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907年—979年),,包括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等眾多割據(jù)政權(quán),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北宋建立為止,也可以定義為到北宋統(tǒng)一十國剩余政權(quán)為止,。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滅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區(qū)的五個政權(quán),,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溫,,唐帝賜名全忠)接受唐哀帝李柷禪讓,,在中原地區(qū)建立后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五代十國開始,。后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禪讓,建立北宋,,五代結(jié)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qū)之外存在過楊吳,、桀燕等許多割據(jù)政權(quán),其中前蜀,、后蜀,、南吳(楊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馬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個割據(jù)政權(quán)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學(xué)家統(tǒng)稱十國,。北宋建立后先后統(tǒng)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漢,、南唐、平海軍,、吳越,、北漢等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 后梁(907年——923年),,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朱溫,,唐帝賜名朱全忠)受唐哀帝李柷禪讓,,稱帝建國,,國號大梁,為與南朝梁(蕭梁)相區(qū)別史稱后梁,,唐朝正式覆滅,,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后梁定都開封(今河南開封),,后遷都洛陽,。 后梁開國皇帝是朱溫,他于唐僖(xī)宗乾符年間投效黃巢,,之后逐漸晉升為一員大將,,在黃巢攻取長安建立大齊政權(quán)后,,他受命抵御四面來攻的藩鎮(zhèn)聯(lián)軍,。唐中和二年(882年),戰(zhàn)事越發(fā)激烈,,鎮(zhèn)守全州的朱溫在得不到救援之下,,遂歸投了唐軍,唐僖宗高興地說:“是天賜予也,!”賜名全忠,,授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充任河中行營副招討使,,從此他帶兵與王重榮并肩作戰(zhàn),,每每都能取得勝利。 中和四年(884年)春,,朱全忠到達陳州瓦子寨地界,,合同許州鎮(zhèn)將田從異等在此再次擊敗屯駐的數(shù)萬大軍。緊接著朱全忠領(lǐng)兵到達陳州治所淮陽,,揮動大軍猛攻,,經(jīng)大小戰(zhàn)斗四十余次,終于破除了圍城的黃巢軍,。此時,,黃巢部隊開始集結(jié)在陳州北部的故陽壘,準備轉(zhuǎn)攻宣武鎮(zhèn),,朱全忠遂與李克用和時溥整合兵力,,預(yù)備一齊向黃巢進攻。沒多久,,黃巢就率軍朝著宣武鎮(zhèn)的方向進發(fā),,當他的部隊在中牟北汴河王滿渡口渡河時,聯(lián)軍猛然發(fā)動進攻,,使黃巢損失慘重,,黃巢本人率近衛(wèi)狼狽逃到狼虎谷襄王村被時溥追兵圍困,,無奈自殺。經(jīng)此一戰(zhàn),,亳州由朱全忠攻取,,陳州在解圍后又向朱全忠歸附,黃巢降將張歸霸,、霍存,、張歸厚、葛從周等人之后都跪倒在朱全忠馬下,,朱全忠在黃巢軍中就與之相識,,一一收納了他們,這些人日后都成為朱全忠的得力干將,。 唐天祐四年四月十八日(907年6月1日),,梁王朱全忠改名朱晃,接受唐哀帝禪讓,,自行稱帝,,國號大梁,年號開平,,史稱后梁,。后梁疆域是五代中最小的,轄地包括今河南,、山東兩省,,陜西、湖北大部,,河北,、寧夏、山西,、江蘇,、安徽等省的一部分。 梁太祖朱晃當上皇帝后次年他的頭號敵人李克用就病死了,,其子李存勖(xù)繼晉王位,。李存勖繼位之時,潞州已經(jīng)被梁軍圍攻了一年有余,,形勢非常危急,。李存勖利用梁軍以為他正忙于喪事,戒備松懈之機,,親率大軍,,直撲潞州,打破了梁軍圍攻潞州而修筑的夾寨,,斬梁軍統(tǒng)帥符道昭,,梁軍大敗,,死亡萬余人。此戰(zhàn)對梁晉兩方關(guān)系都很大,,如梁軍獲勝,,等于打開了河?xùn)|的門戶,可以直攻晉的首府太原,;如晉軍獲勝,,不僅可以鞏固河?xùn)|的南境,而且向南可以威脅梁的統(tǒng)治中心——河南地區(qū),。 然后李存勖著手整頓松弛的軍紀,,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減輕賦稅,,優(yōu)撫孤寡,,穩(wěn)定內(nèi)部秩序,選用人才,,整軍備戰(zhàn),,使河?xùn)|境內(nèi)面貌煥然一新,。 這一時期后梁內(nèi)部卻接連發(fā)生變故,,義武節(jié)度使王處直、成德節(jié)度使王镕,,因朱晃處心積慮地削除異己而舉兵反梁,,并且投靠李存勖,共同反梁,。朱晃聽信讒言,,殺死佑國節(jié)度使王重師,并誅滅全族,,大將劉知俊疑懼,,遂在同州舉兵造反,與李茂貞聯(lián)合,,共同討朱,。朱晃還妒賢嫉能,借口馬瘦斬殺了屢立戰(zhàn)功的驍將鄧季筠(yún),;又以違抗軍令罪,,處死了大將李重允;朱珍是其著名的戰(zhàn)將,,朱晃尋故殺之,,諸將苦苦求饒,被朱晃趕出,;李思安本為朱晃愛將,,因故被貶后,,心懷不滿,也被處死,。后梁內(nèi)部矛盾激化,,極大地削弱了實力。 開平四年(910年)十一月,,朱晃派大將王景仁率大軍討伐成德王镕,、義武王處直,晉王李存勖親率大軍增援,。次年,,兩軍在柏鄉(xiāng)(今河北高邑縣境內(nèi))相遇,周德威先派小股部隊襲擾梁軍,,待其疲憊困乏之時,,全力出擊,大敗梁軍,,死尸蔽野,,柏鄉(xiāng)之戰(zhàn)是梁晉爭衡的轉(zhuǎn)折點,此戰(zhàn)之后,,戰(zhàn)略主動權(quán)轉(zhuǎn)移到晉軍一方,。 乾化二年(912年),幽州劉守光(劉仁恭之子)進攻成德,、義武,,李存勖率大軍赴援。