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黃袍加身”,很多人都會認為是宋太祖趙匡胤首創(chuàng),,但實際上,,趙匡胤也只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 在他之前,,有一個“猛人”,,才是開創(chuàng)“黃袍加身”的鼻祖,。 并且,,趙匡胤能登上皇位建立大宋朝,從根兒上來講,還得感謝這個人,,換而言之,,沒有這個人,就沒有趙匡胤的大宋,。 這個人是誰呢,?沒錯,正是后周太祖的郭威,。 郭威小名“郭雀兒”,,祖籍為邢州堯山縣(今河北隆堯縣),而要說起來他的人生經(jīng)歷,,那也算是一部妥妥的勵志史,。 郭威的父親,名為郭簡,,曾是五代十國時期,,后唐太祖李克用麾下一名猛將,跟隨李克用東征西討,,立下不少功勛,。 并且,由于戰(zhàn)功顯赫,,因此被李克用封為順州刺史,。 但俗話說“善水者溺,善馬者墜”,,郭簡也沒能逃脫這個命運,,最終,他還是死在了一次混戰(zhàn)之中,。 郭簡死時,,郭威方才兩歲,而更為不幸的是,,在之后郭威之母王氏,,帶著郭威逃奔潞州的路上,也因病去世了,。 這么一來,,郭威就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孤兒。 如果放在太平盛世,,那么有親戚幫襯者,,那倒也沒什么,但當時正值唐末亂世,,人人尚且不能自保,,誰還有精力去照顧和撫養(yǎng)郭威這個父母雙亡的小孩子呢,? 因此,當時的郭威,,真可謂是凄慘至極,。 最終,郭威在幾經(jīng)輾轉(zhuǎn)之下,,投奔至后唐捧圣軍使常思門下,,而常思看這個孩子可憐,也就收養(yǎng)在身邊,,這才得以讓郭威長大成人,。 不過,常思也僅僅是不讓郭威餓死而已,,至于教育什么的,,根本沒有。 因此,,郭威在少年時期,,就染上了一身的“壞毛病”,比如好斗,,喜歡賭博,,另外還好喝酒,總之就是一派“街溜子”作風,。 但好在一點,,郭威這個人三觀比較正,遇到不平之事,,很愿意出手相助,,比如他曾經(jīng)看到一個屠戶欺行霸市,眾人都畏懼其跋扈而不敢言語,,而郭威趁著酒勁,,上去找這人理論,最終一刀結(jié)果了這個屠戶的性命(具體情節(jié)可以參照《水滸傳》里魯智深拳打鎮(zhèn)關西),。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導致郭威被抓進大牢,著實蹲了一陣子,。 后來,,還是澤潞節(jié)度使李繼韜看郭威此人膽識過人,因此便出手相救,,最終讓郭威恢復了自由身,,若非如此,估計郭威后半輩子都在大牢里度過了,。 出獄之后,,郭威開始跟著李繼韜混,,而不久李繼韜被后唐的唐莊宗李存勖派兵攻滅,因此,,郭威又成了李存勖部下,。 由于郭威表現(xiàn)出色,,沒過多久,,就被李存勖編入自己的親軍之中,擔任“從馬直”,。 而在此期間,,郭威遇到了足以改變他人生的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也是郭威一生中的最愛,。 她就是郭威的老鄉(xiāng),同樣出身于邢州堯山的柴氏,。 柴氏是當?shù)氐暮篱T世家,,總之祖上也算是曾經(jīng)“闊過”,雖說到了柴氏這一代,,家境有些中落,,但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此柴家也算是在當?shù)厥植诲e的家族,。 原本,,這樣家族中的千金,與郭威這種一窮二白,、身無長物的“街溜子”,,是不會有什么關系的,但是命運就是這么奇妙,。 