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石又名英德石,,主產(chǎn)于廣東清遠下轄英德市的英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石之一,陽山,、乳源,、曲江等地的此類石頭也屬英石范疇。 南宋文物考鑒著作《洞天清祿集》和明代園林著作《長物志》均將靈璧石排名為第一,,將英石排名為第二,。大型英石是園林顯貴,小者則是案幾上的寶物,。 縐云峰高2.6米,,為青黑色的英石,相傳為宋徽宗花石綱遺物,,現(xiàn)立于杭州西湖區(qū)北山路的江南名石苑,,為中國四大名石和江南三大名石之一,。 縐云峰 清代英石“麒麟童子”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枚小小的拳石高,、長,、寬分別只有10.8、10.55和4.5公分,,是黑白相間,,極為難得的“黑白英”。其造型有明顯人工痕跡,,雖與賞石理念有沖突,,但其原石的先天優(yōu)良素質尚在,仍不失為難得的瑰寶,。 麒麟童子 嶺南園林英石數(shù)量超過了太湖石,,佛山梁園、順德清暉園,、番禺余蔭山房,、東莞可園為嶺南四大古典名園,,園中皆置有代表性的英石景觀,。 梁園清代英石“蘇武牧羊” 清暉園清代英石“斗洞” 余蔭山房英石假山 英山為巖溶地貌發(fā)育良好的石灰?guī)r石山,原石在自然力作用下崩落于地表者稱為陽石,,陷埋于地下者稱為陰石,,兩者各有千秋。 英石石質堅脆,,扣之有金屬聲響,。其顏色本為白色,常間雜有白色方解石條紋,。因自然力作用和所含雜質不同,,英石呈現(xiàn)出多種色澤,以黑色,、青灰最為常見,,以黑如漆者為佳。但英石表面多顯枯澀之感,,故以清潤者為貴,。 酸性土壤腐蝕后的英石將“皺、瘦,、漏,、透”風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皺而多紋”,、“瘦而聳削”傲視諸石,,是將“瘦”,、“皺”體現(xiàn)得最為出色的石種。 據(jù)《云林石譜》記載,,英石在宋代已被列為皇家貢品,,而且深受文化名流喜愛,《全宋詩》贊詠英石的詩作不下三四十首,,遠多于靈璧石等其它石種,。 蘇東坡在楊州時曾獲贈一綠一白兩塊嶺南曲江英石,石上山景猶如伏羲之鄉(xiāng)的仇池(位于甘肅成縣仇池山),。他便巧借杜甫“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的詩句,將之命名為"仇池石",,并賦《仆所藏仇池石》詩贊不絕口,,視其為“希代之寶” 英石在宋元明三朝廣受追捧,在明代更是達到鼎盛,,是明故宮御花園陳列最多的石種,。 但英石在清代卻受到了冷遇,在清宮少有增補,。眾人猜測其原因是乾隆不喜其峻峭,! 但我卻認為是另外的兩大原因:一、乾隆更喜歡高大巍峨,,有穿天入云氣勢的太湖石峰,;二、與英石的開采特點有關,。據(jù)《洞天清祿集》稱,,英石“倒懸生巖下,以鋸取之故底有鋸痕”,。因此,,很多英石的底面或背面都有刀斧鋸齒之痕,沾染上了人工俗氣,。 據(jù)傳,,英石是故宮御花園的第一大石種,占所有陳石的30%,,現(xiàn)尚存27塊,。 故宮能被確證年代最久的藏石為三塊元代古石,除靈璧石“造云石”外,,另兩塊均為英石,。 古典賞石研究者丁文父在其著作《御苑賞石》中,對故宮御花園,、寧壽宮現(xiàn)存的13件英石作過詳解,。本文特從中選擇幾件瑰寶作簡略介紹: 元代圓盆座英石: 灰色,,高110cm。“瘦” “皺”的體態(tài)有飄逸舞動之感,,但石背有明顯雕鑿之痕,。 元代方臺座英石: 高148cm,寬140cm,,最厚處不足30cm,。其色青灰,其質嚴密,,擊之聲音清越,。其石體上粗下細,布滿淺窩,,但造形顯經(jīng)雕琢,。此石為英石中的體量較大者,如龍似獅立于漢白玉長方底座上,。 明代早期須彌座英石: 灰黑色,,含有白色方解石巖脈,高115cm的薄形石體上褶皺紋和泥丸窩交錯,。 上大下小的石身富韻律動感,,若仙女飛天,但平整的背面切鑿明顯,。 明代中期方盆復合座英石: 高42cm,,色黑灰,,隱含白色方解石巖脈,,叩之鏗鏘有聲,石體背部有鑿痕,。其形態(tài)若猛然停足的脫兔,,故石盆四壁配以白兔浮雕加持。 明代晚期圓盆復合座英石: 灰黑色,,高106厘米,,石體瘦削,左側有內挖痕跡,。其背面光滑,,正面褶皺,上有溝壑,,下有拱洞,。此石表面甚為枯澀,但卻有清潤者所不具備的蒼勁美感,。 清代中期方盆復合座英石: 青灰色,,高80cm,。形色清奇,線條流暢若騰龍,,與底座石盆上翻騰的水波紋浮雕互為關照,,相得益彰。 清代中期雕臺座英石《奇峰迎夏》: 色灰,,高51cm,,厚50cm,寬110cm,,連綿起伏的峰巒險峻生動,。石體右側平坦處刻有“奇峰迎夏”四字隸書,故得此名,。 |
|
來自: 李軍頑石 > 《現(xiàn)存古代名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