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談心社社長 來源:談心社(ID:txs163) 一夜之間,,楊迪靠諧音梗成為了2022年末最搶手的男人,。 辦公室放眼望去,都是貼著的“陽敵”,。 不過最火的,,還屬那張面無表情、蔑視一切的表情包,,連楊迪自己都在微博上快樂玩梗,。 這不是楊迪第一次以這種“奇奇怪怪”的方式出圈。 從“楊迪衣服被時代少年團扯破”,,到“楊迪回應媽媽比自己紅”,,關于楊迪的熱搜詞條總是離譜中帶著點搞笑。 絕好的路人緣,,天生的梗王體質,。 只要楊迪出現的地方,,就少不了網友的“笑聲”。 快樂源泉楊迪,,到底是怎么煉成的,? 內娛“丑角” 楊迪出生在四川一個普通家庭。 川渝人民樂觀,,楊迪媽媽則是樂觀中的樂觀,。 別人都笑他丑,,但媽媽總是說:“我覺得你是我心中最帥的兒子,。” 高中時候因為成績太差,,楊迪一度很自閉,,但媽媽永遠鼓勵他“再嘗試一把”。 這樂天派的性格陪伴了楊迪的成長,,也在后來成為他事業(yè)的根基,。 18歲那年,楊迪考上了四川師范大學,。 起初錄取通知書上印的是表演系,,楊迪媽媽研究一番后,直言:“電視上都是帥哥美女,,你讀表演,,找工作確實比較困難。” 楊迪想了想,,覺得媽媽說的也沒錯,,于是就轉去學了編導。 編導是幕后工作,,但楊迪似乎生來就是站在鏡頭前的人,。 彼時互聯網剛開始發(fā)展,網上涌現出不少“后舍男孩”一類的初代網紅,。 楊迪秉著“我上我也行”的心態(tài),,和同學組了個“羌族雙煞”組合,開始拍攝搞笑視頻,,一度吸引了不少粉絲,。 只是組合沒能堅持下去,畢業(yè)之后,,搭檔退出,,楊迪開始尋找別的出路,去電視臺做了一段時間的實習編導,。 只是他實在不喜歡這種坐在格子間的日子,,連轉正都略顯艱難。 他一直堅信自己的未來在舞臺上。 站上舞臺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人靠顏值,,有人靠歌喉,有人靠舞技…… 而那一年的楊迪,,似乎只有喜感,。 起步階段,楊迪“刷臉”的方式是參加各大衛(wèi)視爆火的闖關節(jié)目,。 但他的任務不是“闖關成功”,,而是“活躍氣氛”。 每次出場,,他都會很認真念完精心準備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羌羌羌羌羌羌羌羌羌——羌族小煞!” 無數次短暫的露臉,,終于換來了一個相對正式的機會,。 2010年,楊迪迎來第一個正式的舞臺——《中國達人秀》,,他靠著在舞臺上夸張的面部表情,,被網友笑稱為“表情帝”。 那一年的楊迪,,成名主要靠惡搞,,在喜劇界尚未蹚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從《中國達人秀》回來后,,楊迪和電視臺一起去拜訪川渝喜劇前輩李伯清,,渴望從前輩那里聽取一些建議。 但李伯清對他說,,他的表演沒有明確的目標,,總是試圖模仿別人,應該調整方向,,把“創(chuàng)新”作為表演的首要標準,,還直言: “稍微有點水平的就不覺得你這有多好?!?/strong> 前輩的指點不無道理,,但楊迪受到的打擊也是真的。 他走出大門,,在路邊抹眼淚,,對著鏡頭自言自語: “我真的只是想混口飯吃,你以為哪個想來搞這個(惡搞模仿),,天天戴個假發(fā),,我也不想弄這個,,沒辦法啊?!?/p> 許多年后,,好友趙英俊在上節(jié)目時和他聊起這樁舊事,鼓勵他說: “因為你并未在他面前展示出才華,,他與你見面的時候,,認為你是一個沒有才華的人?!?/strong> 有人的才華是天生的,,有人的才華是靠學習積累的,楊迪顯然屬于后者,。 而他“積累才華”的過程,,離不開兩次機遇,。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2012年,楊迪開始參演一些網劇和電影,,在里面客串一些帶有搞笑色彩的角色,,但一直被業(yè)內視為“丑角”。 沒長相,,沒背景,,機會往往與不公并存。 一次他去參加頒獎典禮,,明明得獎了,,主辦方卻不讓他上臺,就因為他“長得丑”,,沒必要上臺露面,。 按照平常的習慣,楊迪又是“忍氣吞聲”,,但謝娜看不下去了,。 她站出來,說:“楊迪,,我一定要幫你,。” 