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法學從真實案例中來,并以襄助裁判、服務司法作為最終目標,?!度嗣穹ㄔ喊咐x》和《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選》是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負責研發(fā)的主要案例研究成果和載體。其中,,《人民法院案例選》創(chuàng)刊于1992年,,是最高人民法院最早創(chuàng)辦的案例研究品牌性刊物。近年來作為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承辦的“全國法院系統(tǒng)年度優(yōu)秀案例分析評選活動”成果之平臺,,《人民法院案例選》收錄了全國法院年度優(yōu)秀案例分析,,在全國法院,、社會各界產(chǎn)生廣泛影響、取得良好聲譽,。為切實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宣傳,,踐行“誰執(zhí)法誰普法”的要求,及時展現(xiàn)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動態(tài),,《中國應用法學》微信公眾號自2022年4月起增設“案例研究”專欄,,每周推送“全國法院優(yōu)案評析”,從新近編輯出版的《人民法院案例選》中挑選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梳理裁判要旨,、解讀裁判規(guī)則、分享司法智慧,,為法律從業(yè)人員和社會公眾提供實務參考,。 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法定義務不因勞動爭議仲裁或訴訟中達成一攬子解決爭議而予以免除 編寫|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 孫忠耘 袁文瀚 — 由于國家對住房公積金施行強制儲蓄,、專戶專儲制度,,單位應當及時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且繳存時間和繳存方式均依法定,,具有強制性和專屬性,。因公積金繳存產(chǎn)生的爭議屬于行政爭議,應依法通過行政訴訟途徑加以解決,。無論單位與勞動者是否自行協(xié)商,、勞動仲裁抑或訴訟,無論其雙方是否就勞動關(guān)系項下所有爭議達成一攬子解決,,均不能免除用人單位依法及時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法定義務,。 一審: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2020)滬0115行初778號(2020年12月8日) 二審: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21)滬03行終85號(2021年4月12日) 原告(上訴人)上海三汰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汰公司)訴稱:(1)原告一直按照法律規(guī)定以基本工資2981元為基數(shù)為第三人劉某某正常繳納公積金,且原告于2019年已與第三人就勞動爭議達成仲裁調(diào)解,,相關(guān)費用均一次性支付給了第三人,,故被告作出的滬公積金責繳字(2020)18號的《責令限期繳存通知書》(以下簡稱被訴通知)無相應的事實根據(jù);(2)被訴通知對公積金繳納基數(shù)的計算存在錯誤,。原告一并支付給第三人的月工資額除基本工資外,,還包括了管理加給、績效,、津貼以及飯貼,,而按照《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除基本工資之外的收入不屬于工資收入,,故不應當計入公積金繳存基數(shù)中,,故訴至法院請求撤銷被訴通知。 被告(被上訴人)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公積金中心)辯稱:在被訴通知責令繳存期間,,原告與第三人存在勞動關(guān)系,,且符合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條件,,經(jīng)查詢核實,原告未依法足額為第三人繳存住房公積金,,違反了《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被告依據(j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規(guī)定》第十七條規(guī)定作出被訴通知,,事實清楚,,程序正當,請求依法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劉某某于2011年7月1日進入原告單位工作,,2019年8月26日解除合同。2019年9月29日,,第三人向被告投訴并提交了相關(guān)材料,,要求原告按規(guī)定為其繳納2005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住房公積金。經(jīng)初步調(diào)查,,被告于2019年10月23日作出《案件處理意見告知書》,,對該投訴事項立案處理。在調(diào)查詢問中,,第三人將投訴事項調(diào)整為要求原告按規(guī)定為其繳納2011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住房公積金,。經(jīng)督促繳存,、調(diào)查核實后,,被告于2019年12月30日作出《責令限期繳存事先告知書》(含附件:住房公積金繳存核查表)并送達原告,原告于2020年1月5日提交書面陳述申辯意見,。經(jīng)審查,,被告對原告的陳述申辯意見未予采納。2020年2月13日,,被告作出被訴通知并送達原告,,主要內(nèi)容為:經(jīng)查,原告在2011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間沒有依法為職工劉某某繳存住房公積金,,違反了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經(jīng)核算,原告單位應為職工補繳住房公積金人民幣46050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利息3309.68元,,合計49359.68元(見附件:《住房公積金繳存金額核查表》)。