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人不如求己 從前,有一個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忽然驚奇地發(fā)現(xiàn),,旁邊有個人也在參拜,并且和臺上的觀音菩薩長得一模一樣,。 他就很好奇地問:“您是觀音菩薩嗎?”那人答道:“是的,?!?/p> 他非常迷惑,就問:“您怎么自己拜自己呀,?” 那人回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p> 感悟:孟子講:“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薄短细袘?yīng)篇》中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nèi)松庥龅囊磺心婢澈筒蝗缫?,其實都是自己感召而來的,,都是自己種的因,別人只是緣,,有因有緣才有果,,沒有因,就沒有果,。所以佛家常說:“菩薩畏因,,凡夫為果”,因都是自己種的,,所以我們遇到不如意的時候,,要多反省自己,多修正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求神佛保佑。 二、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感悟:當(dāng)我們遭人誹謗的時候,,你越是解釋,,往往就越解釋不清,好比作繭自縛,,越抹越黑,,還不如不作解釋,由他去,,這樣就好像烈焰焚空,,終將自熄。 當(dāng)我們受人欺辱的時候,,如果奮起反抗,,以牙還牙,很有可能兩敗俱傷,,造成更大的后果,,如果委曲求全,退讓一步,,反而會海闊天空,。當(dāng)年韓信忍受胯下之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不能忍受那個地痞的侮辱,,奮起反殺,,很有可能鬧出人命,吃了官司,,也就沒有后面的豐功偉業(yè)了,。 當(dāng)世人嘲笑、輕賤,、欺騙我們的時候,,我們不但要學(xué)會忍讓、躲避,,還要尊敬他們,,因為這些人是在幫我們消業(yè)。 《了凡四訓(xùn)》上講:“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fā),。”為人處世,,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其他順境,、逆境,,一切都應(yīng)該隨緣,順其自然,。如果自己沒有德行修養(yǎng),,卻被人贊揚,名聲在外,,那并不是一件好事,,往往都會有奇禍發(fā)生;如果自己沒有過錯,,卻遭人誣陷,、誹謗,這也不是一件壞事,,往往后面都會有好事發(fā)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