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是后人對孔子的評價,。 子產,,卻是孔子的榜樣。 《史記·鄭世家》記載:孔子到鄭國的時候,,“與子產如兄弟云”,;在聽到子產去世的消息時,他流著眼淚說,,“古之遺愛也,!” “古之遺愛也”,這五個字,,讀起來,、寫起來,很簡單,,但它傳達的是孔子對子產的由衷贊美與景仰,。 孔子晚年哀嘆:“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就是回到“文王周公”那個圣明時代,,回到那個“仁義禮智信”像陽光雨露滋潤人們的時代。 但是,,春秋時候的君主們,,要么熱衷爭霸、要么迷戀女色,,只會讓他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 他帶領著他的弟子們周游列國,,理想無處安放,,還遭到了無情的圍困和嘲笑。 “知其不可而為之”,,現實的坎坷也雕琢了這位圣人的固執(zhí)倔強,。在被圍陳蔡時,他和弟子們餓得都快站不起來了,,他卻依舊能夠“弦歌不絕”,;在匡地,他以傳承文明為己任,,蔑視一切世俗的力量:“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上天不讓文王周公制定的周禮斷絕,,匡人能把我怎么樣呢) 就是這樣一位圣人,,聽到子產去世的消息后,流淚了,,把子產稱為“古之遺愛”,。 這樣的評價,實際上,,就是把子產和自己的前代偶像放在了一起,,盛贊子產“把理想照進了現實”,給黑暗現實帶來了光,,帶來了希望,。 當然也為后世帶來了光,帶來了希望,。 孔子在教育弟子時,,從不吝惜把最好的贊美送給子產。 他對學生說,,“(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誠君子也”(子產的君子行為表現為四個方面:自我要求嚴格謙遜,侍奉國君和長者恭敬盡心,,愛護百姓能給他們帶來恩惠,,管理百姓合情合理。是真君子啊,?!墩撜Z·子罕》),又說子產“惠人也”(《論語·憲問》),,又說“是以為國基也”(《孔子家語》),,“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左傳》)。 細心一點,,還會發(fā)現這些評價都帶著一個表達深沉情感的嘆詞——“也”,。 和子產同時的還有兩大名人:季札和晏嬰。 季札,,吳國的公子(公子是對當時諸侯國國君兒子的專稱,,公孫則是對國君孫子及后代的專稱),當時就有人把他和孔子相提并論,,有“南季北孔”之說,。 這位吳國公子,曾經三讓國君之位:他的父親要把王位傳給他,,他拒絕了,;他的兩位哥哥也先后要把王位傳給他,他又拒絕了,。 沒想到的是,,這位“南方第一圣人”一到鄭國,“見子產如舊交”(《史記·鄭世家》),,“見子產,,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產獻纻衣焉”(《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并且預言子產一定會執(zhí)政,要子產執(zhí)政“必以禮”,。 更值得玩味的是:當時的鄭國,,內亂不止,在楚晉兩大國的夾縫中艱難求生存,,季札勸子產在這里執(zhí)政,。 而那時吳國正日益強盛,全吳國君民都盼望著他成為國君,,他卻跑到山里“躬耕隴畝”了,。 這樣鮮明的對比,也許只有一個解釋:季札這個歷史上罕見的預言家,,一見子產,,便被他的氣度所折服!意識到自己身上可能缺少子產一樣的領袖風范,。 晏嬰,,《晏子春秋》的傳主,輔佐了三代齊王的名相?!皟商覛⑷俊薄胺譃樵?,覆手為雨”“橘生淮北則為枳”等故事,小學生都知道,。 也正是這個晏嬰,,在齊景公準備任用孔子的時候,幾句話,,就斷送了孔子在齊國的前程。 子產的支持者——鄭國的前執(zhí)政子皮,,去齊國迎親,。晏子一聽,馬上就放下了眼前的工作,,去會見子皮,。 一個叫陳桓子的人很不解,晏子說:“他能夠選用子產這樣的善人,,就是能為百姓著想的執(zhí)政者,。我們難道不應該立刻向他請教嗎,?” 怒懟孔子,,卻對一個選用了子產的人如此謙恭,子產該是多么令人神往啊,。 晏子對子產的評價是:“善人,?!爆F在我們把很多詞語都玩壞了,連“善人”一詞都帶上了一絲諷刺老實人甚至罵人虛偽的色彩,,而當時,,這個詞是“盡善盡美”的意思。 至于子產后來的“粉絲”,,真是列舉起來都累,,有左丘明、列子,、韓非子,、王充、杜預,、韓愈,、王安石、蘇軾兄弟…… 清人王源說:“《左傳》記載各國名卿的言行有很多,,但沒有像記錄子產言行這樣詳細的,。子產是春秋時代的第一人,也是左丘明心服的第一人?!?/span> 甚至還有人認為:諸葛亮可以自比管仲樂毅,,但不敢自比子產。 