劉守光擔(dān)心不是敵手,,遂向朱晃求援,,朱晃為報柏鄉(xiāng)之仇,親率大軍攻晉,,號稱50萬大軍,。其時晉軍主力北攻幽州,南方空虛,,晉在趙州(今河北趙縣)的駐守軍以小部隊騷擾梁軍,,晉將李存審又派數(shù)百騎兵偽裝梁軍,趁夜奇襲梁太祖營寨,,外加被晉軍釋放的梁軍士兵,,歸來后傳言李存勖親率大軍來攻,梁太祖驚惶失措,,遂燒營夜遁,。情急之中,迷失方向,錯走了一百五十多里,。河北人民對梁軍的殘暴非常憤恨,,紛紛拿起農(nóng)具襲擊梁軍。朱晃連吃敗仗,,羞憤交加,,狼狽逃回汴梁,患病臥床不起,。 朱晃流氓出身,,性情暴躁殘忍,晚年由于戰(zhàn)事不利,,猜忌之心日重,,除了肆無忌憚地殺戮外,便是縱欲宣淫,。除了在宮中宣淫外,,他甚至把大臣的女眷招進宮中奸污。尤為荒淫的是,,朱晃對自己的兒媳也不放過,,無論是養(yǎng)子或是親子之媳,逐一召見侍寢,,公然宣淫,,行同禽獸。而他的那些兒子為了爭寵,,甘愿獻出自己妻子,,而毫無羞恥之心。他們利用自己妻子入宮侍寢的機會,,打聽消息,爭奪儲位,。養(yǎng)子朱友文之妻,,貌美靈巧,深得朱晃寵愛,,由于這個原因,,朱晃對朱友文也非常寵愛,竟然超過了自己的親子,。 乾化二年(912年),,朱晃敗回汴梁,又轉(zhuǎn)至洛陽,,由于病勢垂危,,遂打算將朱友文從汴梁召來,囑咐后事,。郢王朱友珪(guī)雖是朱晃的親子,,但由于其母只是一個營妓(即軍妓),,故不為朱晃所喜。然而朱友珪野心很大,,參與到爭奪儲位的斗爭中來,。這時他的妻子張氏正在朱晃身邊陪侍,探知這個消息,,并且得知朱晃要將朱友珪貶為萊州刺史,,馬上密告給朱友珪。朱友珪驚恐不安,,頓起殺機,,于是他買通禁軍將校,引兵入宮,,將朱晃殺死,,稱帝于洛陽。為了斬草除根,,他派人趕到汴梁,,殺死了朱友文。 朱友珪弒父篡位,,引起了朱晃諸子的氣憤與不滿,。朱晃的養(yǎng)子朱友謙傳檄諸道,問罪朱友珪,,并以河中鎮(zhèn)歸降了晉王李存勖,。后梁宿將楊師厚,素為朱晃所猜忌,,這時也乘機占據(jù)魏博,。朱友珪不敢得罪,只好承認既成事實,,任命其為節(jié)度使,。 朱晃的第三子朱友貞也想奪取皇位,朱友珪命他殺害朱友文,,他也不敢違抗,,只得奉命辦事,朱友珪即位后,,任命他為東京留守,、行開封府尹、檢校司徒,。朱友貞游說楊師厚幫助自己,,楊師厚猶豫再三后決定支持朱友貞,朱友貞便放心大膽地行動起來。當時左右龍驤軍駐扎在汴梁,,朱友貞偽造友珪詔書,,調(diào)其入洛陽,然后借機威嚇龍驤軍說召喚他們就是為了殺了他們,,龍驤軍將校非常驚恐,,紛紛到朱友貞處,向他請教逃生之路,。朱友貞乘機煽動他們起兵誅殺友珪,,諸將校也表示愿意擁戴友貞。朱友貞掌握了龍驤軍的兵權(quán)后,,馬上派人密告趙巖,、袁象先,于是趙,、袁等人率禁軍突入宮中,,朱友珪自殺,然后擁立朱友貞在汴梁稱帝,,即梁末帝,,改名朱锽。 由于朱锽是依靠禁軍將校的擁戴當上皇帝的,,所以即位之后,,大肆賞賜,花費了巨額錢財,。加之連年征戰(zhàn),,軍費開支浩大,使后梁財政日趨緊張,。為了滿足需要,,朱锽任用貪官污吏搜刮民財,致使社會矛盾驟然激化,。 楊師厚死后,,但是他所在的魏博鎮(zhèn)仍然是一個很大的威脅,魏博兵多將廣,,勇悍善戰(zhàn),地理位置又靠近汴梁,,如果這一威脅不解除,,梁末帝仍然難以安生。于是其親信趙巖獻計,,不如趁其軍中無主,,將魏博一分為二,可以達到削弱其強勢地位的目的。梁末帝聽從其計,,下詔將魏博分為天雄,、昭德兩鎮(zhèn),其府庫將士對半而分,。又恐魏博將士不服,,遂派大軍六萬渡過黃河,逼近魏州,,準備彈壓,。 魏博將士不愿背井離鄉(xiāng),聚眾嘩變,,劫持了新任節(jié)度使賀德倫,,請降于晉。李存勖喜出望外,,親率軍隊到魏州,,接收了軍政大權(quán)。這一變化對晉來說,,無疑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僅一舉占據(jù)了魏博這一軍事重鎮(zhèn),直接威脅到后梁的統(tǒng)治中心汴梁,,而且獲得了魏博的久戰(zhàn)精兵,,李存勖的軍事實力大大地增強了。李存勖乃親征出兵太行黃澤嶺(今山西左權(quán)),,又襲德州(今屬山東),、澶州,梁軍連戰(zhàn)皆敗,。 貞明二年(916年),,李存勖為了引誘梁軍出戰(zhàn),留大將李存進駐守原處,,揚言自己返回太原,。梁末帝聞言,又一次催促進兵魏州,,再次進兵在故元城(今河北大名東)西與晉軍遭遇,,梁軍大敗,這時派去襲擊太原的梁軍在城內(nèi)守軍與城外援軍的夾擊下,,也大敗潰退,。晉軍還乘勝進擊,連下邢,、洺等州,,從而使河北之地盡數(shù)歸于晉,,與后梁形成夾河(黃河)對峙的局面。圍繞著爭奪魏博鎮(zhèn)的這場戰(zhàn)爭,,以晉軍全勝后梁徹底失敗而宣告結(jié)束,。 這一時期后梁皇室內(nèi)部的矛盾也趨激化,朱氏諸子互相猜忌,,時刻想發(fā)動宮廷政變,,以奪取皇位。梁末帝更加疏遠宗室兄弟,,寵信趙巖及德妃兄弟張漢鼎,、張漢杰等人,他們均居近密之職,,軍國大事,,多與他們商議。而趙巖等人也倚仗權(quán)勢,,賣官鬻爵,,離間將相,搞得朝中烏煙瘴氣,,人心渙散,。自此后梁政事更加混亂,直至滅亡,。 龍德元年(921年)春,,李存勖正擬稱帝之際,鎮(zhèn)州王镕為部下張文禮所殺,。張文禮勾結(jié)后梁與契丹,。晉軍進圍鎮(zhèn)州時,梁軍襲擊晉軍,,卻反為晉軍所敗,,死傷2萬多人。 龍德三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正式稱帝,,國號唐,史稱后唐,。后梁開始處于劣勢,,后梁龍德三年、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閏四月末,,唐軍乘梁軍西攻澤州(今山西晉城),,派大將李嗣源率騎5000襲鄆州(今山東東平),次日清晨占之,。后梁啟用王彥章為帥,,段凝為副帥,調(diào)集精兵10萬北討后唐,。唐莊宗親自率軍與梁軍苦戰(zhàn)于楊劉(今東阿),。后王彥章兵敗中都縣(今山東汶上)被俘斬。同年11月19日,,李嗣源的部隊逼近開封,。梁末帝朱瑱的臣子紛紛逃離,連傳國玉璽也被部下偷走給李嗣源當了見面禮,,朱瑱眾叛親離,,束手無策,最終自刎而死,。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 中和三年(883年)沙陀族將領(lǐng)李克用因收復(fù)京師長安有功被封河?xùn)|節(jié)度使,治太原府,。中和四年(884年),、大順二年(891年),李克用曾兩次受封“隴西郡王”,。乾寧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乙未日,,896年1月1日),李克用受封晉王,,建立晉國,。 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討伐黃巢后,,路過汴州,,在封禪寺休軍整頓,朱溫在上源驛宴請李克用,。李克用乘酒醉大發(fā)脾氣,,惹怒了朱溫。