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證多在太陰,,而不是少陰 辨陰陽是通過辨寒熱、虛實達到的,。從虛實角度而言,,陽證的本質是正氣不虛,正邪交爭劇烈,,表現出來的癥狀重,,但并不至于危及生命。比如張飛麻黃湯證的高熱或者承氣湯證的腑實不通,,病情重但不危,,因為正氣不虛,尚能支持一段時間,,所以三陽證的治法都是以祛邪的汗,、吐、下三法為主,,并不扶正,。反之,陰證的時候,,正氣已虛,、陽氣已弱,正虛無力抗邪,,邪氣將很快打敗正氣,,生命危急,,生命死亡之前都是陽虛、陽脫的狀態(tài),,所以三陰證的治法都是扶正祛邪,。因此從病性而言,死證多在陰證,。 從病位而言,,六經體系的病位是三個,分別是表證,、里證,、半表半里證。就像一個國家A(邪氣)侵略另外一個國家B(人體),。戰(zhàn)爭初期都是發(fā)生在邊境線,,類似于正邪交爭于表,就是表證,。只有國家A攻破了國家B的都城,,才算B國滅亡。而戰(zhàn)斗發(fā)生在B國的都城,,就是正邪交爭于里,,就是里證,因此表證的時候不危險,,里證(戰(zhàn)爭發(fā)生在都城)才危險,,才會滅國,因此表證不死人,,死證都在里證,。 因此,我們能夠明確,,死證多在陰證,、里證,就是里陰證的太陰病,。而少陰病是表證,,表證不死人,所以死證多在太陰病而非少陰病,。 2、為何死證條文多冠以少陰病,、多放在少陰病篇,? 表證是正邪交爭于表。表陽證的時候,,正氣不虛,,正邪交爭有力,表證能夠持續(xù)一段時間,。表陰證的時候,正氣本虛,,無力抵御邪氣,,邪氣將很快因為“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所以表陽證(太陽?。┑臅r候,,表證可以持續(xù)一段時間,但表陰證(少陰?。┑臅r候邪氣很快入里,,甚至直中入里傳變?yōu)樘幉。芸彀l(fā)展成危重癥,。這就是為何老年人(陽虛,、陰證),即使一個感冒也會導致死亡的原因,。相反,,平素陽氣旺盛的人的外感,死亡風險就小得多,。 老年人患外感疾病,,兇險程度較年輕人患外感病為重。原因在于老年人陽氣不足,,外感病多表現為少陰病,。西醫(yī)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URB-65評分表中,年齡大于65歲者,,就是一個死亡的危險因素,,這是西醫(yī)的觀察總結。在中醫(yī)看來,,就是大于65歲者,,陽氣已虛,陰證更常見一些,,所以死亡的風險就更高一些,。 所以,死證都放在少陰病篇,,開頭冠以少陰病,,本質在于少陰病在表的時間短,非常容易入里,,傳變?yōu)樘幉?,多死證。因此死證多冠以少陰病,,放在少陰病篇,,都是仲景為了提示我們重視少陰病的治療,,少陰病治療不當,一旦傳入于里陰證的太陰病,,病情就比較危重了,。 3、少陰病容易合病太陰病 282.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看著類似于心煩,、喜嘔,其實不同于少陽病小柴胡湯的心煩喜嘔,。小柴胡湯是半表半里的陽證,,也是有熱的,而這里的欲吐不吐,,不是真正的吐,,而是有想嘔吐的感覺,并無實邪,,所以吐不出來,。也是表證的一個向外的氣機上逆的表現,如第3條的“太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第12條的“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都有嘔的癥狀,也是氣機向上向外的一種表現,。 少陰病是陰證,,提綱條文提到了“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所以本條的但欲寐是少陰病的望診表現,,在五六日的時候,,出現了自利,在白通湯方證已經講過,,自利是屬于里證,,本條的自利,應該是陰證太陰病的下利,,不可能是陽明病的下利,。 小便白,也是陰證的癥狀,。如果有里熱,,小便就會黃赤熱痛等,這里的小便白,,說明無熱證,,屬于寒、陰證,。所以仲景說: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在第56條,說“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小便清,,說明里面沒有熱,,排除了里證的承氣湯證,是里證承氣湯證和表證桂枝湯證的一個鑒別點,。 56.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須發(fā)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在辨陰陽五個要點中提過,渴是辨寒熱,、辨陰陽的一個要點,。 277.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第277條的自利不渴,,自利屬于里證,不渴屬于陰證,,所以是里陰證的太陰病,。 第282條是少陰病,同時有但欲寐,、自利,、小便色白,都是陰證的表現,,所以這里的渴,,不是陽證陽明病的渴,而是陰證太陰病的渴,,是自利導致進一步損傷津液而出現的渴,,屬于津液不足的渴,但本身為陰證,所以口渴必然程度不重或渴喜熱飲,,遠遠達不到陽明病的口渴,,如白虎湯的渴。