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一直在說行善事,?怎么做呢?在書中對后人有非常清晰的解釋,,摘抄下來,,以做參考 凡是有財有勢的人,要想行善立德都很容易,,容易而不去做,,那是自暴自棄,。貧賤的人要行善修福是很難的,很難而去做了,,這就非常難能可貴了,。 順其自然地幫助別人,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大概而言,,有十種: 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 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 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 第七,,舍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 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 1.什么叫與人為善?從前舜在雷澤,,看見打魚的人都選潭深魚多的地方,,而年老體弱的人只能在水流湍急的淺灘里捕魚。舜看到后,,非常不忍心,。于是,自己也去打魚,,見到有人爭搶有利位置,,不加任何評判,好像沒有看到一樣,,但見到有人謙讓有利位置,,就大加宣揚并且自己馬上效法,。過了一年,大家都把潭深魚多的地方相互謙讓,。當時,,以舜的聰明智慧,難道不能說幾句話來教導大家,?但他不用言語教導,,而是以身作則來轉變大家的思想行為,真是用心良苦,。 我們處在社會風氣敗壞的年代,,不要以自己的長處來掩蓋別人的優(yōu)點,不要以自己的善行去和別人相比較,,不要以自己的才能去為難別人,。收斂才智,虛懷若谷,,就像是一個普通人一樣,。見到別人的過失,應當有所包涵,,為他掩蓋,,可以讓他有改過的機會,也能夠讓他有所顧忌而不敢放縱,??吹絼e人有一點點的長處值得學習,有一點點的善行值得記錄,,都應該放下成見,,向他們學習,并要為他們贊嘆且廣為宣傳,。在平時的生活里,,一言一行,都不為自己的私利起念,,全是為社會樹立典范,,這就是君子天下為公的氣度。 思考:最近自己在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時,,還會有那種嫉妒或者不想承認的念頭,,所以說還是要與人為善。要記錄下別人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善行或者優(yōu)點,,放下成見,,并且虛心向他人學習。并且為他們的優(yōu)點贊嘆,,并且廣為宣傳 2.什么叫愛敬存心,?君子和小人,,從表面看,很容易混淆,,唯有存心這一點,,善惡相差懸殊,像黑白那樣截然不同,。所以說,,君子之所以和一般人不一樣,在于他的存心,。君子所存養(yǎng)的心,,只是敬人愛人的心。人與人之間有親疏貴賤的分別,,也有智慧和愚昧,、賢能與不肖的分別,千差萬別,,但都是我們的同胞,,都是人類這個整體,難道不應該相互敬愛嗎,?愛敬眾人,,就是愛敬圣賢,能夠和眾人的心相通,,也就是和圣賢的心相通。為什么呢,?圣賢的志向,,本來就是想要世上的人能夠各自找到合適自己的生活,各得其所,。我們敬愛世間的人,,并且能夠讓他們安穩(wěn),就是代替圣賢使他們安穩(wěn),。 思考:那我覺得我可能存心就沒有那么君子,,可能還會有那種競爭的心理,所以讓世人都能夠各自找到合適自己的生活的心,。 3什么叫成人之美,?一塊藏有玉的石頭,如果扔到了垃圾里,,就成了斷磚爛瓦,。如果把它精心雕琢,就成了貴重的玉器,。所以,,凡是見到人做善事,,或這個人的志向有可取的地方,就應該引導和扶持,,極力成就他,。或者稱贊鼓勵,,或者為他提供幫助,,或者為他辯白誣陷毀謗,一定要使他有所成就,。 人們一般不喜歡異類,,鄉(xiāng)里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善人就會成為異類受到排斥,。所以,在世俗社會,,善人常常難以立足,。何況有才華的人又往往剛正不阿,不講究世俗的禮儀等形式的東西,,很容易受到指摘,。做善事易失敗,行善的人經(jīng)常受到毀謗,。只有那些德高望重的人能夠改變這種風氣,,輔助善人行善,這樣的功德十分宏大,。 4.什么叫勸人為善,?生而為人,誰沒有良心,?只是世路漫漫,,很容易迷失。我們和別人相處,,方便的時候一定要盡力提醒對方,,讓他從迷惑、迷霧里看清真相,,好像有人在長夜里沉睡做夢,,我們讓他醒悟過來;又好像有人陷于煩惱的糾纏,,我們給他一劑清涼劑讓他跳出煩惱的泥潭,。這樣的恩惠最為博大。 韓愈說:“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保垡馑际?span>我們用言語可以勸解眼前的人,用書可以勸解后世百代的人,。]