晚上,,酒席散后,,李克用喝醉睡著。朱溫埋伏的士兵出來,,放火燒房,,仆人郭景銖熄滅蠟燭,將李克用藏在床下,,用水潑醒李克用并告訴他,。幸好天降大雨把火滅了,,李克用與隨從薛鐵山、賀回鶻等,,借著閃電的光亮,,從尉氏門用繩索墜城逃出,回到自己的部隊,,此后,,李克用與朱全忠誓不兩立。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李克用仍用唐天祐年號,,晉國成為后梁北方最大的威脅。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死后,,子李存勖即晉王位,。 天祐七年(910年)朱溫企圖徹底消滅義武軍和成德軍,派大軍進攻趙地,。成德節(jié)度使趙王王镕無法抵御后梁的進攻,,向晉國求救。同時義武節(jié)度使北平王王處直也遣使表示愿意歸附晉國,。李存勖把握時機,,派大軍救趙,與梁軍大戰(zhàn)于柏鄉(xiāng),,大敗梁軍,。柏鄉(xiāng)之戰(zhàn)后,義武軍和成德軍都歸附于晉國,,使得晉國的勢力逐漸強大,。 天祐八年(911年)盧龍節(jié)度使燕王劉守光稱帝,改元應(yīng)天,,國號“燕”,,史稱“桀燕”。李存勖以平叛為名,,大舉進攻燕國,。天祐十年(913年)晉國滅亡燕國,殺劉守光于太原,。經(jīng)過此戰(zhàn),,河北之地大都歸屬于晉,為晉南下滅后梁奠定了基礎(chǔ),。 天祐十二年(915年)天雄節(jié)度使鄴王楊師厚去世,,梁末帝企圖分魏博為兩鎮(zhèn),魏博軍亂,,相繼以州縣歸降晉國,。經(jīng)過一系列的戰(zhàn)爭后,,魏博諸州為晉國所有。自此,,河朔三鎮(zhèn)全部都歸入晉國的統(tǒng)治之下,,使得梁晉形勢發(fā)生逆轉(zhuǎn),晉國由弱勢一方變?yōu)閺妱菀环?。天祐十五年(918年)晉王李存勖率軍攻梁,在今河南胡柳陂一帶與梁軍大戰(zhàn),,晉軍先敗后勝,,但也傷亡慘重,無力再攻汴州,。 天祐十八年(921年)趙國發(fā)生內(nèi)亂,,趙王王镕為其養(yǎng)子張文禮所殺,李存勖派大軍討伐,,張文禮病死,。天祐十九年(922年)李存審攻陷鎮(zhèn)州,殺張文禮之子張?zhí)庤?,自此趙地徹底為前晉所有,。 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稱帝,,改元同光,,沿用“唐”為國號,又追贈父祖三代為皇帝,,與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為七廟,,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史家稱之為后唐,。 同光元年(923年)十月初二,,李存勖親率大軍由楊劉渡河,初三,,進至鄆州,,以部將李嗣源為前鋒。當夜越過汶水,,次日晨與梁將王彥章相遇,,一戰(zhàn)而勝,并克中都(今山東汶上),,擒王彥章,。他又采納李嗣源關(guān)于兵貴神速,、急趨汴州的建議,命其率前軍當夜出發(fā),,自率主力繼后,。初七,進至曹州(今山東曹縣西北),,梁將不戰(zhàn)而降,,朱友貞見援兵無望而自殺。初九,,唐軍至汴州,,王瓚開門出降。十二日,,段凝率軍五萬到封丘(今屬河南)請降,,后梁滅亡。 李存勖與伶(líng)人同臺演出,,并起藝名“李天下”,;因喜好演戲,而對伶人特別寵信,,以致出現(xiàn)了伶人干政的古代少有的現(xiàn)象,。李存勖登基后,宦官勢力死灰復(fù)燃,。李存勖身邊的宦官多達近千人,。且以宦官為監(jiān)軍,牽制軍中將領(lǐng),。李存勖聽信伶人和宦官的讒言,,疏忌宿將,弄得人人自危,。大將李嗣源可謂忠心耿耿,,也遭到猜忌。 李存勖聽信宦官之言,,設(shè)立內(nèi)府和外府,;導(dǎo)致外府常虛竭無馀而內(nèi)府山積。當時政制混亂,,政出多門,。皇太后誥命,,皇后教令,,與莊宗的制敕交行于地方,地方官府都照辦不誤。 同光三年(925年)九月,,李存勖命魏王李繼岌(jí),,樞密使郭崇韜(tāo),領(lǐng)兵六萬,,自鳳翔走大散關(guān)入蜀,;另以高季興為東南面行營都招討使,率荊南軍攻取夔(kuí)州,、忠州,、萬州等地。 同光三年(925年)十月,,各地紛紛獻降,;蜀國峽路招討使張武用鐵鎖斷絕長江航路,大敗荊南軍,,高季興乘輕舟逃走。不久,,張武聞北路失敗,,便以夔、忠,、萬三州降唐,。十一月,唐軍晝夜兼行,,至利州,,王宗弼聞風(fēng)棄城西逃。李繼岌率大軍向劍州,、綿州,、漢州推進。蜀國武信節(jié)度使兼中書令王宗壽以遂,、合,、渝、瀘,、昌五州降唐,。李紹琛到達綿州時,綿江浮橋已被蜀兵破壞,。為速取蜀國,,李紹琛乘蜀兵潰敗之機,率大軍騎馬渡江,,入鹿頭關(guān),,攻克漢州,直逼成都。 同光三年(92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李繼岌率大軍到達成都,,翌日,蜀主王衍出降,,前蜀滅亡,。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皇甫暉在鄴都叛亂,,李存勖命李嗣源(后唐太祖李克用的養(yǎng)子,,李存勖名義上的兄弟)前往討伐。不料剛到魏州城下,,所部發(fā)生嘩變,,與魏州叛軍會合,共同擁戴李嗣源為帝,。李嗣源起初托故逃出魏州城招集散兵,,后來在女婿石敬瑭(táng)以及手下安重誨、霍彥威的勸誘之下起兵造反,。莊宗李存勖聽聞討伐軍有變,,即令懷遠指揮使白從暉率騎兵扼守河陽橋,以護衛(wèi)京城,;又拿出金帛賞賜諸軍,,并親率軍趨汴梁,但為時已晚,。途中聞知李嗣源已入汴梁,,即倉皇回逃,至滎陽,,隨從士卒已散逃過半,。剛抵洛陽,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亦率所部兵嘩變,,與京城駐軍展開混戰(zhàn),。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初一,莊宗李存勖率近衛(wèi)騎兵出戰(zhàn),,中流矢而死,。初三,李嗣源入洛陽,,被群臣擁戴為監(jiān)國,,不久于莊宗柩前即皇帝位,改同光四年為天成元年,。 天成元年(925年)霍彥威,、孔循勸明宗李嗣源更換國號,明宗以兄終弟及為由否決了這一提議。長興元年(930年)十一月,,武安節(jié)度使馬希聲,,上表請求歸附朝廷。十二月,,明宗任命馬希聲為武安,、靜江節(jié)度使,兼中書令,。長興元年(930年)十一月,,契丹國東丹王耶律倍歸唐,明宗以天子儀衛(wèi)迎接,,并賜姓東丹,,名慕華,拜懷化軍節(jié)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后又賜國姓李名贊華,改封隴西縣開國公,。長興二年(931年)六月,,明宗復(fù)置明法科,同大唐開元禮,。 