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篇 · 逍遙游 【原文】 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jué)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strong> 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wèi)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wèi)為賓乎,?(jiāo)鷦(liáo)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yǎn)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áo)庖人雖不治(páo)庖,,尸祝不越(zūn)樽(zǔ)俎而代之矣?!?/strong> 【注釋】 (1)堯:傳說中的帝王,。 (2)許由:古代堯帝時期的隱士,此人還見于《徐無鬼》《外物》等篇,,皆記述許由拒位之事,。 (3)爝火:小火,指火把,、火炬,。 (4)浸灌:侵潤灌溉。 (5)立:在位,。 (6)治:太平,。 (7)尸:掌管,主持,,空居其位,。 (8)缺然:指不夠資格、缺乏能力的樣子,。 (9)致:贈與,,送給。 (10)賓:從屬,,次要,,派生物。 (11)鷦鷯:小鳥名,,體長約10厘米,,羽毛赤褐色。多在灌木叢中活動,,善于筑巢,,俗稱巧婦鳥。 (12)偃鼠:鼴鼠,,田鼠,;喜飲河水,善于鉆洞,。 (13)歸休乎君:“君歸休乎”的倒裝,,君主您還是回去吧。 (14)予無所用天下為:天下對我一點用也沒有,。為,,語氣助詞,。 (15)庖人:廚師。庖,,烹飪一類的事,。 (16)尸祝:古代祠廟中掌管祭祀的司儀,,即主祭人,。 (17)樽:酒器。 (18)俎:古代祭祀時盛肉的禮器,。 【譯文】 堯想讓位給許由,,讓他治理天下,說:“太陽和月亮出來了,,而燭火還不熄滅,,它的亮度,它想為日月增添光亮,,不是太難了嗎,?雨按時令降下了,還要人工灌溉田地,,對于滋潤土地,,不是太徒勞了嗎?你如果成了君王,,那么天下一定大治,,而我還徒居其位,自認為不夠資格,,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治理吧,。” 許由說:“在您的治理下,,天下已經(jīng)太平了,,而我再取代你的位置,我豈不是為名而來嗎,?聲名,,是實際德才的從屬,我難道要做有名無實的附屬物嗎,?鷦鷯在深林中筑巢,,也只不過占有一根樹枝;偃鼠在河邊飲水,,也只不過喝飽肚皮,。請你回去吧,天下對我來說沒有什么用處,!即使廚師不下廚,,主持祭祀的司儀也沒必要代替他下廚做菜?。 ?/span> 【賞析】 許由根本反對堯的認為天下需要通過人治達到統(tǒng)一,、和諧的觀念,,同時反對堯以仁義為手段來治理天下的具體措施。這里說到“人治”,,對待的概念不是什么“法治”,,而是“天和”,也就是無為,。 許由辭讓天下的另一層原因,,如《讓王》篇中所說:“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者也,。”也就是“生命第一,,名利第二”,,把生命價值看得高于其他一切價值。 這兩層原因,,表面上看有所不同,,其實質(zhì)是完全一致的。這個實質(zhì),,就是我在《序》中論到的,,作為東方文化的主流意識的“生命意識”。與之相對的,,莊子不斷予以批判的,,正是現(xiàn)今成為西方文化的主流意識的“造物意識” 【原文】 肩吾問于連叔曰:“吾聞言于接(yú)輿,大而無(dàng)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strong> 連叔曰:“其言謂何哉,?” 曰:“'(miǎo)藐姑(yè)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chǔ)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lì)癘而年谷熟?!嵋允强穸恍乓?。” 【注釋】 (1)肩吾,、連叔:都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莊子虛構(gòu)的修道之人,。 (2)接輿:孔子時期的楚國隱士,,姓陸,名通,,字接輿,。他曾經(jīng)唱《鳳歌》笑孔子想當官,又曾經(jīng)假裝瘋病逃避國王的聘任,,隨后就帶著賢妻到處流浪,,修仙學道去了?!墩撜Z》說他是楚狂人,,此處莊子有自喻接輿的意思。 (3)大而無當:堂皇而不切合實際,。無當,,不切實際。當,,底,。 (4)往而不反:一往無前而不回頭。 (5)驚怖:驚恐,,表示驚怪非常,。 (6)河漢:天上的銀河。 (7)極:邊,。 (8)大有徑庭:比喻差別極大,。徑,門外路徑,。庭,,庭院。 (9)藐姑射:又名姑射、石孔山,,在今山西臨汾西,。藐,通“邈”,,遙遠,。姑射,傳說中的仙山名,。 (10)綽約:姿態(tài)柔美的樣子,。淖,通“綽”,。 (11)處子:處女,。 (12)凝:凝情專一。 (13)疵癘:疾病,,災害,。 (14)年谷:指莊稼。 (15)狂:借為“誑”,,蒙騙,,謊言,荒誕的言論,。 【譯文】 肩吾向連叔求教:“我從接輿那里聽到的言論,,大話連篇不著邊際,說到哪里是哪里,,回不到原來的話題上,。我驚嘆他的言論,好像天上的銀河一樣漫無邊際,。與常理大相徑庭,,實在是太不近情理了?!?/span> 連叔問:“他說的是些什么呢,?” 肩吾說:“他說:'在遙遠的姑射山上,上住著一位神仙,,皮膚潤白像冰雪,,體態(tài)柔美如處子,不吃五谷雜糧,,吸清風飲甘露,,乘著云氣駕馭飛龍,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么專注,,能使農(nóng)作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豐登?!