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大幕徐徐拉開,,各味草藥盛裝出場,,請與我一同進入本草世界! 防風 防風是一味微溫的藥,,溫性不強,,所以一般回避了它的散寒功效,僅稱祛風解表,。 功效一,、祛風解表 防風祛風解表的性質是和它微溫的藥性相關的,有人說它藥性微溫,,有人說它甘緩不峻,,因為它有一點甜味,沒有麻黃這么峻烈,,所以它在治療風寒表癥為主的時候,,有時候也可以少量的用于風熱表癥。 但防風用于風熱表證和荊芥用于風熱表證是有本質的區(qū)別的,。荊芥是可以不分癥型,,風熱風寒表證都可以廣泛使用的。而防風本質上是一個發(fā)散風寒的藥,,所以它是以治療風寒表癥為主的,,是辛溫藥,只是溫性不強,,雖然能夠用于風寒表證,,但是比較次要,這也不是它的主要應用方面。 所以防風作為一個發(fā)散風寒的藥,,它的特征就是微溫,,風熱也可以使用。 功效二,、止痛 防風的第2個特性是和它的止痛功效聯(lián)系起來,,它是有明顯止痛作用的解表藥。 風寒證由于寒性收引,,寒主痛,,所以風寒表癥一般頭身疼痛比較明顯,一般的發(fā)散風寒藥在發(fā)散風寒以后,,有利于頭身疼痛的緩解,,但是那些藥沒有直接的止痛作用,止痛效果不夠理想,,達不到臨床的要求,。而防風除了可以發(fā)散風寒以外,它有直接的止痛作用,,它不是因為發(fā)散了風寒以后間接的止痛,,而是直接的止痛,所以風寒以外的一些疼痛癥防風也可以使用,,它是兼有止痛作用的解表藥,。 所以對于風寒表證,頭身疼痛比較明顯的癥狀,,防風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它的這個優(yōu)勢和其他一些兼有止疼效果的藥相比又不是很突出,表現(xiàn)一般,,所以防風的發(fā)汗解表和止痛的效果都很一般,,不是很強。 功效三,、祛風濕 用于風濕痹癥,,防風的這個功效,又稱為祛風勝濕或勝濕止痛,,認為它是一個勝濕的藥,,這兩種表述方法各有利弊,但都可以,。 勝濕的意思就是戰(zhàn)勝了濕邪,,這一點是來源于中醫(yī)藥學當中的取類比象,來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有風的地方含水分的東西就比沒風的地方干得快,,中醫(yī)就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風能勝濕,,就好像是風把濕氣帶走了,這是一個自然現(xiàn)象,。 把這種現(xiàn)象運用到中藥中,凡中藥有祛風的效果,,它就有除濕的作用,。一般習慣上就稱為勝濕,來源于風能勝濕,。 防風的勝濕止痛除了祛風濕以外,,其他因為濕濁內盛引起的病癥也可以用,不論風濕痹癥發(fā)生在全身的哪個部位,,防風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如防風可以治療脾虛濕濁內盛的泄瀉。李東垣特別喜歡使用升陽除濕湯,,利用防風能祛風這種升發(fā)質性,,升發(fā)脾胃的清氣,利用它的勝濕作用來減輕脾胃的濕濁,,所以在一些升陽止瀉的方中用防風來升陽止瀉,,但是防風不是止瀉藥,它是通過它的祛風勝濕作用來止瀉的,。 防風的勝濕,,主要是表現(xiàn)在祛風濕方面,祛風濕是它勝濕的最基本的功效,。 功效四,,止痙 止痙就是息風止痙,是對肢體的抽搐和肌肉的痙攣的一種治療作用,。息風止痙的重點,,實際上是在制止肢體的抽搐,肢體的抽搐,,肌肉的痙攣,,主要是因為肝風內動引起的,肝風內動可以有很多原因引起,,其中絕大部分是由于熱盛生風,。 防風是一個溫性的藥,對于熱癥的這種熱盛生風一般不宜使用,,同時它的止痙作用比較微弱,,所以習慣上避免使用息風止痙,僅用于止痙,。但事實上,,止痙本身就是平息內風,,包含了息風的意思,但是熱證不宜使用防風,。 有些書上寫的祛風止痙,,其實是又能祛外風,又能息內風,。