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富江 往年,,在春節(jié)過后,,從正月的初二日開始,這里的瑤壯人就開始到親朋好友家拜年了,。拜年是分親疏輩份的,,通常初二日這天,是外嫁女回外家拜年的首選日,。辛苦了一年,,由于農事繁忙,在過去的一年里,,外嫁女回外家看望孝敬父母,,和到叔伯弟兄家走動的次數有限,于是就趁了過年春節(jié)這段相對空閑的時間回外家,,以及到親朋好友家走動增進感情,。 這一“拜年”習俗從形成到盛行,怕已有上千年歷史了,?,!然而,由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原因,,這些年,,這種沿涉千年的傳統(tǒng)習俗卻被打破,。 從最初的正月里村路封控,把到村來拜年的人稱著“敵人”,,到之后延持多年親戚家在正月里互不走動,,到現在已形成了習慣,對正月里“拜年”一事看淡,,各人的看法是不一,,但大部份的人還是感覺它好。 曾幾何時,,村人對待正月里“拜年”這事,,從最初的熱衷,到后來的厭倦,,是有原因的,。 因為在現實中,由于貧富差異肚量大小問題,,在送禮的過程中,,就出現重禮輕還,或是只收不還現像,,這就在送禮人心中產生了不平衡感:總是付出,,這種親戚不走也吧。只是奈何世俗如此,,只能忍受吧了,! 現在因了新冠疫情原因,親戚間在正月里已是互不“拜年”,,這實在是件好事,,它正順了初時厭煩走親戚情緒,是這病毒解決了正月里這走親訪友已成形式的難題,。 人進中老年人,,經歷了幾十年的各種走親訪友時的尷尬和無奈,我現在對這正月里親戚間互不拜訪是持客觀態(tài)度的:如果有心,,需要增進感情,,在各月各日里都可進行,大可不必在這正月里扎堆全拜訪過,。因為除了時間關系,,那購買禮物、行車油費,,以及招待來客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