根據(jù)《東都事略》等史籍的記載,,柴氏在年方二八時,先是嫁給了李存勖,,也就是后唐的唐莊宗,,成為李存勖的妃子之一。 而她嫁給李存勖,,比郭威成為李存勖的親軍要稍早一些,。 之后,在公元926年,,由于魏州的魏博軍在貝州等地發(fā)生嘩變,,并相繼占據(jù)了多個城鎮(zhèn),因此李存勖不得不調(diào)兵開始平叛,。 最開始,,李存勖是打算自己親征,,但在大臣的勸阻下,最終打消了這個主意,,派自己的干兄弟李嗣源(李克用養(yǎng)子)率兵前去平定這場叛亂,。 結(jié)果,李嗣源剛到魏州,,就遭遇了親軍叛變,,隨后又被劫持,之后幾經(jīng)輾轉(zhuǎn),,居然與叛軍開始合作,,準備推翻李存勖。 而李存勖這邊,,更是麻煩不已,,他計劃發(fā)兵征討李嗣源,結(jié)果還沒等開戰(zhàn),,其部下突然發(fā)動叛亂,,最終導致李存勖死于混戰(zhàn)之中。 之后,,李嗣源登基,,成為后唐新的皇帝,即后唐明宗,。 這么一來,,曾經(jīng)李存勖的后宮妃子,自然就被一一遣散,,而柴氏同樣如此,,因此,柴氏不得不返回娘家,。 而在她返回娘家的路上,,卻遇到了郭威。 據(jù)說在當時,,天降大雨,,柴氏一行人便暫住于旅舍,這一日,,郭威從旅舍門前經(jīng)過,,而柴氏看他身軀偉岸、形貌不凡,,當即便有了愛憐之心,,并生出了嫁給他的心思。 期間,,柴氏的父母還頗為不同意這門婚事,,但柴氏堅持認為郭威將來必成大器,,因此在她的堅持下,最終嫁給了郭威,。 這便是郭威的第一任妻子,,雖說是個二婚之身,但并沒有影響兩人之間的感情,,并且,,柴氏在之后與郭威夫唱婦隨,同時還拿住金帛資助當時窘迫的郭威,,總之就是對郭威極好,。 但可惜的是,,柴氏是個福薄之人,,嫁給沒幾年便因病去世,也正是因為心中懷著對亡妻的百般愧疚,,因此郭威在當了皇帝后,,不僅追封柴氏為皇后,且一直到死,,都沒有再立新的皇后,。 當然,這都是后話,,畢竟在柴氏去世之際,,郭威還是一個“打工仔”,當時的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當上皇帝,。 至于他為何會從一個“打工仔”,最終成為皇帝的,,還得從后唐莊宗李存勖死后,,明宗李嗣源登基后說起。 李嗣源登基時,,本身就已經(jīng)年近六十,,加上他的大兒子李從榮又鬧了一出奪權的戲碼,因此,,連氣帶嚇之下,,李嗣源病逝,臨死前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小兒子李從厚,。 而李從厚在位僅一年,,就被其干兄弟李從珂(李嗣源養(yǎng)子)弒殺,所以,,后唐的皇帝又換成了李從珂,。 到了李從珂登基之際,,后唐的國力已經(jīng)大不如前,而李從珂本身又與當時的河東節(jié)度使石敬瑭矛盾極深,,因此,,他就有意除掉石敬瑭。 但石敬瑭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為了擊敗李從珂,,他居然跑去找到了契丹人,以“幽云十六州”為代價,,換來了契丹人協(xié)助,,最終,擊敗李從珂,,并建立了新的政權,,即后晉。 所以,,石敬瑭便是后晉的第一任皇帝,,史稱后晉高祖。 不過,,石敬瑭建立的后晉,,也就傳了兩代皇帝而已,在他死后,,其養(yǎng)子石重貴登基,,是為后晉出帝,在這個階段,,一個堪稱是郭威“貴人”的人,,逐漸開始展露頭角。 這個人叫做劉知遠,,原本是石敬瑭的部將,,因兩次舍身救石敬瑭于危難之中,因此得到了石敬瑭的重用,。 