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長宏 2023年3月3日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y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y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癥”,、“診法”、“論治”及“養(yǎng)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yī)學,呈現(xiàn)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yī)學模式”(另據現(xiàn)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其基本素材來源于中國古人對生命現(xiàn)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饵S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yī)學著作,被稱為醫(yī)之始祖,。《黃帝內經》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醫(yī)學巨著,,集漢以前醫(yī)學之大成,。它的成書標志著我國古老的醫(yī)學體系,由單純的醫(yī)療知識積累,,發(fā)展為系統(tǒng)的醫(yī)學理論,,是中醫(y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標志。一直以來被尊為“醫(yī)學之宗”,、“群經之祖”,。 《黃帝內經》還是養(yǎng)生保健的鼻祖?!饵S帝內經》開篇是上古天真論,,講的是如何正確養(yǎng)生保健,,以活到天年。天年就是人的自然壽命,,即120-150歲,。幾千年來,《黃帝內經》的醫(yī)學理論,,一直指導著中醫(yī)理論的發(fā)展和中醫(yī)臨床實踐,。中國歷代名醫(yī)都是在《黃帝內經》的理論指導下,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醫(yī)的,。比如“經方之祖”漢代醫(yī)圣張仲景,其撰寫的《傷寒雜病論》,,就是繼承了《黃帝內經》的醫(yī)學成果,。 【黃帝內經-靈樞·背俞篇-128-原文(51)】 黃帝問于歧伯曰:愿聞五臟之腧,,出于背者,。歧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間,,心腧在五焦之間,膈腧在七焦之間,,肝腧在九焦之間,,脾腧在十一焦之間,腎腧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輸也。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之,,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黃帝內經-靈樞·背俞篇-128-譯文(51)】 黃帝問岐伯道:我想知道五臟的腧穴都出于背的什么部位,。 岐伯說:背中大腧在項后第一椎骨下的兩旁,,肺腧在第三椎骨的兩旁,心腧在第五椎骨的兩旁,,膈腧在第七椎骨的兩旁,,肝腧在第九椎骨的兩旁,脾腧在第十一椎骨的兩旁,,腎腧在第十四椎骨的兩旁,,這些腧穴都是挾持脊柱兩旁彼此相距三寸。如果想檢驗穴之所在,,就用手按壓其部位,,病人感到里面酸痛,或是原有酸痛,,通過按壓此處而緩解,,就是腧穴所在。用腧穴治病,,可以使用灸法,,不可貿然使用針刺之法。在取用腧穴進行灸療時,,邪氣盛的就用瀉法,,正氣虛的就用補法。用艾火行補法時,,不要吹艾火,,要讓艾火自然燃燒和熄滅;用艾火行瀉法時,,要急吹艾火使燃燒旺盛,,然后拍艾條,待其火苗滅后再灸,。 【黃帝內經-靈樞·衛(wèi)氣篇-128-原文(52)】 黃帝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氣內干五臟,而外絡肢節(jié),。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wèi)氣;其精氣之行于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huán)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竊之。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于門戶,;能知虛石之堅軟者,知補瀉之所在,;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于天下。 歧伯曰:博哉,!圣帝之論,。臣請盡意悉言之,。 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標在背輸與舌下兩脈也,。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腧也。足陽明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頰挾頏顙也,。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標在背腧與舌本也。 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后,,標在命門之上一寸也。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后上角下外眥也。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鉗上也,。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動也,。手少陰之本,在銳骨之端,,標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下三寸也,。 凡候此者,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故石者,,絕而正之,虛者,,引而起之,。請言氣街,胸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于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沖脈于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于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針,,必先按而在久應于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頭痛眩仆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痛可移者,,易已也,;積不痛,難已也,。 【黃帝內經-靈樞·衛(wèi)氣篇-128-譯文(52)】 黃帝說:五臟是藏精神魂魄的,,六腑是納受水谷而且消化、輸送它們的,。水谷化生之氣,,內則入于五臟,外則布覆于四肢百節(jié),。其中流布淺表,、不循經脈而行的浮氣,,叫做衛(wèi)氣,;行于經脈之中的精氣,叫做營氣,。陰陽相互隨逐,,內外相互貫通,象圓環(huán)似的無頭無尾,,不停息地渾然流動,,誰能窮其究竟!然而,,它們區(qū)分為陰陽,,俱都有標有本,有虛有實,,各有其循行,、經歷之處。能辨別陰陽十二經脈,,便可了解疾病發(fā)生的原因,;能候察,、診知虛實所在之處,便可尋找出發(fā)病部位在上還是在下,;知道六腑之氣往來運行的路徑,,就知道怎樣解開結聚,使腧穴暢通,;能了解虛實的屬堅還是屬軟,,就知道哪里該補,哪里該瀉,;能知手足六經的標部與本部,,便可對天下疾病了然于胸,沒有疑惑了,。 岐伯說:你以上所論,,真是廣博啊,!讓我來緊接你的論述,,更詳盡地談一談。 足太陽經脈之本,,在足跟以上五寸處,,其標在左右兩絡命門的睛明穴。命門,,指眼,。足少陽經脈之本,在竅陰穴,,其標在窗籠之前的聽宮穴,。窗籠,指耳,。足少陰經脈之本,,在足內踝上二寸處的交信穴,其標在背部腎腧穴及舌下兩脈的廉泉穴,。足厥陰經脈之本,,在行間穴上五寸處的中封穴,其標在背部肝腧穴,。足陽明經脈之本,,在厲兌穴,其標在頰下夾喉顙處的人迎穴,。足太陰經脈之本,,在中封穴前方向上四寸處的三陰交穴,其標在背部脾腧穴及舌根處。 手太陽經脈之本,,在手外踝之后的養(yǎng)老穴,,其標在命門的睛明穴之上一寸處。手少陽經脈之本,,在手小指次指之間向上二寸處,,其標在耳后上角的角孫穴及下外眥的絲竹空穴。手陽明經脈之本,,在肘骨之中的曲池穴,,上至臂臑處;其標在額下,,與夾耳兩旁的頭維穴會合,。手太陰經脈之本,在寸口中的太淵穴,,其標在腋下動脈天府穴,。手少陰經脈之本,在掌后銳骨之端的神門穴,,其標在背部的心腧穴,。手心主經脈之本,在掌后腕上二寸兩筋間的內關穴,,其標在腋下三寸的天池穴,。觀察這十二經脈標本虛實的病變,凡本部陽虛的就會發(fā)生寒厥,,凡本部陽盛的就會發(fā)生熱厥,,凡標部陰虛的就會發(fā)生眩暈,凡標部陰盛的就會發(fā)生熱痛,。對實癥,,就應瀉除邪氣以制止其發(fā)展;對虛癥,,就應導引正氣而使之充實,。 讓我再談談氣街。胸氣有它所行的街道,,腹氣有它所行的街道,,頭氣有它所行的街道,,脛氣有它所行的街道。氣在頭部的,,其氣終止于腦的百會穴,;氣在胸部的,其氣終止于胸前兩膺與背部肺腧穴,;氣在腹部的,,其氣終止于背部的脾腧穴與沖脈,,以及肚臍左右動脈的肓腧、天樞等穴,;氣在脛部的,,其氣終止于氣沖穴與承山穴及足踝上下處,。取以上這些穴位針刺時,,要用毫針,,而且一定先要用手指按壓較長時間,等到氣至應手,,才可施針予以補瀉,。這些穴位主治的病癥,有頭痛,、眩仆,、腹痛、中滿,、暴脹以及初起的積聚等癥。疼痛部位可以移動的,,容易治愈;如果積聚處不痛,則難以治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