主張“文以載道”,、一身硬骨,、好為人師、皇帝都敢懟的韓愈,,在《子產不毀鄉(xiāng)校頌》一文里感嘆:“維是子產,,執(zhí)政之式。維其不遇,,化止一國,。”他把子產當成了后世執(zhí)政者的模范,,表達了對子產沒能在更大舞臺上施展才華的遺憾,。 而我則遺憾,我們有著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先祖,,卻對他了解太少,。 惠主 孔子評價子產,用得最多的是一個“惠”字,,甚至直接稱他為“惠人”“惠主”(“夫子產于民為惠主,,于學為博物”《孔子家語》)。 南朝經學家皇侃的注釋是:“言子產之德于民,,不吝家資,,拯救于民,甚有恩惠,,故云惠人也,。”翻譯一下,,就是說子產公而忘家,、舍己為民,就像一個救世主,,給人民帶來了大恩惠,。 “惠”字,也是后人送給子產的一個標簽,。 子產執(zhí)政主要有四項措施:封田洫,,作丘賦,鑄刑鼎,,任賢能(也有人認為是“不毀鄉(xiāng)?!保:笕藳]有把它們客觀地概括為“四政”“四策”“四綱”“四維”什么的,而是用了一個很溫暖的名字:“四惠”,。 這真是一種古樸而絢爛的贊美,。 就從“鑄刑鼎”說起。 子產去世前,,對子大叔(游吉)說:“我死以后,,您一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夠用寬厚的政策讓民眾服從,,其次沒有比剛猛更有效的了,。比如熊熊烈火,大家看見就害怕,,很少有人死在火中,。水性柔弱,民眾喜歡親近并在其中嬉戲,,就有很多人死在了水中。所以寬大的政策執(zhí)行起來太難了,?!?/span> 子產去世以后,大叔執(zhí)政,,不知什么原因,,沒有聽從子產的話,而施行了寬柔政策,。鄭國因此出現了很多盜賊,,他們出沒于林木茂盛的沼澤中干壞事。 大叔后悔了,,說:“我要是早點聽從夫子(子產)的話,,怎么會到這個地步呢?!敝缓冒l(fā)兵去攻打這些盜賊,,將他們全部殺死了,盜賊才稍稍得到平息,。(《左傳》) 這個故事至少透露出了兩點信息:子產能以德執(zhí)政,,他的后繼者不能;子產能用法律“治未病”,,他的后繼者殺了很多人,,也不能根除后患。 到了今天,,對于子產“鑄刑書”,,我們常常頌揚它是政法史的“里程碑”,具有“劃時代”意義,卻忽視了這一措施閃現的人性光輝——“治未病”,。 什么是“治未病”呢,? 《史記》里記載了一則關于扁鵲的故事。 魏文侯問扁鵲:“你們兄弟三人中誰的醫(yī)術最高,?”扁鵲說:“我大哥最厲害,,其次是我二哥,我最差,?!?/span> 魏文侯覺得很奇怪:“神醫(yī),你咋能這樣貶低自己呢,?”扁鵲說:“我大哥給人看病,,只看看人家的神色,在病沒有形成的時候,,就把病根除了,;但大家都認為我大哥沽名釣譽,是騙子,,我大哥的名聲連家門都出不去,。我二哥給人看病,在病癥剛剛出現的時候,,就把人治好了,;大家都認為我二哥只會治小毛病,他的名聲連巷子都出不去,。而我既不能像大哥那樣單從神色就判斷出病癥,,又不能跟二哥那樣從小毛病治起。我只能在病人病得很重時才看出病癥來,,用針刺破血脈,,給病人開以毒攻毒的猛藥,或者割破皮膚進行治療,,但是我的名聲卻連諸侯都知道,。” 扁鵲所說的現象今天還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人常常要嘲笑“大道無形,,大愛無聲”是一個偽命題,甚至他們嘴巴上也常自夸“霹靂手段,,菩薩心腸”,,但他們也許一生都弄不明白,“治未病”,,無論是用來治病還是治國,,永遠都是中國傳統(tǒng)最了不起的智慧,,也是執(zhí)政者給予人民的最大恩德——新中國成立時,以雷霆手段打擊“黃賭毒”,,避免了多少家庭悲劇啊,。 更重要的是,在子產“鑄刑書于鼎,,以為國之常法”以前,,所謂的法律,不過是權貴藏在自己袖子里的一根鞭子,、一條繩索,,他們可以隨意拿出來、隨意“彎曲”,,甚至打著“禮”的旗號巧取豪奪,,草菅人命。 當子產把刑法公布在“陽光”之下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警告那些愛玩特權的人:別裝神弄鬼了,,朗朗乾坤,光天化日,,大家都看著呢,! 公開,常常是公正公平的前提,。 有人喜歡道聽途說、憑著一篇碎片化的文章就妄議古人,。說孔子定位子產為“惠”,,而不稱子產為“仁”,是孔子認為子產沒有達到“仁”的境界,。不知他是對孔子說過的“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視而不見呢,還是他不懂雙重否定表肯定,! 現在網上似乎還有一種共識,,說孔子對子產“鑄刑書”持一種批評態(tài)度。 史料記載的是,,二十多年過后,,晉國模仿子產“鑄刑書”,遭到了孔子的激烈批評,。史料中沒見孔子對子產“鑄刑書”的否定,。 