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9 13:19靜心讀史 1206年春天,,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尊號“成吉思汗”,,正式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皇帝 ,,亦為蒙古大汗,即是蒙古帝國的開端,。成吉思汗遂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應(yīng)用范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貴族民主為基礎(chǔ)的蒙古貴族共和政體制度,。 中統(tǒng)元年(1260年),,(忽必烈為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所生,,成吉思汗嫡孫,距離成吉思汗成立蒙古汗國54年后)忽必烈召集擁護自己的蒙古宗王,,在開平府召開忽里勒臺大會,,即位大汗,建號“中統(tǒng)”,,意即“中原正統(tǒng)”,。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取《周易》“乾元”之語,,公布《建國號詔》,,建立漢語國號為大元,史稱元朝,,忽必烈即元朝的開國皇帝,,廟號元世祖。 國號的變更和大元朝的真正建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重用了劉秉忠。 劉秉忠(1216年-1274年),,原名侃,,任官后,敕賜名秉忠,,法名子聰,,字仲晦,號藏春散人,,祖籍金國瑞州(今遼寧省綏中縣前衛(wèi)鎮(zhèn)),。 劉秉忠出身世家大族,也曾在金朝做官,,適逢亂世,,不忍百姓疾苦,又因為懷才不遇,,云游天下,,后被武安山天寧寺虛照禪師招至該寺內(nèi)為僧,授法名子聰,。 海云禪師奉召,,路至云中時,聽聞劉秉忠博學多才,,便邀之同行,,隨后推薦給尚未即位的忽必烈,成為其重要謀臣,。時人更以他才能卓著,,稱其“聰書記”,,位列“邢州五杰”之首。 劉秉忠在建筑方面也是一位大師,,1256年,,劉秉忠受忽必烈命,于桓州東面灤水北面,,設(shè)計修建一座新的城池,。修建三年完成,取名為開平,,于忽必烈稱帝時升為上都,。至元三年(1266年),劉秉忠受命,,在原金中都燕京城東北設(shè)計興建新的都城(即后來的大都),,并修建宗廟宮室。 劉秉忠曾兩次跟隨忽必烈征伐大理,,1253年和1254年,,兩次征伐戰(zhàn)中,都勸說忽必烈不要妄殺一人,,在1259年出征南宋時,,更是對忽必烈說“王者之神武不殺”,故破城后未妄加屠戮一人,。 1260年,,劉秉忠建議忽必烈更改年號為“中統(tǒng)”,意為“中原正統(tǒng)”,,《中統(tǒng)建元詔》——稽列圣之洪規(guī),,講前代之定制,建元表歲,,示人君萬世之傳,;紀時書王,見天下一家之義,。 至元八年,,秉忠上書忽必烈,建議根據(jù)《易經(jīng)》中“大哉乾元”,,將政權(quán)名為“大元”,同時他向忽必烈進言“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更成為經(jīng)典,,主張參照漢人法律,,改善法度、革除弊政,。 此后,,中華一統(tǒng)翻開了新的一頁,元朝的中外觀念是合一體內(nèi)的中外為“中華一體”的觀念,。絕大部分地區(qū)設(shè)行省,、路、府,、州,、縣,變“蠻夷之鄉(xiāng)”為“內(nèi)陸”,,即納入“中華一體”之中,,中國包括中原、邊疆各民族在內(nèi),。 內(nèi)容來自搜狐網(wǎng)>歷史板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