在臨床上見到肢體痙攣抽搐,,既有外風又有內風的現(xiàn)象,就是破傷風,,它適用于偏溫的藥物,,破傷風是先有傷口,中醫(yī)認為是風毒,,經傷口進入人體,,引發(fā)了肝風內動,是一個由外風引發(fā)的內風?,F(xiàn)代醫(yī)學則認為是由于破傷風桿菌從傷口侵犯人體最后引起的一個嚴重的疾病,。新生兒因接生引起的,叫做新生兒破傷風,,中醫(yī)一般稱為7日風或者七風,,這類的疾病也是屬于破傷風。 防風在中藥中,,其他類型的肝風內動沒有使用它的,,主要是用于破傷風這種情況。破傷風的情況是比較嚴重的,,一旦發(fā)生很難治,,如果僅靠防風這類藥物,實際上是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可能會有點效果,,但是不一定能很好解決問題。在當今的醫(yī)療條件下,,一旦發(fā)現(xiàn)有破傷風的傾向,,馬上就應該去注射破傷風疫苗,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破傷風的發(fā)病,。所以防風止痙的功效在現(xiàn)代臨床的使用價值不大,。 防風的味道中有一個甘味,是因為防風能夠解除攣急狀態(tài)的功效,,止痙就是甘能緩的意思,。前人在使用防風的時候,很注意強調它的甘緩不峻的特點,。但是要注意的是防風雖然是甘能緩,,仍然是屬于溫燥的,,所以溫燥藥物應使用的各種注意事項,都適用于防風,。 羌活 功效一,,發(fā)散風寒 羌活是一個祛風和散寒作用都很強的藥,強調它的散寒叫做散寒解表,,準確來說也是發(fā)散風寒,。 羌活在發(fā)散風寒藥中應用非常廣泛,非常重要,。早期的本草書沒有把羌活視為解表藥,唐宋以后才發(fā)現(xiàn)羌活能夠發(fā)散風寒,,是一個很好的解表藥,,一年四季的外感風寒,很多醫(yī)家都喜歡以羌活作為治療風寒感冒的重要藥物,。 前人有對羌活有“卻亂反正之主帥,,非時感冒之仙藥”的評價,是說一年四季各種感冒羌活都有很好的療效,。過去認為麻黃是治療風寒感冒很重要的藥,,自從羌活開始使用后,麻黃的使用率就遠低于羌活,,尤其是風寒感冒,,它是去除外邪最重要最常用的一個藥。當代的很多醫(yī)家都喜歡使用羌活,。 羌活發(fā)散風寒的作用很強,,且兼有很好的止痛作用,風寒感冒的痛癥一般很明顯,,所以它的療效很好,,而且相比下來麻黃有不良反應,如會引起失眠,,高血壓患者要慎用等,。羌活沒有這些不良反應,又不像桂枝那樣容易動血,,而且療效又比其他的好,,所以使用率很高。 在當代臨床上對于羌活的使用還有一個新的傾向性,,對于有些表癥非常重的風熱感冒,,如普通的風熱感冒,但是表癥很重,,臨床醫(yī)生在使用辛涼解表藥時,,在發(fā)散風熱藥和清熱藥中,,加少量的羌活,臨床效果特別好,,比如羌蒲蘭薄湯,,是羌活和蒲公英,板藍根,,薄荷,,牛蒡子加清熱藥大青葉等,這樣在大量的發(fā)散風熱和清熱藥中加一點辛溫的發(fā)散風寒的羌活,,效果很好,,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古方九味羌活湯里面加有黃芩,,適用于兼顧里熱的情況,,如果多加一點黃芩或者把清熱藥多加一點,就可以變成一個辛涼解表的藥,,這種使用羌活的處方的方式很早以前就開始使用了,。 功效二、勝濕止痛,,即祛風濕止痛,。 羌活的祛風濕相對于獨活而言,主要用于上半身,,上半身肩背的風濕痹病相對來說羌活多用,,而下肢腰膝部分獨活用的比較多,所以羌活祛風濕的部位偏于上部,。作為一個止痛藥,,前人認為羌活對于項背的止痛效果最為明顯,但是不能由此認為它只作用于項部,,或者肩背部,,其實羌活的止痛效果是全身性的,但是對于項背的疼痛,,羌活的止痛效果最好,,所以它歸經歸膀胱經和肺經,一是由于它可以治療膀胱經項背的疼痛,,二是由于它可以治療表癥,。 羌活使用時應注意,它是屬于溫燥性比較強比較明顯的藥,,它比防風的溫燥性要強,,所以在使用中,比防風更強調適用人群,,對于那些陰虛,、營血耗傷,、熱癥的病人不要使用,這也是發(fā)散風寒藥的共性,。 |
|
來自: 花無缺3myj1j3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