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里,三個男孩伴隨著音樂做課間操,,動作幅度很大,。 雖然是站在最后一排,,可也是憑著盡情搖擺的舞姿,吸引了網(wǎng)友們的目光,,高呼這就是青春啊,,讓三個男孩原地出道,名字??就叫“后排男孩”,。 而且,,還獲得央視新聞、新華社的關(guān)注,。 據(jù)了解,,“后排男孩”是南京鐘英中學(xué)初二的學(xué)生,學(xué)習(xí)成績都不錯,;最重要的,,性格十分陽光開朗,平時的課間操都是跳得很投入,,活力滿滿,。 看著他們大大方方的樣子,連我這個老母親為之動容,,真的是太喜歡了,。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被繁重的學(xué)習(xí)綁架著,,駝著背,、眼睛呆滯、打著呵欠,,寫不完的作業(yè),,而成績的好壞也成了評判他們唯一的標(biāo)準(zhǔn)。 其實,,孩子的一生路還很長,,而成績只是暫時性的,一個階段性的成果,,并不能作為衡量他們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尺子,。 反而是在失敗面前的抗壓力,樂觀自信地生活,,感恩父母以及身邊人,,這才是一個孩子該具備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 父母愛孩子,,總是傾其所有,希望孩子幸福,。 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孩子有能力,,去面對生活中困難、坎坷,,這才是最重要的,。 抗壓力,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力量,。 孩子因為拼不好玩具哭鬧,,老師的批評幾句就心情不好,學(xué)習(xí)中遇見一點(diǎn)困難就懊惱不已,。 出現(xiàn)這些情況,,說到底都是因為孩子抗壓力太弱。 心理學(xué)上有一種“蛋殼心理”,,說的是人在受到外部壓力時,,會懷疑自己,內(nèi)心極其脆弱,,像蛋殼一樣易碎,。 有這種心理的孩子,一般表現(xiàn)為: 只接受贊嘆,,接受不了反對意見,; 內(nèi)心脆弱,容易被外界情緒干擾,,敏感多疑,; 只接受成功,無法面對失敗的打擊,; 遇到逆境,,容易感到失望,會有極端行為,,甚至輕生,。 不論學(xué)習(xí),還是生活,,遇見困難或者挫折,,都是常有的事,如果孩子的抗壓力弱,,遇見一點(diǎn)事,,不是怨天尤人,就是自怨自艾,,負(fù)能量爆棚,,不僅做不好事,更沒法好好生活,。 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抗壓力強(qiáng)的孩子,,能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用平常心去面對這些不如意的事,全力以赴去面對問題,。 可解決問題又需要孩子的另外一個特質(zhì)——樂觀自信,。 樂觀自信,是孩子成長的助跑器,。 有句話這樣說:“自信可以使一張平庸的臉變得陽光燦爛,!” 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不僅對自己充滿信心,而且對未知的事,也充滿了希望,,這會讓他們在做事時,,更容易取得成功。 電視劇《少年派》里的江天昊,家境殷實,后來因家里的生意失敗了,江天昊也從一個“富二代”變成了一個“負(fù)二代”,,生活一落千丈。 一家三口從之前的豪宅搬進(jìn)小房子里,,但江天昊并沒有因此埋怨什么,,因為他相信只要努力,債務(wù)有一天總會還清,。 他成立了“天昊小廚”,,利用放學(xué)和周末的時間,線上接單,、送貨,,風(fēng)雨無阻,而父母在他的影響下,,也從低落的情緒中走了出來,,信心百倍地從頭開始。 樂觀自信是孩子面對人生中悲傷,、失敗和痛苦等不良事件的武器,。 不管遇見什么樣的難題,樂觀的孩子,,會信心滿滿地面對問題,,不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高估問題的嚴(yán)重性,,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獲得更好的生活,。 而悲觀自卑的孩子,看到的都是各種不公平,,對未來沒有信心,覺得前途渺茫,,可能會因此一事無成,。 甚至,有的孩子還會把自己遇見的困難和苦惱,,歸結(jié)于父母的原因,。 這里不得不提及孩子的另外一個特質(zhì)——懂感恩。 親情不需要回報,,但需要懂感恩,。 莎士比亞在他的《李爾王》中寫道:“不知道感恩的子女,比毒舌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p> 前不久,江蘇連云港,,一個小男孩因媽媽不給他買玩具,,當(dāng)街咬著媽媽的手不松口。 在路人的各種勸說下,,小男孩好不容易才松了口,。 可當(dāng)?shù)弥獘寢屵€是不愿意給他買玩具,扭頭又咬住了媽媽的大腿,,死死地咬住,,說什么都不再松口,這件事還驚動了警方,。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只會伸手跟父母要,哪怕是一次被拒絕,,都無法接受,。 這樣的孩子,成績再優(yōu)秀,,又有什么未來可言呢,? 孩子不懂得感恩,并非全是孩子的錯,,而是父母教育的失職,。 正如畢淑敏說: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周圍的人,,這絕非是成人的自私,而是為了孩子的一世著想的遠(yuǎn)見,?!?/p> 3 高爾基說: “愛自己的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做的事,但如何教育他們,,卻是個嚴(yán)重的問題,。” 孩子的成長之路,,不僅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父母去引導(dǎo)和教育。 