明宗統(tǒng)治時期,后唐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富裕,,使本已十分衰敗的朝政呈現(xiàn)出“中興”的小康局面。實際上,,明宗之治并不穩(wěn)定,。明宗晚年,國內(nèi)已有亂象,。 長興四年(933年)十一月二十日,,秦王李從榮因謀反被處死。當時李嗣源病危,,于次日派宦官孟漢瓊到鄴都召李從厚回京,。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嗣源去世,,秘不發(fā)喪達六天之久,。十二月一日,在西宮發(fā)喪,,李從厚即皇帝位,,改長興四年為應(yīng)順元年。 閔帝即位后,把潞王李從珂和石敬瑭當成眼中釘,。閔帝先是罷李從珂之子李重吉控鶴指揮使,,外任亳州團練使。又將李從珂改鎮(zhèn)河?xùn)|,,將河?xùn)|節(jié)度使石敬瑭改鎮(zhèn)成德,,將成德節(jié)度使范延光改鎮(zhèn)天雄,讓自己的堂兄弟李從璋調(diào)任鳳翔,,接替李從珂的節(jié)度使職務(wù),。因此李從珂在部下的鼓動下,拒絕了朝廷命令,,起兵造反,。 應(yīng)順元年(934年)三月,朝廷軍馬兵臨鳳翔城下,。李從珂登城哭訴,,言其無罪,被奸人所害,。禁軍將領(lǐng)楊思權(quán)為一己私欲,,遂煽動禁軍兵變,率諸軍投降了李從珂,。李從珂盡出鳳翔所有用來賞軍,,并許諾攻下洛陽后,再給予重賞,。潞王大軍很快攻下長安,、華州、陜州,,侍衛(wèi)親軍紛紛歸順潞王,。閔帝無奈,只好倉皇向魏州逃去,,途中遇到河?xùn)|節(jié)度使石敬瑭,,石敬瑭引兵盡殺閔帝親隨,將閔帝軟禁在衛(wèi)州,。 應(yīng)順元年(934年)四月三日,,李從珂率軍入洛陽城。宰相馮道率領(lǐng)文武百官勸進,,李從珂假意不從,。次天,曹太后下詔廢李從厚為鄂王,,命李從珂為監(jiān)國,。六日,,又立李從珂為帝。 清泰二年(935年)末帝派遣武寧節(jié)度使張敬達領(lǐng)兵駐屯在代州,,牽制并監(jiān)視石敬瑭,。清泰三年(936年)末帝又調(diào)石敬瑭為天平節(jié)度使,企圖以此消弱石敬瑭兵權(quán),。石敬瑭拒絕調(diào)任,。于是,石敬瑭叛變,,同時石敬瑭還上表指責(zé)李從珂即位非法,,應(yīng)立即將皇位讓給許王。末帝大怒,,撕毀奏表,,削其官爵。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末帝任命建雄軍節(jié)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面都招討使,,楊光遠為副使,率大軍討伐石敬瑭,。唐軍包圍了太原,,筑長圍以圍困晉陽。石敬瑭遣使向契丹求救,,表示愿意割地稱臣,。九月,契丹主耶律德光親率五萬兵馬增援石敬瑭,,唐軍與遼晉聯(lián)軍大戰(zhàn)于團柏谷,,唐軍大敗,死傷萬余人,。隨后,石敬瑭與契丹軍得以順利南下進逼京師洛陽,。途中先鋒指揮使安審信,、振武守將安重榮、彰圣指揮使張萬迪等將紛紛歸降石敬瑭,,后唐統(tǒng)治岌岌可危,,處于即將全面崩潰的前夕。 清泰三年(93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末帝見大勢已去,,帶傳國玉璽與曹太后、劉皇后以及太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后唐遂亡,。 天福四年(939年)九月癸未,石敬瑭封許王李從益為郇國公,,以奉唐祀,,服色、旌旗一依舊制,。 后晉(936——947)是五代第三個政權(quán),,從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契丹天顯十一年)十一月石敬瑭受契丹冊封為帝,,到契丹于后晉開運四年(947年,,契丹會同十年)滅后晉,一共經(jīng)歷了兩帝,,12年,,初定都洛陽,后遷都開封,。 后晉高祖石敬瑭是沙陀人,,家世貧寒,連姓氏也沒有,,至于石姓,,也不知其來源。石敬瑭的父親早年跟從李克用征伐,,以功授洺州刺史,。石敬瑭為人沉默寡言,穩(wěn)重沉厚,,李嗣源愛之,,遂將女兒嫁給了他。 由于這個原因,,使他得以在李嗣源帳下為將,。李嗣源稱帝后,歷任保義,、宣武節(jié)度使,、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李嗣源晚年轉(zhuǎn)任河?xùn)|節(jié)度使,。唐明宗李嗣源死后,,后唐發(fā)生了巨變,兒子李從厚剛繼位,,養(yǎng)子李從珂就發(fā)動了兵變,,領(lǐng)兵殺向洛陽。李從珂召石敬瑭趕來洛陽商議軍國大事,,石敬瑭在路上遇到從洛陽逃出來的唐閔帝李從厚,,將唐閔帝的隨從全都殺死,,然后把唐閔帝幽禁起來,去向李從珂請功,,最后李從珂派人殺害唐閔帝,。 李從珂繼位以后,將石敬瑭當成最大的威脅,,想盡辦法要將他調(diào)離河?xùn)|這塊興王之地,。石敬瑭認為我不興亂,朝廷發(fā)之,,安能束手于道路,?遂決意謀反。大將劉知遠,,掌書記桑維翰也有此意,。于是,石敬瑭上表指責(zé)唐末帝李從珂是唐明宗養(yǎng)子,,不應(yīng)承祀,,要求讓位于許王李從益(明宗四子)。唐末帝撕裂其表,,削其官爵,,并以建雄節(jié)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面招討使,將兵三萬筑長圍以攻太原,。 石敬瑭在河?xùn)|的兵力不足以抵擋后唐的進攻,,因此石敬瑭決定求助于契丹。作為條件,,他同意割讓燕云十六州給契丹,,并對遼太宗耶律德光自稱“兒”。于是,,遼太宗決定幫助石敬瑭,。但后唐君臣對契丹的來援卻毫無戒備,沒有及早截斷雁門諸通道,,致使遼太宗所率的軍隊順利度過險要,,進抵太原,大敗后唐軍隊,,將后唐五萬大軍包圍于晉安寨。被圍于晉安寨的后唐軍隊內(nèi)無糧草,,外無救兵,,軍心已亂,副使楊光遠,、大將安審琦勸主帥張敬達投降,,遭到拒絕,,索性將他殺害,舉全軍投降了石敬瑭,。遼太宗作冊書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遼太宗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于柳林(今山西太原市東南),,即晉高祖。不久晉高祖石敬瑭攻入洛陽,,唐末帝自焚,,后唐滅亡。天福二年(937年,,契丹天顯十二年)晉高祖將都城遷到開封,。 晉高祖依靠契丹自藩帥而奪得帝位,所以每年除了向契丹貢奉大量的財物外,,吉兇慶吊,,從未遺忘,使者相望于道,,奉表稱臣,,稱遼太宗為父皇帝,其實他比耶律德光還要大九歲,,契丹太后,、太弟、諸王,、元帥以及重要大臣韓延徽等,,也都有賄賂相送。每有契丹使者至,,必于別殿拜受詔敕,,契丹使者小不如意,多出不遜之語,。對于這一切晉高祖都忍受下來了,,但朝野上下咸以為恥,有的大臣也因此而拒絕出使契丹,。如兵部尚書王權(quán)就是如此,,晉高祖派他出使契丹,向遼太宗獻徽號,,王權(quán)恥于向遼太宗跪拜,,寧愿丟官,也不愿充使,。 