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近代美哲學 之所以審美會在近代成為哲學的一個門類,在于,,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審美是連接人類理性與感性,、頭腦與感官的有趣橋梁。 近代西方思想是從“普遍性”和“個性”的闡釋與沖突中開始的,。此前的希臘羅馬時期,也有相應的問題,,不過并沒有形成激烈的對抗,原因在于思想啟蒙階段,,人們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哲學途徑;到中世紀,,基督教哲學通過神性,,把個人和宇宙貫通起來,也彌合了可能產生的沖突,。 到了近代,笛卡爾們開始思考和質疑神學體系之后,,兩者的沖突就達到了頂峰。 從笛卡爾開始發(fā)出唯理主義,,理智就是一切,;到休謨發(fā)出了感官決定一切,,近代審美哲學較之中古時期的美學,進步的地方在于——即便是帕斯卡,、萊布尼茨這樣崇尚理性的人物,,也得承認休謨所提出的感知的客觀存在,,感知也是真理的表現(xiàn)形式。 并且認識到,,審美既是理智活動,同時也需要訴諸感官,,只不過這個時候的感官,并非自然的感官,,而是受過理智訓練的感官。 此階段集大成者是鮑姆嘉通,,他基于唯理主義提出了系統(tǒng)的審美原則,。 藝術是思辨認識的預備性訓練,,審美是一系列心理能力的整合,是介于清晰的邏輯與混亂的感知之間的路徑,,總的來講,美感仍然沒有脫離多樣性的統(tǒng)一這個范疇。 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可謂一個西方哲學和藝術的大發(fā)展期,,一方面是諸多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雕塑和建筑被發(fā)掘出來,興起了考古熱,,另一方面是各路學者們分門別類地開展更為細致的研究和著述,,把各種形式和各種領域的思想,、藝術形態(tài)都進行了研究拓展,形成了一個蔚為大觀的思辨美學潮流,。 在這期間,盧梭成為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承前啟后的大人物,。 博山克認為,,盧梭才是近代浪漫自然主義的集大成者,。盧梭幾乎在一切事情上都開了近現(xiàn)代的先河——他在托普芙之前開創(chuàng)徒步旅行的風氣,在雷內之前開創(chuàng)冥想的風氣,,在喬治桑之前開創(chuàng)文學植物學,在圣皮埃爾之前開創(chuàng)自然崇拜,,在1789年革命之前開創(chuàng)民主與平等的政治理論,,在米拉波和雷楠之前開創(chuàng)政治討論和神學討論的風氣,,在帕斯塔洛奇之前開創(chuàng)教育科學,在索緒爾之前開創(chuàng)風景畫風氣,。沒有誰比盧梭對19世紀的影響更大,。(敝號很快推出他的傳記隨筆) 除盧梭之外,,博山克引用最多的,就是藝術批評家溫克爾曼的一系列研究,,自他開始,,十八世紀近代藝術的風格已經展現(xiàn)出了初步輪廓,,并且發(fā)展出了藝術史觀念——即把藝術的起源和發(fā)展,視為相關觀念史和表現(xiàn)史,。 溫克爾曼還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矛盾——美的本質與表現(xiàn)美的表現(xiàn)力。他認為,,美本身是純形式的,側重點在多樣性,。而一旦要把美表現(xiàn)出來,就相當于用一個固定的表達方式限定了美的多樣性,。表現(xiàn)在本質上是敵視美的,,表現(xiàn)就是一個既是美不可或缺的,,但又往往破壞美的要素,。 到十八世紀,幾乎所有的學人和藝術家都已經把美學當成了一門顯學加以研究和拓展,,被譽為新的文藝復興。這其中是一長串牛人的名單——歌德,、萊辛,、狄德羅,、伏爾泰、席勒,。 五、康德美學 進入到十九世紀,,康德出現(xiàn)了,??档掳颜麄€之前的哲學觀念都進行了梳理和規(guī)整。 他要解決的是三個問題:第一,,論證存在一個自然的秩序;第二,論證存在一個道德的秩序,;第三,自然秩序與道德秩序之間如何協(xié)調,。這也是他那句時尚名言的來由:我頭頂?shù)男强眨ㄗ匀恢刃颍┖托闹械牡赖略瓌t(道德秩序)?!信d趣的可回翻敝號隨筆的純粹理性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 之所以這三個問題會成為他畢生的主題,,就是因為自十六世紀以來大家的探討,到了十八世紀都集中于這么一件事上——既有感知能力,,又有理智能力的人,如何才能把感官與理性結合起來呢,?比如審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用《純粹理性批判》解決自然秩序問題,,整個自然界,,不論事物有多么繁多蕪雜,,復雜簡單,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可以用最為形式化的公理表達出來,。 