艺J為這全是虛妄之言,,一點也不可信?!?/span> 【賞析】 《莊子》反對神權(quán)支配宇宙,,否認有真宰。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根源,,指出道和物是一體,。由于道的運動,也就是物的運動,,才產(chǎn)生天地萬物,。他強調(diào)道的統(tǒng)一,也就是強調(diào)統(tǒng)一的自然規(guī)律,。指出事物是在統(tǒng)一,,分化,又統(tǒng)一的矛盾運動中發(fā)展的,。 他充實了德的內(nèi)容,。從道不滅論及物不滅,還把物質(zhì)運動同時間觀念聯(lián)系起來,。在分析道的運動時,提出了氣這個范疇,,并將氣區(qū)分為陰陽二氣,,正是由于陰陽二氣的運動產(chǎn)生了各種事物。 【原文】 連叔曰:“然?。╣ǔ)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hái)骸有聾盲哉,?(fú)夫(zhì)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猶時(rǔ)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將旁(bó)礴萬物以(wéi)為一,,世(qí)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bǐ)粃(kāng)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wéi)為事,。” 宋人資章(fǔ)甫而適諸越,,越人斷(fà)發(fā)文身,,無所用之。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nèi)之政,。往見四子(miǎo)藐姑(yè)射之山,(fén)汾水之陽,,(yǎo)窅然(sàng)喪其天下焉,。
【注釋】 (1)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指紋理色彩對盲人毫無意義。瞽者,,盲人,。文,通“紋”,。文章,,紋理色彩。觀,,景象,。 (2)豈唯:難道只有。 (3)形?。盒误w,。 (4)知:通“智”。 (5)時:通“是”,,這,。 (6)女:同“汝”,你,。 (7)之:這樣,。 (8)旁礴萬物以為一:混同天地萬物為純一。旁,,通“磅”,。旁礴,混同,,包容,。 (9)世蘄乎亂:世人喜求紛紛擾擾,。蘄,祈求,。亂,,紛擾,治,。 (10)孰:誰,,指神人。 (11)弊弊焉:忙碌,、疲憊,、勞神苦思的樣子。 (12)大浸:大水,、洪水所淹,。 (13)稽:至,到達,。 (14)溺:淹,。 (15)塵垢秕糠:塵土、污垢,、秕谷,、糠皮;比喻糟粕,,瑣碎無用的東西,。粃糠,,秕谷和谷皮,。 (16)陶鑄:原指燒制陶器、熔鑄金屬,,這里指造就、培育,。 (17)物:事,,指世事俗務。 (18)資章甫:販賣衣帽,。資,,買賣,購取,。章甫,,殷代的禮帽名。 (19)適諸越:到越國去,。適,,往,。 (20)斷發(fā):剪了頭發(fā)。 (21)文身:一種民族風俗,,用針在身體上刺畫有色的圖案或花紋,,一般用作圖騰標志。 (22)四子:指王倪,、嚙缺,、被衣、許由,。寓言中虛構(gòu)的四位神人,。 (23)汾水之陽:汾河北面。在山西省中部,,黃河第二支流,。陽,山的南面與水的北岸,,反面稱為陰,。 (24)窅然喪其天下焉:悵悵然忘卻了天下。窅,,通“杳”,。窅然,悵然若失的樣子,。 【譯文】 連叔說:“是呀,!盲人無法同他們欣賞紋理和色彩的美觀,聾人無法同他們聆聽鐘鼓的樂聲,。難道只是形體上才有盲,、聾這一類的缺陷嗎?心智上也是一樣的??!這話似乎就是說如今的你肩吾呀?!?/span> “那位神人,,他的德行,與萬事萬物包容混同,,以此求得整個天下的治理,,誰還會忙忙碌碌把治理天下當回事呢?那樣的人哪,,外物不能傷害他,,洪水滔天也不能淹沒他,天下大旱熱到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熱,。他用塵埃、糟粕,,也能造就出堯,、舜那樣的圣賢仁君來,誰又肯把世事俗務當回事呢,?” “北方的宋國有人販賣帽子去到南方的越國,,而越國人是頭發(fā)剪短、身上刺滿花紋的,,沒什么地方用得著帽子,。堯治理了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內(nèi)的政局,,到汾水北邊的姑射山上去拜見四位得道的高人,,悵然間忘記了自己的天下?!?/span> 【賞析】 莊子寫斥鴳嘲笑大鵬,,也就是老子所說的“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 道家學說雖說“定乎內(nèi)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就像許由不越俎而代之,,然而能理解的人很少。就像老子所說的“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矣”,。接輿是一個得道高人,《論語·微子》記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痹诳鬃友劾锝虞浭且粋€不可思議的狂人,,而莊子把這種狂發(fā)展到了極至,。鯤鵬將傳說中的鳳具體化,孔圣人也就是那個嘲笑大鵬的斥鴳,。 在常人眼里,,道家之言“大而無當,往而不返”,,莊子以“不龜手之藥”予以澄清,。也就是說,飛黃騰達,,對莊子來說是信手拈來的事,。莊子對升官發(fā)財不屑一顧,他的志向是浮游江湖,,逍遙曠野,。樗不中規(guī)矩,卻不夭斤斧,,犛牛不能執(zhí)鼠,,卻能免于機辟罔罟之害。治國安邦,,卻身在江湖,,是逍遙游的真諦所在。莊子是一個言行一致的人,,在困境中他多次放棄成為宰相的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