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沒有中國那么多名勝古跡,,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只有8個,,也不如中國幅員遼闊,從最北的比塞大(非洲最北港口)開車到最南的雷馬達(撒哈拉沙漠小鎮(zhèn))都不超過1000公里”,,向?qū)е钢貓D上的世遺坐標說:“想深度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特性,,那就多看看這個國家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這句話對中國不一定適用,,但在突尼斯,,絕對錯不了?!?/p> 突尼斯國土面積只有河南那么大,,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突尼斯世界遺產(chǎn)卻有八個,其中有2000多年歷史的迦太基古城和杜加古城,、被羅馬帝國摧毀的布匿古城,、羅馬圓形競技場、穆斯林世界第四大城市凱魯萬,、“阿拉伯圣城”之一的麥地那,、阿拉伯人聚居的文化老城蘇塞,還有北非湖泊鏈中僅存的伊其克烏爾湖,,如今已被列入《世界瀕危遺產(chǎn)名錄》,。 向?qū)Ыㄗh先參觀迦太基遺址,位于首都突尼斯西北部20公里外的地中海岸邊,,市區(qū)有巴士直達,,車費1第納爾(1第納爾=2.17人民幣),打車大約20公里,,車費16第納爾,。遺址三面臨海,售票大門就在車站左邊,,建議在景區(qū)外面買點吃的,,里面走一圈得七八公里(部分景區(qū)封閉),,而且不提供餐食,也沒有自動販賣機,。 買票的時候才知道,,突尼斯的八大遺址只要一張門票就能通行,票面價12第納爾,,外國游客還能打9折,,相當于人民幣23元就能走遍這八個世界遺產(chǎn),這點錢在中國世遺都不夠買張區(qū)間車票,。 迦太基模擬圖 迦太基古城占地面積約45平方公里,,位于海角頂部的入海口處,,與西西里島直線距離僅211公里,。無與倫比的地理優(yōu)勢使其成為地中海貿(mào)易和補給的必經(jīng)之地,建有軍商兩港,,軍港可容納220艘軍艦,,環(huán)形商港外的防御墻長33公里,城墻最高8米,、最厚達10米,以保護商船不被海盜和敵對軍艦襲擊,。 公元前146年,,迦太基與羅馬爆發(fā)第三次布匿戰(zhàn)爭,這座古城被圍攻三年才徹底淪陷,,隨后成為羅馬帝國在“非洲省”的行政中心,,是當時地中海和非洲的最大城市之一,在公元14年的人口統(tǒng)計中,,僅羅馬移民就有75萬人,,可想而知當年是多么的輝煌。 2100年前的市場馬廄 遺址分為宗教,、宮殿,、生活、市場和作坊5個區(qū)域,,宗教區(qū)只剩殘垣斷壁,,生活區(qū)的房屋也只能看個大概,宮殿區(qū)禁止拍照,,作坊區(qū)的冶鐵和陶窯遺址已改成墓地,,只有市場區(qū)域還有些看頭。 向?qū)Ы庹f當時的迦太基市場有12個分區(qū)和30多個馬廄,,商人進入市場后先到指定分區(qū)卸貨,,再把馬和駱駝栓到馬廄內(nèi),,以免驚擾傷到路人,管理理念之超前,,遠勝當時的世界各大強國,。 臨海三面高聳的防御墻已斑駁不堪,但仍顯恢弘氣勢,。難以想象的是,,這些歷經(jīng)兩千多年仍堅固異常的城墻,居然是用黏土泥磚堆砌而成的,,在風浪侵蝕中安然屹立至今,。 北面是安東尼浴場,據(jù)說在迦太基和羅馬時代頗受達官貴族的青睞,,大大小小上百個馬賽克磚鋪成的浴池,,有長寬20米的超大公共浴池,也有僅供二人共浴的貴族池,。 當年盛行的浴場文化,,不僅代表著迦太基古國的富足和穩(wěn)定,也彰顯出羅馬權(quán)貴的享樂之風,,注定了帝國的最終沒落,。公元698年,阿拉伯軍隊抵達迦太基大敗守軍,,為避免拜占庭軍隊反攻,,阿拉伯人放火足足燒了22天,將輝煌一時的城邦燒為一片焦土,,迦太基自此退出歷史舞臺,。 回到市區(qū)直接前往突尼斯市的西部老城麥地那,從官方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麥地那以建于698年的大清真寺為主軸線,,由西向東的終點就是當時阿拉伯軍隊的駐地,總占地面積2.7平方公里,,目前遺留古跡約700座,。 漫步麥地那老城,隨處一棟房屋都有千年歷史,,其中不乏哈里發(fā)宮殿,、宗教學校、噴泉等等重要建筑,,堪稱“十步一景”,。清真寺再往外走就是入海口,,時間充足的話可以雇一艘運河游船,,沿河緩緩上行,,聽聽土生土長的船夫是怎么介紹這座歷史名城(2個小時收費50-80第納爾)。 雖然早在1979年就被列為世界遺產(chǎn),,但突尼斯并沒有刻意翻建老城,,也沒有將老城圈起來賣票,反倒建議原住民不要離開,,所有老城居民經(jīng)商都有稅賦減免,、手續(xù)簡化和補貼補助等等優(yōu)惠。