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才是我們?yōu)槿烁改敢簧鷳摓橹畩^斗的事業(yè)。 來源 | 男孩派原創(chuàng) ? 當時,,學校舉辦了一次詩朗誦活動。 我每天下班回家,,都能聽見兒子在房間里小聲地練習,。 可結(jié)果,到了要報名的時候,,兒子卻退縮了,,說什么都不愿參加。 我找到兒子的班主任,,想替他直接把名字報上去,。 但班主任卻建議我,讓孩子自己決定,。 隨后,,她委婉地對我說:
老師的話,,讓我心頭一沉,。 一直以來,我都為兒子的安靜乖巧而暗自得意,。 當周圍的朋友抱怨自家孩子“人來瘋”,、愛頂嘴的時候,我從來沒有過類似的煩惱,。 家里來了客人,,兒子就窩在自己的房間里做作業(yè)、畫畫,,等對方要離開了,,兒子才小聲地說上一句“叔叔/阿姨再見”,。 不小心犯了錯,我還沒開口批評他,,他的頭就已經(jīng)埋得很低了,。 以前,我以為是兒子天生性格如此,。 聽了老師的話,,我才隱隱意識到: 或許這一切,都是因為兒子不夠自信,,甚至還有點自卑,。 想到這里,我決定找機會跟兒子好好聊一聊,。 可我一回家,,卻發(fā)現(xiàn)氣氛有些不對: 本該坐在電視機前看動畫片的兒子,此刻正眼圈紅紅的坐在沙發(fā)上,。 而婆婆,,則滿臉嚴肅地坐在另一側(cè)。 原來,,當婆婆得知兒子沒去報名后,,立馬急眼了:
兒子一聽要去找老師,,頓時頭搖得像個撥浪鼓,,連連表示:
婆婆來了脾氣,質(zhì)問他:
說罷,強迫他必須報名,,不然從今天起別想再看動畫片,。 可兒子卻消極地答道:
就這樣,他寧愿不看喜歡的動畫片,,也不肯參加比賽,。 沒辦法,,我只得打了個圓場,,將兒子領回了臥室。 在關上門的那一刻,,兒子的淚水一下子決堤了,,他哽咽道:
看著兒子垂頭喪氣的模樣,我震驚不已: 沒想到在老師家長眼中聽話乖巧的兒子,,居然對自己的評價這么低,。 第二天是周末,我照例喊兒子起床,。 兒子半天沒動靜,,直到我掀開他的被子,才發(fā)現(xiàn)蜷縮成一團的兒子滿頭大汗,,整個人都在發(fā)抖,。 我趕忙去摸他的額頭,問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結(jié)果,,兒子卻躲開了我的手,再次用被子將自己罩住,。 沒一會兒,,被子里就傳來兒子壓抑的哭聲。 我沒說話,,坐在一旁靜靜等兒子發(fā)泄完,,帶他出門去了一趟植物園。 或許是到了自己喜歡的地方,,兒子漸漸放松了下來,。 他問我:“媽媽,你是不是也覺得我很沒出息,?” 我有些不解,,問他為什么會這么說自己,。 兒子低著頭,告訴我是奶奶說的,。 奶奶經(jīng)常說他成績不如班上的誰誰好,,性格不如誰誰開朗,更不像他的好朋友周游那樣有特長,,能當小主持人,。 兒子的一番話,在我的內(nèi)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浪,。 由于各種原因,,孩子爸爸常年駐扎在外地,我的工作也是早出晚歸,。 為了更好地照顧兒子,,我和兒子便一直住在公婆家。 然而,,大部分時間里,,還是由老人負責接送孩子、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尤其是婆婆,,由于她退休前就是中學教師,兒子的教育主要由她負責: 從端碗的姿勢,,到寫字的筆劃順序,,婆婆都會反復糾正、教導兒子,。 有一回,,兒子隨口問婆婆:
誰知,婆婆卻狠狠瞪了他一眼:
那一刻,,兒子沉默了。 奶奶的否定,,讓他覺得自己是如此一無是處,。 還有一次期末考試,兒子考了第二名,,作文還得了滿分,。 可當他興沖沖拿著試卷給婆婆看的時候,,婆婆卻輕蔑地說:
說實話,要論心疼兒子,,我都要排在婆婆后面,。 但一直以來的職業(yè)習慣,卻讓她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不自覺地使用著打擊式教育: 因為生怕孩子因一時的好成績而驕傲,,所以婆婆總用比較、嘲諷的方式貶低,、打壓兒子。 卻未曾意識到,,這些殘酷的話語,,早已成了縈繞在兒子頭頂?shù)脑{咒: 久而久之,兒子真的越來越怯弱,,越來越自卑,。 甚至逐漸認定自己什么都不行。 那段時間,,一看到那種張揚樂觀的男孩子,,我就忍不住心頭一酸。 特別是有一回,,閨蜜聊起了她兒子,,說她家孩子的口頭禪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她還自嘲道:
當時,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甚至覺得她在凡爾賽,。 隨即,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 我的兒子明明有很多優(yōu)點,,卻因為大人不恰當?shù)慕逃?,深深陷入了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泥沼?/span> 我這個當媽的,到底該怎么做,,才能拯救他呢,? 思來想去,,為了幫助兒子擺脫自卑,我決定開始自我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一個心理學名詞: 自證預言。 大人的貶低和挑剔,,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心理暗示,。 而孩子,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相信父母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并“努力”讓這些極其糟糕的評價變?yōu)楝F(xiàn)實。 就像哲學家詹姆斯說的:
