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王驥 道德經(jīng)古今有何不同系列3 今本《道德經(jīng)》第51章改動了2個字,竟然把老子的才學,、智慧貶損到無知的水準,。下文來自《道德經(jīng),,古今有何不同》一書的考證。 對應于帛書章節(jié),,有一句“物刑之而器成之”,,其中的“刑”(刑法的刑)和“器”字,被今本《道德經(jīng)》改為“形”(形態(tài)的形)和“勢”字,,變成了“物形之,,勢成之?!眱勺种?,謬以千里。
截圖來自《道德經(jīng),,古今有何不同》第14章 前者老子的意思是“道”與“德”通過“刑”成就了萬物的形態(tài),,通過“器”區(qū)分了萬物的屬性。只有“萬種形態(tài)”與“萬種屬性”的兩兩組合,、合一,,才能成就天地間可分、可名乃至無名的一切事物,。后者的意思是“物質(zhì)使萬物得以成形,,環(huán)境使萬物得以成長”。這樣一改,,后者不但與前文“道生之,,德畜之”一句扯不上關(guān)系,而且將老子關(guān)于“道”“德”的偉大作用改換成“物質(zhì)”與“環(huán)境”的作用,,天壤之別啊!老子的“大智慧”就這樣被貶損到“本末不分”和“思維混亂”的庸人水平,,傳唱了2000多年。
截圖來自《道德經(jīng),,古今有何不同》第14章 截圖來自《道德經(jīng),,古今有何不同》第14章 這里重點談談“刑”字?!靶獭鄙婕爸袊鴤鹘y(tǒng)文化中著名的“陰陽五行學說”,。該學說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水,、火,、木、金,、土這五種元素即五行構(gòu)成的,,五行又分陰陽,它與干支紀年,、24節(jié)氣,、春夏秋冬乃至歲月,、天地的流轉(zhuǎn),以及萬事萬物的創(chuàng)生,、演化軌跡都有密切的關(guān)系,,也是古代中醫(yī)學、天象學,、氣候?qū)W,、預測學、堪輿學與人體經(jīng)絡等學說的理論基礎(chǔ)和重要元素,。
按照該理論,,“陰陽五行”成就萬事萬物的作用力可以用“生克制化、刑沖破害”這八個字來概括,。其中的“生克制化”代表天,對應于天干中五行的作用,,“刑沖破害”代表“地”,,對應于地支中五行的作用。大地孕育萬物,,所以后者屬于根本的,、根基性的因素。另外,,后者中的“沖破害”三種作用力往往能對事物形成難以修復的破壞,,唯有“刑”字很特別,很辨證,。
截圖來自《道德經(jīng),,古今有何不同》第14章 《說文》中說:“刑,罰罪也,。從井從刀,。”《易經(jīng)》中說:“井,,法也,。”所以,,“刑”的意思就是按照一定的法則,、法度用刀去“刑刻”,即砍削,、雕刻萬物的意思,。也就是“道”以自然之力,將萬物雕刻成了各種不同的形狀,,因此,,萬事萬物的外在形體的成因就來自于“刑”字,。
由此可見老子用“刑”字,其背后蘊含著巨大的學問和智慧,,今本《道德經(jīng)》一改,,不僅意思大變,境界大降,,而且把老子深諳上述大學問,、大智慧的事實給抹殺了。也就是說,,老子對于當時一般學者都應該精通的“陰陽五行學說”,,他不但不懂,而且是“無知”的,。這類篡改太可怕了,,而且在今本《道德經(jīng)》中還有很多。
上述核心內(nèi)容選自《道德經(jīng):古今有何不同》一書14章,。該書考校了20多部重要 的《道德經(jīng)》傳世版本,,參考了200多種、數(shù)以千計條歷代文獻,,對比帛書,、楚簡、今本《道德經(jīng)》,,發(fā)現(xiàn)《道德經(jīng)》被后世改動了900多處,,揭示了如下問題的答案: 《道德經(jīng)》被后世改動了多少,是哪些內(nèi)容,? 老子哪些關(guān)鍵字句被替換,,內(nèi)容如何被篡改? 老子才學,、智慧,、思想、境界等如何被貶低,? 老子的本意,、真諦到底是什么,該怎樣復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