晉出帝石重貴雖然當上了皇帝,,朝中大權(quán)卻由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景延廣掌控,。景延廣無勇無謀,卻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他自掌權(quán)以來,改變了之前晉高祖對契丹的政策,,拘禁其使者,,殺害契丹商人,搶奪其貨物,。晉出帝對契丹稱孫不稱臣,,引起契丹的不滿,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景延廣不做好戰(zhàn)爭準備,,卻口出狂言,遼太宗耶律德光聞言大怒,,連年進兵侵擾中原,。而后晉王朝內(nèi)部也有不少軍閥也想乘亂奪取皇位,唯恐天下不亂,,如晉高祖的兒女親家楊光遠,,原后晉大將趙延壽、北面都招討使杜重威,、李守貞等,,無不是此類人物。在契丹與后晉的戰(zhàn)爭中,,幸賴廣大軍民的拼死奮戰(zhàn),,才使契丹軍屢次受挫而退,有時還敗得很慘,。 開運二年(945年)初,,契丹又一次南下入侵,又是趙延壽為先鋒,。晉出帝本想親征,,但由于患病,就先派張從恩,、馬全節(jié)等人領(lǐng)兵分路北上抵御契丹軍隊,。開始朝廷畏懼契丹的聲勢,讓軍隊后撤,,沒想到引起了各軍的恐慌,,導(dǎo)致部隊混亂無法整頓。到三月一日,后晉幾萬兵馬集中,,列陣于相州(今河南安陽)安陽水以南,契丹兵知道晉軍主力到達后也恐慌得向北退去,。而張從恩卻更害怕,,不等和眾將商議好就擅自領(lǐng)兵南下了,這又一次造成自己隊伍的混亂,。不久,,晉出帝親自出征,進到滑州(今河南滑縣),,又督促各路軍隊北進,。到四月二十三日,都招討使杜重威在定州集結(jié)各軍,,接著北進攻下泰州(今河北保定),,五月二日又占領(lǐng)了滿城(今河北滿城),并俘虜了契丹一個酋長和士兵二千人,。這時,,契丹的降將說遼太宗又領(lǐng)兵八萬再次南下,杜重威非??只?,五月四日退守到泰州固守。五月七日又向南撤退,,契丹兵尾隨而至,。晉軍退到陽城(今河北安國東南)后就開始反擊,將契丹軍趕得向北逃竄,。但晉軍繼續(xù)南撤時,,契丹軍又以重兵壓過來。五月十一日,,晉軍到達了白團衛(wèi)村,,埋設(shè)鹿砦扎下營房。契丹兵則將晉軍重重包圍,,還派部隊截斷了后晉的糧道,。到傍晚的時候,東北風(fēng)大起,,有的樹都被刮斷了,。天昏暗得幾乎和黑夜一樣。眾將率領(lǐng)萬余騎兵向著契丹橫掃過去,,喊殺聲驚天動地,,在晉軍將士出其不意的全力反擊下,契丹兵的攻勢被徹底摧垮,被殺得大敗而去,,兵敗如山倒,。退回到定州。 這仗靠將士的頑強抵抗才取得全勝,,契丹兵損失慘重,,氣得遼太宗回去后把許多將領(lǐng)打了幾百杖。但一次勝利并不能使后晉的整個形勢好轉(zhuǎn),,這次勝利竟是后晉的一次回光返照,。 開運三年(946年),遼太宗再次征討后晉,。他指示降將趙延壽與瀛州刺史詐降,,送假情報給后晉。晉出帝不辨真假,,急于成功,,遂匆忙命杜重威為統(tǒng)帥,統(tǒng)領(lǐng)大軍北上抗擊,。杜重威此次出征有個人打算,,他想效仿晉高祖。所以借口此次出戰(zhàn)深入敵境,,必然要有強大的兵力才能保證成功,。晉出帝只好給他增兵,致使禁軍皆歸其麾下,,京師空虛,。杜重威到前線后,每日置酒作樂,,不議軍事,,只知一味地向晉廷要求增兵運糧。晉軍兵多將廣,,實力強于對方,,由于主帥沒有任何作為,反被敵軍截斷糧道,,形勢極為不利,。杜重威正想使晉軍處于危險境地,以便受其裹脅投降契丹,。他與副帥李守貞商議,,派人與契丹聯(lián)系請降。遼太宗雖然包圍了晉軍,,但晉軍畢竟人多勢眾,,且戰(zhàn)斗力較強,,欲想獲得全勝,也沒有必勝的把握,。當他得知杜重威率軍投降的消息后,,大喜過望,馬上許愿事成后立他為帝,。于是杜重威招集諸將,,伏甲于營中,宣布投降契丹,,諸將中雖有不愿意者,但在刀劍的威脅下,,也只好連署降表,。當杜重威向全軍宣布投降的消息后,全軍慟哭,,震天動地,。 杜重威投降后,遼太宗讓他穿上赭(zhě)黃袍,,由于他早已許立趙延壽為帝,,于是也讓延壽同樣穿上赭黃袍,將兩個賣國賊玩弄于股掌之上,,而實際上根本無意讓他們中的任何一人當皇帝,。這一回他本人要過過中原皇帝的癮。 由于晉軍主力已經(jīng)投降契丹,,所以遼太宗很快進入了汴梁,,俘獲了晉出帝及其全家,將他們遷往契丹境內(nèi)的建州(今遼寧朝陽境內(nèi))居住,。后晉共歷二帝,,統(tǒng)治了11年。 后漢的創(chuàng)建者是后晉的河?xùn)|節(jié)度使劉知遠,。劉知遠家世貧寒,,早年是唐明宗部下的偏將,因為在戰(zhàn)爭中救過石敬瑭的命,,遂成為石敬瑭的親信,。 石敬瑭任河?xùn)|節(jié)度使時,劉知遠是節(jié)度押衙,。石敬瑭密謀造反時,,劉知遠也參與了,石敬瑭當上后晉皇帝后封他為侍衛(wèi)親軍都虞候,,領(lǐng)保義軍節(jié)度使,,后來又很快升任為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成為禁軍的最高統(tǒng)帥。天福六年(941年,,契丹會同四年),,任河?xùn)|節(jié)度使、北京留守,。 石敬瑭死后,,劉知遠預(yù)感到天下將要大亂,所以著力經(jīng)營太原,。為加強自己的實力,,他處死了吐谷渾首領(lǐng)白承福,奪取了大量的財富及數(shù)千匹良馬,。契丹軍南下攻打后晉兵臨汴梁時,,劉知遠既不出兵救援,也不抗擊契丹,,而是靜觀其變,。等到契丹攻下汴梁,滅亡后晉后,,他派人奉表于契丹皇帝遼太宗耶律德光,,遼太宗呼其為兒,相當于中原王朝賜給重要大臣的幾杖,。遼太宗在開封稱帝,,正式立國號為遼。 劉知遠稱帝后,,他的舊日僚佐均成為朝廷重臣,,占據(jù)各大要害部門。楊邠(bīn),、郭威任正副樞密使,,蘇逢吉、蘇禹任宰相,,王章任三司使,,史弘肇任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兼平章事。這些人中除郭威外其馀均為蠻橫無知,、貪暴殘酷之徒,,中央大員如此,上行下效,,地方官員更加殘暴,。往往將普通平民當成盜賊殺戮,或挑斷腳筋,,拋棄山谷,。因此后漢的統(tǒng)治是五代十國中最殘暴的,,百姓極度困苦,以致賣兒貼婦都不能度日,。 劉知遠只當了一年皇帝就病死了,,其子劉承祐繼位,史稱漢隱帝,。漢隱帝年幼,,朝政被勛舊大臣楊邠、史弘肇,、王章,、郭威所把持,武夫掌權(quán)歧視文臣,,遭致內(nèi)部矛盾不斷,。 各種跋扈行為使?jié)h隱帝實在忍無可忍,于是和親信商議,,伏兵殿門,趁楊邠,、史弘肇,、王章三人上朝之時,一舉將他們殺死,,盡滅其族,。又派人刺殺鎮(zhèn)守鄴都的郭威,郭威聞訊遂舉兵反抗,,率領(lǐng)大軍殺奔汴梁,,擊敗了后漢禁軍。漢隱帝落荒而逃,,途中被殺,。郭威進入汴州后請?zhí)笈R朝稱制,并決定迎立劉知遠之侄武寧節(jié)度使劉赟為帝,。