當年考上四川師范大學的時候,,楊迪沒想到,,這層和謝娜的“校友關系”,為他埋下了事業(yè)轉折的種子,。 2016年3月,,謝娜邀請楊迪助演她主持的節(jié)目《娜就這么說》,。 自此之后,有謝娜常駐的節(jié)目,,總能有楊迪的身影,。 他不但在謝娜主控的《神奇的孩子》中露面,還和謝娜一起參加了央視元宵晚會,,表演喜劇小品《快說,,你愿意》。 這一時期的楊迪,,不斷得到在綜藝節(jié)目露臉的機會,。 雖說有“師傅”領進門,但修行這事還是靠個人,。 真正讓楊迪飛速成長起來的,,是《火星情報局》這檔節(jié)目。 你可能沒看過這檔綜藝的完整片段,,但楊迪那些爆火全網的段子,,不少都出自這里。 基本狀態(tài)是—— 楊迪一開口,,觀眾就知道自己要笑了,。 小時候用英文和隔壁阿姨對罵,因為阿姨聽不懂就亂說,。 自己在外面和人吵架,,媽媽聽說后絲毫不在意,繼續(xù)打著麻將: “么的事,,他不得輸,。” 學媽媽抓他晚上學習時看課外書的畫面,,活靈活現: “逮(一聲)到了,,逮到了!” 如此密集的笑點輸出,,其實不是靈光乍現的天賦,。 他曾透露,在錄制節(jié)目期間,,他會拿手機記下日常生活中所有覺得有意思的梗,。 并且在上節(jié)目前,反復背誦,,這才有了“能不讓嘉賓把話落地上”的楊迪,。 難得的是,他也不完全把這件事當成工作內容,,有梗也不止在節(jié)目里,。 在人均完美假人的內娛,,楊迪算得上為數不多的“娛樂圈活人”。 早年靠刷臉進入豆瓣八組,,進組不久就發(fā)帖爆料某男明星偷逛八組: “我是楊迪,,請這位偷逛八組的藝人主動再次和我聯系?!?/p> 楊迪和被曝料男明星的對話(右邊為楊迪) 他還是“模擬人生”小組的組員,,發(fā)帖分享自己的游戲體驗,甚至用起了自己產出的梗:“逮到了,!” 有豆友拿他當收藏夾,,把待看的狗血推文分享到和他的聊天對話里,結果沒想到他還真回復: “沒事,,那我也看,。” 很長一段時間里,,觀眾都覺得,,和演員、歌手相比,,“綜藝咖”是不入流的,,但這個看法在楊迪這里失效了,。 他看起來,,像是真的把“給觀眾帶來快樂”當成“作品”在做的人。 “內娛最不能塌房的明星” 參加一檔訪談節(jié)目時,,楊迪曾說,,自己在錄節(jié)目之前,總有導演來拜托他:“今天就靠你了,?!?/p> 這句話真切呈現了如今楊迪在國產綜藝界的狀態(tài)。 他曾總結,,自己光是常駐的綜藝節(jié)目就有9個,。一年365天,不算飛行節(jié)目,,要錄的節(jié)目也有108期,。 只因他是那個永遠不讓氣氛和笑點落到地上的人。 “我不能讓氣氛垮下來,,當其他嘉賓沒有出口的時候就找我,,我一定能幫你兜著,這是我的工作,?!?/p> 不論是大牌明星,,還是剛出道的選秀藝人,他都能自如地在其中活躍氣氛,。 就這樣幾年耕耘下來,,楊迪獲得了一個全新的稱號—— 內娛最不能塌房的男人。 畢竟他一旦塌房,,那要下架的節(jié)目也太多了,! 說笑歸說笑,火了之后的楊迪,,還是和從前一樣,,以逗觀眾笑為工作的第一目標。 不同的是,,他終于不再需要別人的提攜,,而是有能力給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回報。 為此,,他多次在公開場合直白地表達:“我這輩子最感謝的人就是謝娜,。” 除了“師傅”謝娜,,對于早期給他工作機會的《非正式會談》,,楊迪同樣感情深厚。 這檔節(jié)目開播時楊迪還沒有大火,,三個常駐嘉賓分別是是楊迪,、大左、陳銘,。 對當時沒什么露面機會的楊迪而言,,這檔節(jié)目可謂是“夢開始的地方”。 至今為止,,節(jié)目已經延續(xù)七季,,也見證了楊迪從一個十八線藝人成為“綜藝一哥”的全過程。 七年來,,他的身價水漲船高,,卻從來沒有漲過《非正式會談》的薪酬。 觀眾在楊迪身上看到了內娛最缺失的品質——不忘自己的本心,。 因為想要的夠簡單直接,,所以帶給觀眾的快樂就夠直白。 因此也就可以理解他搞笑但不信奉“喜劇的內核是悲劇”的堅持: “快樂就是單純的快樂,,喜劇哪有那么多內核,?” 大家喜歡楊迪,或許就是喜歡他身上那種最純粹,、最簡單也最直接的快樂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