如果家長總是貶低孩子、否定孩子,,不僅不會讓孩子“知恥而后勇”,。 反而會導致孩子活在自卑的陰影里,認為自己就是不行,、差勁,,從而失去了努力變好的動力。 了解了這一點后,,我做了一個周圍人都不贊同的決定: 我辭去了那份“996”的工作,。 盡管奮斗這些年,我已經(jīng)成為公司的中層管理,,擁有了近30萬的年薪,。 可一想到我是用一個母親在兒子成長過程中的缺席,換來的職位和薪水,,我又覺得自己所得到的跟失去的東西相比,,是那么不值一提。 辭職后,,我開始每天接兒子上下學,、給他輔導功課,并找各種理由表揚他:
一開始,,兒子聽到我的夸獎,總會下意識地反駁,,并找出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 直到兩個月后,兒子才開始心安理得接受我的“彩虹屁”,。 隨后,,我又趁熱打鐵,做了另一件事: 我?guī)е鴥鹤影岢隽斯偶?,轉(zhuǎn)而租下一套位于郊區(qū),、帶一個小院子的房子。 兒子歡天喜地,,婆婆卻火冒三丈:
我說:
婆婆的表情依舊不好看。 但兒子卻笑了,,看向我的眼睛里閃著亮晶晶的東西,。 大概過了半年左右,兒子的變化就超出了我的預期,。 盡管在學校里,,兒子依舊有些靦腆,但跟以前相比已經(jīng)進步了很多: 期中的時候,,他競選了一次語文課代表,; 上課時,他開始主動舉手發(fā)言了,; 甚至當婆婆說他不如小伙伴周游時,,兒子沒有像往常那樣一言不發(fā),而是俏皮地說:
我的兒子,不再一口咬定自己“沒出息”,、“上不了臺面”,,而是學著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真的越變越好,。 回憶了下兒子從膽怯自卑到充滿自信的過程,,我發(fā)現(xiàn)主要得益于三條黃金治愈法則:
如果你給予孩子的,是正面的肯定和期待,,那么孩子就會不知不覺朝著你希望的方向努力,。 簡而言之,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 在夸的時候,,別忘了以下幾點: 1. 夸獎孩子時,要具體有細節(jié),,比如:“今天的作業(yè)寫得很認真,,真不錯?!?/span> 2. 夸孩子的進步,,及時肯定他,比如:“聽老師說你最近經(jīng)常舉手回答問題,,進步了很多哦,。” 3. 多夸孩子的態(tài)度和努力,,比如:“盡管這道題很難,,但你一直沒有放棄?!?/span>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兒子很在意別人的評價,特別害怕出丑,、被嘲笑,。 于是,我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三位演講者依次演講,。 第一位語言流暢、舉止大方,,表現(xiàn)得幾乎完美無缺,; 第二位說話斷斷續(xù)續(xù),,神情也有點拘束; 第三位和第一位一樣大方,,但在演講的過程中,,他卻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水杯。 講完后,,我問兒子:“你猜現(xiàn)場的觀眾最喜歡哪一位演講者,?” 兒子不假思索地說:“肯定是第一位啊?!?/span> 我卻搖了搖頭,,事實上,大多數(shù)人喜歡的都是第三位演講者,。 因為人們覺得太過完美的人要么高高在上不好親近,,要么使自己相形見絀,而那些會犯錯的人反而更加可愛,,這就是“仰八腳效應”,。 兒子聽完后,若有所思,。 第二天接兒子放學時,,他興奮地朝我跑來,邊跑邊喊:
這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兒子也有如此神采飛揚的那一面,。 為人父母者,,還有什么比看見孩子的成長和光芒,更幸福的事情呢,?
即“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長處,,只要找準自己的舞臺,就能發(fā)揮潛能,,取得驚人的成就,。” 兒子喜歡觀察昆蟲,、植物,,我就給他買來各種相關的書籍、跟他一起做關于顯微鏡的功課、陪他一起給植物澆水…… 前段時間,,課外活動上,。 老師邀請兒子做“小助教”,帶大家認識校園里的植物,,兒子侃侃而談的樣子贏得了所有同學的掌聲,。 現(xiàn)在,,兒子每天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寫完作業(yè)后,,打理自己的“小花園”。 他說:
那一刻,,望著兒子信心十足的樣子,我欣慰地笑了,。 前幾天,,幾個朋友開玩笑地和我算了一筆賬: 這短短半年來,我辭職,、租房,、買顯微鏡等設備……林林總總加起來,差不多30多萬,。 閨蜜笑著問我:
我擺擺手,,說:
但其實,,我是這樣想的: 作為父母,我們注定沒辦法陪孩子走完一輩子,。 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見孩子的進步,鼓勵孩子邁出嘗試的腳步,,最終,,讓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 把自信和樂觀變成身上的盔甲,,手里的武器,,從而打敗生命中的大大小小的難題,。 這才是為人父母最高明的投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