相反,孔子在聽到子產對子大叔說的一番話后,,整整引用了十四句《詩經》中的詩,,發(fā)表了一通比這個故事還長的評論,。 中心句是:“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贝笠馐钦f,,政策的寬大和法律的嚴厲是相輔相成的,能把二者調和得恰到好處,,給社會帶來一片祥和之氣,,大概只有子產做到了吧。(《左傳》) 評價一種行為,,不應該離開當時的“語境”,。 子產“鑄刑書”是為了“救世”,晉國“鑄刑書”是為了“弄權”(后來就發(fā)生了“趙韓魏三家分晉”的事,,揭開了戰(zhàn)國的序幕),。 同樣的事,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去做,便有天壤之別,。圣人的思想和言行,,自然遠超常人的認知! 關于這一點,,孔子最聰明也是最有“出息”的弟子——子貢說得更具體,。 魯國的臧孫要施行猛政,子貢認為他水平不夠,,說:“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子產作鄭國相的事嗎,?推舉、提拔賢能的人,,壓制邪惡,,褒揚善行;對有雄才大略的人,,不追究他的短處,;對有很高道德修養(yǎng)的人,不責備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監(jiān)獄都空了。 子產去世后,,國人們都傷心捶胸,,痛哭流涕,三個月里聽不到吹竽彈琴之類的聲音,。他活著的時候,,受到人們的尊敬;他去世了,,人們悲痛萬分,!”(劉向《新序》) 子貢的意思是,子產是用法律治國了,,但他的目的不是“抓辮子”“打棍子”,,而是為了“壓制邪惡,褒揚善行”,。 他運用法律的結果是:“家給人足,,囹圄空虛?!薄@不是和周文王“畫地為牢,,刻木為吏,治政恤民,,囹圄皆空”異曲同工嗎,?人和人是不同的!沒有圣賢的仁德和智慧——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格局和境界,,就不要東施效顰,、邯鄲學步了,那樣只會弄巧成拙,、貽笑大方,! 我們再把子產“鑄刑鼎”這件事放在歷史的大空間來看,。 我國歷史上有很多改革家,,因為觸及了權貴們的既得利益,結局令人心酸:吳起被亂箭射死,,商鞅被五馬分尸,,王安石被丑化,張居正被掘墳…… 為什么子產作為先行者,,成了榜樣,,他的后繼者卻適得其反呢? 明朝進士包裕在拜謁子產祠時寫過一首詩:“當時豪杰事縱橫,,獨有先賢治尚平,。四善見稱君子道,,一寬無愧惠人名。濟人渡口苔空合,,聽政堂前月自明,。按部今從祠下過,高山仰止不勝情,?!?/span> “獨有”一詞,真是用的石破天驚,。它揭示了一個事實:后來的“縱橫家”們變法,,大多是為了滿足國君們“富國強兵”“成就霸業(yè)”的愿望,順便換取自己的榮華富貴,。 而子產,,作為一名“公孫”(鄭穆公的孫子),在完全有條件“躺平”的情況下,,卻踐行著“仁者愛人”的良知,,把國家的安寧、把“惠人”放在了第一位,! 《左傳》中還記載了一件小事,。 鄭國大夫徐吾犯的妹妹長得特別漂亮,鄭穆公的一個孫子公孫楚已經下了聘禮,,另一個孫子公孫黑又強行送了彩禮,。徐吾犯很為難,就去請教子產,,子產說了四個字,,“唯所欲與”。意思是,,別管那么多,,只需要看你妹妹喜歡誰就行了。 這就是偉大的政治家讓人肅然起敬的地方,,在那樣一個時代,,子產沒有考慮現在影視劇熱衷的“宮什么斗”“和什么親”的小把戲,而是表達了對一個弱女子的尊重和憐惜,,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懷,! 子產曾對晉國的執(zhí)政者韓宣子說過一句話:“為政必以德,毋忘所以立,?!碑敼僖欢ㄒ腥蕫壑模瑒e忘了老百姓養(yǎng)活當官的“初心”,。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這是《左傳》中多次引用的《尚書》的一句話。 現在我們還在追求“不忘初心”,、“執(zhí)政為民”、“以法治國”,,這種信仰,,無論到了何時,都應該是一種最先進,、最能體現人類文明的思想,。 國基 我們的漢字很豐富,也很形象,,對那些支撐國家大局的人都能給予一種很恰當定位,,比如“國之棟梁”“上柱國”“廊廟之器”“中流砥柱”等等。 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在安史之亂爆發(fā)后,,第一個舉起了抵抗的大旗。他一生忠烈,,滿門忠烈,,就獲得過“上柱國”的美名。 但“國基”這一名稱,,在孔子送給子產以后,,好像后人也回避了。 “國基”,,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沒有他,,國家這座大廈也將成為一堆廢墟,。