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心悸,西醫(yī)屬于心律失常 冠心綜合征之類,,可以參照以下辯證,。 (一)心膽虛怯 主癥 心悸不安,善驚易恐,,多夢易醒,,坐臥不安,,惡聞聲響。舌質(zhì)淡紅,,脈細或弦細,。 治法 養(yǎng)心定志,鎮(zhèn)驚安神,。 方藥 柴胡桂枝龍牡湯合甘麥大棗湯加減,。 柴胡 白芍 浮小麥大棗生龍骨生牡蠣桂枝棗仁當歸甘草 川芎。 加減若心陰不足加柏子仁,、五味子,,酸棗仁以養(yǎng)心安神收斂心氣。若心悸而煩,,善驚痰多,,食少泛惡,,系痰熱內(nèi)擾,,可用黃連溫膽湯以清痰熱,寧心志,。方中亦可加入棗仁,、遠志等以安神養(yǎng)心。 (二)心脈瘀阻 主癥心悸氣短,,胸悶憋氣,,或時有刺痛,牽引肩背,,唇甲青紫,,汗出肢冷。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苔白,脈澀或結(jié)代,。 治法化瘀通脈,。 方藥冠心Ⅱ號方加味。丹參益母草,、桃仁 降香 川芎 紅花 三七雞矢藤,。 加減若胸痛、心悸甚,,可加入桂枝,、甘草以通陽氣,龍骨,、牡蠣以鎮(zhèn)心神,,諸藥合用,,使心絡(luò)通暢而悸痛自止。 (三)痰濕阻滯 主癥心悸短氣,,咳嗽有痰,,心胸悶脹,頭暈目眩,,食少腹脹,,或惡心。舌質(zhì)淡,,苔白滑,,脈弦或滑。 治法理氣化痰,,寧心安神,。 方藥 導痰湯加減。半夏 陳皮 茯苓 甘草 積實 制南星,。 加減 若心煩,、眠差,可加酸棗仁,、柏子仁,、遠志養(yǎng)心安神;痰濕蘊久化熱而內(nèi)擾,,伴見失眠多夢,,胸悶煩躁,口干苦,,則宜清熱豁痰,、寧心安神,可用黃連溫膽湯,。 (四)心脾兩虛 主癥心悸怔仲,,頭暈目眩,氣短乏力,,面色不華,,納差腹脹。 舌質(zhì)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健脾養(yǎng)心,。 方藥 歸脾湯加減。黨參黃芪 當歸 白術(shù)龍眼肉 茯苓 棗仁 遠志 大棗 甘草 加減若心悸而脈結(jié)代者,,乃氣虛血少,,血不養(yǎng)心所致,,宜用炙甘草湯益氣養(yǎng)血,滋陰復脈,;若熱病后期,,損及心陰而致心悸者,則用生脈散以益氣養(yǎng)陰,。 (五)心氣陽虛 主癥心悸氣短,,動則加重,伴見自汗倦怠,,面色蒼白,,喜出長氣,或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細微,。 產(chǎn),,治法益心氣溫心陽。 方藥人參四逆湯合苓桂術(shù)甘湯,。(紅參制附片干姜炙甘草桂枝白術(shù),、茯苓水煎服。 加減若心煩,、眠差,,可酌加酸棗仁,、柏子仁,、合歡皮等以養(yǎng)心安神。若腎陽虛衰不能制水,,水氣凌心,;癥見心悸喘咳,不能平臥,、尿少肢腫,,宜用真武湯加減,以溫陽行水,。 (六)肝腎陰虛 主癥心悸怔仲,,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痛遺精,,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滋補肝腎,養(yǎng)心安神,。 方藥 一貫煎合酸棗仁湯加減,。沙參麥冬當歸 生地 枸杞 川楝子 酸棗仁 茯苓 甘草 川芎 知母,。 加減若便秘可加瓜菱,重用生地,;手足心熱者,,加地骨皮、白薇,;口渴者加石斛,、玉竹;若心煩易怒,、舌質(zhì)紅者加黃連,、梔子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