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渾,,唐潤州丹陽人,,祖籍安陸,字用晦,。仕文宗,、武宗、宣宗三朝,。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shù)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 明胡應(yīng)麟謂其云:“俊爽若牧之,,藻綺若庭筠,精深若義山,,整密若丁卯,,皆晚唐錚錚者?!鼻搴戊淘u《灞東題司馬郊園》詩為“不減王右丞”(《唐賢三體詩句法》卷六),。而宋陳師道則云:“后世無高學(xué),舉俗愛許渾,?!?/span> 許渾七律可以作為后人模仿學(xué)習(xí)的對象,,皆因其七律相對工整清麗,不似杜甫義山的高深,,較為容易上手,。 在唱和作品中,經(jīng)常見到“步韻,、次韻,、依韻、用原韻”等字眼,,同是和作,,卻有不同的含義,現(xiàn)將其概念和差別介紹如下: 步韻,、次韻是一個意思,,指與原作韻字相同,次序也不變,?!安健笨衫斫鉃椤安襟E、亦步亦趨”,,“次”可理解為“次序”,。這是一種比較嚴(yán)謹(jǐn)?shù)某褪址ā?/span> 用韻指與原作韻字相同,但先后次序有變化,。如原作用“東,、通、紅”,,和作用“通,、紅、東”,。這種手法常用于原韻字意較窄的時候,,是一種變通辦法。 依韻指與原作是一個韻部,,但韻字與原作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如原作用“東、通,、紅”,,和作用“豐、東,、窮”,。這種手法常用于形式與意境不好統(tǒng)一的時候,也是一種變通辦法,。 步韻是一種在詩詞學(xué)習(xí)過程中,,最能鍛煉文字的駕馭能力的方法,。下面這幾首七律是步韻唐人許渾的習(xí)作,皆因?qū)W習(xí)詩詞不能好高騖遠(yuǎn),,著名詩人的作品咱目前沒有能力去學(xué)習(xí)與模仿,。而中晚唐的許渾作品,,正適合我們?nèi)腴T學(xué)習(xí),。 故洛城 唐 · 許渾 禾黍離離半野蒿,昔人城此豈知勞,。 水聲東去市朝變,,山勢北來宮殿高。 鴉噪暮云歸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憐緱嶺登仙子,猶自吹笙醉碧桃,。 七律 步韻許渾.故洛城 銀洲崖門嘆 落日殘垣亂野蒿,,銀洲湖客息塵勞。 潮聲欲避沉舟朽,,霞色卻迎蒼鷺高,。 影渡塹橋登古堞,詩傳騷客下空壕,。 式微八百年風(fēng)雨,,猶有誰人剪碧桃。 銀洲崖門,,即 厓山 ,。亦稱 厓門山 、 崖門 ,。在 廣東省 新會縣 南大海中,。形勢險要, 南宋 末 張世杰 奉帝 炳 扼守于此,。兵敗,, 陸秀夫 負(fù)帝 炳 蹈海死, 宋 亡,。 清 傅鼎銓 《廣信登舟》詩:“因風(fēng)遙向 崖山 祝,,愿赴澄波伴 宋 臣?!?/span> 塵勞,,泛指事務(wù)勞累或旅途勞累。 前蜀 李珣 《漁父歌》之三:“終日醉,,絕塵勞,,曾見 錢塘 八月濤,。” 宋 秦觀 《滿庭芳》詞之二:“飲罷不妨醉臥,,塵勞事,、有誰聽?!?/span> 式微,,衰微,衰敗,?!对姟ぺL(fēng)·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朱熹 集傳:“式,發(fā)語辭,。微,,猶衰也?!?明 歸有光 《張翁八十壽序》:“予以故家大族德厚源遠(yuǎn),,能自振于式微之后?!?/span> 聞釋子棲玄欲奉道因寄 唐 · 許渾 欲求真訣戀禪扃,,羽帔方袍盡有情。 仙骨本微靈鶴遠(yuǎn),,法心潛動毒龍驚,。 三山未有偷桃計,四海初傳問菊名,。 今日勸師師莫惑,,長生難學(xué)證無生。 七律 步韻韻許渾.聞釋子棲玄欲奉道因寄 江城十載戀禪扃,,白水茶庵尚佛情,。 野客踏春遼鶴遠(yuǎn),老僧敲磬毒龍驚,。 輪回此墮塵中劫,,風(fēng)雨堪傳身后名。 今負(fù)詩題不成意,,一花一葉是人生,。 禪扃,佛寺之門。 唐 獨(dú)孤及 《題思禪寺上方》詩:“攀云到金界,,合掌開禪扃,。” 清 趙翼 《至福寧游望海樓》詩:“歌板新聲催曲部,,弓刀小隊叩禪扃,。”亦指禪房,。 唐 劉禹錫 《贈別約師》詩:“師逢 吳興 守,,相伴住禪扃?!?/span> 遼鶴遠(yuǎn),, 遼東 人 丁令威 ,,學(xué)道后化鶴歸 遼 ,,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唐 劉禹錫 《遙和白賓客分司初到洛中戲呈馮尹》:“冥鴻何所慕, 遼 鶴乍飛回,?!?宋 周邦彥 《點(diǎn)絳唇·傷感》詞:“ 遼 鶴歸來,故鄉(xiāng)多少傷心地,?!?/span> 毒龍,佛教故事,。佛本身曾作大力毒龍,,眾生受害。但受戒以后,,忍受獵人剝皮,,小蟲食身,以至身干命終,,后卒成佛,。見《大智度論》卷十四。后用以比喻妄心,。 唐 王維 《過香積寺》詩:“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span> 南海府罷南康阻淺行 唐 · 許渾 暗灘水落漲虛沙,,灘去秦吳萬里賒。 馬上折殘江北柳,舟中開盡嶺南花,。 離歌不斷如留客,,歸夢初驚似到家。 山鳥一聲人未起,,半床春月在天涯,。 七律 步韻韻許渾.南海府罷南康阻淺行 春江水暖漲堤沙,才綠飄萍夢又賒,。 萬里船開垂柳岸,,一聲龍笛落梅花。 離歌腸斷云浮日,,去路人生客即家,。 候鳥風(fēng)波兩相蹌,眼前無處不天涯,。 龍笛落梅花,,即《梅花落》。古笛曲名,。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鸚鵡杯中浮竹葉,,鳳凰琴里《落梅花》?!?唐 李白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詩:“ 黃鶴樓 中吹玉笛,, 江 城五月《落梅花》?!?宋 司馬光 《塞上》詩之四:“不堪聞曉角,,吹盡《落梅花》?!?/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