就在劉赟動身前往汴梁時郭威指使人假報契丹入寇,,自己率大軍出京迎敵,行至中途,,兵士嘩變,,將黃袍披在郭威身上,擁立郭威為帝,,然后轉(zhuǎn)回汴梁,。 劉赟行至宋州時郭威已搶先一步進入汴梁,逼迫太后下詔封自己為“監(jiān)國”,,總攬朝政大權(quán),,并以太后名義下詔廢黜了劉赟,,降封劉赟為開府議同三司、檢校太師上柱國,、湘陰公,,又遣部將郭崇威到宋州將劉赟囚禁在當?shù)亍9?51年,,郭威正式登上皇帝寶座,,年號廣順,國號周,,史稱后周,。 后漢從建立到滅亡僅三年,歷二帝,,是五代十國里最短命的政權(quán),。 后周(951年—960年),中國五代時期中原最后一個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共歷三帝,享國十年,。 郭威年輕時不愿從事生產(chǎn),,只喜歡舞槍弄棒,十八歲應(yīng)募從軍,。曾經(jīng)負氣殺人,,被關(guān)入監(jiān)獄。潞州留后李繼韜因他有勇力,,遂秘密縱他逃走,,待事情平息后又召置麾下。劉知遠任侍衛(wèi)親軍都虞候時,,特別器重郭威,;后調(diào)任河?xùn)|節(jié)度使,也將郭威帶到任上,。劉知遠稱帝建立后漢后,,任命他為樞密副使,隱帝時升任樞密使,。 劉知遠稱帝僅一年便病死,,其子劉承祐繼位,史稱后漢隱帝,。漢隱帝時,,蘇逢吉為宰相,樞密使楊邠管機政,,郭威掌征伐,,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史弘肇統(tǒng)率禁兵,,三司使王章專掌財政。這些掌權(quán)者大部分都是武斷專橫,,各行其是,,使朝政混亂。 這群武夫中,,只有郭威留心搜羅有才能的文士,,得到文官們的好感。乾祐元年(948年),,李守貞據(jù)河中,,趙思綰據(jù)長安,王景崇據(jù)鳳翔,,同時反叛,。漢隱帝令郭威督諸軍討伐三叛鎮(zhèn)。次年,,郭威滅河中,、永興(長安)兩鎮(zhèn),殺李守貞,、趙思綰,,別將趙暉滅鳳翔鎮(zhèn),殺王景崇,。郭威得勝還朝,不肯獨受重賞,,推功給在朝諸大臣和將士,,漢隱帝因此遍賞諸大臣及諸藩鎮(zhèn)。 乾祐三年(950年),,遼軍橫行河北,,諸藩鎮(zhèn)各守本境,不相援救,。朝議任郭威為天雄節(jié)度使,,出鎮(zhèn)魏州,仍兼樞密使,,節(jié)制河北諸鎮(zhèn),,得便宜行事。他被授與這樣大的權(quán)力,,就是因為取得了內(nèi)外諸大臣的好感,。不久后,一向厭惡掌權(quán)諸重臣的漢隱帝找借口殺死了楊邠(bīn),、史弘肇與王章,,又遣使者到魏州殺郭威,。郭威被迫起兵。他留義子柴榮守魏州,,自率大軍,,只走七天就到開封城外。漢隱帝被部下潰兵殺死,。郭威入開封城,,縱諸軍大掠,到第三天午后方才停止,。 乾祐四年(951年),,遼兵入寇,攻破內(nèi)邱,、饒陽兩城,。李太后令郭威率大軍渡河擊遼兵,郭威到澶(chán)州,,將士數(shù)千人忽大噪,,對郭威說,皇帝該你自己做,,將士搶掠京城,,與劉家結(jié)了仇,不能再讓劉家人做皇帝,。裂黃旗披郭威身上,,擁立為帝。郭威擁眾回來,。澶州兵變時,,劉赟已到宋州,王峻,、王殷派人帶兵去宋,、許二州,劉赟被拘,,以李太后名義,,廢為湘陰公。隨后,,郭威正式登上帝位,,改元廣順,國號周,,史稱后周,,郭威即后周太祖。 郭威即位之后,能夠躬行節(jié)儉,,下詔禁止各地進貢珍巧纖奇,、山珍海味,又將宮中原有的金銀玉器,、鏤寶床幾,、飲食之具,砸碎于殿廷,,表示自己厲行節(jié)儉的決心,。面對晉漢以來殘破的社會經(jīng)濟,他又下詔獎勵耕殖,,招撫流亡,,平均賦役,恢復(f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使得北方的社會經(jīng)濟在其統(tǒng)治的數(shù)年中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fù)和發(fā)展。郭威對貪濁的官吏實行嚴厲懲治的政策,,處死了一批貪贓枉法,、殘酷暴虐的地方官員,在一定程度上扭轉(zhuǎn)了當時的吏風(fēng),。重視儒學(xué),,重用文士,重視科舉選士,,表現(xiàn)出了與五代其他各帝不同的一些風(fēng)范,。 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在位四年的郭威逝世,。郭威諸子早在其起兵鄴都時,,就被后漢殺害于汴梁,所以只能由養(yǎng)子柴榮繼位,,即后周世宗,。柴榮是郭威妻柴氏之兄柴守禮的兒子,,幼年隨其姑母成長于郭威家,,與郭威夫妻關(guān)系融洽,遂被收為養(yǎng)子,。 北漢利用郭威新喪,,柴榮剛剛即位,人心不穩(wěn)之際,,聯(lián)合遼朝發(fā)兵南下潞州,、澤州(今山西晉城)二州,妄圖一舉滅亡后周,。雙方在澤州高平縣南(今山西晉城市高平南)相遇,,北漢見周軍兵少,,遂不等契丹軍到便發(fā)動了進攻,雙方血戰(zhàn)至傍晚,,北漢軍支持不住,,開始后退,死傷慘重,。此戰(zhàn)史稱高平之戰(zhàn),,此后,北漢再不敢輕言伐周,。 高平之戰(zhàn)中,,柴榮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暴露出驕兵悍將難以駕御的狀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柴榮決意改變五代諸朝對驕兵悍將縱容姑息的政策,他召集諸將,,當眾宣布樊愛能等將校七十多人罪狀,,并立即斬首。此舉使驕兵悍將有所畏懼,,初步整頓了敗壞的軍紀,。柴榮任用年輕將領(lǐng),裁汰禁軍中的老弱病殘,,召募天下豪杰,,精選驍勇,將藩鎮(zhèn)軍隊中的善戰(zhàn)之士,,選入禁軍,。柴榮甚至親自試閱武藝,選拔人才,。經(jīng)過此次整頓后,,有了一支精銳的軍隊,只能說為日后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chǔ),,于是柴榮又從平均賦稅,,發(fā)展生產(chǎn),整頓吏風(fēng)等方面入手,,進行了比較徹底的改革,。 接著,柴榮又策劃了征伐南唐的戰(zhàn)爭,,目的在于奪取淮南富庶之地,。從顯德二年(955年)冬開始,至顯德五年(958年),柴榮前后三次親征,,終于擊敗南唐,。南唐元宗李璟遣使求和,進獻貢品,,被迫獻上四州之地,,畫江為界,每年進獻貢物十萬,,以求罷兵,。柴榮悉平江北的淮南之地,得州十四,、縣六十,,得以飲馬長江;李璟去帝號,,只稱“江南國主”,。此戰(zhàn)鞏固了后周的南部邊境,擴大了疆土,,達到了削弱南唐,,使其俯首稱臣,不敢輕易向北用兵的目的,。 顯德六年(959年)正月,,柴榮正式對占據(jù)燕云之地的遼朝用兵,他親率大軍自汴梁出發(fā),,直抵滄州,,然后統(tǒng)步騎數(shù)萬直入契丹境內(nèi),大軍一路順利,,契丹軍非逃即降,,勢如破竹,兵不血刃,,連下莫,、瀛、易三州及益津,、瓦橋,、淤口三關(guān)之地。