“國基”,,應該是對一個執(zhí)政者的最高評價,。有人把“國基”一詞翻譯成“柱石”,應該是不太清楚子產對鄭國所起的作用,。 擔當得起這樣的稱號,,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內能安國,,外能御侮,。 當時鄭國國內的情況怎么樣呢? 中華詞庫里有三個詞語:“食指”“食指大動”“染指”,。這三個詞語源于鄭國一個很搞笑的故事,。 楚人送給了鄭靈公一只團魚,,也就是一只大鱉。 公子子宋和子家一起去見鄭靈公的時候,,子宋的一根指頭(那時還不叫食指)忽然動了一下,,他就對子家說,以往每遇到這個手指動,,一定會嘗到奇異的美味,。 他們到鄭靈公家里的時候,正好看到廚師在宰殺這只大鱉,,不禁相視一笑,。鄭靈公很好奇,通過子家知道真相后,,在分食鱉湯的時候,,就故意不分給子宋吃。 子宋覺得太傷自尊了,,伸出手指就在鱉湯里“染”了一下,。靈公很生氣,子宋很惱火,。很快,,子宋就挾持子家把鄭靈公給“弒”了。 國君可以“弒”,,其他人還有什么理由不能殺呢,。 子產在執(zhí)政前,就經歷過又一個國君(鄭僖公)被“弒”,,三任執(zhí)政者被殺,。他的父親大司空子國,也是被作亂者殺掉的,。子產面臨的就是這樣一種亂局,。 事實上子產也不止一次遭遇過生命威脅。 子產實行的第一項改革措施是“為田洫”,。 “為田洫”,,就是在田地四周挖些小水溝。表面意思很單純,,挖些水溝便于灌溉,,但深層的意義卻是劃定邊界,限制那些“豪門”——主要是鄭穆公的兒孫們——任意霸占農民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土地,,承認一些農民擁有土地私有權,。并用什伍之法對他們進行編制,避免國家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糊涂帳。 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權貴們的利益,,又讓他們沒“面子”。 實施之初,,都城新鄭就流行起了一首歌:“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計算著我的家產收稅,,丈量著我的田地收稅,。誰要殺死子產呀,我要和你一起去) 子產實施的第二項措施是“作丘賦”,。 當時諸侯國的土地政策基本上是“克隆”了周天子的“井田制”,,中間的“口”屬于天子,稱“國”,,四周則分封給了諸侯(也就是各個獲得爵位的人),,稱為“野”。 子產“作丘賦”,,就是率先打破“國”與“野”的分界,,讓“野”地上的人也要交軍賦,也可以代表國家作“甲士”,。 這實際上是提高了奴隸的地位,,承認了他們也是國家的一員,而不只是某些人的私有財產,。(中國古代的甲士和中世紀歐洲的騎士一樣,,不是誰都有資格做的) 且不說子產的這種措施是不是商鞅變法的“樣本”,只從提高奴隸或者平民的地位,、給予他們改變命運機會的角度講,,子產的這種措施同樣有著“劃時代”意義。 當然,,這樣的措施,,又招來了更惡毒的咒罵:“其父死于路,己為蠆尾,,以令于國,,國將若之何?”(他的父親(被殺)死在路上,,他自己還要做蝎子的尾巴,,他在國家發(fā)布這些法令,,我們應該怎樣收拾他?——也有人翻譯成'國家將到哪里去,?’) 有人把這些話告訴了子產。 子產說了一段斬釘截鐵,、擲地有聲的話:“茍利社稷,,死生以之?!对姟吩唬?禮義不愆,,何恤人言!’吾不遷矣,!”(“如果對國家有好處,,(我的)生死都由它去吧?!对娊洝飞险f:'禮儀和道義沒有過失,,為什么擔憂別人議論?’我不會改變”) “茍利社稷,,死生以之,。” 我們的一位總理曾引用過林則徐的名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總理取法的應該是賢相子產,。因為當時的相,,相當于現在的總理。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特征,,都在進行改革。 值得慶幸的是,,子產太優(yōu)秀了,。連那些被物質利益蒙蔽了智商的貴族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子產,,鄭國可能將不復存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也讓子產得以在鄭國執(zhí)政二十六年,,實現了鄭國的中興。 韓非子和司馬遷都記述了子產給鄭國帶來的變化,。韓非子從法家治國的角度說:“子產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桃棗蔭于街者莫有援也,。