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作者:零度星系(天文在線) 水星西大距>天象指數(shù)★(一般是觀測水星的最佳時機(jī)) 今年共有4次水星西大距,,位在太陽以西,日出時見于東方低空,。與太陽相距分別為22.7°,、27.0°,、18.3°及 21.3°。水星西大距的時間分別為1月2日3:58,,4/30 2:24,, 8/27 4:34,12/15 19:30 ,。 今年最大滿月>天象指數(shù)★★★1月2日 10:24 為今年最大滿月(“超級滿月”),。 今年最大滿月的地心視直徑約為33.56角分。 整夜可見,,入夜東方,,清晨西方。 1月4日14時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天象指數(shù)★流星數(shù)目ZHR~110(顆),,近滿月,,觀察條件不佳。 滿月過后的1月3號,,對于北半球觀測者來說的象限儀流星雨(010 QUA)迎來峰值,,今年流星雨的大幕也由此拉開?;谒郧暗幕貧w數(shù)據(jù)分析,,今年的峰值應(yīng)該落在6:00前后(1月4號)。 1月31日月全食>天象指數(shù)★★★★★(我國可觀賞)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全程可見此番月全食,,全食歷時約1小時16.9分鐘,。 半影食始于31日18時50分、 初虧 19 時 48 分,、 食既 20 時 51 分(月全食精彩部分開始),、 食甚 21 時 30 分、 生光 22 時 8 分,、 復(fù)圓 23 時 12 分,、 半影食終于 2 月 1 日 0 時 10 分。 底圖來自虛擬天文館軟件的模擬 水星東大距>天象指數(shù)★今年共有 3 次水星東大距,,水星位在太陽以東,,日落時見于西方低空。與太陽相距分別為 18.4°,、26.4°,、23.3°。發(fā)生時間分別在 3/15 23:10,,7/12 13:29,,11/6 23:32。 春分與黃道光>天象指數(shù)★3月21日 0:15 春分與黃道光,春分前后可于日沒后 1~2 小時的西方天空看見黃道光,。 黃道光是一些不斷環(huán)繞太陽的塵埃微粒反射太陽的光而成,。 黃道光因行星際塵埃對太陽光的散射而在黃道面上形成的銀白色光錐,,一般呈三角形,,大致與黃道面對稱并朝太陽方向增強(qiáng)。 5月6日寶瓶座 η 流星極大期>天象指數(shù)★流星數(shù)目 ZHR~50(顆),,近下弦月,,觀察條件不佳。 5月6日,,寶瓶座η流星雨(031 ETA)迎來極大,,而5月8日的滿月會對它的的目視觀測造成很大的影響。即便這樣,,我們仍然推薦大家去記錄這次活動:根據(jù)Hutch Kinsman對瑪雅時期關(guān)于寶瓶座η流星雨觀測的研究,,5月4日3時11分 ( = 43.042°)的流量有輕微的增加(由母彗星1P/Halley(哈雷彗星)的公元前164年噴發(fā)物與木星軌道形成1:8共振造成的)。這些塵埃顆粒應(yīng)該很小,。此外,,由于公元218年噴發(fā)物與木星軌道形成1:8共振,其影響會在5月5日分為三次,。第一次出現(xiàn)在13時49分( = 44.441°),,第二次出現(xiàn)在15時34分( = 44.511°),第三次出現(xiàn)在15時35分( = 44.512°),。所有這些顆粒應(yīng)該都很小,。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環(huán)境、再加上月光的干擾,,后兩次增強(qiáng)活動疊加起來的組合可能是最好的觀測機(jī)會,。 木星沖(日)>天象指數(shù)★★★【全年觀測木星的最佳時機(jī)】 5/9 8:39 木星達(dá)到?jīng)_的位置,木星地球,,太陽之間近乎成一直線,。 沖時木星視亮度約-2.5 等,位在天秤座,,視直徑約44.8角秒,。 木星沖的前后數(shù)天都是整夜可觀賞木星的最佳時機(jī)。 夏至>天象指數(shù)★6月21日 18:07 為夏至?xí)r刻,,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日子。 土星沖(日)>天象指數(shù)★★★6月27日 21:28 土星達(dá)到?jīng)_的位置,,土星,,地球,太陽近乎成一條直線。 沖時土星視亮度約0.0 等,,位在人馬座,,視直徑約18.4角秒。 火星沖(日)>天象指數(shù)★★★7月27日13:13火星達(dá)到?jīng)_位置, 為近日點(diǎn)(大)沖,,視亮度達(dá)-2.8 等,,位在摩羯座,視直徑 24.3",。 是近年來火星最為明亮的時期,前后數(shù)天都可以在晴朗少云的夜空中看見它,! 最小滿月>天象指數(shù)★7月28日 4:20 為今年最小滿月時刻,, 今年最小滿月的地心視直徑 約28.97角分。 7月28日的月全食>天象指數(shù)★★★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可見,,東部部分地區(qū)可見月沒帶食,,全食歷時 1 時 43.6 分。 半影食始于 28 日 1 時 13 分,、 初 虧 2 時 24 分,、 食既 3 時 30 分(精彩部分開始)、 食甚 4 時 22 分,、 生光 5 時 14 分,。 8月13日 12時~20時 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期>天象指數(shù)★★★★流星數(shù)目ZHR~110(顆),明亮流星多,。近朔,,觀測條件佳。 可在22點(diǎn)后的下半夜觀賞,。 IMO的觀測發(fā)現(xiàn),,英仙座流星雨平均或“傳統(tǒng)”意義上的極大會在 ≈ 139.8°到140.3°(相當(dāng)于2018年8月13日4時—16時)之間變動。