根據(j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現(xiàn)責令原告單位自被訴通知送達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nèi)為職工劉某某補繳住房公積金共計49359.68元,。 原告收到后不服,遂訴至法院,。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8日作出(2020)滬0115行初778號行政判決:駁回三汰公司的訴訟請求,。 宣判后,,三汰公司提起上訴。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于2021年4月12日作出(2021)滬03行終85號行政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根據(j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四條、第十條第一款,、第十一條,、第三十四條及《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市公積金中心負責本市住房公積金的管理運作,,監(jiān)督檢查本市單位和職工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的情況,故市公積金中心依法具備對劉某某投訴事項進行處理的法定職權(quán),。市公積金中心經(jīng)立案審批,、督促繳存、調(diào)查詢問,、事先告知等程序后,,審查了三汰公司申辯意見,最終作出被訴通知,,程序并無不當,。本案爭議焦點在于:(1)公積金繳存法定義務是否因勞動爭議仲裁中達成一攬子解決爭議而予以免除;(2)用人單位未及時繳存公積金的,,勞動者是否可以主張逾期利息,;(3)管理加給、績效,、津貼,、飯貼是否應當計入公積金繳費基數(shù)。 關(guān)于爭議焦點一,,根據(j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得逾期繳存或者少繳,,單位逾期不繳或者少繳住房公積金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繳存;逾期仍不繳存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市公積金中心在收到劉某某投訴后,經(jīng)審查其勞動合同,、招退工登記等材料,,認定三汰公司于2011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間與劉某某存在勞動關(guān)系,,且三汰公司未按規(guī)定為其繳存住房公積金,遂作出被訴通知,,并無不當,。因單位為職工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系法定強制性義務,雙方在勞動仲裁過程中已就勞動關(guān)系項下所有爭議達成一致的民事約定并不能免除,。 關(guān)于爭議焦點二,,因三汰公司未盡按時繳存的法定義務,致劉某某未能取得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本應取得的法定孳息,,故市公積金中心責令三汰公司繳納單位應補繳部分的逾期利息,,亦于法不悖。 關(guān)于焦點三,,根據(j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十六條及《國家統(tǒng)計局關(guān)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guī)定》《國家統(tǒng)計局〈關(guān)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guī)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的規(guī)定,,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工資總額的統(tǒng)計應當包括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收入之和,故市公積金中心繳存基數(shù)的計算符合上述規(guī)定,,且三汰公司也未能提供相反證據(jù)證明市公積金中心存在計算錯誤,,故三汰公司的上述觀點依法不能成立。 住房公積金是我國住房制度改革,、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的一項重要制度,。國務院1999年頒布的行政法規(guī)《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將單位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確立為一項法定義務。單位繳存公積金的法定義務能否因在協(xié)商或仲裁訴訟中已約定一攬子解決而予以免除,,涉及住房公積金的法律屬性,、爭議解決途徑的判斷,,是審判實踐中需要明確的問題,。 一、住房公積金的法律屬性 根據(j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相關(guān)定義,,住房公積金是國家機關(guān),、國有企業(yè)、城鎮(zhèn)集體企業(yè),、外商投資企業(yè),、城鎮(zhèn)私營企業(yè)及其他城鎮(zhèn)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tǒng)稱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對于住房公積金的法律屬性,,學界有不同觀點,。有的認為,,住房公積金是長期住房儲蓄,其所有權(quán)歸職工個人所有,,屬于私法上的個人財產(chǎn),,本質(zhì)上是單位發(fā)放給職工的貨幣住房工資,屬于工資或福利,。 有的認為,,住房公積金是國家利用法律、行政手段,,對住房基金進行強制儲蓄,,并由政府集中支配定向用于住宅建設融資的管理制度,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組成部分,。 我們認為,,住房公積金制度從誕生之始便具有強烈的政策性,其設計初衷就是為了解決城鎮(zhèn)職工住房保障,、資金融通的問題,,是住房實物分配向貨幣分配轉(zhuǎn)換的產(chǎn)物,具有互助專用性,、社會保障性,、法定強制性等特點,其公益屬性,、公共屬性,、公法屬性更為突出鮮明。 (一)互助專用性 首先,,住房公積金是一種互助性融資工具,,國家通過強制繳納,以互助貸款的方式為個人購房者提供資金支持,。中低收入者是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和主要保障對象,,已經(jīng)解決住房問題或者沒有購置需求的繳存者,為需要解決住房問題的繳存者提供了資金支持,,實現(xiàn)了繳存群體中的互幫互助,。其次,住房公積金的使用具有專用性,。根據(j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guī)定,, 住房公積金幾乎只能定向用于住房支出。近年來,,提取公積金的條件逐步放寬,,但仍然集中于住房保障方面。如上海市出臺的《關(guān)于本市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的通知》(滬公積金管委會〔2021〕1號)等政策,使得尚未購置房屋的繳存者能夠及時提取公積金并用于支付房屋租金,,進一步擴大了職工使用受益的覆蓋面,,這也是住房公積金具備公益屬性的重要體現(xiàn)。 (二)社會保障性 住房公積金是職工住房保障性資金,,與經(jīng)濟適用房,、公租房和廉租房共同構(gòu)成我國住房保障制度體系。從適用范圍看,,住房公積金是普惠性的,,是面向廣泛社會成員、適用于所有在職職工的普遍的,、基本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也規(guī)定,,單位應當為所有在職職工繳存公積金,。從制度功能看,住房公積金是保障性的,,可以為職工提供低息貸款,,幫助職工提高購房支付能力,保障職工居住條件,。當發(fā)生離職退休等法定情形時,,公積金可以自由支取余額,存儲余額也可以被繼承,。因此,,公積金對于職工而言屬于重要的個人保障性資金。從政策目標看,,住房公積金是兜底性的,,是國家通過對收入的再分配,實現(xiàn)對貧困弱勢群體的扶助,,為社會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提供的兜底性、政策性支持,?!蹲》抗e金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明確,,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是廉租房建設補充資金的重要來源,。因此,住房公積金具有較為突出的社會保障屬性,。 (三)法定強制性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是國務院頒行的統(tǒng)領(lǐng)公積金制度的行政法規(guī),,是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法律依據(jù)。首先,公積金繳存是單位法定的強制性義務,。根據(jù)該條例規(guī)定,,無論是單位辦理繳存登記、設立單位住房公積金賬戶,,還是為在職職工設立個人賬戶,、按月匯繳公積金,單位都是“應當”辦理,,“應當”按時,、足額繳存,“不得”逾期或者少繳,。 “應當”在法律上即為“必須”“強制”之意,,“不得”即為“禁止”,表明單位為在職職工繳存公積金是法定義務,、強制責任,。其次,監(jiān)管是公積金管理部門的法定職責,。對單位不履行繳存登記,、不辦理賬戶設立手續(xù)或者不繳或者少繳住房公積金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可以責令限期辦理,、責令限期繳存,。 行政機關(guān)依法履行監(jiān)管職責作出行政處理,要求違法行為人停止違法行為,、履行法定義務,,若仍不履行義務,將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最后,,違法行為人以受制裁懲戒或被強制執(zhí)行的方式承擔法律責任?!蹲》抗e金管理條例》規(guī)定,, 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仍不辦理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限期繳存逾期仍不繳存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為了保障公積金繳存法定義務的履行,,公積金管理部門可以實施行政處罰進行制裁懲戒,,也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由司法強制力作為確保法定義務履行的保障手段,。這也是住房公積金公法屬性的具體體現(xiàn),。 二,、住房公積金的爭議解決途徑 住房公積金的特點決定了其具有公益屬性、公共屬性,、公法屬性,。因公積金繳存產(chǎn)生的爭議屬于行政爭議,不屬于可以自行協(xié)商,、仲裁或訴訟的勞動爭議事項,。 (一)住房公積金爭議不屬于法定可仲裁事項 住房公積金爭議并不適用于通過仲裁解決,理由如下:一是我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guī)則》列舉了法定可仲裁的勞動爭議事項,,但并未將公積金爭議明確列為可仲裁的勞動爭議事項范圍,。部分地方也有以仲裁細則的形式明確住房公積金爭議不作為勞動爭議處理的做法。二是住房公積金不屬于勞動爭議中的社會保險,、勞動報酬,,這在實踐中相對明確,但對于是否屬于勞動爭議中的福利待遇存在爭議,。我們認為,,住房公積金的公益性、公共性使其不能等同于具有私有財產(chǎn)屬性的職工工資,、福利,。此外,根據(jù)原勞動部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對職工“福利”的定義:“'福利’是指用人單位用于補助職工及其家屬和舉辦集體福利事業(yè)的費用,。包括集體福利費,、職工上下班交通補助費、探親路費,、取暖補貼,、生活困難補助費等”,住房公積金也不屬于福利待遇范疇,。因此,,住房公積金爭議不屬于法定可仲裁的勞動爭議事項,住房公積金繳存的法定義務不得通過仲裁達成一攬子解決而得以免除,。 (二)住房公積金爭議不屬于民事訴訟受案范圍 因公積金繳存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不屬于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首先,,《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20〕26號)中列舉了勞動爭議民事案件的受案范圍,,公積金糾紛并未列入其中。