錐刀遺道,,三日可返” 司馬遷則記錄了鄭國人的心聲:“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曰:子產去我而死乎,民將安歸,?” “丁壯號哭,,老人兒啼”是什么意思呢?翻譯一下,,就是說鄭國的漢子們都張大了嘴巴,,放聲大哭,哭得忘掉了自我形象,;而老頭兒們,,可能他們的胡子都白了,他們的牙齒都掉光了,,哭得卻像一群小孩兒般迷茫無助,。 司馬遷記錄的唯一不足是,他沒有把當時流傳于鄭國的一首民歌完整寫下來,,那首民歌是:“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其誰嗣之,?!?/span> “我有子弟,全靠子產來教導,;我有田地,,全靠子產來增收。如果子產不在了,,還有哪個來代替,?” 后世的執(zhí)政者有幾人達到了這個高度呢? 再看當時的“國際”情況,。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戲”掉了自己的生命以后,,周天子的尊嚴和權力便碎了一地,,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傀儡。那些有實力的大國雖然不敢明目張膽地取而代之,,但一個個玩起了“黑社會”,,整天想著依靠“拳頭”當老大,一方面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一方面又可以收“保護費”,。 鄭國所在的區(qū)域恰巧位于中原文明的發(fā)祥地,土地肥沃,,氣候適宜,,交通便利,,商業(yè)發(fā)達,,看一看新鄭出土的編鐘、河南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蓮鶴方壺(另一尊保存在故宮博物院),,讀一讀《詩經》中占了很大比重的“鄭風”,,就可以領略到鄭國的文明達到了什么程度。 但是,,正像歷史和現實中,,文明常常遭遇野蠻“碰瓷”一樣,鄭國也因此引起了晉楚兩大國甚至遠在大西北的秦國的垂涎,。 特別是晉國,朝政由掌握著軍權的六卿輪番把持,。軍人當政,,更霸道更物質,,他們對“小弟”們的貢品要求也就更苛刻,。 如何在強權面前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和尊嚴呢,? 比子產略晚的鄭國人列子,,被后世定義為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他這樣評價子產:“善者服其化,,惡者畏其禁,,鄭國以治,諸侯憚之,?!?/span> “諸侯憚之”,,一方面是子產的改革措施收到了實效,鄭國社會安定,、人民富裕,、綜合國力和國防力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一方面是子產的博學,、智慧,、膽識,以及他對人性,、對局勢、對天道的洞察,,都令當時的人望塵莫及,。在國內、在諸侯君臣間,,他都儼然成了一位傳道解惑的精神導師。 誰愿在精神領袖面前像猴子一樣翻跟頭兒,,“露出難看的紅屁股”呢? 范宣子執(zhí)政晉國的時候,,加重了對同盟國貢品的征收,,鄭國人感到很不爽,。子產就讓人給范宣子帶了一封信。 信中說:執(zhí)政者,,從不需要擔心沒有財物,,要擔心的是沒有好的德行和名聲,。如果這些貢品歸于您,晉國上下就會對你有二心,;如果歸于晉國國君,,諸侯各國就會對晉國有二心。財物讓你或你的國家處在了危險之中,,財物還有什么用呢,?大象那樣的龐然大物,都會因為擁有珍貴的象牙而喪命,! “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碧蜗罅?!位高權重的范宣子讀到這句話時,,應該是身上冷汗直冒的。他立刻減輕了各諸侯國的貢品負擔,。 魯昭公十三年,,晉國特意派了四千輛兵車進行大閱兵,,耀武揚威,,然后召開平丘大會,給“小兄弟”們“分任務”,。當時齊魯宋衛(wèi)等七八個諸侯國都害怕了,,唯命是從。 只有子產站了出來,,和晉國進行爭論,,從中午一直爭論到了晚上。他的助手然明都害怕了,,說你這樣得罪大國,,不要命了,? 子產很平靜地說了兩句話:一,,如果我不爭,,我們還是一個主權國家嗎,?二,,你只看到了晉國強大的外表,,沒能看穿晉國的“心臟”,,他們六大家族爭權奪利,互相制約,,誰愿冒險為國打仗??!。 結果是,,子產又一次“心想事成”,??鬃佑纱税l(fā)出了“(子產)足為國基”的感嘆。 子產有次陪鄭簡公到晉國去,晉國國君忙著魯國國君去世的事,,對鄭國君臣愛搭不理的,,其實就是想擺一擺盟主的臭架子,。子產二話不說,,直接讓隨從把晉國“國賓館”的圍墻全部推到,,把自己的車子趕了進去。 晉平公派人來責備子產——其實,,這才是子產推墻的目的,。 子產說:你們大國憑借自己的武力,讓我們搜刮百姓來向你們進貢,。我們千里迢迢來了,你們卻不相見,!