而飽受流離之苦,。 D.詩人瞻仰杜甫遺跡,題詩于書室,;全詩由詩及人,,既慷慨浩蕩,又深沉有力,。 2.詩歌尾句發(fā)出詰問,,前文已有鋪墊,,是水到渠成的。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B(“不能容下杜甫的正大之辭,,暗含杜甫一生仕途的坎坷不順”錯) 2.①首句寫世風澆淫,世人沉溺其中而不自知,,杜詩為雅正之音,,自然難覓知己。②杜詩藝術(shù)成就極高,,像瓊玉,、彩貝,累累千章,,光耀千古,,常人難及。③杜甫雖受離亂之苦,,但始終抱厚民之意,,憂國憂民,,世上真正堪稱杜甫知音的人并不多,。(6分。每點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