所謂形式化的公理,,就是如統(tǒng)一性規(guī)律、充足理由律,、因果律、矛盾律等理性構建,,可用于闡釋自然界的一切。這些形式化規(guī)則本身,就是自然秩序,。 不過這其中的問題也很麻煩——每種公理其實都只說到了自然界的一個側面,比如說時間和空間觀念,,這是源于人類感官的限制——我們的眼睛和感知系統(tǒng)就是這么構造的,所以我們認為宇宙是這個樣子,。 把宇宙放到時空系統(tǒng)中,其實也就忽略掉了宇宙作為一個整體的其他性質,。所以,不論我們怎么用邏輯的方式來解析世界,,其實都只做了一件事——把整體分解為部分去理解,置于這些部分是怎么聯(lián)系的,,構成了一個怎樣的整體,我們既無法推導出來,,也無法想象。 也就是說,,理性只能知道局部,無法理解局部背后的事物整體——物質實體,。 因此,那些關于事物整體的性質和觀念,,如上帝、神,、自由等等觀念,是不可能得到邏輯理論驗證的,,更無法通過感官來驗證——這被后世的我們說成是“不可知論”??档抡J為,,這就是理性的界限——在自然秩序面前,沒有理性的地位,,理性無法把握整體。 之后,,他用《實踐理性批判》來解決道德秩序問題,也就是理性的問題,。道德是實踐理性,因為道德上的問題,,你明白了不代表你真懂,只有你按照你明白的去做了,,才是真懂了——知行合一。 道德問題上有一個特點或者說問題——我們先必須有一些假設或原則,,也就是原則先于行動。因此解決了在《純粹理性批判》里留下的那個問題——理性在自然秩序里沒有立足之地,,那么就只好用來指導人的實踐活動。 所以,,那些關于神、上帝,、自由的觀念,,未經任何邏輯與自然秩序驗證的觀念,,在道德領域卻可以用來指導我們的言行——只要我們認為它們確實存在就可以了,。而人的行動,,勢必與自然界發(fā)生聯(lián)系,由是,,理性就與自然溝通起來了,。 所以,康德認為,,只有人的道德行為,才能把理性和自然結合到一起,。 到此為止,康德只是從“不是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消極角度劃清了理性和自然的界限,,他還得主動彌合兩者之間的差異——于是就有了《判斷力批判》。 人類如何運用判斷力,,把理性世界的原則,,通過人的道德判斷和實踐,運用到自然世界,,實現(xiàn)理性世界的目的,與自然世界的目的,,兩者的合目的性。最典型的代表和載體,,就是審美行為,。 簡單來說,,在審美時,人會進入這樣一個狀態(tài)——第一,,他首先從感官獲得了一種認同和愉悅,這是自然界的利害關系或功利性目的的體現(xiàn),; 第二,他并沒有真正從審美對象達成自然目的,,畫上的蘋果顯然不是用來吃的,但他依然感到愉悅,; 第三,,真正讓他感到美好的,,是他可能無法表達的,審美對象背后展現(xiàn)出來的理性世界里,,秩序與構造的美感,既有符合人類理智構造,、感知構造的和諧美,也有符合理性和理解力的抽象美,; 第四,在這個狀態(tài)中,,自然與理性達到了合目的性——既沒有達成自然的目的,,也沒有達成理智的目的,,而是兩者的合目的性。 牛吧,。 也是從康德開始,之前所謂美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的原則,,逐步分解為近現(xiàn)代美學的——表現(xiàn)力、特征刻畫和意蘊深遠的原則,,這樣,審美才能更進一步地詳細分析各種類型的藝術形式,。康德發(fā)表《判斷力批判》是在1790年,,1790年開始,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上半葉的歐洲藝術輝煌期開始了,。 康德在抽象性和主觀性上走到了極致,,接下來就是兩位十八世紀末的藝術大拿,,把這種抽象性落實到藝術創(chuàng)作中去了——席勒和歌德,。 首先說席勒。席勒幾乎是天生用來解釋康德的,,一方面他精深地研究古典哲學,研讀康德,,另一方面他擁有絕佳的浪漫主義文學天才。所以他不僅是要把理性與自然,、自由與必然相聯(lián)系,他還要在藝術風格上把古希臘與浪漫主義相溝通,。 在席勒看來,理性與自然的截然對立,,在人類的理智活動中其實是不存在的,道德秩序并不代表理智的最高形態(tài),,那也只是理性的一個側面而已,。美既是一種主觀感知,,同時也是主體所處的一種客觀狀態(tài),美更是一種生活,,也是我們的行為。 所以說,,美本身并不排斥主動性或客觀性,它就是兩者的統(tǒng)一,。 人在進行純理智思考的時候,確實可以排除感官的影響,,而在享受感官愉悅的時候,也可以排除理智運動,。這兩種情況都不是審美,,審美恰好是對感官的依賴性和道德上的自由性相結合的最佳例子。 他還做了一個類比——國家在精神和形式上都要求統(tǒng)一性,,但個人又有個性和多樣性,那么政治家就在期間擔當起協(xié)調和統(tǒng)一的職能——國家機制和體制的構建,,就是關鍵,,而正是這些機制和體制,,成其為我們所說的國家和政治的本質。 席勒由是發(fā)展出了他的美學——詩人或者就是描述自然,,或者是追尋自然,,前者是樸素,后者是感傷,。他把德國文學都成為感傷性的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