正當柴榮準備向幽州進軍時,,由于身染重病,,只得班師回朝,。這年六月三十日,,柴榮病逝于汴梁,終年三十九歲。 柴榮駕崩后,,繼位的周恭帝柴宗訓(xùn)年僅七歲,。趙匡胤此時任殿前都點檢(禁衛(wèi)軍的最高長官)兼宋州歸德軍節(jié)度使。 顯德七年正月(960年)春正月初二日,,鎮(zhèn)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縣)報稱北漢和遼國的軍隊聯(lián)合南下,,攻打后周,聲勢浩大,,請求派兵援助,。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質(zhì)、王溥等執(zhí)政大臣不查之下,,命趙匡胤率兵北上御敵,,賜于他金帶、銀器,、鞍馬,、鎧甲、器仗數(shù)十萬,。初三日(2月03日),,趙匡胤領(lǐng)軍出汴梁愛景門,傍晚時,,軍隊行至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zhèn)),,趙匡胤在其弟趙光義,以及趙普,、石守信,、王審琦等策劃下,鼓動士兵發(fā)動兵變,,授意為他黃袍加身,,擁其為皇帝。而后,,趙匡胤率兵回師開封,,約束將士,嚴禁燒殺搶掠,,趙匡胤陳橋兵變還京,,正月初四日,柴宗訓(xùn)禪位 ,,趙匡胤即帝位,,建立北宋。后周王朝至此滅亡,。 十國(902年—979年)是在唐朝之后,,與五代幾乎同時存在的十個相對較小的割據(jù)政權(quán)的統(tǒng)稱,。其中南方有九個,即南吳,、南唐,、吳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漢,、南平,、閩國,北方一個為北漢,。 江南以南吳最強,,而后被李昪篡位,建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則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據(jù),。南唐國力最強,,先后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最后敗于后周。蜀地有前蜀,、后蜀,,國家富強,是僅次于南唐的強國,,然而耽于安樂,,最后亡于中原。北漢是十國中唯一在北方的,,是后漢劉氏后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后,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于979年統(tǒng)一除交州與幽云十六州外的中國本土地區(qū),,十國結(jié)束。 南吳:南吳的創(chuàng)始者楊行密在892年被唐封為淮南節(jié)度使,,902年被封為吳王,。公元905年,楊行密逝世,,其子楊渥(wò)繼位,,但他喜好游玩作樂,,又排擠功臣宿將。張顥,、徐溫因故發(fā)動兵變,楊渥被架空權(quán)力,,并在908年被殺,,由其弟楊隆演繼位。公元919年,,楊隆演正式即吳國國王位,,改元武義。由于徐溫繼續(xù)獨掌大權(quán),,楊隆演仍然無法控制局面,,在920年郁郁而終,由其弟楊溥繼位,。楊溥在927年正式稱帝,,大權(quán)依然在徐氏手中。937年,,楊溥讓位于徐溫養(yǎng)子徐知誥,,南吳滅亡。共歷四主,,存在時間為三十六年,。 南唐:南唐的奠基人是南吳大將徐溫。楊渥繼承楊行密之后,,任用自己的親信,,排擠舊將。907年,,徐溫和張顥借此發(fā)動兵變,,剝奪了楊渥的權(quán)力,并在908年將其處死,。楊渥死后,,張顥企圖自立,而徐溫想繼續(xù)立楊氏為后,。最終,,徐溫推楊隆演繼位,張顥感到不滿,,兩人遂發(fā)生沖突,。沖突的結(jié)果是徐溫殺掉張顥,獨攬大權(quán),,吳主只是傀儡而已,。 徐溫一開始讓其子徐知訓(xùn)掌握大權(quán),,但徐知訓(xùn)經(jīng)常凌辱楊氏和部將,918年最終被部下朱瑾所殺,。徐溫的養(yǎng)子徐知誥平定叛亂,,遂開始執(zhí)政。927年,,徐溫去世,,徐知誥自此成為南吳的實際統(tǒng)治者。徐知誥生活儉樸,,尊重楊氏和手下部將,,逐漸得到民心。937年,,徐知誥見時機成熟,,便篡吳稱帝,國號為齊,,史稱徐齊,。939年,徐知誥宣稱自己是唐王室的后裔,,恢復(fù)原來的李姓,,改名為李昪(biàn),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采取與民休息的政策,跟鄰國和好,,南唐國力強盛,。 943年,李昪去世,,由其子李璟繼承皇位,。李璟積極用兵,在945年攻滅閩,,又抓住南楚內(nèi)亂的機會于951年將其滅亡,。不久,南楚舊將劉言起兵反抗,,使得南唐又失去了對湖南一帶的控制,,連年用兵使南唐國力受到很大消耗。李璟一直采取聯(lián)合契丹來壓制后周的政策,,最終導(dǎo)致雙方兵戎相見,。957年,后周世宗南征南唐,,李璟大敗,,割讓長江以北十四州給后周,,并且去掉自己的帝號,只稱江南國主,。961年,,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李煜雖然是一個出色詞人,,但卻不是一個出色的君主。973年,,宋主趙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絕,,趙匡胤遂進攻南唐,。975年,宋軍攻陷金陵,,李煜被俘,,南唐滅亡。共歷三主,,存在時間為三十九年,。 前蜀:前蜀是唐“蜀王”西川節(jié)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907年,,朱溫建梁后,,王建不服后梁統(tǒng)治,建國號“大蜀”,,史稱“前蜀”,,定都成都。王建在位12年,,他勵精圖治,,注重農(nóng)桑,興修水利,,擴張疆土,,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前蜀擁有沃地千里,、豐饒五谷的成都平原,,又因長年沒有戰(zhàn)爭,因此前蜀的經(jīng)濟,、文化,、軍事得以迅速發(fā)展,成為強國,。但918年王建死后,,繼承人王衍奢侈無度,,殘暴昏庸。公元925年,,后唐伐蜀,,蜀軍戰(zhàn)敗,成都淪陷,,前蜀滅亡,。共歷二主,存在時間為二十三年,。 后蜀:公元925年,,后唐滅前蜀,孟知祥因功被任命為節(jié)度使,。公元934年,,孟知祥趁后唐發(fā)生內(nèi)亂時自立,國號蜀,,史稱“后蜀”,,定都成都。孟知祥只當了7個月皇帝就去世,,由其子孟昶繼位,。孟昶繼位之初勵精圖治,擴展疆土,,后蜀一度國勢強盛,,并得享三十年的和平。但也由于蜀境承平日久,,孟昶在位后期開始貪圖逸樂,、不思國政,朝政變得十分腐敗,。公元965年,,宋軍攻蜀,蜀軍主力在劍門關(guān)大敗,,宋軍趁勢進攻成都,,孟昶出降,后蜀滅亡,。