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立認為:曲藝搞反串戲是畸形產(chǎn)物,從心里不贊成,。但是在40年代,,為了招徠觀眾,他也只能無奈接受,,演過很多次反串戲,。
那時馬三立在天津老城廂北門西寶和軒演出,物價飛漲,,寶和軒的生意不行,,經(jīng)理桑振奎提出演反串戲。馬三立跟女藝人反串《打面缸》《一匹布》《兄妹頂嘴》等鬧劇,。因為相貌原因,,往往馬三立扮演的都是丑婆子、傻楞子一類丑角,。 但是有一次反串戲,,馬三立演得卻是發(fā)自內(nèi)心。他和耿寶林搭檔,,為了多掙點錢,,經(jīng)人介紹,,到東北角大觀樓戲院和南市口中華戲院趕場。在中華戲院演出的是評戲班,,挑大軸的是新鳳霞,,每天馬三立在大軸前面加一段相聲。 按規(guī)矩,,馬三立的錢不由戲院負擔,,而由挑大軸的演員支付。新鳳霞母女很講義氣,,瞧馬三立日子過得苦,,所以總多給他一點錢。所以馬三立格外賣力氣,,拿自己認為最好的段子——《開粥廠》《西江月》《文章會》《賣五器》《吃元宵》《反八扇》等等,,壓住場,好讓新鳳霞好上大軸,。 有一天,,馬三立說完相聲在后臺休息,大軸《孔雀東南飛》就要上了,,新鳳霞的劉蘭芝已經(jīng)扮好,,可是演劉蘭芝媽媽的焦氏演員誤場,前臺,、后臺管事的都急了,。新鳳霞看見馬三立,立即招呼他:“三立過來,,扮個彩旦吧,!”馬三立說:“我可是'棒槌’呀!”新鳳霞說:“沒關(guān)系,,我給你'攢鍋’?,F(xiàn)說現(xiàn)教,救場如救火,!” 馬三立一邊聽新鳳霞說戲,,一邊開臉兒,擦粉,、畫眉,,穿上彩旦的襖褲——惡婆娘焦氏登場,有的觀眾一眼就看出這是馬三立,,他還沒張口,,臺下就笑成一片。雖然馬三立的詞還沒記準,,可也不緊張,,因為反串戲就算撇湯露餡,,大家也能原諒。這場戲總算給應(yīng)付下來了,。 |
|
來自: 積沙成塔0u3svg > 《天津人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