賓館大門又小得連車子都進不去!如果貢品淋雨了,、生蟲了怎么辦,?如果被強盜搶走了怎么辦?想當年晉文公作盟主的時候,,自己的宮室低矮,而賓館高大,、設施齊全,,刷墻的,燒火的,平路的,,修車的,,喂馬的,,巡邏的,各司其職,,“賓至如歸”,。即使這樣,,文公還擔心諸侯們受委屈,,不僅接見及時,,還要時時交代手下考慮得更周全些,!現在呢,,晉平公的宮室方圓幾里地,,而“國賓館”簡陋得如同奴仆住的地方,車子都進不去,。外面又“盜賊公行”,,外面又“盜賊公行”!唉,! 這也太過份了吧,!推倒了人家的墻,還要像老師訓小學生“不長進”一樣,,字字誅心,! 然而結果卻是:一,執(zhí)政趙文子馬上道歉,。二,,晉平公馬上高規(guī)格宴請鄭國君臣。三,,馬上重修“國賓館”,。四,晉國賢人叔向又開始發(fā)感慨,。他說,,怎么能放棄外交辭令呢?子產一番話,,諸侯“賴之”,! 這個“諸侯”,,我的理解是,不僅指鄭國,,也包括齊魯宋衛(wèi)等國,,甚至包括晉國——他讓晉國受到了教育,改正了錯誤,,走上了合乎禮儀的道路,。 子產的政治生涯是從外交開始的。 根據《左傳》的記載,,他在外交上竟從沒有失敗過,。 民國時的總統(tǒng)蔣介石先生曾這樣評價子產:“春秋之局,強兼弱削,,紛爭不已,。子產處蕞爾之鄭國,安內攘外,,特著賢聲,,其道德,學識,,政績,,事功,卓然不朽,,并世人才,,殊難望其項背,足稱為我國歷史上之大政治家……其外交辭令,,尤迥絕一時,,壇坫周旋,從未辱命,,當時晉楚君臣,,無不傾倒至再,往往能以公理摧強權,,化干戈為玉帛,,至可欽佩!由是鄭國得以安定休養(yǎng)者,,幾及百年,。”這評價應該不算過分,。 文明之光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strong> 對于圣賢來說,毫無疑問,,“智”“仁”“勇”是三位一體集于一身的,。但孔子之所以要把“智”放在第一位,應該是想告訴人們“智”的核心作用:沒有智的支撐,,仁可能只是婦人之仁,;沒有智的支撐,勇可能只是匹夫之勇,。 更重要的是,,羊也有跪乳之恩,雞也有護崽之勇,。只有智是人類獨有的,,只有智能引領人們遠離愚昧、走向文明,。子產就說過:“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智慮?!保ā读凶印钪臁罚?/span> 智,,首先源于博學。 《孔子家語》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子貢問孔子,,“先生對子產晏子可以說推崇到了極點,,您可以概括一下原因嗎?”孔子說,,“子產執(zhí)政,,給百姓帶來了恩惠;在學問方面,,又是那樣淵博,。……我把他們當作了兄長看待,,不僅愛,,而且敬?!?/span> 孔子之所以要把子產當成又愛又敬的大哥,,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他們都是文明的傳播者,?!叭省薄傲x”“禮”“智”,無論何時,,都就是文明與進步的表現,。而子產還是一個踐行者,。 博學有什么價值呢,通過兩則小故事,,就可以略見一斑,。 晉平公病了,占卜的人說,,是兩個名叫實沈,、臺駘的神靈在作祟。但全晉國的人都不知道實沈,、臺駘是何方神圣,,連他們的太史都不清楚。 他們問到了子產,,子產便引經據典,,把這兩個神祗的歷史講得有條不紊明明白白??旖Y束時還加了句:“你們國君的病,,不關鬼神的事,是由飲食,、哀樂,、女色引起的。他宮中有四位姬姓女子(違背了同姓不婚的“禮”),,應該特別漂亮吧,!” 平公及叔向聽到后,不僅感嘆:“他真是一位博物君子啊!”給了子產很多禮物,。 過了不久,,多病的晉平公又夢見一只黃熊闖進了自己的臥室。怎么會無緣無故來只黃熊呢,?晉國君臣又一次迷糊了,。 子產只好又給他們“上了一節(jié)歷史課”:堯在羽山殺死了大禹的老爹鯀,鯀的魂魄化為黃熊,,鉆進了羽淵,。羽山、羽淵就在你們晉國境內,,他是你們國家的一個神靈,,你們應該祭祀他。 晉平公按照子產說的做了,,病情好轉以后,,竟把莒國進獻的兩個方鼎送給了子產。 《世說新語》中有一個故事:荀巨伯去遠方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正遇上胡人攻打這座城,。朋友勸他不要因為一個快死的人喪命,,催他趕快離開,可他堅決不肯“敗義而求生”,。 胡人到了,,問荀巨伯:“大軍到了,,一城的人都跑完了,。你是何人,竟敢一個人留下來,?”荀巨伯說:“我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丟下他。我愿用自己的生命代替他,?!焙烁袊@說:“我們這些不懂道義的人,卻侵入了一個仁義之國,?!本统纷吡耍H诉@座城,。 