其次,,《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未依法繳存公積金的公法解決途徑,,其并未將勞動者要求補繳住房公積金規(guī)定為一項民事權(quán)利或勞動爭議事項,該爭議不宜通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作為救濟,。最后,,最高人民法院在(2017)最高法民申1125號民事裁定書中明確闡述,,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公積金發(fā)生爭議,,應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催繳,,勞動者要求單位補繳住房公積金不屬于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受案范圍。結(jié)合民事審判實踐,,我們認為,,住房公積金爭議不屬于民事訴訟受案范圍。 對此觀點,,部分地方高級人民法院已經(jīng)通過指導意見予以明確,,如《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住房公積金的社會保障屬性,,也決定了公積金糾紛并不適宜通過仲裁或私法訴訟的方式解決,,單位與勞動者在仲裁或訴訟過程中達成勞動關(guān)系項下所有爭議一攬子解決的協(xié)議,屬于單位及勞動者對自身私法上權(quán)利義務的自由處分,,對具有公共屬性的住房公積金并不構(gòu)成公法意義上的處分行為,,因此,單位繳存公積金的法定義務不得因此免除,。 (三)住房公積金爭議應通過行政訴訟途徑解決 根據(j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guī)定,,單位違反繳存法定義務,公積金管理部門具有行政處理,、行政處罰和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的法定職權(quán),。因此,公積金的辦理,、繳存具有一定的行政“征繳”屬性,,屬于行政管理事務的范疇。雖然辦理,、繳存爭議發(fā)生于單位和勞動者之間,,但本質(zhì)上卻是國家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與繳費義務主體之間的行政法律關(guān)系,公積金管理部門負有行政管理職責,。單位違反法定繳存義務,,職工個人只能向公積金管理中心進行投訴舉報,要求其履行法定職責對單位繳存情況進行審核,;如果不履行職責,,職工可提起要求履行法定職責的行政訴訟。單位對公積金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理,、行政處罰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三,、本案裁判的價值和意義 (一)維護住房公積金體系安全 住房公積金制度具有鮮明的公共性和保障性,,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其增值收益也為地方政府建設保障性廉租住房給予了有力金融支持。通過裁判明確繳存公積金的法定性,、強制性,,對于維護住房公積金體系安全、促進住房公積金保值和增值具有積極意義,,也是人民法院認真履行審判執(zhí)行工作職能,,為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利益全體人民共享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職責所在,。 (二)保障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quán)益 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設立初衷就是利用強制儲蓄手段增強中低收入者的買房能力,,對于一二線城市職工而言,房屋屬于一種特殊的高價值商品,,利用公積金低息貸款及商業(yè)貸款的組合購置房屋,,是大部分普通職工解決居住問題的一次寶貴的關(guān)鍵機會,也是國家保障中低收入者基本居住權(quán)的重要體現(xiàn),。明確單位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法定義務,,將相關(guān)爭議納入行政訴訟解決渠道,并明確通過仲裁或民事訴訟達成一攬子解決爭議并不能免除繳存義務,,對于保障住房公積金制度功能的有效實現(xiàn),、維護勞動者合法權(quán)益具有積極意義。 (三)有助于勞動者及用人單位糾正錯誤認識,、減少相關(guān)爭議 在現(xiàn)階段的“后疫情時代”,,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更加注重成本收益衡量。企業(yè)迫于經(jīng)營成本壓力或者存在僥幸心理,,不主動為勞動者繳納住房公積金的現(xiàn)象突出,,有的私營中小企業(yè)認為,住房公積金不屬于“五大保險”之列,,如果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沒有特別約定必須繳納住房公積金,,那么用人單位則無需履行繳納義務,中低收入勞動者又因普遍缺乏法律知識或者購置房屋需求不突出,,極少因用人單位不繳納住房公積金而進行投訴舉報,。從案件審理中可以看出,企業(yè)對繳納住房公積金存在認識誤區(qū),,如單位認為與勞動者可以自行協(xié)商約定解決,,在勞動爭議仲裁及訴訟中達成一攬子解決就可以免除繳存義務。本案通過裁判,,對于企業(yè)普遍存在的錯誤認識予以及時糾正并清晰指引爭議解決途徑,,有利于廣大勞動者及用人單位完整、系統(tǒng)地理解公積金法規(guī),,對于合理平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利益,,有效促進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構(gòu)建科學、和諧的勞動關(guān)系,,減少企業(yè)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爭議具有一定社會宣教的價值和意義,,也為同類案件的處理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 -責任編輯:李 晶- -審稿人:王振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