所以仲景說虛故飲水自救,,這里的虛,,就是陽虛、津液虛,。仲景說“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實際上這里的自利而渴是少陰太陰合病,,渴并非由于熱,而是自利導致的津液虛,。真正的自利而渴是陽明病,。所以我們說:自利不渴者,屬太陰,;自利而渴者,,屬于陽明。 臨床上發(fā)現,,少陰病容易入里傳變?yōu)樘幉?,因為本身少陰病患者的陽氣虛弱。比如林黛玉體質的人,,外感的時候表證時間短,,更容易入里,甚至直中入里,,從而出現胃腸型感冒,。邪氣如水、洼者受之,,哪里虛,,邪氣就往哪里去,傷寒多死下虛人,,就是這個意思,。林黛玉屬于陰證,整個人體都是臟腑功能沉衰不足的,,所以邪氣很快入里,,傳變?yōu)樘幉 7催^來,,太陰病體質的人,,外感的時候也更容易表現為少陰病,這就是為何少陰病篇也反復提到少陰病容易合病有太陰病的下利。 4,、反復強調少陰不可發(fā)汗 表證的治法是汗法,,不當發(fā)汗容易過汗傷陽傷津液,從而由陽證陷入于陰證,,即太陽病傳變?yōu)樯訇幉?。少陰病的本質是津液陽氣不足,解表的時候更要注意微微發(fā)汗,,處處顧護津液,,所以仲景反復強調不可發(fā)汗,其實是不可發(fā)大汗,,因為有表還是要解表的,,但只能微微汗出解表,避免傷津液,。 283.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284.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285.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里,,不可發(fā)汗。 286.少陰病,,脈微,,不可發(fā)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上面幾條條文,,都是錯誤的發(fā)汗,導致更傷津液,。第283條的脈陰陽俱緊,,應該是表陽證的太陽病,,反汗出者,是反大汗出,,就是發(fā)汗太過,、損傷津液與陽氣,陷入于陰證,,成了少陰病,。類似于桂枝加附子湯。 第20條“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加附子湯也是由于過度發(fā)汗,、遂漏不止,,導致亡陽,有陽證陷入于陰證了,。假若表證未解,,就是少陰病,輕者用桂枝加附子湯,,再重用白通湯,,更重舍表救里,用四逆湯或通脈四逆湯,。 第283條的“法當咽痛而復吐利”,。是過汗亡陽、亡津液,,津液虛損不能濡潤而出現了咽痛,,結合第282條,也可以看出,,汗吐下三法用之不當,,更傷津液,津液不足的時候,,也會出現類似于陽熱的癥狀表現,,如自利而渴、心煩,、咽痛等,。 284.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第284條,,少陰病,,咳、下利,、譫語的原因是“被火氣劫故也”,。說明是火熱傷津所致,比如燒針這樣的辦法,,燒針令其汗,、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火氣劫迫導致發(fā)了大汗,、損傷了津液,類同于第283條的發(fā)大汗,,“反汗出者,,亡陽也”,導致損傷津液損傷陽氣,,津液不足則小便無源,,表現為小便難(尿少或無尿),津虛不能濡養(yǎng)則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所以仲景說,,原因在于火氣劫、強責少陰汗,,強發(fā)少陰的汗導致了上述癥狀,。所以本條條文的意思也是強調少陰不能強發(fā)汗、發(fā)大汗,。 285.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里,,不可發(fā)汗,。 少陰病的本質是陽氣、津液不足,,脈應該是脈微細而無力的,,少陰病的治法是汗法,這里卻強調了不可發(fā)汗,,說明已經不是少陰病了,。所以這里的脈細沉數,,應該是脈細沉數而偏有力,存在里熱,,所以說病為在里,,不可發(fā)汗。 286.少陰病,,脈微,,不可發(fā)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本條兩個意思,,1、少陰病的本脈是脈微細,,脈微提示陽氣,、津液不足,所以不可發(fā)汗(發(fā)大汗),。2,、脈微(微弱明顯),是發(fā)汗導致亡陽的表現,。陽已虛,,尺脈弱澀者,,都是虛脈,,不能下之再傷津液。這里仲景說“復不可下之”,,可能會伴有一些下證的表現,,如大便難。 因此,,少陰病篇的一些條文理解起來比較難,,但是從八綱六經角度來看,也容易理解,,我們需要記住,,臨床上,死證都是里證,、陰證,,也就是太陰病。為何死證多在少陰病篇,,多冠以少陰病開頭,,要理解張仲景的良苦用心,。臨床上太陰病體質的人外感更容易表現為少陰病,少陰病的時候更容易入里傳變?yōu)樘幉?,所以臨床上少陰太陰合病也是非常常見的,。少陰病本身陽氣、津液就虛,,所以少陰病的汗法更要強調微微汗出,,所以很多條文都是汗之不當而引起的誤治或壞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