到了石敬瑭籌備登基前后,,劉知遠又多番出謀劃策,所以,,石敬瑭一登基,,就封劉知遠為檢校司空等職,最終在石敬瑭病逝前,,劉知遠升任河東節(jié)度使,。 此時的郭威,與劉知遠的私交甚好,堪稱有兄弟情誼,。 而到了石敬瑭的養(yǎng)子石重貴登基僅五年后,,契丹人大舉南下,最終擊敗后晉大軍,,并俘虜了石重貴離去,,這就導致后晉上下一片混亂。 趁著這個機會,,劉知遠先是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后漢政權,之后,,又率兵于公元947年,,攻入后晉京師開封,在這個過程中,,郭威作為劉知遠的策應,,出力極多,最終順利幫助劉知遠拿下開封,。 拿下開封后,,劉知遠正式登基,,定國號為“漢”,,史稱后漢,而郭威由于有擁立之功,,因此就被封為了后漢的樞密副使,、檢校司徒等重要職務,開始執(zhí)掌后漢兵權,。 而郭威的第二任妻子,,就是在這個時候娶進門的。 郭威的第二任妻子為楊氏,,其年幼時因美貌,,被選入趙國(五代十國初期割據(jù)政權之一,又稱成德政權)皇宮,,服侍趙王王镕,。 之后,王镕因肆意誅殺屬下,,導致被憤怒的部屬所殺,,其嬪妃大部分被殺,而楊氏比較幸運,,保住一命逃出了宮,。 再之后,楊氏以及家人流落數(shù)年,到了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時,,楊氏被父母許配給鄉(xiāng)人石光輔,,但結(jié)婚沒多久,石光輔病逝,,楊氏再次成了寡婦,。 而到了郭威幫助劉知遠建立后漢之際,恰逢他喪妻不久,,聽聞楊氏貌美且有賢名,,所以就派人找上門來,想娶楊氏為妻,。 剛開始,,楊氏還十分不樂意,因此就找了個中間人去說和,,想要推掉這門婚事,,結(jié)果,這個中間人見了郭威之后,,回來告訴楊氏,,此人“姿貌異常”,,必是成大事之人,,如果推掉這門婚事,那就虧大了,。
最終,,楊氏同意嫁給郭威,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可惜的是,,這個楊氏與柴氏一樣,也是一個福薄之人,,大概在公元948年前后因病去世,,未曾給郭威留下一兒半女,。 而在張氏去世后,郭威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又娶了第三任妻子,,并且,他的第三任妻子,,還是一個二婚之身,。 郭威的第三任妻子為張氏,其父親張同芝曾是前文提到的王镕部下,,到了王镕建立成德政權后,,張同芝還官至檢校工部尚書。 之后,,王镕被其部下所殺,,之后,其政權遭到后唐的李存勖攻打,,而張同芝也死于混戰(zhàn)之中,。 所以,此時的張氏成了一個孤兒,。 而在后唐大軍消滅成德政權之際,,李存勖的一個裨將武從諫,見張氏生的貌美,,就將其帶回家中,,配給其次子為妻,這么一來,,張氏也算是有了一個家,。 但到了后漢建立之初,張氏的丈夫病逝,,此時恰逢郭威的第二任妻子楊氏也去世,因此,,經(jīng)人介紹,,張氏則嫁給了郭威,成為郭威的第三任妻子,。 這個張氏,,著實跟著郭威享了幾年的福,但她的最終結(jié)局,,卻要比郭威的前兩任妻子慘的多,。 前文提到,郭威幫助劉知遠建立的順利登基,,因此成為后漢的大功臣,,被封為檢校司徒等職務。 但好景不長,就在劉知遠登基僅一年后,,其因病去世,,在他死后,他的兒子劉承佑登基,,是為后漢隱帝,。 劉承佑這個人,自幼嬌生慣養(yǎng),,加上也沒有什么太大的能力,,因此在威懾力上,自然不如他的父親劉知遠,。 