用向?qū)У脑捳f就是:沒有原住民的麥地那,,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老城區(qū)有五座規(guī)模較大的清真寺(節(jié)假日不開放)和十多個分門別類的市場,有專門賣珠寶玉石的,,也有各類皮革及其制品,,還有香水、香料,、家具,、紀念品等等,每個市場之間的通道很不起眼,,有的是圓形拱道,,有的是青石小徑。 一名鞋店老板告訴我們:幾乎每天都有迷路游客向他求助,,但人們都認為這才是麥地那的特色,,既然來了,就忘掉時間和工作,,甚至連迷路本身都可以忽略。 再往北就是突尼斯八大世遺中的唯一一個自然遺產(chǎn)--伊其克烏爾湖,,向?qū)Р⒉煌扑]去,,因為烏爾湖最美的季節(jié)是春季,能看到遍地野花和成群結(jié)隊的地中?;鹆银B,、野鴨等動物。 值得一提的是,,烏爾湖從早期的淡水湖已逐漸變?yōu)橄趟?,且鹽度仍在日益升高,導致周邊的淡水植物被喜鹽植物大量取代,,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曾經(jīng)警告過,,若鹽度繼續(xù)攀升,再變回淡水湖的可能幾乎為零,。 第四站杜加古城,,位于突尼斯中北部,,離首都突尼斯大約100公里,199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chǎn),,其評語是“北非保存最完好的羅馬古城”,。 原以為杜加古城周邊應該跟突尼斯市區(qū)一樣繁華,結(jié)果到了地方才知道,,杜加古城不僅完全開放(看到牛羊在古跡中間吃草了么,?),就連地上的積水和野草都任其自然,,周邊更是荒無人煙,,最近的小鎮(zhèn)在5公里外,也沒有任何小攤小販出現(xiàn),。 突尼斯人這么沒有經(jīng)商頭腦嗎,?其實非也,包括八大世遺在內(nèi)的上百個突尼斯景區(qū),,以前也都擺滿了攤位和小吃,,持續(xù)多年的商業(yè)造成垃圾污染、秩序混亂以及人為破壞,,使得突尼斯政府下決心“一刀切”的將景區(qū)和商業(yè)完全剝離,,商業(yè)攤販被禁止入內(nèi)。簡單說就是,,游客來景區(qū)是為了參觀游覽,,喝水吃飯可以去市區(qū)。 杜加古城模擬圖 出生于西西里島的希臘著名歷史學家狄奧多羅斯,,一生出版過40本書,,其中的15本都有提到杜加古城,將其描述為“一座美麗宏偉的城市”,,甚至為其繪制模擬圖供后人瞻仰,。 杜加古城建于公元前6世紀初,比羅馬軍隊抵達非洲的時間還要早一百多年,,但真正讓杜加古城擁有龐大規(guī)模,、先進建筑技術(shù)和完善管理制度的還是羅馬帝國,其中又以“杜加法院”,、“圓形劇場”和“十人委員會”為代表,,據(jù)說杜加是羅馬“非洲省”時代唯一駐扎有三名大法官的城市,其行政地位一度與迦太基平起平坐,。 迄今為止,,北非能找到的最具代表性的石雕與馬賽克磚都出自杜加古城,其雕刻與燒制工藝就連羅馬大師都自愧不如,保存在突尼斯巴爾多博物館內(nèi)的幾幅馬賽克墻磚,,放在當代仍然是頂級作品,,其風格之多元復雜、刻畫之惟妙惟肖,,當真令人驚訝,。 回到市區(qū)休整兩天再繼續(xù)其余4個世界遺產(chǎn),向?qū)Ыㄗh住在“海門”附近,,也就是法國殖民者模仿香榭麗舍大街而建的“突尼斯巴黎大道”,。 19世紀法國著名詩人霍華德·佩恩抵達租界后,對殖民者的肆意掠奪十分不滿,,回國后在《巴黎日報》上刊登長篇紀實:“法租界因燈光而甜美,、突尼斯街道因骯臟而苦澀;法租界因古老建筑而輝煌,、突尼斯人因政府無力而艱辛,;法租界因居民偽善而富裕,突尼斯人因度日艱難而辛酸”,。 為了模糊殖民統(tǒng)治期的殘暴,,法國殖民者幾次三番想拆掉代表麥地那分界線的“海門”,都被突尼斯人阻攔,,臨撤軍前還假惺惺的建議將“海門”改名為“法國之門”,,結(jié)果在數(shù)十萬人上街抗議之下才被迫放棄。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fā),,憤怒的突尼斯人再次聚集在“海門”前,,高呼“殖民者滾出去”等等口號。 突尼斯雖然早已獨立自主,,但面對法國殖民歷史和文化的深度影響,,仍然無法完全擺脫被法國控制,例如會法語的突尼斯人比會阿拉伯語的還要多,,超過一半突尼斯人日常使用法語,;第三產(chǎn)業(yè)也以法國需求為主,尤其是為法國提供的金融服務,,占比超過65%,農(nóng)產(chǎn)品出口也以法國為主,。 這就是矛盾的突尼斯,,街頭巷尾遍布的涂鴉和墻畫,無一不在透露著突尼斯人對現(xiàn)狀的不滿,,以及對未來的期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