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鷹》 杜甫草堂博物館現(xiàn)藏有潘天壽的兩幅《蒼鷹圖》,,應(yīng)均是命題作業(yè)。正如一幅中所錄杜甫《畫鷹》詩中的一句,,“?身思狡兔,,側(cè)目似愁胡”,畫的便是這一詩意,?!?/span>?”,有“聳”“竦”之意,,即如潘天壽所表現(xiàn)的蒼鷹雙翅聳立狀,,亦為捕捉獵物前的警覺之態(tài)。另一幅翅膀聳起的描繪更鮮明一些,,不過整體力量感上稍遜,。兩件作品如何全收藏于杜甫草堂,尚缺乏確鑿的證據(jù)來說明,,不過從作畫時間上看,,可能畫家自己對之前那幅并不滿意,1966年這幅是為了取而代之的,。潘天壽對于應(yīng)酬之作一向是認真的,,兩幅畫也都畫的挺好,精益求精而已,。1962年還作有題贈給俞劍華的這幅鷹,,屬于同一類,而圖式與同為指墨的那幅更相似,。這件曾刊于1984年第6期《朵云》封底,,是真跡無疑,甚至指墨韻味的整體感覺更優(yōu),,曾見于佳士得(香港),、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的拍賣。如今潘天壽紀念館藏,,名為“松鷹圖”的這幅畫,,印在1963年《潘天壽畫集》中時,名曰“蒼松雄鷹”,,應(yīng)該是潘先生自己給取的名字,。這幀立軸以松樹高為一重要特征,且鷹較以往的描畫要顯得小很多,,主要是為了畫面上的一種和諧和平衡,。這也和題識相呼應(yīng),“會心在四遠,,不是為高飛”,,另有“畫事能在著墨時會心高遠其曠之處,即不染塵俗矣”,,可謂進一步闡發(fā)作畫的旨趣,。從技法上看,這是在特種生宣上用指墨繪制而成的畫,,頗得墨色之變,,很有一種雨中的溫潤潮濕之象,松下的黃土丘,,以及繞山丘與松樹的溪流,,大概都回應(yīng)著跋語中“于細雨聲中作此”的話,此畫大致可視為是雨中之景,。顯然,,畫中細微之處隱含的信息,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讀解這幅畫,。中央美術(shù)學院藏有另一幅近似的《蒼松雄鷹圖》,,稀見,亦作于1961年,,成畫時間恐差不了幾日,,紙張同為生特宣,也是指墨畫,,主體面貌亦相同,,但更著意于其枯濕之變,意境上也便有了變化,。當然,,關(guān)鍵是也不失為一幀精彩的作品。正如畫家自己所言,,寄意高遠,,即不落塵俗,,作品要畫壞也就很難了。《錢君匋捐贈館藏書畫精品集》中印有錢氏藏潘天壽畫作,,其中一幅為《新安江上所見》,,他處亦見刊印,但幾未被人識,。《遼寧省博物館館刊》(2012)等也印有沈陽故宮博物院藏一大幅橫卷《新安江所見》,與上幅近似,,大致同繪于1958年,。此幀畫上用指墨畫了十余只魚鷹,形態(tài)各異,,成隊列般立于江岸之上,。右上行書題有詩,“我家新安境,,來往新安水,;朝朝上下灘,灘灘美如此,。江光映曉霞,,千山更嫵媚;整羽快東行,,朝陽飛新轡,。莫謂高飛拙,勤勞世所夸,;故能強嘴爪,,生活美魚蝦?!?/span>這首詩他處未見,,兩幅圖式也豐富了我們對潘先生相關(guān)作品的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