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司馬光是一位“最熟悉的陌生人”,,那么有一個人和他恰好相反,,是一位“最陌生的熟人”。他的名字叫孔融,。 孔融四歲,,能讓梨?!翱兹谧尷妗钡墓适聥D孺皆知,,現(xiàn)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良性典范,品行優(yōu)良,、尊重師長的美好形象深入人心,,說他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認識的第一個歷史人物大概也無從反駁。也成為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一則經典故事,,也就是從這件事情之后,,孔融就在我們的腦海中刻下了"懂禮儀、重忠孝"的印象,。不過這只是我們的印象,,說白了,我們對于孔融的印象也僅僅只停留在了他四歲的時候,,因為孔融長大后的所作所為,,和我們的印象是有千差萬別的。 孔融人生的高光時刻似乎一瞬即逝,淹沒在歷史長河中,。長大后的孔融并沒有繼承幼年的品行,,最終被亂世的法則除名,被曹操以不孝,、謀反的罪名處死,,這也是令許多人始料未及的。 三國亂世英雄輩出,,時代的弄潮中不乏袁紹楊修之流的四世三公貴族,,孔融家族雖不及此,但也算豪強,。十歲便獲得了當時的黨人領袖李膺極高的贊譽:“高明必為偉器,。”后來不但靠著詩文在士林中聲名鵲起,,而且執(zhí)掌北海國,,比曹操劉備孫堅之類的發(fā)跡都早得多,甚至可謂一方豪強,。 《三國演義》里面十八路諸侯反董卓,,就有孔融一號??兹陔m是才華橫溢,、博聞強記的文人墨客,卻不是一位精通事務,、通曉人情的政治家,。自持才高八斗、犀牙利筆,,目空一切,,處處與人針鋒相對,,言辭犀利竭盡所能的挖苦,,時間一長,終于禍從口出,、咎由自取,。 公元197年,袁術稱帝,,曹操大怒而束手無策,,遂遷怒于與袁術結為親家的太尉楊彪。陷害楊彪企圖廢黜天子,,請求皇帝將其收捕下獄,;孔融聽聞立找曹操理論,引經據(jù)典、字字珠璣,,駁的曹操無言以對,,只能無奈放過楊彪。經此一事,,孔融不知收斂,,反倒得意忘形。時值戰(zhàn)亂災荒,,魏蜀吳三國聯(lián)合下達禁酒令為百姓贏得生機,,曹操這邊剛下達,孔融立馬便跳出來狂言道:“若因酒能亂世而禁酒,,那么桀,、紂因色而亡國,為何現(xiàn)在只禁酒而不禁婚姻,?”孔融當時盛名無二,,若是執(zhí)意執(zhí)行恐有莫大麻煩,曹操只能勉強忍下這口氣,。 可隨后的一件事卻另曹操忍不可忍了,,簡直就是騎在他頭上拉屎。平定北方的曹操意氣風發(fā)下令南征,,先討劉備,、劉表,后討孫權,??兹谠俅翁鰜沓蜒詮娹q,直言劉備,、劉表乃漢室宗親,,如果攻之便是興無義之師,以無義之師討仁義之師,,豈有不敗之理,?曹操聽此狂言,想起先前的種種挖苦嘲諷,,大怒之下派人搜羅其狂妄之言論,,以不孝、謀反的罪名將其處死,。 孔融一生聲望極高,,才高八斗,卻也只是個夸夸其談,、持才傲物的人,。生逢亂世卻無治世之才能,,喜歡踩著頂頭上司(曹操)一家來拔高自己,卻管不住自己的口德,,沒有領兵才能卻在兵敗之后出逃,,丟下妻子,而且還說出父母之于子女就是酒瓶和酒,,置物而已,。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當真死的不冤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