這和與人為善相比,,似乎形跡露于外,但如果對癥下藥,,也會有奇特的效果,,所以,不可以廢除,。但這種方法在運用的時候,,要注意兩點:第一,失人,,就是有的人我們可以和他交談卻不去和他交談,,這叫失人;第二,,就是有的人我們不可以和他交談卻和他交談,,這叫失言。如果有了失人失言的情況,,我們應該反省自己的智慧是不是還不夠,。 思考:有的人本來能和他交談讓他變得更好地,就應當去做,,帶著一份使命感去做,。 有的人就算和他交談也不會變得更好,那就不應該去,。所以要時刻反省自己的智慧要說給能聽懂的人聽,。 有點像孔子說的,有的事情如果這個人不應該知道,,那就不能對他說。如果這個人應該知道這件事情,,就算是被告知不能跟他說,,那你也應該去主動告知他。 5.什么叫救人危急,?不管什么人,,都不可能一輩子順風順水,總有困頓挫折的時候,。遇到了困難中的人,,應當像自己也在痛苦中一樣,趕快設法幫助他?;蛘吲闼f說話,,幫他舒緩心中的壓抑。或者從其他方面救濟他來緩解他的困苦,。崔子說得好:“恩惠不在于大小,,只要救人于危急就可以了?!边@真是仁人所說的話?。?/p> 6.什么叫興建大利,?小到一鄉(xiāng)之內,,大到一縣之內,凡是有利于大眾的,,都應該去興建,。或者開渠導水,,或者筑堤防患,,或者修建橋梁,以方便大家交通來往,;或者施舍茶飯,,以救濟挨餓的窮人。只要有機會就勸導大家,,一起協(xié)作興修利民工程,、事業(yè),要不避嫌,,不辭辛勞,。 7.什么叫舍財作福?佛門的修行里,,以布施為先,。所謂布施,不過就是一個“舍”字而已,。通達的人,,向內,舍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向外,舍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一切的東西,,沒有舍不得的,,都可以放下。如果一下子做不到這一層,,那么,,可以先從布施財物做起。活在世上,,以衣食最為基本,,所以大家把財物看得最為重要。如果我們大家把看得最為重要的東西看得不重要,,隨時可以舍出去,,那么,對內我們就可以破除吝嗇之心,,對外我們就可以救人于危急,。起初會比較勉強,最終一定會做得心安理得,,從而洗滌自己的心靈,,去除自己的執(zhí)念。 8.什么叫護持正法,?法,,是萬物生靈的眼目。沒有正法,,怎么去恭敬贊頌天地之大德呢,?怎么使天地萬物有序地化育成長呢?怎么掙脫世俗的束縛呢,?怎么能夠在入世與出世之間自在游走呢,?所以,凡是見到供奉圣賢的廟宇,,以及經(jīng)書典籍,都應當敬重而加以修繕保護,。至于弘揚正法,,報答佛祖的恩德,尤其應當勉勵。 9.什么叫敬重尊長,?家庭的父兄,、國家的君長,以及一切年事高,、德行高,、見識高的人,我們都應該恭敬對待,。在家里侍奉父母,,要和顏悅色、柔聲下氣,,養(yǎng)成習慣,,以成本性。這叫和氣感通上天,。在外侍奉君王,,每做一件事,不要以為君王看不見而恣意妄為,。每刑訊一個人,,不要以為君王不知道而作威作福。侍奉君王就像侍奉上天一樣,,按照古人的說法,,這一點最能影響人的陰德。試看忠孝之家,,子孫沒有不連綿不斷而且興隆昌盛的,。所以,一定要格外謹慎小心,。 10.什么叫愛惜物命,?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惻隱之心,。求仁的人要追求的就是這個惻隱之心,,積德的人積累的,也是這個惻隱之心,。周代的禮法,,早春的時候,祭祀用的牲畜不用母的,。孟子說君子要遠離廚房,,不過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惻隱之心。因此,,從前的君子就有四不食之戒:第一,,聽到宰殺的聲音不吃,;第二,看見了宰殺的場面不吃,;第三,,自己喂養(yǎng)的動物不吃;第四,,專門為自己殺的動物不吃,。修行的人如果不能徹底斷了肉食,那么,,不妨從這四不吃做起,。
善行無窮無盡,,很難一一羅列。不過,,如果真正從這十個方面去做并推而廣之,,那么,德行就可以完備了,。 圖片來自于《秘密實踐版》 我的行動計劃: 1.見到他人的過失,,要有所包涵,,為其遮掩。 2.看到別人有一點點的長處值得學習,,有一點點的善行值得記錄,都應該放下成見,,向他們學習,,并要為他們贊嘆且廣為宣 3.在平時的生活里,一言一行,,都不為自己的私利起念,,為社會樹立典范 4.存心要善,要為別人好,,不能光想著自己 5.見到人做善事,,或這個人的志向有可取的地方,就應該引導和扶持,,極力成就他,。或者稱贊鼓勵,,或者為他提供幫助,,或者為他辯白誣陷毀謗,一定要使他有所成就,。 6.要用言語勸解眼前人,,讓他們從迷茫中走出來,變得清醒 7.想辦法盡自己能力幫助別人:陪伴,,開解安慰,,或者錢財 8.先從布施財物開始 9.忠誠 10.保護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