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過錯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人生一世不可能不犯過錯,犯了過錯并不可怕,,關(guān)鍵在于要知過就改,,并盡量避免再犯同樣的過錯,這是對待過錯的唯一正確態(tài)度,。過:前一個“過”指“過錯”,;后一個“過”指“真正的過錯”。孔子說:“有了過錯卻不改正,,這就叫真的過錯了,。”《論語》里多次談?wù)摗斑^”,,特別強調(diào)知過就改,?!墩撜Z·學(xué)而》中,孔子說“過,,則勿憚改”,,有了過錯,不去逃避掩飾,,而是要正面對待,,勇敢地加以改正?!墩撜Z·雍也》中,,孔子評價顏回“不遷怒,不貳過”,,顏回從來不把自己的怒氣轉(zhuǎn)移到別人身上,,而且知過就改,從不會重復(fù)犯同樣的過錯,?!墩撜Z·顏淵》中“顏淵問仁”,孔子回答說“克己復(fù)禮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的不良習(xí)氣,,改掉毛病,回歸于禮,?!墩撜Z·學(xué)而》中,曾子講“吾日三省吾身”,,天天反省自己,,日日改過自新。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圣賢也會犯錯,?!墩撜Z·述而》中,孔子自己就說“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雖是孔子自謙之辭,,也可見孔子有自知之明,。孔子也會有過錯,,只是他認為,,最大的幸運是一旦有了過錯,,一定會被人知道,而且被人指出來,,這樣就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過錯,。只有虛心接受批評,誠心改正過錯,,才不會再犯同樣的過錯,。這樣,所犯過錯就不再是過錯,,而且還會成為人生道路上的經(jīng)驗,。如果明明知道自己所犯過錯,卻毫無改過之意,,甚至死不悔改,,這就是真正的“過”,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滑入墮落的深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