這么一來,,在他登基之初,手底下的一幫大臣對他頗不以為然,,比如有時候在朝堂上議事,,部分大臣都敢直接反對劉承佑的意見,甚至,,還有人則當場便是,,你一個小毛孩子懂什么,還是少說多聽的好,。 在這種情況下,,劉承佑自然是氣得夠嗆,好歹他也是皇帝,,也是要面子的,,怎么能讓大臣如此羞辱? 因此他就琢磨,,如何才能把這個面子找回來,。 最終,經(jīng)過他幾天的琢磨,,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那就是把那些看不起他的大臣統(tǒng)統(tǒng)殺掉,換一批對自己敬畏的人不就行了,? 于是他說干就干,,他先是將那些反對他的大臣列了一個名單,只要上了這個名單的人,,都是他要弄死的對象,。 之后,他假借召見議事的理由,,按名單把大臣們一個個召進宮來,,最終逐一殺掉,。 還別說,由于不少大臣歷來瞧不起劉承佑,,因此也就對他的召見未加防備,,大模大樣的進了宮,所以在最開始,,劉承佑的計劃挺成功,,殺了不少大臣。 而當時的郭威,,也在劉承佑的名單之上,,但最終,劉承佑沒能殺掉郭威,。 為什么呢,?一來,郭威當時恰好領兵在外,,二來,,有人給他暗中送了信兒,這么一來,,郭威就僥幸躲過一劫,。 之后,郭威為了保命,,便采取謀士之計,,以“清君側(cè)”之名起兵,而劉承佑一看郭威居然敢謀反,,當即二話沒說,,就把郭威留在京師的家人全部拉出去給砍了。 這其中就包括郭威的第三任妻子張氏,,以及郭威兩個尚在襁褓中的兒子,,總之就是郭威的家人,基本上都死于劉承佑之手,。 而這下,,郭威與劉承佑算是結(jié)下死仇了,既然全家都被其殺了,,就沒啥好說的,那只能戰(zhàn)吧,。 眼看郭威率兵而來,,劉承佑慌了,趕忙召集群臣商議如何應對,,其中一部分人說,,應該“攻心為上”,,就是把郭威手下兵士的家屬全部抓起來,并送到陣前喊話,,這樣就能瓦解對方的軍心,。 還有一部分人則說,應該跟郭威談談條件,,以和為貴嘛,。 而就在這個時候,劉承佑的干叔叔慕容彥超站了出來,,提出這些建議都不管用,,大家不要慫,就是干,。 慕容彥超很早的時候就開始追隨劉知遠,,也算是一員猛將,有了他這句充滿底氣的話,,劉承佑十分欣慰,,當即就把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慕容彥超。 但結(jié)果,,慕容彥超接下來的操作,,卻讓一幫人大跌眼鏡。 他沒有利用郭威是遠道而來的機會,,采取堅壁清野的戰(zhàn)略,,而是大開城門,并擺出了一派要和郭威正面決戰(zhàn)的姿勢,。 坦白來說,,慕容彥超的勇氣確實可嘉,但實力卻跟不上趟,,剛和郭威交手就被擊敗,,最終死在陣前。 慕容彥超一死,,劉承佑更慌了,,不得已之下,他趕緊棄城逃跑,,誰知道跑到半路,,卻被自己的一個部下誤殺,至此,,后漢政權基本落入郭威手中,。 而這邊郭威帶兵打下京師開封后,就面臨著一個問題,,皇帝誰來當,? 當時,,后漢的一幫文武大臣都主動表示,郭爺您英明神武,,不如您來吧,?但是郭威則表示,自己是來“清君側(cè)”的,,作為臣子,,是不能有非分之想的。 商量來商量去,,最終大家拿出了一個主意,,就是讓劉知遠的養(yǎng)子,也就是劉承佑的干兄弟湘陰公劉赟來當這個皇帝,。 方案確定后,,郭威就派人去接劉赟入京,而就在這個劉赟剛啟程之際,,后漢又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呢?原來,,邊關傳來急報,,契丹人南下打過來了。 當初在后唐與后漢交替之際,,契丹人曾短暫入主中原,,但由于“水土不服”,加上暴政,,因此就引起了激烈的反抗,,最終,契丹人不得不離開了中原,。 