首先,,無條件地愛孩子,。 樊登在《陪孩子終身成長》一書中寫到:“親子教育第一根支柱是無條件的愛?!?/p> 父母無條件地愛孩子,,讓孩子有歸屬感,內(nèi)心不孤獨(dú),,這樣才會有強(qiáng)大的抗壓力,。 不要因為孩子聽話了,或者是取得了好成績,,才去欣賞他,。更不要因為孩子不聽話,或者犯錯了,,去打罵孩子,。 我們愛孩子,只因他們是我們的孩子,,沒有任何的附加條件,。 表姐家的兒子,成績很一般,,偶爾,,試卷難度大,分?jǐn)?shù)會考得更難看,,會因此被請家長,。 可表姐從來不會因此責(zé)備孩子,從學(xué)?;貋?,還會給兒子買半只他喜歡吃的烤鴨。 用表姐的話說:“考得好,考不好,,都是我的孩子,。他也努力了,可沒有學(xué)好,,我也不能打他罵他,。” 因成績不太好,,難免會被老師批評,,可表姐的兒子,從來不會像其他孩子那樣生氣,、情緒低落,而是一副“下課后,,我又是一條好漢”的模樣,,根本不妨礙他在體育課上的灑脫。 而表姐兒子之所以抗壓力好,,正是因為表姐對兒子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會把孩子內(nèi)心的力量調(diào)動起來,,讓他自己主動成長,,面對眼前的困難,克服內(nèi)心的恐懼和畏難情緒,。 當(dāng)然,,無條件的愛,并非是溺愛,。 孩子犯了錯,,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評。因為這時的批評是帶有情緒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了,,而沒有一個孩子能接受父母不愛自己。 我們需要的是去修正孩子錯誤的行為,,態(tài)度上理解和接納,。 但是,也要告訴孩子,,這件事你做錯了,。 在《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中寫道: “接受了積極暗示的孩子,即使在成長的道路上遭遇了失敗,,也總會不畏困難,,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然后重新開始?!?/p> 其次,,不包辦,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事,。 劉墉說: “讓孩子有成就感,,比成績更重要?!?/p> 今天我學(xué)會了這個,,明天又學(xué)會了那個,小小的成就感慢慢堆積,,就累積成一座自信的金字塔,。 父母放手讓孩子去做事,會提升孩子的價值感,。當(dāng)孩子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是有價值的時候,,那么,他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會更樂觀和自信,。 山東臨沂一個12歲男孩,會炒很多菜,,一般的家常菜基本上都難不倒他,,之所以會做這么多菜,也是因為媽媽的放手,。 四年級開始嘗試做菜,,媽媽也沒有阻止,而是支持和鼓勵他,,做得越多,,經(jīng)驗越足,會的花樣也越來越多,。 因年齡小,,孩子做事不如成年人那么完美,我們需要做的是,,看到孩子閃光點(diǎn),,并把它放大,這是讓孩子獲得自信最有效的辦法,。 生活中,,父母不吝嗇表達(dá)對孩子的欣賞、坦然說出對孩子的愛,,這樣孩子才會更加自信,、樂觀,。 再次,舍得讓孩子吃苦,。 屠格涅夫曾說:“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xué)會吃得起苦?!?/p> 吃苦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現(xiàn)在孩子上學(xué),基本上都是家長接送,。 可在接送隊伍中,,我經(jīng)常看到一個小男孩,,背著書包,,手里提著水杯,自己走回家,。 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有個女人一直和他保持著不遠(yuǎn)不近的距離。 有一次,,我特意停下來和女人打招呼,問她怎么不直接把孩子送回家,? 她說,,之前她上班,孩子跟著奶奶,,被寵壞了,,一言不合就對奶奶發(fā)脾氣、摔東西,。 現(xiàn)在上學(xué),、放學(xué)都讓孩子自己走,她跟在后面,,保證孩子的安全,,就是想讓他吃吃苦,這樣他才懂得,,之前奶奶來回接送他,、幫他背書包的辛苦。 給這個媽媽的教育方式點(diǎn)贊,,只有這樣“狠心”,,讓孩子吃苦,才能養(yǎng)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父母愛孩子是本能,,而孩子愛父母是能力,需要去培養(yǎng)。 沙拉在《特別狠心特別愛》中曾寫過這么一段話: “父母不忍心讓他們從小體驗生活的艱難,,也不懂在適當(dāng)時機(jī)向他們索要,。因此最終導(dǎo)致子女們一輩子艱難,一輩子朝他們索要,?!?/p>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朋友,陪著孩子一路升級打怪,;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鼓勵他們,指正他們的錯誤,,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 父母愛孩子則為之計深遠(yuǎn)。 真正聰明的父母,,是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內(nèi)心有力量的人,,不僅樂觀自信,能邁過坎坷,、踏過泥濘,;而且懂得感恩,成為一個能溫暖他人,、熠熠生光的小太陽,,這樣的人生才能走得更長遠(yuǎn)。 *作者:多多黛,,80后女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