要說子產用自己的學識保全了鄭國,,也許有夸大的成分,但最少是為鄭國贏得了尊重,。 智,,還表現在有超越時代的思想。 歷史上,,政治家同時又被尊為“思想家”的人屈指可數,,而子產就是其中一位。他被尊為思想家,,主要是他有著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他有句名言:“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意思是說,,大自然有自己的運行規(guī)律,,不是人們所能了解并干預的。 有年新鄭發(fā)了大水,,洧淵(今新鄭南關雙洎河)中出現了龍“相斗”的事,,人們都認為這是一種不祥的兆頭,要求趕快祭祀,。 子產說,,我們“相斗”,,龍沒看我們一眼;現在龍“相斗”,,我們?yōu)槭裁匆タ?!洧淵,本來就是龍住的地方,,我們?yōu)槭裁匆缮妗叭思摇钡膬日?。最終也沒有進行祭祀。 昭公十八年五月,,鄭國,、宋國、衛(wèi)國,、陳國,,同一天發(fā)生了大火。鄭國國君要進行祭祀消災祈福,,子產說:“不如修德,。” 曾經預言了這次大火的裨灶預言鄭國還要再次發(fā)生大火,,要求進行祭祀,。子產不同意,他說裨灶這個人真的了解“天道”嗎,?整天滿嘴跑馬車,,偶爾撞對一次,不也是很正常的嗎,?他堅持不祭祀,,當然鄭國也沒再發(fā)生火災。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官員去山上祭祀求雨,,砍了樹,,子產卻嚴厲地懲罰了他們:免去他們的官職,奪去他們的封邑,!在國家大事只有“祀與戎”的年代里,,這該是怎樣的驚世駭俗。 荀子說:“明于天人之分,,則可為至人矣,。”漢代唯物主義思想家,、《論衡》一書的作者王充說:“子產,,智人也,知物審矣”。從這個角度說,,把敢于特立獨行的子產稱為“至人”,,他應該當之無愧吧。 子產對人性還有著客觀而清醒的洞察,。 他說“夫小人之性,,釁于勇,嗇于禍,,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無欲實難”,。意思是,大多數人,,愛挑事,,卻不愿承擔惹事的后果,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名利心罷了,。人要做到沒有欲望太難了。 正因為如此,,子產在用人時會“求同存異”,,避人之短,用人之長,。 《左傳》上說:馮簡子能決斷大事,;子太叔外貌秀美又有文采;子羽能了解四方諸侯的政令而且了解他們大夫的家族姓氏,、官職爵位,、地位貴賤、才能高低,,又善于辭令,;裨諶能出謀劃策,在野外策劃就正確,,在城里策劃就不得當,。 鄭國有外交上的事情,子產就向子羽詢問四方諸侯的政令,,并且讓他寫一些有關的外交辭令稿,;和裨諶一起坐車到野外去,讓他策劃是否可行,;把結果告訴馮簡子,,讓他決定。計劃完成,,就交給子太叔執(zhí)行,,交往諸侯應對賓客。所以,很少有把事情辦壞的時候,。 在子產沒有執(zhí)政之前,,鄭國政壇就像一個“角斗場”,你死我活,、爭斗不休,。子產出場以后,就像一個神奇的樂隊指揮,,把合作共贏作為主旋律,,一下子就讓鄭國的政治團隊和諧起來,使鄭國延續(xù)了將近百年的盛世,。 這樣的功業(yè),在春秋中晚期,,簡直像荒漠綠洲一樣稀缺,。相比于齊國,管仲去世以后,,一代霸主齊桓公竟被餓死了,;還有晏子,國君被弒了,,他只是哭了一通便出門了,,“不死其君”。 可后世還有人指責子產不懂為政之道,,那些坐而論道夸夸其談的人,,又怎能理解子產高瞻遠矚、居高臨下的大智慧呢,! 智,,還源于一種情懷,一種對生命的憐憫,。 老子說“無為無不為”,,孔子說“君子不器”。 智,,和春秋晚期開始盛行的各種權“術”不是一個概念。智是圓融的,、通透的、充滿生機的,,像水一樣,,“隨勢賦形”,以關愛生民為終端;而術往往是自私的,、短見的、狹隘的,,容易墜入害人害己的死胡同。 以蘇軾為例,,蘇軾可以在徐州抗洪,,在杭州修堤,在密州捉盜賊,,在海南教人學文化,處處展現出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擔當,;同時在生活上,,可以在烏臺酣睡、在黃州研究紅燒肉,、在嶺南“日啖荔枝三百顆”,,表現出了一個智者的從容與優(yōu)雅。 而他背后的“告密者”,,只能時時做出齜牙咧嘴狀、嗡嗡忙碌狀,,來討得主子的歡心與獎賞,。 《子產不毀鄉(xiāng)?!肥墙滩闹械拿?。 子產的助手然明想要毀掉鄉(xiāng)校,省得國人沒事時在那里指指點點,、妄議朝政,。子產阻止了他。 子產說:“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span> 子產作為一名“公孫”,、一位長期執(zhí)政者、有著超越世人的道德、學問,、智慧和功業(yè),,他完全有資本像周厲王那樣,立刻讓老百姓們閉嘴,;甚至可以像后來的趙高那樣指鹿為馬,! 