但雖說離開了,,契丹人還是對地大物博的中原沒有死心,時不時的就發(fā)兵襲擾,,總之就是經(jīng)常前來搶掠一番,。 不過,一般來說,,契丹人南下襲擾,,都是在秋天的居多,為什么呢,?因此此時牧草剛剛收獲,,時間上比較寬裕,而此時的馬匹,,也是機動性最好的時候,,加上即將入冬,要備足過冬物資,,所以,,秋天南下劫掠是契丹人最喜歡選擇的時間。 但在郭威攻下開封時,,基本上已經(jīng)入冬,,通常來說,此時的契丹人是不會有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的,,因此,,這個時候契丹人來犯,屬實不合常理,。 而就在后漢的一幫大臣們?yōu)榇税偎疾坏闷浣獾臅r候,,郭威主動站了出來。 他表示,,自己是后漢的老臣,,國家有外敵入侵,理應親自帶兵迎敵,,所以,,他要親自出征,去教訓教訓這幫不按照自然規(guī)律行動的契丹人,。 而他說完這話,,文武大臣頓感熱淚盈眶,看來關鍵時刻,,還得是郭將軍啊,,啥叫“公忠體國”,郭將軍就是最好的證明,。 于是,,郭威在眾人崇拜的目光中,踏上了出征之路,,但他帶著大軍剛走到澶州時,,卻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啥事呢,?原來,,郭威的部下,大概有幾千名士兵,,“嘩變”了,。 這幫人氣勢洶洶的包圍了郭威的營帳,帶頭的幾個,,把郭威從營帳里拉了出來,,并惡狠狠的問郭威,,說,你到底當不當皇帝,?要是不當,,那今天你就別想活著離開。 就這樣,,郭威在部下的“恐嚇”之下,,勉為其難的同意了士兵們的請求,在他點頭同意后,,士兵們不知道從哪里找來一塊黃布,,堅持要給郭威披上,并跪地高呼“萬歲”,。 于是,,歷史上的第一次“黃袍加身”,就這么上演了,。 而在郭威黃袍加身之后,,那幫“進犯邊境”的契丹人,也許是感受到了郭威的王者之氣,,居然退兵了,,因此,郭威帶著手下人,,開開心心的班師回朝,。 回到京師開封后,郭威一番表演,,迫使后漢的李太后授予自己“監(jiān)國”之權,,有了這個監(jiān)國之權,沒過多久,,郭威便正式登基稱帝,,至此后漢滅亡。 郭威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周”,,史稱后周,是五代十國時期,,五代的最后一個政權,,而郭威便是后周的太祖。 至于前文提到的那個要被迎立為帝的劉知遠養(yǎng)子劉赟,,就在郭威奪得監(jiān)國之權時,,就被囚禁了起來,最終被毒死。 而郭威在登基后,,崇尚節(jié)儉,,仁愛百姓,同時極力革除弊政,,使得經(jīng)歷長久戰(zhàn)亂的中原大地得到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后周的國力也因此逐漸強盛,而新的時代也因此而來,。 那么,郭威的第四任妻子,,又是什么時候娶的呢,?他又為何在臨終前,把皇位交給外姓人呢,? 先說郭威的第四任妻子,,其為董氏,歷史上稱她為“董德妃”,。 董氏出身軍將世家,,祖籍為靈壽(今河北靈壽縣),其父原為王镕部下,,但在董氏七歲時,,趕上了王镕被部下所殺,而董氏的父親以及親戚,,基本上都死在這場事變之中,。 并且,董氏也和同樣年幼的大哥失散,,由此,,董氏成了一個孤苦無依之人。 幸運的是,,當時董氏父親之故友,,見這個小姑娘可憐,便將其收養(yǎng),,就這樣,,董氏保住性命,得以長大成人,。 到了董氏十幾歲的年紀,,其兄長經(jīng)過多方打聽,終于找到董氏,,并將其帶回家中,。 之后,經(jīng)兄長做主,董氏嫁給了自己的同鄉(xiāng)劉進超,,而這個劉進超,,曾在石敬瑭所建立的后晉政權中,擔任了一個小官,。 