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詩道駿言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古漢語研究是其長項,,散文寫得也很不錯,,詩律研究在當代可謂泰斗級人物,可是他寫的格律詩怎么樣呢,?我們來看他一首七律: 無題 這首詩寫作背景不詳,,看樣子可能寫于抗戰(zhàn)期間,,全詩表現(xiàn)出一種對時局不滿,、憂國憂民的情緒。詩中用典很多,,此處不一一梳理解釋,。 我們單看頷聯(lián)下句,用典用得非常怪異,、別扭,。 我們知道,劉伶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他最著名的愛好就是喝酒,,他主張酒要年年喝、月月喝,、天天喝,,人生不可以一日無酒。他老婆多次勸他戒酒,,搞得他不勝其煩,,于是,他索性答應老婆要戒酒,,但是有個條件,,要舉行一個戒酒儀式。劉夫人很高興,,給劉伶準備酒肉祭品,,讓他鄭重其事地告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劉伶呢,,把好酒好肉都笑納了,,然后說出了蓄謀已久的“戒酒辭”: 天生劉伶,以酒為名,。 一飲一斛,,五斗解酲。 婦人之言,,慎不可聽,。 這哪里是戒酒辭?根本就是為喝酒找理由的宣言,,劉伶做得很雞賊,。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有時候一醉能醉三個月,。 他還有一個名句叫“死便埋我”,,因為他坐車出行,總是讓仆從帶著鐵鍬,并告訴仆人“死便埋我”,。顯示了他看淡生死的超然之態(tài),。這就是魏晉名士風度。 王力先生的詩中把劉伶的“死便埋”典故做了修改,,改成了“醉便埋”,,這就有點兒搞笑了。話說,,醉酒是劉伶的日常啊,,劉伶幾乎是天天喝醉的啊,如果“醉便埋”,,那他早就被埋了無數(shù)遍了好吧,?“死便埋”與“醉便埋”意思差別太大了! 王力先生為什么偏偏要把劉伶“死”便埋改成“醉”便埋呢,?好像不是為了屈就平仄格式,,因為“醉”和“死”都是仄聲字。再結合上句,,我們就可以找到原因了,,原來他是為了避免與上句的“死”字重復改用了“醉”字! 這種為了格律套路,、為了回避重字而修改典故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 在老夫看來,,把劉伶“死便埋”擅自改成“醉便埋”就是個大笑話,! 這是依照條條框框作詩犯下“以辭害意”錯誤的一個突出典型,寫詩的人應該引以為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