母彗星109P/ Swift-Tuttle(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的公轉(zhuǎn)周期大約為130年,。20世紀(jì)90年代起,,英仙座流星雨就開始產(chǎn)生強(qiáng)烈的活動。最近觀測到的一次增強(qiáng)活動是在2016年,,由于當(dāng)時地球穿過了被分離出來的噴發(fā)物,,出現(xiàn)了一個額外的峰值。這樣的(額外)峰值預(yù)計在2018年并不會重現(xiàn),。相反, Peter Jenniskens表示8月13日大約04時(≈139.79°)地球可能會遭遇英仙座流星群噴發(fā)物,。該噴發(fā)物被認(rèn)為是流星體平運(yùn)動共振積累的結(jié)果。在所給出的傳統(tǒng)峰值到來前,,有必要通過觀測來看看會有什么可察覺的活動發(fā)生,。Jérémie Vaubaillon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古老的噴發(fā)物會在8月13日09時37分造成潛在的額外增加,但無論如何,,這對流量的增加可能十分微弱,,因此很容易在傳統(tǒng)的極大中被遺漏。目視觀測者們應(yīng)當(dāng)把觀測報告分為許多較短的時間段(對于流量和極限星等的統(tǒng)計區(qū)間都不要超過15分鐘),,這樣使得我們得以去探尋噴發(fā)物的特征,。 8月11 日的新月為各種光學(xué)形式的觀測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條件,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qū)對英仙座流星雨的觀測更為有利,,在那里,,輻射點(diǎn)從當(dāng)?shù)貢r間22點(diǎn)—23點(diǎn)開始便處于一個有利的觀測高度并持續(xù)一整夜,。遺憾的是,,這場流星雨在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qū)并不能被很好地觀測到。 金星東大距>天象指數(shù)★★8月18日 1:13 為金星東大距時刻,, 金星位在太陽以東,,亮度-4.5 等。日落時見于西方,。與太陽相距 45.9度,。 海王星沖(日)>天象指數(shù)★9月8日 2:27 海王星達(dá)到?jīng)_位置,視亮度 7.9 等,,位在寶瓶座,,視直徑 2.4角秒。 秋分與黃道光>天象指數(shù)★9月23日 9:54 為秋分與黃道光時刻,, 秋分前后可于日出前的東方天空看見黃道光,。 黃道光是一些不斷環(huán)繞太陽的塵埃微粒反射太陽的光而成。 黃道光因行星際塵埃對太陽光的散射而在黃道面上形成的銀白色光錐,,一般呈三角形,,大致與黃道面對稱并朝太陽方向增強(qiáng)。 金星最大亮度>天象指數(shù)★★9月25日 前后為金星第一次最大亮度,,亮度約-4.8 等,,日落后見于西方低空;11月30日前后為第二次最大亮度,,亮度約-4.9 等,,日出前見于東方低空。 天王星沖>天象指數(shù)★10月24日8:47 天王星達(dá)到?jīng)_的位置,, 視亮度 5.7 等,,位在白羊座,視直徑 3.7",。 火星最接近海王星>天象指數(shù)★12月7日 22:40 火星合海王星,, 兩者相距僅 2角分(滿月視直徑30角分),,火星亮度 0.1 等,海王星 7.9 等,,位在寶瓶座,,傍晚可見于西方低空。 12月14日 20:30 雙子座流星群極大期>天象指數(shù)★★★流星數(shù)目ZHR~120(顆),,近上弦月,,下半夜觀測條件佳。 作為目前全年觀測中最可靠的流星雨之一,,今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可能會在12月14號20時30分迎來極大,。輻射點(diǎn)對于北半球來說,在日落后升起,,從深夜開始,,便處于一個利于觀測的高度;對于南半球來說,,在當(dāng)?shù)貢r間午夜前后才會出現(xiàn),。它會于(當(dāng)?shù)貢r間)凌晨02時左右達(dá)到上中天。即使對于更偏南的地區(qū),,這仍是一場伴隨著明亮,、中速流星的壯觀流星雨。無論觀測方法是否得當(dāng),,它都能讓觀測者們有所收獲,。 近些年,它的峰值在流量和時間方面表現(xiàn)出微小的變化,,過去20年的可靠觀測上報表明,,極大時間都位于=261.5°~262.4°,即2018年12月14日04時~12月15日01時之間,。通常接近峰值的流量幾乎會持續(xù)一整天,,因此,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區(qū)都有機(jī)會欣賞到這場流星雨最壯觀的時段,。流星體流的質(zhì)量分布表明,,暗弱些的流星在目視極大的前一天應(yīng)當(dāng)是最豐富的。2018年的峰值出現(xiàn)在上弦月的前一天,,為晚上留下了一半的漆黑夜空,。 冬至>天象指數(shù)★12月22日 6:23 冬至?xí)r刻, 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日子,。 附注: 流星群的表列時間為預(yù)測極大期發(fā)生的時間; ZHR 意指輻射點(diǎn)在天頂,、且最暗星等達(dá) 6.5 等的最佳狀況下,,每小時可見的流星數(shù)目,。ZHR(Zenithal Hourly Rate)中文規(guī)范名稱為:天頂每時出現(xiàn)率(rate一詞傾向于比率) 參考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