但悲慘的是,,到了后晉被滅之際,契丹人進入中原,,到處都是兵荒馬亂,,而劉進超也不慎死在戰(zhàn)火之中,因此,,董氏就成了個寡婦,。 丈夫死了,董氏只得暫居洛陽,,而等到郭威起兵對付劉承佑時,,剛好經(jīng)過洛陽,聽說董氏賢惠,,因此找人說和,,最終迎娶了董氏。 這么一來,,董氏就成了郭威的第四任妻子,。 而郭威的前三任妻子,均在嫁給郭威時已經(jīng)是二婚之身,,而董氏也是如此,,所以,郭威也算是在當時間接性的解決了“寡婦再嫁”的問題,。 到了郭威登基稱帝時,,其后宮以董氏地位最高,因此,,郭威便升董氏為正妻,,并冊封為德妃,執(zhí)掌六宮,。 而郭威之所以在臨死前要把皇位傳給外姓人,,其實跟他的第一任妻子柴氏有很大關系。 當初,,柴氏在嫁給郭威之后,,她的娘家侄子柴榮,因家道中落,,加上父母病逝,,不得已之下,,只得投奔姑母姑父,也就是郭威柴氏兩口子,。 而柴榮這個人,,生性謹慎,加上處事得當,,沒少幫助郭威處理各種事務,,因此就深得郭威喜愛,剛好在當時,,郭威尚無子嗣,,而妻子柴氏也始終未能生育,所以,,就把柴榮當做親兒子來養(yǎng),。 到了后漢建立之際,郭威依舊沒有兒子,,其第二任妻子楊氏僅為他生下兩個女兒,直到郭威娶了第三任妻子張氏后,,這才給郭威生了兩個大胖小子外加一個女兒,。 至此,郭威算是有了兩個兒子,,以及三個女兒,。 原本照這么下去的話,郭威不管將來成就什么事業(yè),,也算是有了繼承人,,但可惜的是,后漢隱帝劉承佑誅殺大臣,,最終因郭威起兵“清君側(cè)”,,導致家人受到牽連,除了妻子張氏以及親戚被殺之外,,郭威的兩個兒子外加三個女兒,,均被劉承佑殺害。 這么一來,,郭威就只剩下柴榮這一個養(yǎng)子,。 而到了郭威登基稱帝,建立后周時,,一來由于年紀較大,,二來常年征戰(zhàn)等影響,就一直沒有機會再能有兒子,,在這種情況下,,加上柴榮近年來表現(xiàn)不錯,,以及郭威對柴榮的姑姑,也就是自己的發(fā)妻柴氏念舊情,,所以最終在晚年之際,,晉封柴榮為晉王。 要知道,,在五代十國那個時期,,一般來說,只有儲君才會被封為晉王,,換句話說,,柴榮已經(jīng)被郭威默定為了繼承人。 正因為如此,,柴榮才一度隨了姑父郭威的姓,,改姓為郭,也就是真正給郭威當兒子,。 果然,,到了公元954年,郭威自知自己將油盡燈枯之際,,鄭重其事的把皇位傳給了柴榮,,并在臨死前交代,死后必須用紙衣瓦棺來對他簡葬,。 安排完一切之后,,郭威病逝,柴榮正式登基,,即后周世宗,。 而在柴榮手里,后周的國力得到再度加強,,他對內(nèi)整軍練卒,、減少賦稅,修訂制度,、刑法,,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經(jīng)濟也由此開始復蘇,。 對外,柴榮則南征北戰(zhàn),,敗后蜀,,收取秦、鳳,、成,、階四州,,又摧南唐,盡得淮南十四州,,且北征遼國,,連克三關三州,總之,,柴榮在任期間,,后周成為當時中原最為強大的政權,大有一統(tǒng)天下的趨勢,。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柴榮的姑父(養(yǎng)父)郭威打下的基業(yè),并且,,郭威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把皇位傳給了柴榮,這才使得后周綜合實力蒸蒸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