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宋代大儒,,一生著述頗豐,,他的《四書章句集注》在后世被奉為“六經之階梯”,成為欽定的科舉考試教材,,對于元明清三代士子影晌極大,。除學術領域的成就外,朱熹亦善書法,,明代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說他“繼續(xù)道統(tǒng),、優(yōu)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筆即沉著典雅,,雖片縑寸楮,,人爭珍秘”,。然其墨跡傳世極少,故而此殘稿便顯得格外珍貴,。 此《論語集注殘稿》共計37頁,,每頁6行,末頁2行,,全文共218行,。內容系“顏淵”部分的殘篇,因此其既有文獻價值,,又有藝術價值,。今分為兩冊,一冊有8頁,,前有翁方綱、齊彥槐,、吳云題跋,。后有朱熹小像,系后人加繪,。另一冊有29頁,,前有孫士林題“子朱子論語集注殘稿墨跡”,后有康有為,、沈曾植等人觀款,。 此殘稿曾于民國七年(1918)由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名為《朱子論語注稿墨跡》,,當時還有唐寅與吳寬題跋(今已佚),,說明此作當時尚在國內,后流入日本,。 此外尚有兩種朱熹書稿存世,,一是《易·系辭本義》60行,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一為《大學或問·誠意章》約1200字,,今藏遼寧省博物館。三件殘稿,,皆是研究朱熹學術與書法活動的重要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