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近日來我家小住,。她是個閑不住的人,自我在另一個城市工作定居以來,,隔三差五地總想著來看看我,,怎么勸也勸不住。 父親卻不然,,退休以后在家喝酒種花自得其樂,,至于我,則成了他常掛在嘴邊的“兒孫自有兒孫?!?,若無要緊事是不會輕易造訪的。 這天正在給母親調(diào)整手機設置,,屏幕上突然彈出一條微信消息:“蔣妹妹,,吃點東西再去做核酸?!卑l(fā)送人正是父親,。 我被這個昵稱吸引,像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忙不迭地把手機舉到母親面前,。母親掃了一眼,笑道:“他呀,,每天發(fā)信息都換一個名字,。” 于是,,后來的幾天里,,我有意無意地留意起母親亮起的手機屏幕,蔣妹妹,、阿蔣,、蔣老師……果真每天都不一樣。 又聽母親講,,這其實已是多年的習慣了,。 母親早些年做過心臟搭橋,有時還會有些不適感,父親獨自在家亦偶爾貪酒,,兩人不在一起時,,亦不免牽掛對方,因此約定好了每天睡前都要視頻聊天,,起床也要互道早安,。 而父親的早安微信,總是換著不同的稱呼,,伴隨著日復一日的問候,,換得母親會心一笑。 “他呀,,總是要弄出些花樣來,。”母親似有嗔怪,??赡青凉掷锓置饔幸婚W而過的羞赧和驕傲。 父親退休以后還有個愛好是寫詩,,起初多是些三句半或藏頭的打油詩,,在家庭聚會上逗得親友們開懷大笑,后來寫的時間長了,,竟越來越有了些獨具一格的意趣和風范,。 父親對我的生活總是默默關注,鮮少發(fā)表評價,,但對與母親有關的一切卻從來都不吝表達,。 母親在這邊小住的日子里,周末下廚做了頓大餐,,我拍照發(fā)到群里,,不一會兒便收到父親發(fā)來的小詩:“蔣妹廚藝非一般,飯菜色香味俱全,。葷素搭配營養(yǎng)好,,吃在嘴里心也甜?!?/span> 母親生日自然也有父親精心準備的藏頭詩相贈,,前四句是“祝壽延年贈愛妻,福如東海永相依,。敦厚溫柔人善良,,麗質(zhì)天成且仁義?!绷攘葦?shù)字,,已狀盡母親的千般溫厚,,道盡父親的萬般珍重。 因此,,父親生日時,,我也有樣學樣地寫了首藏頭詩發(fā)過去。 我自以為寫得還算不錯,,卻沒想到反響平平——父親表示心意收到了,,但詩押韻押得不好;母親評價文采還行,,但不如父親的詩一般直抒胸臆,,讀起來不好理解。 直氣得我啞口無言,,行行行,,就你們互遇知音,到了我這就無人問津了,。 假期回老家收拾房間時,無意間打翻了厚厚的一沓信件,,拾起一看,,竟是父母多年前的通信。 兩人本是同學,,畢業(yè)后父親去了部隊,,母親則去往師范上學,于是兩人開始寫信分享彼此的生活和理想,,并在此過程中相知相愛,。 我捧著這沓信忍不住去想,是否那時兩人的通信中,,就已經(jīng)有了這樣的小詩和不同的稱呼呢,? 但我沒有再試圖從中去找尋答案,因為是與否其實已經(jīng)不重要了,。 他們是這世間最質(zhì)樸而平凡的一對夫妻,,連我也無從了解他們相識相伴故事的細枝末節(jié),那還需要什么答案呢,? 連綿一生的愛,,已經(jīng)記錄在一封一封的信里、一首一首的詩里,,還有每天早上起來后,,一百種不同的稱謂里。 (已載11月30日《德州晚報》) END ■作者:郭宇潔 ■編輯:王曉松 ■責任編輯:陳廣江 ■終審:張富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