但他從沒想過“作威”,只想著“忠善”,。他不愿看到“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的結果。 而且,,對他的下級的錯誤想法,,竟是那樣謙遜委婉、心平氣和,,用的是“我聽說”,,而不是“聽我說”。 他接著說:“不如吾聞而藥之也,。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 在不聲不響中,,把百姓當成了自己的“老師”,,把百姓的議論當成了自己的“良藥”,把百姓的愿望當成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啊,。 法國作家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子產正是有了一種悲天憫人的胸懷,,他才可以自覺把自己降得那樣低,,如大海一樣低。后世一些帝王坐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上,,卻偏偏要表演“廣開言路”“開門納諫”的樣子,,怎么能和子產同日而語呢? 遺憾的是,,歷史也功利,,文化常存偏見,!現在很多人津津有味于“大帝”“秘史”“權謀”,忘記了是誰在“潤物細無聲”,,是誰在“以萬物為芻狗”,,這才是讓人痛心的事。 智,,外化為文字,,應該就是文明,就是文化,。 左丘明是魯國人,,魯國和鄭國并不接壤,風馬牛不相及,。那個時代,,寫書還要寫在竹簡上,根據我們看到的竹簡,,一片也就能寫幾個十幾個漢字罷了,。 可左丘明卻用它記錄下了子產的大量言行。與其說他在盡一個史官的職責,,不如說,,他太喜歡這些文字,寧可自己多些辛苦,,也不愿子產這些“珠玉”遺落在歷史的塵埃中,。 清朝人編寫《古文觀止》,從《左傳》中摘取了五段有關子產的文字,,成為了五篇以子產為“主角”的文章,。在所有的歷史人物中,子產排名第一,。 讀一讀《子產告范宣子輕幣》《子產論政寬猛》《子產壞晉館垣》《子產論尹何為邑》,真是字字珠璣,,潤人心肺,。 子產的前任執(zhí)政子皮,因為特別喜歡一個名叫尹何的年輕人,,就想派他去管理自己的封邑,。 子產說:我聽說過愛一個人,就要讓他學習好了才去管理政事,,沒聽說過拿政事讓他學習的,。就像一個人從沒玩過刀,你讓他去解牛宰羊,,一定會反受傷害,;一個人從不會射箭駕車,,你就讓他去打獵,可能會翻車,。你有一匹美錦,,不會讓一個從沒有裁縫經驗的人幫你剪裁;你的封邑是你家族的依靠,,比一匹織錦貴重得多,,怎么讓一個沒有經驗的人去治理呢? 短短幾句話,,三個比喻,,一個對比,一下子就讓子皮意識到自己的目光竟是那樣短淺,,很快就把鄭國和自己的家族都“托付”給了子產,。(《子產論尹何為政》) 翻譯常常是“煞風景”的事,讀子產的原話,,總覺得像宋玉筆下的那個鄰家女,,“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自自然然,,讓人舒服。 孔子說,,“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如果說話沒有文采,便不會流傳很遠)”就是孔子讀到子產言論后抒發(fā)的感慨,,也是他教導弟子向子產學習的又一個理由,。 作為一名政治家,雖然沒有自己的“專著”和“論文”,,卻能為后人留下一筆文化財富,,同樣在歷史上并不多見。 山高水長 子產去世后,,家無余財,。家人只好按照他的遺愿,把他安葬在了距國都新鄭十多公里的陘山之巔,。 墓門朝向東北,,墓道封后不封前,以示心念鄭國,,以示墓無珍寶,。 鄭國的國人感念他,特意帶來了洧水之石,,堆放成丘,,與一座山融為一體,。 以至于幾百年后,研究《左傳》的學者,、西晉的大將軍杜預特地繞道來拜訪,,并留下了身后事“儀制取法于鄭大夫,欲以儉自完耳”的故事,。 子產的封邑在如今的鄭州市區(qū)一帶,,人們則紛紛拿出自己家的金銀珠寶要送給子產的兒子,但都被拒絕了,。他們只好把這些珠寶投進河中,,希望能用自己最珍愛的財物陪伴自己最敬愛的人。 這就是金水河名字的來歷?,F在鄭州一些地方還有在河邊燒紙祭奠先人習俗,,不知道是不是與此有關。 新鄭,、鄭州,、長葛、尉氏,,至今還有有關子產的遺址存在,。長葛有一座“子產臺”,就在一片良田之中,。 千年過后,,一個據說是子產當年閱兵的地方,竟沒有像許多公侯豪杰墓一樣,,被“鋤作田”,,而是被人們小心翼翼地保護了起來,也建立了“子產祠”,,并稱為“高廟”,,這真是一個奇跡。 新鄭新建有子產路和子產小學,,真心祝愿子產的精神能夠山高水長,,薪火相傳。 |
|
來自: 優(yōu)優(yōu)的爸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