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雖然從來不是我國哪個朝代的國都,但卻是歷史悠久的古城,。最早可查的建城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2年的閩越國,。然而體現(xiàn)福州坊巷生活文化的三坊七巷最早起始于晉代,八姓入閩使福州得到了大發(fā)展,。到了唐朝福州城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目前看到的對稱型坊巷城市規(guī)劃格局基本形成并延續(xù)至今。就其目前保存完好的建筑基本都是明清時期的,,故有“中國明清建筑博物館”之美譽,。因此到福州必游三坊七巷。有人說三坊七巷是福州的魂,。也有人說三坊七巷之于福州就像四合院之于北京,,是城市性格之根。游覽三坊七巷之后真的會感到這些說法都很有理,。只有到過三坊七巷,,在坊巷里來回轉(zhuǎn)悠過,參觀過那些從這里走出來且影響了華夏大地甚至全球的名人故居,,還在這里品嘗了當?shù)靥厣〕?,才會體會這個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古城的靈魂。 到訪三坊七巷一定要做兩件事,,一是感受自晉代就開始成形的對稱式坊巷城市格局,,體會我國各地城市建設(shè)形式的優(yōu)勢和差別,;另一件就是造訪名人故居,了解從這樣的環(huán)境中走出來了一些什么樣的人如何影響著世界,。我在福州的幾天竟然去了兩次三坊七巷,,也只能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 [1]南后街北端的牌坊,。雖然叫三坊七巷,沒有提到這條街,。其實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軸心,。南后街是南北向的,,而坊和巷都是東西向的,。南后街自古就是三坊七巷的商業(yè)街,居民的生活活動中心,,特別是一些為文化人服務(wù)的店鋪都在這里,。自古就有“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后街”之說,。我覺得作為福州古老的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得好的最主要方面就是保留了文化氣氛,,商業(yè)街僅保持在南后街上。不像其他很多老城古街整個變成了小吃街商品街,。 [2]走進南后街東側(cè)的第一條巷子叫郎官巷,。其實這不是三坊七巷的北一條,是第二條,。北邊的第一條叫楊橋巷?,F(xiàn)在這是一條大路,叫楊橋東路,。如果打車過來司機師傅就會把車停在楊橋東路的北側(cè),。把楊橋巷擴建成楊橋東路是民國時期進行的。
[3]三坊七巷的坊巷都保留了歷史上古色古香的模樣,??催M去進處懸掛著大紅燈籠的宅門就是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fù)的故居,。
[4]北面過來第二條巷子叫塔巷,,一看門上面那座塔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叫塔巷。其實這條巷子的名稱不是我說的那么簡單,。這條巷子的興文巷,,五代閩時巷內(nèi)有育王塔和塔院俗稱塔巷。
[5]再看第三條巷子叫黃巷,。唐及其以前以“永嘉南渡,,黃氏居此”而得名,。從北面過來連著三條巷子,都在東側(cè),??磥砣黄呦飽|面是巷西面是坊咯。
[6]黃巷的正對面就是西面的第一條巷子,,衣錦坊,。從外觀看似乎“坊”要比“巷”寬大、豪華,。 [7]衣錦坊街景,。據(jù)說取名衣錦坊寓意有人在外做了大官現(xiàn)在衣錦還鄉(xiāng)了。尤其是坊內(nèi)有一座清朝進士鄭鵬程的大宅,。里面的水榭戲臺值得一看,。 [8]鄭宅的祠堂。 [9]客堂,。 [10]放著這么多椅子都是為了看戲的,,對面就是水榭戲臺。 [11]水榭戲臺,。 [12]雕梁畫柱,、臨水而建、匠心獨具,。此戲臺現(xiàn)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看看南后街吧,很多文化方面的機構(gòu),。這里是福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博覽苑,。 [14]清朝進士葉在琪的故居,現(xiàn)在也是博物館,,稱為葉氏民居,。
[15]三坊七巷郵局。這對集郵人士很重要,,這里可以寄明信片蓋郵戳,。 [16]再往南走東側(cè)是安民巷。 [17]西側(cè)就是文儒坊了,。舊名山陰巷,,北宋時“海濱四先生”之一國子監(jiān)祭酒鄭穆居于此地改名文儒坊。明嘉靖年間兵部尚書張經(jīng)也曾居于次,,故曾稱尚書里,。
[18]這塊嵌在坊墻里的相約碑建于清光緒七年(1881年),坊巷生活的共建文明公約,。碑高2.2米,,寬0.8米,。碑文上寫著:坊墻之內(nèi),不得私自開門,,并奉祀神佛,、搭蓋遮蔽、寄頓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光緒辛巳年文儒坊公約,。 [19]文儒坊看上去也相對寬敞。右側(cè)玻璃罩住的就是鄉(xiāng)約碑,。 [20]文儒坊內(nèi)的嚴復(fù)翰墨館,。 [21]我更喜歡這樣的古街巷。如果都能修舊如舊到這樣豈不更好,。 [22]巷內(nèi)也稍有綠化,。估計這是近年的功勞,。
[23]沿南后街繼續(xù)往南就到了宮巷,,因巷內(nèi)古有紫極宮道觀而得名。 [24]沿巷子往里走走沒看到道觀倒也顯得熱鬧繁華,。 [25]一座用玻璃墻包圍起來的古門一看就是古跡,,門上寫著“泔液境”三個字。前面的牌子上說明這里舊名甘液坊,,因古時村社皆建境廟,,祀奉神祗,故稱境,。坊內(nèi)有井,,源自烏山之泉,水質(zhì)清純甘冽,。據(jù)介紹此井為宋慶歷年間太常博士提刑蘇舜元知福州時建的十二井之一,,泔液境方井是僅存的宋代蘇公井。 [26]在過去就是三坊七巷的第三坊光祿坊了,。光祿坊可以通行車輛好像已經(jīng)在三坊七巷景區(qū)之外了,。 [27]光祿坊內(nèi)側(cè)有光祿吟臺。 [28]外側(cè)有一條小溪,,兩邊餐館酒吧林立,,鶯歌燕舞。 [29]光祿坊的對面(東面)是吉庇巷,,車輛也可以通行,。 [30]看看南后街上的雕塑吧,。幾個南亞老外一起和“刻書”雕塑合影。 [31]這些雕塑極具坊巷生活氣息,。 [32]在南后街偶遇一群穿著婚紗的美女沿街奔跑,。抓拍的,不知道她們在干什么,。仿佛一下子打破了三坊七巷濃郁的中華古樸風情,。 [33]看看三坊七巷古民居的建筑細節(jié)吧。 [34]墻頭裝飾,。
[35]宅門相對簡樸,。 [36]雕窗。 [37]逛到天黑,,肚子也餓了,。先嘗一碗肉燕,福建特色小吃,。這家可是老字號,。 [38]到福州一定要吃肉燕,還要多吃,。到處都有,,燕皮筋道,肉餡鮮美,,湯頭濃郁,。 [39]再來一碗魚丸。 [40]我所到之處就想嘗嘗當?shù)匦〕?,比大餐更美?br> [41]吃飽之后別忘了帶點糕點回家,。 [42]最后放一張三坊七巷鳥瞰圖。這么大面積的歷史城區(qū)要保護好真的不容易,。 |
|
來自: 新用戶1969IWgc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