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學(xué)習(xí)之九十三 才與牡丹一并開 徐凝很有才華,但他潔身自好,,不善于交際,。他沒有朱慶馀給張籍行卷的勇氣,自然也沒有想去拜拜“舅姑”,,初到長安一事無成,,只好無可奈何回家去,臨別時給白居易寫了一首辭行詩,。 自鄂渚至河南將歸江外留辭侍郎 唐 徐凝 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無人重布衣。 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游子白身歸,。 從這首詩可以看出他對當(dāng)時不重真才實(shí)學(xué)社會現(xiàn)象的不滿,也看出他和白居易之間的友誼,。其實(shí),,白居易是從欣賞徐凝的詩開始對徐凝有好感的。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在開元寺賞牡丹又見到了徐凝,,想起他們曾經(jīng)在長安一起觀賞牡丹的情景,談笑風(fēng)生,,樂在其中,,尤其是徐凝寫的一首牡丹詩,深得白居易的贊賞,,元稹對這首詩也評價不錯,,這也為徐凝的名氣增加了砝碼。 題開元寺牡丹 唐 · 徐凝 此花南地知難種,,慚愧僧閑用意栽,。 海燕解憐頻睥睨,胡蜂未識更徘徊,。 虛生芍藥徒勞妒,,羞殺玫瑰不敢開,。 惟有數(shù)苞紅萼在,,含芳只待舍人來,。 寫牡丹的詩很多,,但徐凝這首有自己的特色,他字面上看是在寫牡丹,,實(shí)則以牡丹自喻,。 詩一開頭就交代了牡丹本是北地的花,,當(dāng)時在南方還是不易種植的,但是開元寺的僧人們忙里偷閑,,用心栽培,還是培育出色澤鮮艷的牡丹花,。這里的“知難種”和“用意栽”形成鮮明的對比,,試想一下,花這樣,,培養(yǎng)人是不是也一樣呢,? 接下來,徐凝沒有直接描寫牡丹“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fù)深”的艷色,,也沒有寫“乍斂看如睡,初開問欲應(yīng)”的嬌態(tài),,而是劍走偏鋒,,通過燕子和蜜蜂的表現(xiàn)予以襯托,燕子頻頻來顧,,蜜蜂流連忘返,,就是對牡丹最好的評價。徐凝的這一句和韓愈的“雙燕無機(jī)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jīng)營”站在了同一視角,,同樣都注意到了燕和蜂。只是徐凝這里的“未識”多了一份懷才不遇的無奈,。 以燕和蜂襯托似乎還不滿足,,徐凝又拉來芍藥和玫瑰。人稱芍藥為花相,,它就是陪伴牡丹的,,那為什么說是“虛生”呢?別忘了,,芍藥是以塊根入藥的,。“疑香薰罨畫,,似淚著胭脂”的芍藥,,雖然花色也美麗引人,但比起牡丹還是遜色,,就連“風(fēng)信翻霞錦,,天香綴露珠”的玫瑰,見到牡丹也不得不退避三舍了,。 通過中間兩聯(lián)的擬人化渲染,,牡丹的形象已經(jīng)非常豐滿了,。最后慨嘆,只有園子里那幾朵沒有綻開的蓓蕾,,暗含芳香,,默默地等待著我的到來。這里已經(jīng)是情景交融,、物我一體了,,美麗的牡丹在等待著知己的到來,牡丹要把自己的美麗和芳香奉獻(xiàn)給知己,。這是一個仕途坎坷的人對世道的慨嘆,,也是他對前路渺茫的一絲期盼。 牡丹依徐凝韻 張項(xiàng)學(xué) 一從落地拒塵埃,,欲得天時南北栽,。 紫蝶風(fēng)前曾眷顧,青衣月下亦迂徊,。 已成書卷亳州舉,,難抗皇威雪地開。 歷盡寒霜憂散去,,春晴自有燕飛來,。 注:頸聯(lián)指亳州書生以牡丹花瓣書文中舉和武則天令百花雪夜開放事。 2023/0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