共歷二主,,存在時間為三十三年。 南漢:南漢的奠基者是清海節(jié)度使劉隱,,唐亡后臣服后梁,。劉隱率兵平定了嶺南,又從南楚手中奪取了容、邕兩管,。他重用嶺南士人,,為日后建國打下了基礎(chǔ)。911年劉隱去世,,由其弟劉巖繼位,。劉巖在削平嶺南其他地方割據(jù)勢力后,于917年稱帝,,建國號漢,,史稱南漢。 942年,,劉巖去世,,其子劉玢繼位。但劉玢貪圖享樂,,不思治國,。結(jié)果境內(nèi)發(fā)生反抗起義,南漢國力開始走下坡路,。943年,,劉晟殺兄自立,,雖然他從南楚手中奪取了不少地盤,,但他卻是一個殘暴的君主,大肆屠殺皇族和部下,,使南漢每況愈下,。958年,劉晟病逝,,由其子劉鋹(chǎng)繼位,。劉鋹亦是昏暴之主,南漢在他手中徹底腐壞墮落,。結(jié)果在971年宋軍進攻時,,南漢無力抵抗,南漢滅亡,。共歷四主,,存在時間為五十五年。 南楚:湖南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稱馬殷割據(jù)湖南,,又稱馬楚。南楚的創(chuàng)立者馬殷在896年被唐封為武安軍節(jié)度使,。907年后梁建立,,馬殷主動向中央稱臣,被封為楚王。927年,,后唐正式封馬殷為楚國王,,馬殷改潭州為長沙府,作為國都,,并在長沙城內(nèi)修宮殿,,置百官,建立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獨立王國,。930年馬殷去世,,由其子馬希聲繼位。932年馬希聲去世,,其弟馬希范繼承,。947年馬希范去世,將領(lǐng)排除馬希范諸弟中年齡最長的馬希萼,,而擁護馬希廣繼立,。此舉導(dǎo)致馬希萼的不滿,楚國內(nèi)亂爆發(fā),。950年馬希萼(è)攻打長沙,,馬希廣戰(zhàn)敗,馬希萼自立為楚王,。但馬希萼自得位后志得意滿,,縱酒荒淫。部下王逵,、周行逢反抗,,占據(jù)朗州,擁護馬殷長子馬希振之子馬光惠當節(jié)度使,。數(shù)月后,,徐威等將領(lǐng)兵變,擁護馬希崇為武安留后,,南楚大亂,。南唐抓住南楚內(nèi)亂的機會,于951年進攻楚國,,攻占長沙,,南楚滅亡。共歷六主,,存在時間為四十五年,。但南唐滅楚不久,楚將劉言又起兵擊敗了南唐軍,,繼續(xù)據(jù)有湖南,。以后劉言被其部下王進逵殺死,爾后將潘叔嗣殺王進逵;周行逢殺潘叔嗣,,湖南全境遂為周行逢所控制,。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權(quán)先后統(tǒng)治湖南。963年為北宋所滅,,至此湖南完全并入北宋的版圖,。 吳越:吳越的建立者為唐鎮(zhèn)海、鎮(zhèn)東節(jié)度使錢镠,,首都杭州,,盛時疆域為約為今浙江全省、江蘇南部,、福建東北部,。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后梁封錢镠為吳越王,故該年為吳越建國之年,。后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錢镠卒,,子錢元瓘繼位。后晉天福五年(公元941年),,錢元瓘去世,,其子錢弘佐繼位。遼國會同十年(公元947年),,錢弘佐去世,,其子年紀尚幼,故由其弟錢弘倧繼位,。但錢弘倧欲限制將領(lǐng)權(quán)力,,結(jié)果內(nèi)牙統(tǒng)軍使胡進思在當年十二月發(fā)動政變,,改立錢弘倧的弟弟錢弘俶繼位,。公元978年,錢弘俶向北宋獻出土地投降,,吳越滅亡,。共歷五主,存在時間為七十二年,。 閩國:閩國的建立者王審知與其兄王潮在唐昭宗年間逐漸控制福州一帶,,王潮被授為威武軍節(jié)度使。898年王潮去世,,由王審知繼承,。909年王審知被后梁封為閩王。王審知出身貧苦,,故能節(jié)儉自處,,在位時省刑惜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并稱臣于中原,,使閩國迅速發(fā)展。925年王審知去世,,長子王延翰繼立,。王延翰個性驕傲荒淫,殘忍兇暴,,結(jié)果在926年被王延翰之弟王延鈞及王審知之養(yǎng)子王延稟殺掉,。王延鈞繼承閩王位,在933年稱帝,。935年王延鈞被其子王繼鵬所弒,,王繼鵬奪位。王繼鵬個性猜忌,,屢殺宗室,,結(jié)果在939年朱文進、連重遇的兵變中被殺,,由其叔王延曦繼承,。王延羲一向暴虐,朱文進,、連重遇兩人認為王延羲有加害之意,,遂在943年刺殺王延羲。朱文進自稱閩王,,但不久就被王審知的另一個兒子王延政擊敗,。945年,南唐抓住閩國內(nèi)亂機會進攻,,南唐軍攻陷福州,,王延政投降,閩國亡,。共歷六主,,存在時間為三十七年。 荊南:荊南的建立者高季興為朱溫部下,,907年朱溫稱帝后被封為荊南節(jié)度使,,其首府為江陵。后梁滅亡后,,高季興繼續(xù)向后唐稱臣,,在924年被李存勖封為南平王。后唐滅前蜀時,,高季興曾表示要幫助后唐進攻,,但實際并未兌現(xiàn)承諾,。后唐明宗繼位后,高季興卻向后唐索要前蜀土地,。明宗李嗣源大怒,,發(fā)兵征討荊南。所幸因為江南雨季到來,,唐軍糧草不濟,,高季興才擺脫被滅亡的命運。929年高季興逝世,,其子高從誨上臺后,,重新修復(fù)與后唐的關(guān)系,于934年被封為南平王,。 荊南地小國弱,,因貪圖賞賜,幾乎向所有附近稱帝的政權(quán)稱臣,,而且還搶奪其他政權(quán)的貢品,。各國稱高季興和高從誨為“高賴子”。948年高從誨逝世,,其子高保融繼位,,繼續(xù)侍奉中央政府。960年高保融去世,,其子高繼沖年幼,,故以高保融之弟高保勖繼承。962年高保勖去世,,由高繼沖繼承,。963年宋軍南征時路過江陵,高繼沖見宋軍兵威深感恐懼,,遂投降于宋,,荊南滅亡。共歷五主,,存在時間為四十年,。 北漢:北漢的開國君主劉崇是后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任河?xùn)|節(jié)度使,、太原尹。951年,,郭威滅漢建周,。劉崇占據(jù)河?xùn)|十余州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北漢,。 北漢是十國中最弱的國家之一,,所以劉崇結(jié)遼為援,奉遼帝為叔皇帝,。公元954年,,劉崇試圖趁周世宗剛繼位的機會進攻后周,結(jié)果被后周打得慘敗,,國力大衰,。劉崇于同年逝世,其子劉承鈞繼位,,繼續(xù)侍奉遼國的政策,,稱遼主為父皇帝。公元968年,,劉承鈞病逝,,養(yǎng)子劉繼恩繼位,不久被供奉官侯霸榮刺殺,。劉繼恩之兄劉繼元繼位,,殘忍嗜殺,亦動輒將忤逆他的臣屬滅族,,北漢江河日下,。969年宋太祖趙匡胤親征北漢,宋軍久攻不下退兵,。但宋軍在979年卷土重來,,宋太宗趙光義親征,宋軍勢不可擋,,劉繼元向遼軍求救,,遼國援軍亦被擊退,劉繼元被迫投降,,北漢亡,。共歷四主,存在時間為二十九年,。 |
|